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综合性大学黄梅戏课程教学模式探索——以安徽大学为例 |
朱慧子
|
《艺海》
|
2016 |
0 |
|
2
|
从孔小瑜1955年前后的博古中堂画风格差异探析其绘画艺术风格转变的内因 |
魏治明
|
《美术教育研究》
|
2024 |
0 |
|
3
|
徽州石刻艺术中的竹文化——以黟县宏村螭龙纹石刻为例 |
刘立冬
侯通通
|
《书画世界》
|
2024 |
0 |
|
4
|
浅析安徽民间艺术的继承与发展——以合肥火笔画为例 |
杨扬
|
《美术教育研究》
|
2010 |
5
|
|
5
|
陕西安塞剪纸与安徽阜阳剪纸艺术比较 |
薛鹏飞
岳金凤
|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
2015 |
1
|
|
6
|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地铁公共艺术评价体系与设计策略研究 |
姚雨宏
高峰
|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7
|
灵魂的“鳄鱼枷”——莫言话剧《鳄鱼》的艺术特色 |
陆铭泽
|
《人文天下》
|
2024 |
0 |
|
8
|
论查士标艺术生平的“游”与“居”及其画风 |
谭昕雨
|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
2024 |
0 |
|
9
|
宿命、人情、艺术:黄梅戏《祝福》中的悲剧审美意蕴 |
王景龙
|
《人文天下》
|
2024 |
0 |
|
10
|
公共可食地景设计赋能乡村文旅——以安徽省合肥市马郢村为例 |
陈晨
宋京鸿
黄泽锦
|
《美与时代(城市)》
|
2024 |
0 |
|
11
|
皖北与陕北汉画像石中鸟图像的比较分析 |
王猛
刘雨
|
《榆林学院学报》
|
2025 |
0 |
|
12
|
界首彩陶艺术及其文化生态情境下的保护 |
高峰
|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
2010 |
8
|
|
13
|
材料艺术中材料的人文精神象征 |
刘立冬
|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5
|
|
14
|
从虎造型看汉代艺术思想的变迁 |
王猛
|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
2011 |
2
|
|
15
|
地域文化语境下合肥地铁公共艺术设计研究 |
高峰
姚雨宏
|
《蚌埠学院学报》
|
2023 |
5
|
|
16
|
关注中国艺术美的文化品性 锻造中国风格钢琴曲的演奏技巧 |
叶键
|
《乐器》
|
2007 |
3
|
|
17
|
简论民间美术中皖南皮影的艺术表现和审美价值 |
叶澜
胡民君
|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
2017 |
3
|
|
18
|
海宁硖石灯彩的文化内涵及艺术特色 |
吴玉红
|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
2010 |
3
|
|
19
|
徽州“三雕”艺术保护与传承摭论 |
程波涛
|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
2011 |
8
|
|
20
|
民族的继承 时代的象征——黎英海为聂耳歌曲谱写的钢琴伴奏之艺术特征 |
朱慧子
|
《歌海》
|
2017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