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8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子信息类专硕工程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以中日韩暑期创新工程设计项目为例
1
作者 潘天红 方笑晗 陶骏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9-183,192,共6页
为培养电子信息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工程创新实践能力,丰富实践教学方法与内容,构建了跨学科、跨文化的创新实践培养体系。创制了多门学科交叉的在线课程,设计了项目制培养模式,依托中日韩暑期创新工程设计项目,打造了中外互通的浸润式育... 为培养电子信息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工程创新实践能力,丰富实践教学方法与内容,构建了跨学科、跨文化的创新实践培养体系。创制了多门学科交叉的在线课程,设计了项目制培养模式,依托中日韩暑期创新工程设计项目,打造了中外互通的浸润式育人环境。学生通过项目设计、知识整合、知识应用、自我创新4个阶段的实践,从而将碎片化知识进行链接、整合、扩展,并应用于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提高了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效率。实践表明,该体系能够多方位培养研究生的知识综合应用及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激发创新意识,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发挥了实践教育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价值,为培养符合产业需求的高素质工程人才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教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信息 专业学位 工程创新实践能力 新工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ndroid平台的软件自动化监控工具的设计开发 被引量:16
2
作者 郑云卿 黄琦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35-238,共4页
主要研究搭载Android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软件自动化监控工具的开发,介绍Android开发平台,分析软件需求以及实现方法。针对软件监控所需数据的采集,介绍了实现方法和步骤,并针对不同数据的作用加以分析,完成软件设计,实现了提出的自动化... 主要研究搭载Android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软件自动化监控工具的开发,介绍Android开发平台,分析软件需求以及实现方法。针对软件监控所需数据的采集,介绍了实现方法和步骤,并针对不同数据的作用加以分析,完成软件设计,实现了提出的自动化监控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DROID JAVA 智能手机 自动化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SB接口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通信控制器的设计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媛媛 温阳东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4期63-67,共5页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采用通信控制器负责与上位机及调度中心的通信。传统的设计抗干扰能力差,且安装不便。本设计则利用USB总线的优点,采取多种抗干扰措施保障数据通信的安全高效,并对USB传输机制作了简要的介绍。
关键词 USB接口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 通信控制器 通用串行总线 单片机 双端口静态存储器 控制器局域网 设计 数据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高校现代产业学院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以安徽大学奇瑞现代汽车产业学院为例
4
作者 潘天红 陶骏 《中国大学教学》 2025年第10期32-38,共7页
