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理论诠释 被引量:9
1
作者 荣兆梓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3,共13页
什么是公有制?什么是私有制?二者为什么在社会主义经济中同时并存?各自具有什么社会功能?又有哪些相对优势和相对劣势?本文根据政治经济学的理论逻辑依次讨论了这些问题,进而对实践中应当如何理解公有制为主体的原因给出解释:一方面,国... 什么是公有制?什么是私有制?二者为什么在社会主义经济中同时并存?各自具有什么社会功能?又有哪些相对优势和相对劣势?本文根据政治经济学的理论逻辑依次讨论了这些问题,进而对实践中应当如何理解公有制为主体的原因给出解释:一方面,国有经济在对国民经济有重大影响力的数千户大企业中占据主导地位;另一方面,土地集体所有制基础上的承包农户加合作经济是农业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它规模虽小但数量巨大,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两种公有制互为前提,相向而行,体现人民群众整体利益与劳动者自主治理的结合,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普照的光"。本文最后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社会主义在发展生产力和提高人民福祉两个方面显示了强大动能。理解这一制度演化的内在逻辑,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宣示,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样一种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所未曾预料的,却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探索创新的伟大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私有制 公有制 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剩余价值率的估算:中国经济70年数据 被引量:4
2
作者 李艳芬 荣兆梓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3-70,共8页
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方法,分析传统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没有宏观度量指标及巴兰经济剩余核算的缺陷,提出社会剩余价值和社会剩余价值率的概念,尝试估算中国经济1952—2017年社会剩余价值率时间序列。研究认为:1952—2017年中国社会... 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方法,分析传统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没有宏观度量指标及巴兰经济剩余核算的缺陷,提出社会剩余价值和社会剩余价值率的概念,尝试估算中国经济1952—2017年社会剩余价值率时间序列。研究认为:1952—2017年中国社会剩余价值率呈现三个阶段变化态势(1952—1978年、1978—2005年、2005—2017年),在此长期趋势中,尤其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至今社会剩余价值率逐渐走高,出现高位停滞徘徊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价值理论 经济剩余 社会剩余价值率 生产部门与非生产部门 中国经济70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主义公有资本的资本形态:国有资本和集体资本 被引量:9
3
作者 荣兆梓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20,共11页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生产条件、分配方式和结合方式明显区别于马克思所预言的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公有制。一方面,生产资料公有制与劳动力个人所有制的结合构成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公有制又存在于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生产条件、分配方式和结合方式明显区别于马克思所预言的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公有制。一方面,生产资料公有制与劳动力个人所有制的结合构成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公有制又存在于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市场环境中。这些特征决定了社会主义公有制采取公有资本形式的可能性。市场经济的改革将这种可能性转化为现实,国有经济在公司制改革中采取了国有股份资本形式;劳动者合作经济也在与市场经济的衔接处产生出集体资本。由于公有资本与私有资本的并存与混合,政治经济学需要范畴创新。文章利用资本的形式规定性与内容规定性的区分,解释了公有资本与私有资本的共性特征与根本区别,从理论上重新界定了涵盖公有资本与私有资本的资本一般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有资本 国有资本 集体资本 资本的形式规定 资本的内容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公有制与中国共产党领导 被引量:2
4
作者 荣兆梓 华德亚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9-18,共10页
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范畴与方法,从平等劳动的内在矛盾出发,论证集体主义社会意识与公有产权代理人制度对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必要性和必然性,进而指出中国共产党内嵌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构成部分... 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范畴与方法,从平等劳动的内在矛盾出发,论证集体主义社会意识与公有产权代理人制度对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必要性和必然性,进而指出中国共产党内嵌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构成部分。平等劳动的内在矛盾,一方面表现为劳动者二重人格导致的集体决策悖论,另一方面表现为分工平等与管理平等的矛盾。解决矛盾需要加装特殊的制度构件:一是要营造集体主义的社会意识和决策文化,以保障集体决策符合劳动者的整体与长远利益;二是要利用公有产权代理人制度,在保证代理人忠诚尽责的同时,提高公有制经济的管理效率。两方面的制度需求聚焦到同一个根本制度,那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是一种主动代理关系。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利益,主动承担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在百年历史中建立起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赢得了中国人民的充分信任。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论证了社会主义公有制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之间的逻辑关系,从一个重要角度阐释了共产党领导是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公有制 平等劳动 集体主义社会意识 公产代理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继续推进国有资本治理体制改革 被引量:6
5
作者 荣兆梓 咸怡帆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6-61,共6页
回顾新中国企业制度变迁的历史进程,考察国企改革的成就与当前面临的问题。国有企业改革当前困境的实质是,公司制的法律框架与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行政体制不协调甚至不兼容;同时,国有资本经营权高度分散化,影响国有资本在资本市... 回顾新中国企业制度变迁的历史进程,考察国企改革的成就与当前面临的问题。国有企业改革当前困境的实质是,公司制的法律框架与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行政体制不协调甚至不兼容;同时,国有资本经营权高度分散化,影响国有资本在资本市场的控制力。解决国有企业内涵与外延界定在实践层面的问题,应以基金信托制改革国有资本治理体制,以盈利性国家信托基金和重要行业关键领域国家产业投资基金的两分法实现国有资本分类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金信托制 国资委的行政体制 盈利性国家信托投资基金 国家产业投资基金 国有资本治理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国有企业的劳资共享合约——兼答王峰明教授的再评公有资本论
6
作者 荣兆梓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25年第5期25-33,共9页
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实践提出的几个问题展开有关公有资本的讨论:(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有资产价值何以能够在循环中不断增值?(2)国有企业的用工制度为什么要利用“双向选择”的市场机制?(3)国有企业与其员工之间签订的劳... 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实践提出的几个问题展开有关公有资本的讨论:(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有资产价值何以能够在循环中不断增值?(2)国有企业的用工制度为什么要利用“双向选择”的市场机制?(3)国有企业与其员工之间签订的劳动合同是否可看作劳动力商品买卖契约?讨论发现,劳动力商品的买卖仍然是解释公有资本价值增殖的关键环节。公司制改革后的国有资本与劳动者通过市场合约实现两种生产条件的结合,但这个市场合约既是劳动力商品使用权的让渡合约,又是企业员工参与公司治理、分享企业剩余的合约。综合地说,这是资本与劳动的权利共享合约,它产生平等劳动关系,而不是雇佣劳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有资本 价值增殖 劳动力商品 劳动与资本共享合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