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非线性电感的Boost变换器建模及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李浩 周宇飞 凌倩倩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39-44,共6页
电流模式控制Boost变换器是工业中广泛应用的一类开关变换器,开关管周期性导通和关断,使得Boost变换器具有丰富的非线性现象。但实际电感具有磁滞和饱和的特性,这将对变换器动力学行为的分析产生重要影响。利用J-A(Jiles-Atherton)磁滞... 电流模式控制Boost变换器是工业中广泛应用的一类开关变换器,开关管周期性导通和关断,使得Boost变换器具有丰富的非线性现象。但实际电感具有磁滞和饱和的特性,这将对变换器动力学行为的分析产生重要影响。利用J-A(Jiles-Atherton)磁滞模型建立了非线性电感模型,并将之嵌入到Boost变换器的状态方程中,通过数值仿真研究了电流模式控制Boost变换器的动力学行为。仿真结果表明,在建模时考虑电感的非线性特性,对Boost变换器稳定工作区域的分析将更加精确。同时发现电感的非线性特性对电路稳定性带来了较大影响,其机理与斜坡补偿是相似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关变换器 J-A模型 非线性电感 分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误差修正的变分模态分解-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短期负荷预测 被引量:16
2
作者 伍骏杰 张倩 +1 位作者 陈凡 李国丽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4828-4834,共7页
精确地短期负荷预测为电力系统经济调度和机组最优负荷分配交易奠定基础。因此,提出了一种将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和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结合的短期负荷预测模型,并使用支持... 精确地短期负荷预测为电力系统经济调度和机组最优负荷分配交易奠定基础。因此,提出了一种将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和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结合的短期负荷预测模型,并使用支持向量回归(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SVR)构建修正后的误差序列对初始预测序列补偿。首先,运用VMD算法将非平稳的负荷序列分解为多个相对平稳的模态分量;然后,将每个模态分量输入LSTM模型进行预测,并将各分量预测结果合并得到VMD-LSTM的预测结果;最后将残差值输入SVR模型中构造误差序列,来修正后一日的VMD-LSTM预测结果。通过实际案例测试,实验结果对比其他模型结果有更低的预测误差,证明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期负荷预测 变分模态分解(VMD) 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 支持向量回归(SVR) 误差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迁移和深度学习的配电网故障定位 被引量:13
3
作者 齐振兴 张倩 +1 位作者 丁津津 李国丽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3期14752-14758,共7页
故障诊断对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当配电网的拓扑结构发生较大变化时,难以获取大量带有标签的暂态数据,导致传统的故障预测模型精度难以提高。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将特征迁移和深度学习相结合的配电网故障诊断新方法。首先,采集... 故障诊断对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当配电网的拓扑结构发生较大变化时,难以获取大量带有标签的暂态数据,导致传统的故障预测模型精度难以提高。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将特征迁移和深度学习相结合的配电网故障诊断新方法。首先,采集配电网不同线路的零序电流构造故障特征集;其次,引入加权半监督迁移成分分析(semi-supervised transfer component analysis,SSTCA)方法,利用混合核函数将不同拓扑结构下的特征样本映射到同一特征空间中,缩小数据间的分布差异性;最后,将映射后的源域样本输入卷积神经网络中进行分类训练,并测试映射后的目标域样本。通过Simulink仿真表明,在改变配电网拓扑结构的新场景下,所提的特征迁移方法与其他方法相比,对目标域故障定位精度最高,达到98%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故障诊断 特征迁移 半监督迁移成分分析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频方波注入的永磁同步电机转矩脉动抑制策略 被引量:8
4
作者 宋金星 张倩 +3 位作者 叶超 王群京 符梦虎 杨衡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7779-7786,共8页
传统的高频方波注入法,利用转子的饱和凸极效应,可提升转速控制精度,但该方法也导致电流中含有大量的谐波而产生畸变,对电机的转矩脉动产生负面影响。在传统高频方波注入法的基础上,通过谐波电流抑制算法,利用坐标变换及低通滤波器采集... 传统的高频方波注入法,利用转子的饱和凸极效应,可提升转速控制精度,但该方法也导致电流中含有大量的谐波而产生畸变,对电机的转矩脉动产生负面影响。在传统高频方波注入法的基础上,通过谐波电流抑制算法,利用坐标变换及低通滤波器采集出5、7次电流谐波分量,将采集的数据经过谐波电压补偿。提出了一种谐波抑制高频注入的方法。该方法消除电机工作中电流谐波分量,达到抑制转矩脉动的目的。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了该算法可以有效地抑制定子电流的畸变,降低转矩脉动,且具有较高的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谐波电压补偿 谐波电流抑制 转矩脉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矩阵理论和改进粒子群优化-深度置信网络的无功优化 被引量:9
5