现代产业学院作为高等教育服务现代产业体系的制度创新,是落实新工科建设,推进产教深度融合的重要载体。以安徽大学奇瑞现代汽车产业学院为例,面向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需求,构建“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协同育人体系,探索“学... 现代产业学院作为高等教育服务现代产业体系的制度创新,是落实新工科建设,推进产教深度融合的重要载体。以安徽大学奇瑞现代汽车产业学院为例,面向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需求,构建“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协同育人体系,探索“学科交叉+项目驱动”的培养模式与“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形成专业结构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校企协同育人常态化运行、科研攻关与成果转化双向促进的机制框架。从专业布局、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科研平台与治理保障等维度总结可复制路径,提出政策协同、平台共建、评价激励与利益分配等完善建议,以期为地方高校服务区域产业升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产业学院 新工科 产教融合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CN的双向LSTM光伏功率概率预测
5
作者 盛万兴 李蕊 +2 位作者 赵阳 李鹏丽 张倩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48,共10页
为更好地描述光伏出力不确定性,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时序卷积网络(temporal convolutional network,简称TCN)和双向长短期记忆(bidirectional long short term memory,简称BiLSTM)的光伏功率概率预测模型.首先,基于数值天气预报中的云量... 为更好地描述光伏出力不确定性,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时序卷积网络(temporal convolutional network,简称TCN)和双向长短期记忆(bidirectional long short term memory,简称BiLSTM)的光伏功率概率预测模型.首先,基于数值天气预报中的云量和降雨量将历史数据集划分为晴天、多云天和阴雨天3种场景,生成具有相似天气类型的测试集和训练样本集:然后,应用TCN进行集成特征维度提取,利用BiLSTM神经网络建模进行输出功率和天气数据时间序列的双向拟合.针对传统区间预测分位数损失函数不可微的缺陷,引入Huber范数近似替代原损失函数,并应用梯度下降进行优化,构建改进的可微分位数回归(quantile regression,简称QR)模型,生成置信区间.最后,采用核密度估计(kerneldensity estimation,简称KDE)给出概率密度预测结果。以我国华东某地区分布式光伏电站作为研究对象,与现有概率预测方法相比,该文所提出的短期预测算法的功率区间各评价指标都有所改进,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 概率预测 TCN 分位数回归 BiLST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电流观测的DAB变换器无模型预测控制
6
作者 张茂松 赵家新 +3 位作者 舒东胜 谢芳 王秀芹 余攀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536-543,共8页
在直流微电网中,针对双有源桥式DC-DC变换器(DAB)应用模型预测控制算法时参数失配会导致母线电压偏离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糊电流观测的无模型预测控制策略。首先利用正弦函数的周期性设计具有多稳定点的滑模观测器对输出电流进行模糊... 在直流微电网中,针对双有源桥式DC-DC变换器(DAB)应用模型预测控制算法时参数失配会导致母线电压偏离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糊电流观测的无模型预测控制策略。首先利用正弦函数的周期性设计具有多稳定点的滑模观测器对输出电流进行模糊观测,可有效提高观测器的响应速度。然后,将滑模观测器的观测值替代变换器预测模型中的电流值,通过参数敏感性分析发现所提方法可消除预测控制模型参数不匹配导致的稳态误差。最后,搭建系统仿真模型和样机平台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 DC-DC变换器 模型预测控制 电流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下垂控制的直流微网群协同控制策略
7
作者 陈权 田鑫 王群京 《电气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6-283,共8页
在直流微网群中,多个差异性及波动性大的微网接入会影响微网群的稳定运行。针对这一问题,首先提出一种自适应下垂控制策略,使储能根据自身的荷电状态(Stateofcharge,SOC)与容量进行功率分配,有效地避免了储能电池的过充与过放,同时加入... 在直流微网群中,多个差异性及波动性大的微网接入会影响微网群的稳定运行。针对这一问题,首先提出一种自适应下垂控制策略,使储能根据自身的荷电状态(Stateofcharge,SOC)与容量进行功率分配,有效地避免了储能电池的过充与过放,同时加入线路阻抗与压降补偿环节,消除了线路阻抗引起的功率均衡偏差和下垂控制引起的电压偏差。其次,构造微网自治、群间互济、群网协同三种运行模式稳定切换的协同控制策略,在其中引入协同系数,同时与改善后的下垂控制相结合,使电压越限时得以并网,从而保证微网群的稳定运行。最后,通过三种典型场景的试验验证所提群间协同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 下垂控制 直流微网群 协同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块分组的三相MMC简化空间矢量调制方法
