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猪油与3种植物油二元混合体系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高佳佳 马腾飞 +5 位作者 方庆敏 覃小燕 王坤友 杨兴元 黄训端 张部昌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53-57,63,共6页
油脂相容性是影响调和油脂品质及稳定性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测定猪油(LO)、菜籽油(RO)、大豆油(SBO)和椰子油(CNO)的基本理化性质,利用碘值、固体脂肪含量等温曲线(SFC-T)及偏差曲线(ΔSFC-T)对LO与RO/SBO/CNO的二元混合体系的不饱和度... 油脂相容性是影响调和油脂品质及稳定性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测定猪油(LO)、菜籽油(RO)、大豆油(SBO)和椰子油(CNO)的基本理化性质,利用碘值、固体脂肪含量等温曲线(SFC-T)及偏差曲线(ΔSFC-T)对LO与RO/SBO/CNO的二元混合体系的不饱和度及相容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RO/SBO可以提高其与LO混合油脂的不饱和度,且与两种植物油脂质量分数呈正相关性,CNO则相反;不同比例的LO与RO/SBO/CNO混合油脂在5、10℃出现轻微共晶现象,在15~50℃出现偏晶现象;3种植物油脂中RO/SBO与LO相容性较好,CNO较差;混合油脂比例分别为1∶9(RO∶LO)、1∶9/2∶8(SBO∶LO)及1∶9(CNO∶LO)时,ΔSFC值在-1.5%~2%范围内,油脂相容性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油 植物油 相容性 不饱和度 等温曲线 偏差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不同部位脂肪理化检测及结晶特性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高佳佳 马冰冰 +7 位作者 马腾飞 马国伟 吴建铭 吴鹏飞 张兰兰 杨兴元 黄训端 张部昌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4-39,共6页
对猪腹部、皮下和肌间等不同部位的7种脂肪理化性质进行分析,并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X-射线衍射法及偏光显微镜对其热力学性质、结晶特性和晶体微观形态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部位猪脂熔点变化范围为28. 2~46. 3℃,胆固醇含... 对猪腹部、皮下和肌间等不同部位的7种脂肪理化性质进行分析,并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X-射线衍射法及偏光显微镜对其热力学性质、结晶特性和晶体微观形态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部位猪脂熔点变化范围为28. 2~46. 3℃,胆固醇含量变化范围在654~2 189mg/kg之间,差异较大;腹部内脂肪的固体脂肪含量(SFC)及饱和脂肪酸含量比皮下脂肪和肌间脂肪的高;网油和冠油在熔化及结晶过程中主要有两种晶型的变化,常温下以β型为主,晶体颗粒粗大;板油、五花油和前腿油以β晶型为主,后腿油和背膘油中α、β’、β晶型都存在,这5种油脂结晶网络相较于网油和冠油,球晶大小不一,无规则性,前腿油和后腿油中存在部分游离片状晶体。由于猪不同部位脂肪的性能差异大,在生产应用中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不同的猪脂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脂 理化性质 结晶行为 差示扫描量热法 X-射线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AR在肿瘤诊断与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韩倩倩 周琴 +5 位作者 张兰兰 吴朋飞 马腾飞 马冰冰 徐昌志 张部昌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5-88,共4页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 receptor,uPAR)是一种糖基磷脂酰肌醇锚定蛋白,除调节蛋白质水解外,还可与跨膜受体协同激活细胞内多条信号通路,促进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等。uPAR在多种恶性肿瘤中...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 receptor,uPAR)是一种糖基磷脂酰肌醇锚定蛋白,除调节蛋白质水解外,还可与跨膜受体协同激活细胞内多条信号通路,促进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等。uPAR在多种恶性肿瘤中特异性高表达,成为肿瘤诊断和治疗的潜在靶点。目前,肿瘤诊断的成像技术主要有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核磁共振以及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等,其中PET因其超高灵敏度和特异性而受到广泛关注。大量研究表明,基于靶向uPAR的小分子和抗体的PET成像能够实现肿瘤细胞的定位及定量检测。同时在肿瘤治疗方面,通过抑制uPA与uPAR相互作用及uPAR蛋白表达等方法能明显抑制结肠癌、乳腺癌、卵巢癌等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及迁移等。主要综述了基于靶向uPAR的小分子和抗体的PET成像在肿瘤诊断中的作用,以及uPAR在肿瘤靶向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PAR PET成像 诊断 肿瘤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O细胞中通过基因过表达提高治疗性蛋白产量的策略 被引量:2
4
作者 周琴 韩倩倩 +5 位作者 张兰兰 吴朋飞 马冰冰 马腾飞 徐昌志 张部昌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2-96,共5页
中国仓鼠卵巢(Chinese hamster ovary,CHO)细胞是重要的表达治疗性糖蛋白的工程细胞。CHO细胞能够生产高质量的生物制剂,与人类拥有相似的翻译后修饰功能。与细菌和酵母表达系统相比,CHO表达系统还存在细胞生长明显受限、产量相对低、... 中国仓鼠卵巢(Chinese hamster ovary,CHO)细胞是重要的表达治疗性糖蛋白的工程细胞。CHO细胞能够生产高质量的生物制剂,与人类拥有相似的翻译后修饰功能。与细菌和酵母表达系统相比,CHO表达系统还存在细胞生长明显受限、产量相对低、抗压能力弱、成本昂贵等缺点。生产工艺优化已经是CHO细胞中治疗性重组蛋白表达量大幅提升的重要手段,此外,对特定基因进行过表达、敲除或者转录后沉默等基因工程方法也为CHO细胞工程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和实践基础。较全面地综述了近20年过表达手段与CHO细胞工程改造之间的关系,并以细胞的增殖和死亡、代谢和分泌、转录后翻译以及对蛋白的糖基化修饰为主要研究方向,讨论了最新过表达策略的研究进展和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仓鼠卵巢细胞 细胞工程 基因过表达策略 治疗性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