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8篇文章
< 1 2 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物生物学》教学对生命科学发展和人才培养的作用 被引量:2
1
作者 方杰 李进华 +2 位作者 周立志 韩德民 王丽丽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6期100-102,共3页
动物生物学是揭示动物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作为生命科学专业本科学生最早接触到的主干课程之一,动物生物学的教学对于学生了解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构建生命科学的知识体系和思维方式、培养和巩固专业兴趣十分重要。系统回顾... 动物生物学是揭示动物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作为生命科学专业本科学生最早接触到的主干课程之一,动物生物学的教学对于学生了解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构建生命科学的知识体系和思维方式、培养和巩固专业兴趣十分重要。系统回顾和总结了动物生物学研究对生命学科发展的贡献,阐明了动物生物学教学对生命科学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的作用,引起广大的生物学教学工作者和管理者对动物生物学教学的重视,促进传统重要基础课程的建设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生物学 教学 人才培养 学科发展 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噪声对安徽树蛙行为响应的影响
2
作者 史素心 江清悦 +2 位作者 王亚伦 张保卫 方光战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3-171,共9页
背景噪声会降低发声动物声音通讯质量,同时降低特定个体被捕食的风险。因此,发声动物如何响应被噪声掩蔽的同种声音是事关其生存与繁殖的决策过程,但尚不清楚雌雄两性如何响应被掩蔽的同种声音以及其响应是否存在性别差异。以安徽树蛙(Z... 背景噪声会降低发声动物声音通讯质量,同时降低特定个体被捕食的风险。因此,发声动物如何响应被噪声掩蔽的同种声音是事关其生存与繁殖的决策过程,但尚不清楚雌雄两性如何响应被掩蔽的同种声音以及其响应是否存在性别差异。以安徽树蛙(Zhangixalus zhoukaiyae)为模型,回放同种广告鸣叫、异种广告鸣叫、白噪声及同种广告鸣叫与其他声音的组合声音,记录雌雄两性的行为响应,探究非同种声音对安徽树蛙雌性选择和雄性竞争的影响。结果显示:(1)雌性安徽树蛙更偏爱信噪比高的同种广告鸣叫;(2)雄性能动态调整竞争策略,且更偏爱响应被异种广告鸣叫重叠的同种广告鸣叫;(3)雌雄两性行为响应存在差异,此差异可能源自自然选择和性选择双重压力的综合作用。研究结果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不同噪声对动物行为决策及种群分布格局的影响,并为物种保护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种广告鸣叫 雌性选择 雄性竞争 背景噪声 安徽树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麝及其同域分布有蹄类动物时间生态位格局初步研究
3
作者 庞大鹏 王兰荣 +7 位作者 卢雨婷 黄嘉伟 许鹏 江清悦 丁仲文 陈云峰 丁俊 张保卫 《兽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2-311,共10页
掌握同域分布有蹄类的活动节律有助于理解它们的时间生态位关系和共存机制。为了解安徽麝(Moschus anhuiensis)及其同域分布有蹄类动物的日活动节律及重叠情况,本研究于2021年7月至2023年6月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在安徽万佛山省级自然保护... 掌握同域分布有蹄类的活动节律有助于理解它们的时间生态位关系和共存机制。为了解安徽麝(Moschus anhuiensis)及其同域分布有蹄类动物的日活动节律及重叠情况,本研究于2021年7月至2023年6月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在安徽万佛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布设红外相机46台,对安徽麝及其同域分布的小麂(Muntiacus reevesi)和野猪(Sus scrofa)进行监测,分别获得326次、1110次和488次独立有效探测。本研究使用核密度估计方法(Kernel den⁃sity estimation)在年度、季节和月份3种时间尺度上对上述3种有蹄类动物的日活动节律特征和重叠程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安徽麝的日活动节律呈三峰型模式,且以夜间活动为主,小麂表现为晨昏性活动,呈双峰型活动模式,而野猪则表现为典型的昼行性,呈单峰型活动模式;(2)从活动节律重叠程度来看,安徽麝和小麂全年日活动节律的重叠程度较高(Δ4=0.89,P=0.01),但二者与野猪的重叠程度则相对较低(Δ4=0.54,P<0.01;Δ4=0.57,P<0.01);从季节尺度看,安徽麝在秋冬季与小麂活动节律重叠程度显著上升,在冬季与野猪重叠程度显著上升;(3)3种有蹄类动物的年活动节律均在秋冬季出现高峰,安徽麝月活动节律指数在11—12月达到峰值,小麂在2月,野猪在9月。安徽麝与小麂均在秋冬季出现活动高峰,且彼此间竞争加剧,可能是冬季食物资源匮乏导致。本研究在不同时间尺度上初步掌握了万佛山省级自然保护区3种有蹄类动物的日活动节律及其重叠程度的变化规律,为深入理解它们的时间生态位分化机制提供了科学依据。基于上述结果,建议保护区在保护有蹄类动物冬季食物资源的同时,应对其种间关系进行长期监测,以期更好地保护安徽麝种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麝 有蹄类 日活动节律 共存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鸟类分布新记录——白眉歌鸫(Turdus iliacus)
4
作者 王光耀 田金阳 +4 位作者 彭楚涵 朱广元 胡浩 马号号 李春林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5-87,共3页
2025年3月8日,笔者所在调查团队在安徽省大蜀山国家森林公园(31°50′26″N,117°9′21″E)开展鸟类调查时,记录到白眉歌鸫(Turdus iliacus)1只.经查阅相关专著与文献资料,确定该种为安徽省鸟类分布新记录.