8
作者 胡存刚 徐婉伦 +1 位作者 杨伟业 刘碧 《电机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5-165,共11页
针对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MMC),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算法的矢量选择与时序设计较为复杂。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子模块分组的MMC简化SVPWM方法。首先,将MMC系统按分组规则划分为若干个虚拟子单元,从而将系统级调制问题分解为单元级控制... 针对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MMC),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算法的矢量选择与时序设计较为复杂。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子模块分组的MMC简化SVPWM方法。首先,将MMC系统按分组规则划分为若干个虚拟子单元,从而将系统级调制问题分解为单元级控制。其次,针对每个虚拟子单元,根据相参考电压矢量的运行区间,选择合适的电压矢量,并优化作用时间分配,通过载波移相技术协调各子单元间的调制信号相位,实现子模块电容电压、桥臂电压及相间电压的动态均衡。同时,为使系统子模块之间、桥臂之间、各相之间维持稳定,对所选矢量开关状态的作用时序进行设计。最后,对所提算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进行验证。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所提SVPWM在保障MMC良好输出性能的同时,简化了矢量选择和时间计算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 空间矢量调制 子模块分组 矢量时序设计 算法简化 虚拟子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ABP优化算法的压铸件质量预测研究
9
作者 谢峰 唐磊 雷超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14-220,共7页
针对压铸系统缺乏实时质量反馈导致废品剔除滞后的问题,以电机外水套压铸系统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优化反向传播神经网络(genetic algorithm back propagation,GABP)的铸件质量预测方法。通过分析模具温度控制机理,利用模温... 针对压铸系统缺乏实时质量反馈导致废品剔除滞后的问题,以电机外水套压铸系统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优化反向传播神经网络(genetic algorithm back propagation,GABP)的铸件质量预测方法。通过分析模具温度控制机理,利用模温机进油口温度参数间接表征模具温度变化趋势,并结合三阶傅里叶级数对温度数据进行曲线拟合,表征了一个压铸周期内温度参数的动态变化特征。基于构建的三阶傅里叶级数温度样本数据,训练GABP神经网络模型,构建了压铸件质量预测模型,并通过遗传算法对反向传播神经网络的权值与阈值进行优化,同时将铸件质量预测结果嵌入到压铸系统数字孪生模型,依此对压铸件的铸件质量进行实时监测和反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铸系统 压铸质量 模具温度 优化算法 数字孪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路漏磁信号阵列的无刷直流电机匝间短路故障诊断 被引量:5
10
作者 吴振宇 王慧 +2 位作者 胡存刚 席浩天 曹文平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05-1116,共12页
定子绕组匝间短路是无刷直流电机定子绕组的常见故障,其状态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故障发展的各时期,绕组短路的区域与匝数随之改变,使得电磁空间分布特性差异显著,依据固定布局的单一信号难以实现故障的精准定位与评估。该文通过解析匝间... 定子绕组匝间短路是无刷直流电机定子绕组的常见故障,其状态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故障发展的各时期,绕组短路的区域与匝数随之改变,使得电磁空间分布特性差异显著,依据固定布局的单一信号难以实现故障的精准定位与评估。该文通过解析匝间短路下等效电磁模型和电磁空间分布规律,提出一种基于多路漏磁信号阵列的匝间短路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建立了电机绕组电磁等效模型解析漏磁信号与绕组状态的关联关系;其次,利用多物理场模型明确漏磁传感器阵列最优空间布局;最后,依据多路漏磁信号阵列建立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模型实现故障智能诊断。仿真模型与试验平台的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识别匝间短路的区域与匝数,且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模型的诊断精确性高。由于方法仅采集电机外部漏磁信号,作为非侵入测试技术易于落地应用,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刷直流电机 匝间短路 多路漏磁信号阵列 故障诊断 反向传播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一维噪声增强卷积神经网络的轴承剩余使用寿命预测 被引量:1
