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GMS的某钢铁厂地下水污染运移研究
1
作者 徐超 丁冉 +4 位作者 王恒 李泰平 丁浩然 田德金 郑刘根 《陕西水利》 2024年第9期70-74,共5页
钢铁冶炼工序复杂,冶炼过程产生的污染物质如未经处理直接泄露,通过包气带入渗至含水层对地下水质量造成威胁。为探究污染物在地下水中的运移情况,以某钢铁厂为研究区域,使用GMS软件构建相应的地下水数学模型。选取研究区域内超标较为... 钢铁冶炼工序复杂,冶炼过程产生的污染物质如未经处理直接泄露,通过包气带入渗至含水层对地下水质量造成威胁。为探究污染物在地下水中的运移情况,以某钢铁厂为研究区域,使用GMS软件构建相应的地下水数学模型。选取研究区域内超标较为严重或普遍的1,2-二氯乙烷、石油烃类、苯和萘为典型污染物,预测研究区域内的典型污染物在地下水中运移的过程。结果表明:在研究区域内典型污染物随着地下水的流向向下游运移,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浓度不断降低。在模拟期末(30 a)研究区内1,2-二氯乙烷、石油烃类和苯的最高浓度分别为1.52 mg/L、11.16 mg/L和3.55 mg/L,研究区内萘浓度已低于一类修复目标值。其污染羽前锋尚未影响到作为研究区南部边界的南淝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MS 溶质运移 地下水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南采煤沉陷区积水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5
2
作者 安士凯 赵琦 +3 位作者 姜春露 陈永春 谢毫 郑刘根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88-93,共6页
为研究淮南采煤沉陷区积水中重金属对人体产生的潜在健康风险,对9个矿19个沉陷水域进行采样,测试5种重金属(Cd、Cr、Pb、Ni、Zn)含量,采用美国环境保护局(USEPA)推荐使用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其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采样水... 为研究淮南采煤沉陷区积水中重金属对人体产生的潜在健康风险,对9个矿19个沉陷水域进行采样,测试5种重金属(Cd、Cr、Pb、Ni、Zn)含量,采用美国环境保护局(USEPA)推荐使用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其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采样水域5种重金属年平均离子浓度由大到小依次为:Zn>Cr>Ni>Pb>Cd,重金属的分布影响因素可能与农药化肥的使用、工业废水的排放、汽车尾气中重金属的大气沉降、渔业养殖以及采煤活动等因素有关;重金属的健康风险值总体随季节变化,呈现出丰水期小于枯水期的特点;该区域沉陷积水的重金属致癌风险整体较为安全,但化学致癌物(Cr)的健康风险值超出其他4种重金属4~8个数量级;5种重金属的健康风险平均值排序为:Cr>Cd>Pb>Zn>Ni,其中,Cd的致癌风险值及Pb、Zn、Ni非致癌风险值均低于最大可接受风险值5.05×10^(-5)a^(-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南 采煤活动 沉陷积水 重金属 健康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潘谢矿区深部灰岩水离子来源解析与水循环示踪 被引量:2
3
作者 谢毫 查君珍 +3 位作者 姜春露 陈永春 安士凯 郑刘根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258-264,共7页
采集潘谢矿区太灰水和奥灰水共28个水样,通过Piper三线图、因子分析、离子比例系数及氢氧稳定同位素分析,研究矿区深层灰岩地下水离子成分特征及其来源,揭示水岩相互作用与水循环。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太灰水为低矿化度水,水化学类型主要... 采集潘谢矿区太灰水和奥灰水共28个水样,通过Piper三线图、因子分析、离子比例系数及氢氧稳定同位素分析,研究矿区深层灰岩地下水离子成分特征及其来源,揭示水岩相互作用与水循环。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太灰水为低矿化度水,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3-Na型和Cl-Na型;奥灰水为高矿化度水,水化学类型主要为Cl-Na型;两含水层为碱性水,常规离子变异系数较小,水环境较为稳定;②太灰水中Na+不仅来源于蒸发岩的溶解,还来源于硅酸盐矿物的风化作用,奥灰水中水岩交互作用以蒸发岩溶解为主;两含水层均发生了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太灰水的交替吸附比奥灰水强烈;③太灰水和奥灰水主要源于暖季大气降水的入渗补给,氘盈余均低于全球大气降水氘盈余平均值(10‰),蒸发作用不强烈,空气相对湿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灰水 奥灰水 水化型特征 离子来源 氢氧稳定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南迪沟采煤沉陷区水体水质特征与评价 被引量:5
4
作者 陈从磊 谢毫 +2 位作者 陈业禹 牛玉亭 范佳民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8-65,共8页
为了解淮南迪沟采煤沉陷区水体水质状况,将该沉陷积水区水域划分为3个单元(济河、沉陷积水区、对照区),采集不同单元样品,测试分析其水质特征,并利用单因子和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济河和沉陷积水区均为弱碱性水体,水... 为了解淮南迪沟采煤沉陷区水体水质状况,将该沉陷积水区水域划分为3个单元(济河、沉陷积水区、对照区),采集不同单元样品,测试分析其水质特征,并利用单因子和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济河和沉陷积水区均为弱碱性水体,水质比较澄清,透明度好。氮磷营养盐指标总体含量表现为济河最高,这与济河周边的农业面源污染有关;重金属Cu、Zn、Pb和As在沉陷积水区均出现一定程度的富集,与沉陷区周边充填煤矸石中重金属淋溶释放、汽车尾气的排放以及地表扬尘有关;通过对沉陷积水区距离济河由近及远每隔15 m采集水样的纵向采样点C1、C2、C3分析得出,其TN和NH4^(+)分布表现出距离济河越近,则含量越低,而TP、Cu、Zn、Pb和As表现出相反的规律性;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结果显示,Hg和CODMn在济河和沉陷积水区污染相对严重;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显示,3个单元综合水质指标Pi均符合Ⅲ级标准。在交汇水域,济河采样点J3、J4与沉陷积水区采样点C1、C2的水质状况表现为J3(2.320)<J4(2.550)<C1(2.750)<C2(2.850),说明随着沉陷积水区与济河间坝体的沉陷,济河水体并未对沉陷积水区水体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煤沉陷积水区 水质特征 水质评价 综合水质标识指数 淮南迪沟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