关键词 安徽省 新记录 白眉歌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蜻蜓目新记录种
5
作者 周元杰 王海明 +3 位作者 虞磊 王赛尔 何祥亮 陈众 《安徽林业科技》 2025年第1期49-53,共5页
本文报道了采自安徽省黄山市与宣城市的4个蜻蜓目新记录种,分别为深山闽春蜓(Fukienogomphus promatheus)、江浙长足春蜓(Merogomphus vandykei)、印扇蟌(Indocnemis orang)及福建微桥原蟌(Prodasineura fujianensis)。对以上4种蜻蜓的... 本文报道了采自安徽省黄山市与宣城市的4个蜻蜓目新记录种,分别为深山闽春蜓(Fukienogomphus promatheus)、江浙长足春蜓(Merogomphus vandykei)、印扇蟌(Indocnemis orang)及福建微桥原蟌(Prodasineura fujianensis)。对以上4种蜻蜓的成虫及深山闽春蜓稚虫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分析了安徽省内印扇蟌的分类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蜻蜓 蜻蜓目 新记录 安徽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巢湖十八联圩生态湿地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研究
6
作者 郑杰 鲍晖 +2 位作者 刘锴 马号号 张保卫 《安徽林业科技》 2025年第3期19-24,共6页
为了解安徽巢湖十八联圩生态湿地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现状,在2023年5月、8月和11月,采用样线法,设置了11条具代表性的样线开展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的两栖爬行动物有3目7科12种453只,其中两栖动物有1目4科6种,爬行动物有2目3科6种;... 为了解安徽巢湖十八联圩生态湿地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现状,在2023年5月、8月和11月,采用样线法,设置了11条具代表性的样线开展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的两栖爬行动物有3目7科12种453只,其中两栖动物有1目4科6种,爬行动物有2目3科6种;动物区系以广布种占优势,中华蟾蜍(Bufo gargarizans)和泽陆蛙(Fejervarya multistriata)为该地区优势物种;两栖和爬行动物的生态类型分别主要以陆栖-静水型和陆栖型为主;不同月份间两栖爬行动物物种的相对多度呈现不同的分布情况,各样线上的物种多样性随季节变化呈下降趋势。本研究可为湿地两栖爬行动物的监测及保护提供本底数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栖爬行动物 物种多样性 生态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灯蛾亚科2新记录种(鳞翅目:目夜蛾科)
7
作者 潘少杰 舒玉 +2 位作者 胡降临 黄维新 方杰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5-108,共4页
笔者于2021年5月—10月和2022年7月,利用灯诱法对黄山市的灯蛾亚科昆虫进行了系统调查.通过对采集标本进行鉴定,发现了2个灯蛾亚科昆虫安徽省新记录种,分别为闽雪苔蛾(Cyana fukiensis)和波纹艳苔蛾(Asura undulose).文章简要描述了2个... 笔者于2021年5月—10月和2022年7月,利用灯诱法对黄山市的灯蛾亚科昆虫进行了系统调查.通过对采集标本进行鉴定,发现了2个灯蛾亚科昆虫安徽省新记录种,分别为闽雪苔蛾(Cyana fukiensis)和波纹艳苔蛾(Asura undulose).文章简要描述了2个新记录种的形态特征和生殖器特征,并提供了成虫的标本照片和生殖器照片,为安徽省灯蛾亚科昆虫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本底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翅目 灯蛾亚科 新记录 安徽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亳州市土壤-白芍典型重金属含量分布及风险评价 被引量:1
8
作者 贺芳 汤泉 +2 位作者 郑刘根 刘桂建 王玲玲 《环境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7-198,共12页
以亳州市谯城区为研究区域,采集了143组白芍及根际土壤样品,分析了土壤和白芍中典型重金属Cd、Cr、Ni的含量,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P_(i))、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RI、E_(i))和生物富集系数(BCR)评价土壤重金属污染和白芍重金属富集特征... 以亳州市谯城区为研究区域,采集了143组白芍及根际土壤样品,分析了土壤和白芍中典型重金属Cd、Cr、Ni的含量,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P_(i))、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RI、E_(i))和生物富集系数(BCR)评价土壤重金属污染和白芍重金属富集特征.同时,利用危害商值、靶器官毒性剂量法、致癌风险值和蒙特卡洛模拟等方法对白芍中Cd、Cr、Ni对人体健康的风险进行评估.