11
作者 丁伟 陈律 +2 位作者 王骁贤 宋俊材 陆思良 《轴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1-78,共8页
基于一维卷积神经网络,采用无条件的噪声注入方法提高网络模型的训练速度和预测精度,将得到的一维噪声增强卷积神经网络模型(1DNECNN)用于轴承剩余使用寿命预测,避免了复杂的数据预处理过程,可从原始振动信号中直接分辨出轴承的退化程... 基于一维卷积神经网络,采用无条件的噪声注入方法提高网络模型的训练速度和预测精度,将得到的一维噪声增强卷积神经网络模型(1DNECNN)用于轴承剩余使用寿命预测,避免了复杂的数据预处理过程,可从原始振动信号中直接分辨出轴承的退化程度。在IEEE PHM Challenge 2012轴承数据集上的对比试验表明,与无噪声注入的一维卷积神经网络、二维卷积神经网络和卷积注意力神经网络相比,1DNECNN预测结果的均方误差降低了24%~49%,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和更优的拟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剩余寿命 预测 神经网络 卷积 数据预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三相并网逆变器双矢量无模型预测控制策略
12
作者 芮涛 徐婉伦 +2 位作者 胡存刚 冯壮壮 陆格野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6029-6039,共11页
为解决传统双矢量模型预测控制(DV-MPC)中矢量作用时间计算和预测电流计算对并网逆变器系统参数依赖性强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改进的三相并网逆变器双矢量无模型预测控制(DV-MFPC)策略。首先,分析参数失配对DV-MPC中矢量作用时间以及预... 为解决传统双矢量模型预测控制(DV-MPC)中矢量作用时间计算和预测电流计算对并网逆变器系统参数依赖性强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改进的三相并网逆变器双矢量无模型预测控制(DV-MFPC)策略。首先,分析参数失配对DV-MPC中矢量作用时间以及预测电流计算的影响;其次,提出DV-MFPC策略,所提策略建立并网逆变器数据模型,通过结合最小二乘法,并设计自适应遗忘因子,对不同电压矢量对应的数据模型进行更新;再次,结合双矢量合成方式以及数据模型,实现双矢量无模型电流预测计算,所提方法可以实时辨识并更新三相并网逆变器数据模型,消除了参数对DV-MPC的影响,提高了逆变器数据模型的辨识精度及噪声抑制能力,改善了并网电流性能;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所提DV-MFPC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并网逆变器 无模型预测控制 数据模型 最小二乘法 双矢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背景谐波时变特征的系统谐波阻抗估计方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小明 郑浩 +3 位作者 赵文广 文一 朱明星 丁同 《电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46,共11页
准确估计系统谐波阻抗是开展谐波溯源的关键。现有方法大多基于背景谐波保持不变或平滑波动的前提,但在新型电力系统中,背景谐波电压或系统谐波阻抗通常呈现非平滑波动特征,甚至在某些时间断面发生突变,导致现有方法产生较大的计算误差... 准确估计系统谐波阻抗是开展谐波溯源的关键。现有方法大多基于背景谐波保持不变或平滑波动的前提,但在新型电力系统中,背景谐波电压或系统谐波阻抗通常呈现非平滑波动特征,甚至在某些时间断面发生突变,导致现有方法产生较大的计算误差。针对此,提出1种计及背景谐波时变特征的系统谐波阻抗估计方法。首先,利用二分滑动T极大值,辨识出背景谐波的多个突变点,据此将公共连接点PCC(pointofcommon coupling)处谐波监测数据划分为若干连续非平滑波动的区间;然后,在每个数据区间内,考虑相邻采样点背景谐波波动较小的特征,基于综合最小波动量原理开展系统谐波阻抗估计,并引入矩阵稀疏技术降低计算时间复杂度;最后,利用仿真和实际工程案例数据开展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相比现有方法可以更加准确地估计系统谐波阻抗,且具有更高的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谐波阻抗 背景谐波突变 连续非平滑波动 二分滑动T极大值 综合最小波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太阳跟踪的自动光谱采集系统研制 被引量:8
14
作者 陈晓宁 张林 +3 位作者 刘建国 张天书 余桂周 吴飞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00-804,共5页
