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TL模型的地面沉降对地下水位响应时间滞后规律研究
1
作者 刘建奎 唐军 +2 位作者 魏路 孙何凌 张震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82-290,共9页
地面沉降对地下水位的响应时间滞后规律是研究地面沉降机理的关键,而InSAR获取的地面沉降数据往往夹杂着多种噪声信号,难以有效进行周期规律分析。基于Sentinel-1数据,利用SBAS-InSAR方法获取安徽省砀山县2018—2023年地面沉降时序数据... 地面沉降对地下水位的响应时间滞后规律是研究地面沉降机理的关键,而InSAR获取的地面沉降数据往往夹杂着多种噪声信号,难以有效进行周期规律分析。基于Sentinel-1数据,利用SBAS-InSAR方法获取安徽省砀山县2018—2023年地面沉降时序数据,采用季节时序分解(STL)模型分析地面沉降漏斗区的形变季节周期特征,并结合时间滞后交叉相关性方法,研究季节性地面沉降对地下水位的响应时间滞后规律。结果表明,砀山县城区、县经济开发区和县高铁新区一带有明显的地面沉降现象。沉降漏斗区年周期季节信号明显,最大回弹值出现在2月中旬或5月中旬。观测站点JC01和JC02处的地面沉降与地下水位变化序列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地面沉降对地下水水位变化的响应时间分别为2个月和3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沉降 地下水 季节时序分解模型 滞后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传统农田水利建设向环境水利、生态水利转变的探索 被引量:4
2
作者 苏亚 张芝英 钱进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50-51,共2页
宿州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由过去传统水利向环境水利、生态水利转变;由大规模治理向小规模重实效转变;由利用“两工”兴修水利向社会招标和发展民营水利工程转变;由劳动积累工制度向采取“一事一议”集资干水利转变。
关键词 农田水利建设 一事一议 机制 实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综合治理 提高除涝防渍标准
3
作者 苏亚 王信平 +1 位作者 钱锋 刘冬薇 《水利经济》 2007年第2期57-58,共2页
针对安徽省宿州市河网密布极易引发洪涝灾害的情况,介绍了宿州市认真贯彻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政策,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旱涝兼治,综合治理,注重实效的经验做法,同时提出继续加强治理的建议。
关键词 综合治理 除涝 防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