研究结果显示,土壤中Cd、Cr、Ni的含量范围分别为0.09—0.42、24.07—117.13、26.74—62.96 mg·kg^(−1).P_(i)值显示Cd污染程度最为严重;RI值表明研究区土壤的潜在生态风险水平较低;BCR结果表明相较于Cr和Ni,白芍更容易富集Cd.人体健康风险评估结果显示,白芍中Cd、Cr、Ni的非致癌风险值均小于1,但靶器官毒性剂量法修正后的非致癌健康风险值结果高于传统的危害商值法,尤其是对于Cr造成的非致癌风险明显提高;致癌风险值在1×10^(−6)至1×10^(−4)之间,均处于可接受范围内;利用蒙特卡洛模拟进行不确定性分析,对非致癌健康风险和致癌风险的评估结果与确定性评估一致.结果表明,亳州市谯城区的土壤和白芍中重金属污染程度较低,白芍中典型重金属Cd、Cr、Ni产生的人体健康风险也处于可接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白芍 重金属 生态风险评价 人体健康风险评估 靶器官毒性剂量法 蒙特卡洛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酸性提取条件对黄大茶多糖理化性质、结构及降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宣开莉 陈浩 +5 位作者 王壮 王梦奇 王正航 周新宇 杨跃 陈彦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76-86,共11页
本研究旨在探究不同酸性提取条件对黄大茶多糖结构与生物活性的影响。采用pH 1~5的盐酸溶液与双蒸水从黄大茶中分别提取6种多糖LTP-1、LTP-2、LTP-3、LTP-4和LTP-5(酸提多糖命名为LTPs)及LWTP,对其理化性质、分子结构和降糖活性进行系... 本研究旨在探究不同酸性提取条件对黄大茶多糖结构与生物活性的影响。采用pH 1~5的盐酸溶液与双蒸水从黄大茶中分别提取6种多糖LTP-1、LTP-2、LTP-3、LTP-4和LTP-5(酸提多糖命名为LTPs)及LWTP,对其理化性质、分子结构和降糖活性进行系统研究。结果显示,LTPs的化学组成和单糖组成相较于LWTP发生了显著变化。LTPs的总糖及糖醛酸含量明显高于LWTP,其中LTP-2的总糖与糖醛酸含量分别为LWTP的2.25倍和2.91倍。LTP-2、LTP-3、LTP-4的半乳糖醛酸比LWTP分别增长了87.94%、44.49%、6.49%,而LTP-1和LTP-5降低了14.14%和34.89%。动物实验结果表明,LTPs能有效地降低2型糖尿病模型小鼠的糖化血红蛋白,减轻胰岛素抵抗,调节血脂代谢异常,其中LTP-2具有最佳降糖功效。综上,酸提取可以改变黄大茶多糖的理化性质,增加酸性糖的含量,改变分子结构,提高降糖活性。本研究初步揭示了盐酸处理前后黄大茶多糖结构变化与生物活性之间存在复杂关系,为今后黄大茶多糖构效关系及作用机制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这些发现有助于提高黄大茶附加值,促进茶叶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提取 多糖结构 降糖活性 黄大茶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接枝顺序三元共价复合物对蓝莓花青素的稳态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欣 黄金路 +2 位作者 陈梦琳 冯论益 朱桂兰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3-79,共7页
以乳清蛋白(whey protein isolate,WPI)、结冷胶(gellan gum,GG)和茶多酚(tea polyphenol,TP)为原料,采用美拉德接枝法和碱处理法制备不同接枝顺序共价复合物(WPI-GG-TP和WPI-TP-GG)。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和红外光谱表明三元复合物之间... 以乳清蛋白(whey protein isolate,WPI)、结冷胶(gellan gum,GG)和茶多酚(tea polyphenol,TP)为原料,采用美拉德接枝法和碱处理法制备不同接枝顺序共价复合物(WPI-GG-TP和WPI-TP-GG)。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和红外光谱表明三元复合物之间形成共价键,考察三元共价复合物对蓝莓花青素(blueberry anthocyanins,ACNs)的稳态化作用。WPI-GG-TP负载ACNs后负载率为21.80%,平均粒径为806.68 nm,而WPI-TP-GG负载ACNs后负载率为18.68%,平均粒径为688.08 nm。热分析结果表明WPI-TP-GG负载ACNs后,热峰温度相较于ACNs提高了2.51℃,说明WPI-TP-GG可以提高ACNs的热稳定性。抗氧化和稳定性结果表明,先接枝GG的三元复合物负载ACNs后,具有更高的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储存稳定性,而先接枝TP的三元复合物具有更高的羟自由基清除率、铁还原力和热稳定性,例如,WPI-GG-TP-ACNs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与游离ACNs相比提高了29.62%,而WPI-TP-GG-ACNs羟自由基清除率和铁还原力分别提高了55.96%和1.4倍。本实验结果为食品功能因子递送系统在人体消化系统中发挥优良特性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清蛋白 结冷胶 茶多酚 蓝莓花青素 共价复合物 纳米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菜子湖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特征 被引量:39