针对太阳光谱采集过程中光谱仪镜筒固定而无法实现跟踪采集的问题,研制一种基于太阳跟踪的自动光谱采集系统。采用四象限传感器作为太阳跟踪探测器,实时跟踪定位太阳方位角,并利用探测器输出的光电信息进行计算,进而控制电机转动,利用... 针对太阳光谱采集过程中光谱仪镜筒固定而无法实现跟踪采集的问题,研制一种基于太阳跟踪的自动光谱采集系统。采用四象限传感器作为太阳跟踪探测器,实时跟踪定位太阳方位角,并利用探测器输出的光电信息进行计算,进而控制电机转动,利用反射镜把任意时刻的太阳光反射到光谱仪的镜筒,实现了太阳光谱的连续采集。实验验证,该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性高,精度在0.05°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象限 太阳跟踪 反射 光谱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需求解最优参考电流的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最小损耗模型预测控制方法
15
作者 范志翔 丁石川 +1 位作者 杭俊 王政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6517-6525,I0031,共10页
目前,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interior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IPMSM)最小损耗控制(loss minimization control,LMC)的最优参考电流需要通过求解复杂的四次方程来获得。而已有的解析法、数值法或近似处理法等求解手段会面临... 目前,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interior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IPMSM)最小损耗控制(loss minimization control,LMC)的最优参考电流需要通过求解复杂的四次方程来获得。而已有的解析法、数值法或近似处理法等求解手段会面临求解过程繁琐、计算负担大、求解误差增大的问题。此外,现有的LMC并未考虑逆变器的损耗。为此,该文提出一种IPMSM驱动系统最小损耗模型预测控制方法,该方法无需求解最优参考电流,同时进一步降低逆变器的损耗。首先,从d、q轴有功电流的角度构建满足最小损耗条件约束的价值函数;其次,在价值函数中加入开关次序约束项,以降低逆变器的开关频率;而后,基于价值函数,选取电机系统当前时刻的最优电压矢量。因此,所提LMC方法无需进行最优参考电流的计算,不仅避免高次方程求解产生的问题,而且可以降低逆变器的开关损耗,从而实现整个电机驱动系统的效率优化。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具备优良的效率优化效果与动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 最小损耗控制 模型预测控制 开关损耗 逆变器损耗 价值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旋量理论的球形关节动力学建模与运动控制研究
16
作者 鞠鲁峰 王磊 +3 位作者 文彦 李国丽 许家紫 李申奥 《电机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0-170,共11页
为了实现多电机集成系统在一定空间内有效完成多自由度运动工作,提出一种新型三自由度球形关节及其动力学建模方法与运动控制策略,以解决其空间运动问题。首先,采用李群及旋量理论和指数积公式完成球形关节的运动学分析与建模;接着,结... 为了实现多电机集成系统在一定空间内有效完成多自由度运动工作,提出一种新型三自由度球形关节及其动力学建模方法与运动控制策略,以解决其空间运动问题。首先,采用李群及旋量理论和指数积公式完成球形关节的运动学分析与建模;接着,结合旋量理论和凯恩方程,得到基于旋量理论的球形关节动力学凯恩方程;然后,为实现对三自由度球形关节的高精度运动控制,设计一种基于饱和函数趋近律的滑模控制算法。相较于常规的基于符号函数趋近律的滑模控制算法,该算法有效解决了传统滑模控制中存在的抖振较大的问题;最后,对球形关节动力学方程进行仿真,验证了其动力学方程的正确性,并对所提出的控制策略开展仿真分析和实验验证,其结果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形关节 三自由度 旋量理论 指数积 凯恩方程 滑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DPG算法的球关节电机LuGre摩擦模型参数辨识
17
作者 张勇 张倩 +1 位作者 马倩倩 李国丽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1-7,共7页