作者 夏芃 张倩 +1 位作者 王群京 王璨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3期14165-14172,共8页
配电网无功优化是使电网能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问题,将深度学习应用于配电网无功优化上,提出基于改进的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深度置信网络(deep belief networks,DBN)模型的配电网无功优化方法。首先,利用随机矩... 配电网无功优化是使电网能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问题,将深度学习应用于配电网无功优化上,提出基于改进的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深度置信网络(deep belief networks,DBN)模型的配电网无功优化方法。首先,利用随机矩阵理论将配电网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环境以及电气数据构造五种随机矩阵,每种矩阵构建8种特征指标,共提取40种特征指标;其次,以随机矩阵理论所提取的各特征指标为输入,以变压器分接头挡位和节点的无功补偿容量作为输出,利用改进的PSO优化DBN网络的初始权重,建立PSO-DBN模型,学习各特征指标输入与变压器分接头挡位以及节点无功补偿这两种控制策略之间的关系,得出相应的无功优化策略。最后,以改进的IEEE33节点系统作为算例仿真对象,验证了所提方法可降低网损和减少电压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功优化 随机矩阵理论 粒子群优化 深度置信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聚类下混沌优化人工鱼群算法的无功优化 被引量:4
6
作者 夏芃 张倩 +1 位作者 王群京 王璨 《现代电子技术》 2022年第13期135-139,共5页
分布式电源(DG)并网过大时对配电网结构影响较大,使得配电网系统网损较大,电压波动明显。为了减小网损、降低电压波动,需对配电网系统进行无功优化调节。提出基于模糊聚类下混沌优化人工鱼群算法的分布式电源调压策略。首先,引入电气距... 分布式电源(DG)并网过大时对配电网结构影响较大,使得配电网系统网损较大,电压波动明显。为了减小网损、降低电压波动,需对配电网系统进行无功优化调节。提出基于模糊聚类下混沌优化人工鱼群算法的分布式电源调压策略。首先,引入电气距离的概念作为模糊聚类算法的量度,取电气距离较大的几个值作为模糊聚类算法的聚类中心,并以此作为配电网节点系统的关键节点;其次,将配电网拓扑结构利用模糊聚类方法进行电网分区,得到分区结果;接着,将人工鱼群算法中的随机行为进行混沌优化,形成混沌优化人工鱼群算法,利用该算法以节点电压波动和网损作为优化目标,以关键节点的有功和无功功率作为可调变量将模糊聚类所分的每个区域进行无功优化;最后,以安徽省某市22节点网架结构的算例为仿真研究对象,以验证文中方法在电压波动的调节以及减小网损方面具有更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电源 配电网系统 无功优化 电压波动 模糊聚类 混沌人工鱼群算法 电气距离 分区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机理机制的Stacking集成光伏发电预测 被引量:5
7
作者 李智 丁津津 +2 位作者 陈凡 伍骏杰 樊磊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8212-8217,共6页
准确地光伏预测对电力调度、容量分析和机组组合至关重要。现有的数据驱动预测算法在计算速度和预测精度上有一定的提升,但未能考虑光伏发电的内在机理,存在泛化的风险。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Stacking框架的机理模型和数据驱动... 准确地光伏预测对电力调度、容量分析和机组组合至关重要。现有的数据驱动预测算法在计算速度和预测精度上有一定的提升,但未能考虑光伏发电的内在机理,存在泛化的风险。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Stacking框架的机理模型和数据驱动结合的预测模型。其中,光伏发电机理模型将嵌入Stacking框架一层预测结构,构成基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极度梯度提升树(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oost)和机理模型的并行预测学习器。机理模型将光伏发电限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作为数据驱动模型的预测约束。所提出的模型能够从机理模型中提取有用的固有信息,并利用数据分析的能力提取历史数据中的非线性关系。基于安徽省某地区实际数据分析,所提模型相比传统数据驱动方法具有更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功率预测 数据驱动 机理模型 Stacking集成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系统中并联PFC Boost变换器的建模及稳定性设计
8
作者 薛城 周宇飞 徐文斌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814-1817,共4页
研究了太阳能PV系统下的并联结构PFC Boost变换器,与单模块PFC Boost变换器比较,并联多模块PFC Boost变换器结构更为复杂,为系统分析与设计带来了障碍。对多模块PFC Boost变换器建立了数学模型,此模型既可适用同步切换模式也可适用异步... 研究了太阳能PV系统下的并联结构PFC Boost变换器,与单模块PFC Boost变换器比较,并联多模块PFC Boost变换器结构更为复杂,为系统分析与设计带来了障碍。对多模块PFC Boost变换器建立了数学模型,此模型既可适用同步切换模式也可适用异步切换模式。n个多模块并联PFC Boost变换器并联工作于同步切换模式,即多模块的变换器可等效为单模块的变换器,简化了系统的建模方法,使电路的分析更为简单。由于输入电压波动范围比较大,存在占空比大于0.5的情况,必然会导致快标分叉,可对参考电流进行适当的斜坡补偿设计,以避免快标分叉的发生。通过simulink仿真,在相同斜坡幅值补偿下,异步切换模式下的PFC Boost变换器相比同步切换模式下PFC Boost变换器有着更宽的稳定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系统 峰值电流控制 建模 斜坡补偿 稳定性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