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峨眉山与黄山藏酋猴肠道菌群组成的比较
被引量:9
- 1
-
-
作者
翟子豪
宋飏
王俊茵
张可俊
孙丙华
李静
-
机构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省濒危野生动物保护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峨眉山景区管委会峨眉山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所
安徽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安徽省黄山生物多样性与短尾猴行为生态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
出处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0,共10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530068
31770415)
-
文摘
峨眉山和黄山都是我国著名的藏酋猴Macaca thibetana生态旅游地,对两地藏酋猴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比较研究,有助于了解不同生境、不同旅游管理方式对野生灵长类动物的影响。本研究对峨眉山藏酋猴M. t.thibetana肠道微生物16S rRNA基因进行测序,并与黄山藏酋猴M. t. huangshanensis肠道微生物的群落结构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两地藏酋猴肠道菌群有大量共有的可操作分类单元,而群落组成和多样性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峨眉山藏酋猴肠道菌群的优势门类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69. 04%±11. 81%)、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21. 59%±10. 05%)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 (2. 73%±2. 17%);黄山藏酋猴为厚壁菌门(46. 34%±8. 15%)、拟杆菌门(36. 75%±6. 38%)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14. 91%±8. 06%)。在属级水平上,峨眉山藏酋猴肠道丰度最高的为颤螺菌属Oscillospira(23. 49%±16. 63%),黄山藏酋猴为普氏菌属Prevotella(36. 35%±9. 15%)。在群落多样性方面,黄山藏酋猴α多样性指数显著低于峨眉山,且两者的菌群结构也产生了显著分化。PICRUSt功能富集分析显示,峨眉山藏酋猴在脂类代谢、外源化学物的降解与代谢等通路显著富集,而黄山藏酋猴在多糖的合成与代谢等通路显著富集。研究还发现峨眉山藏酋猴肠道存在一定丰度的传染性致病菌,这可能与峨眉山的生态旅游有关。
-
关键词
藏酋猴
峨眉山
黄山
肠道微生物
多样性
16S
RRNA基因
-
Keywords
Macaca thibetana
Mount Emei
Mount Huangshan
gut microbiome
diversity
16S rRNA gene
-
分类号
Q959.848
[生物学—动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