11
作者 徐小雨 周立志 +4 位作者 朱文中 许仁鑫 曹玲亮 陈锦云 王勋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43-953,共11页
近年来,长江中下游迅速发展的淡水渔业对湖泊湿地产生严重扰动,湖泊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受到影响。为揭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对湖泊扰动的响应,对安徽菜子湖群不同养殖程度的白兔湖、嬉子湖和菜子湖3个湖区进行了大型底栖动物周年定量调... 近年来,长江中下游迅速发展的淡水渔业对湖泊湿地产生严重扰动,湖泊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受到影响。为揭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对湖泊扰动的响应,对安徽菜子湖群不同养殖程度的白兔湖、嬉子湖和菜子湖3个湖区进行了大型底栖动物周年定量调查。全湖设置49个样点,调查7次。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34属39种,优势种为摇蚊(Tendipes sp.)、苏氏尾鳃蚓(Branchiura sowerbyi)、长角涵螺(Alocinma longicornis)。大型底栖动物密度为(55.20±76.25)个/m2,生物量为(19.56±65.37)g/m2,其中白兔湖、菜子湖、嬉子湖密度分别为(63.43±52.76)、(36.44±34.49)和(79.77±118.90)个/m2,生物量分别为(17.48±28.24)、(21.70±39.44)和(4.94±18.46)g/m2。嬉子湖的节肢动物密度和生物量均显著大于白兔湖和菜子湖(P<0.01),而白兔湖和菜子湖的软体动物密度和生物量均显著大于嬉子湖(P<0.01)。聚类分析表明,白兔湖和菜子湖的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相似性较高,但与嬉子湖养殖区的相似性较低。白兔湖和菜子湖大型底栖动物的Shannon-Wiener指数分别为2.25、1.71,嬉子湖仅为1.44。与2001年的资料相比,大型底栖动物的优势种发生了改变,群落多样性显著降低。水产养殖、修建堤坝等人为干扰已经对菜子湖群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发展可持续渔业将是湖泊生态系统保护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底栖动物 群落结构 生物量 生物多样性 菜子湖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水湖泊植被分布格局及草-藻型生态系统转化过程中植物群落演替特征:安徽菜子湖案例 被引量:28
12
作者 高攀 周忠泽 +2 位作者 马淑勇 孙庆业 许仁鑫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20,共8页
2005年9月-2009年10月对菜子湖湿地植被分布格局及种类组成进行调查,结合近十年的监测数据,分析了菜子湖水生植物群落的演替过程和驱动因素.结果表明:菜子湖维管植物共有147种,隶属于42科101属.植被分布格局为:①中部水位较深的区域,以... 2005年9月-2009年10月对菜子湖湿地植被分布格局及种类组成进行调查,结合近十年的监测数据,分析了菜子湖水生植物群落的演替过程和驱动因素.结果表明:菜子湖维管植物共有147种,隶属于42科101属.植被分布格局为:①中部水位较深的区域,以马来眼子菜群丛,黑藻群丛等沉水植物群落和野菱群丛等根生浮叶植物群落为主;②靠近岸边浅水区以菰群丛、荭蓼+酸模叶蓼群丛等挺水植物群落和莕菜群丛等根生浮叶植物群落为主;③春季湖滩以肉根毛茛群丛、陌上菅群丛和朝天委陵菜群丛为优势的湿生植物群落为主,并且三者在滩涂沿高程梯度呈带状分布.湖滩上还间有虉草群丛.群落演替系列为:①沉水植物群落阶段,黑藻+苦草(1999-2004年);②浮叶植物群落阶段,菱+莕菜(2005-2007年);③少量的沉水植物群落阶段,马来眼子菜(2008-2009年);④草型向藻型湖泊生态系统过渡阶段(2009年以后).虉草最近5年在菜子湖呈扩张趋势.演替的驱动力为围网养殖、围湖造田、水利工程等人为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植被 种类组成 分布格局 群落演替 菜子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资源环境绩效评估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智颖飙 王再岚 +3 位作者 韩雪 王中生 邓自发 李红丽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7-90,共4页