新型三自由度球关节电机进行轨迹跟踪控制时因摩擦等非线性扰动可能出现爬坡、抖振等现象。针对此,提出一种基于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DDPG)算法的球关节电机摩擦模型参数辨识方法,并基于自抗扰控制策略设计补偿环节。针对球关节电机设计... 新型三自由度球关节电机进行轨迹跟踪控制时因摩擦等非线性扰动可能出现爬坡、抖振等现象。针对此,提出一种基于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DDPG)算法的球关节电机摩擦模型参数辨识方法,并基于自抗扰控制策略设计补偿环节。针对球关节电机设计转速-摩擦力矩实验。针对LuGre模型参数辨识问题,设计DDPG算法的动作、环境和奖励,辨识球关节电机各自由度LuGre摩擦模型静态参数。对比DDPG参数辨识算法、传统神经网络法和遗传算法的辨识误差。实验结果表明:所提DDPG算法辨识参数更准确。最后,基于LuGre摩擦模型设计自抗扰控制摩擦力矩补偿环节。结果表明:摩擦补偿策略可有效抑制摩擦扰动,提高了系统的跟踪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自由度球关节电机 DDPG算法 LUGRE模型 参数辨识 摩擦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低能量载波的伺服电机旋转变压器解码系统
18
作者 孔天翔 孙乐 +2 位作者 王伟 丁石川 程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5319-5327,I0032,共10页
旋转变压器位置解码可使用解码芯片或进行常规的软件解码。然而,解码芯片价格高昂,常规软件解码方案中对于反馈信号包络的获取也需要进行过采样,这些方法对处理器的性能要求较高,硬件支撑系统也较为复杂。基于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低能... 旋转变压器位置解码可使用解码芯片或进行常规的软件解码。然而,解码芯片价格高昂,常规软件解码方案中对于反馈信号包络的获取也需要进行过采样,这些方法对处理器的性能要求较高,硬件支撑系统也较为复杂。基于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低能量高频载波的解算方法,通过主控芯片产生一路低占空比的脉冲信号,放大后直接以低能量脉冲形式注入旋转变压器的激励绕组。随后,主控芯片同时对正、余弦信号进行一次采样,即可得到反馈信号包络。所提解码系统具有硬件成本低、结构简单、计算量小和功耗低的优点。最后,所提出解码方法在装有商用旋转变压器的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中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作为伺服电机的位置反馈实现高性能伺服驱动控制,性能与商用旋变解算系统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能量载波 脉冲激励 旋转变压器 永磁同步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头卷积注意力网络的电能质量扰动识别算法
19
作者 安林 郑玉平 +2 位作者 竺德 李明胜 高清维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7-65,共9页
电能质量扰动信号类型多样且特征耦合性强,这给电能质量扰动识别和分类带来了极大挑战.为了提高复杂环境下电能质量扰动信号的识别精度,提出一种基于多头卷积注意力网络的电能质量扰动识别算法.首先,为了减少模型的复杂度,设计多尺度残... 电能质量扰动信号类型多样且特征耦合性强,这给电能质量扰动识别和分类带来了极大挑战.为了提高复杂环境下电能质量扰动信号的识别精度,提出一种基于多头卷积注意力网络的电能质量扰动识别算法.首先,为了减少模型的复杂度,设计多尺度残差卷积模块重建扰动信号特征;然后,为了解决因卷积核感受野有限导致的识别不清等问题,设计了多头卷积注意力模块捕捉扰动信号时间序列的全局依赖关系,实现扰动信号全局特征与不同尺度的局部特征相融合;最后,利用全连接层将高维的特征信息映射到低维空间,并通过Softmax分类器实现电能质量扰动信号识别与分类.结果表明,该文所提算法能够快速提取单一和复合电能质量扰动信号的特征;与其他算法相比,所提算法在不同信噪比下均具有较高的识别准确率,验证了其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能质量扰动 卷积神经网络 Transformer网络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生物质交易的乡村能源系统多主体协同规划
20
作者 雷杨 雷泽雨 +4 位作者 杭俊 丁石川 王丹 郭小璇 鲍海波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3-23,共11页
生物质能作为一种可调度的资源参与到能源市场的交互竞争中,对乡村能源系统的资源合理调度和协同规划运营具有重要意义。此背景下提出了一种考虑生物质交易的乡村能源系统多主体协同规划方法。首先,建立乡村能源系统多主体协同规划模型... 生物质能作为一种可调度的资源参与到能源市场的交互竞争中,对乡村能源系统的资源合理调度和协同规划运营具有重要意义。此背景下提出了一种考虑生物质交易的乡村能源系统多主体协同规划方法。首先,建立乡村能源系统多主体协同规划模型框架,分析乡村地区农业生物质的季节特性,并构建了生物质可用量模型和沼气站的产气量模型。接着,根据各主体的利益诉求与交易模式,构建乡村综合能源系统运营商和抽水蓄能电站运营商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模型。然后,利用纳什谈判理论求解协同规划模型,求解出能源系统的规划方案与交易机制。最后,选取广西某乡村案例数据,通过仿真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发挥各主体的主动性,充分调度生物质资源,实现乡村能源系统内多主体的协同规划运营,有效保障了各主体的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能源系统 生物质交易 纳什谈判 协同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