提高资源环境绩效是我国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核心和关键.利用资源环境绩效指数(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Index REPI)对安徽省资源环境绩效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安徽已成为我国资源环境绩效水平中等的... 提高资源环境绩效是我国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核心和关键.利用资源环境绩效指数(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Index REPI)对安徽省资源环境绩效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安徽已成为我国资源环境绩效水平中等的地区之一.进一步实证分析表明,资源环境指数与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密切相关,而且成为影响区域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安徽省建设节约型社会不能超越现有发展阶段、基本国情和省情,但是通过加大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力度以及采用综合配套措施完全有可能缩短目前能源、资源密集型的发展阶段,迅速提升其地区综合竞争力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环境绩效指数 区域竞争力 环境治理 安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度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21
14
作者 黄友均 许建 黎泽伦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36-738,共3页
文章通过构建安徽省环境与经济关系的指标体系,利用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度相关的定量评价模型,对安徽省近年来的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度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初步的评价分析;结果表明2000年-2004年安徽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程度,由初级协调... 文章通过构建安徽省环境与经济关系的指标体系,利用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度相关的定量评价模型,对安徽省近年来的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度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初步的评价分析;结果表明2000年-2004年安徽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程度,由初级协调发展类经济滞后型向中级协调发展类经济滞后型转变,而且初步显现出良好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逐步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调发展度 指标体系 安徽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亮菌多糖通过抑制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缓解5-氟尿嘧啶诱导的化疗性肠黏膜炎
15
作者 袁梦如 桂仲璇 +3 位作者 万心茹 张文娜 陈彦 张梅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75-1281,1290,共8页
目的探讨亮菌多糖(ATPS)是否通过抑制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减轻5-氟尿嘧啶(5-FU)诱导的化疗性肠黏膜炎(CIM)所引发的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方法选用8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ATPS干预组[低、中、高剂量(... 目的探讨亮菌多糖(ATPS)是否通过抑制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减轻5-氟尿嘧啶(5-FU)诱导的化疗性肠黏膜炎(CIM)所引发的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方法选用8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ATPS干预组[低、中、高剂量(100、200、400 mg/kg)],每组6只;记录各组小鼠体质量变化;进行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观察小肠长度变化与形态;HE染色观察并进行病理组织学评分;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各组小鼠小肠中ZO-1、Occludin的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试剂盒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小鼠小肠中紧密连接蛋白ZO-1、Occludin及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TLR4、MyD88、NF-κB p65、IκBα、p-NF-κB p65、p-IκBα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的体质量明显下降、DAI评分升高、小肠长度缩短,病理评分显著增高,ZO-1和Occludin的表达显著下降,炎症因子TNF-α和IL-6的水平显著升高,TLR4、MyD88、p-NF-κB p65和p-IκBα蛋白表达显著升高(均P<0.01);与模型组比较,ATPS干预组小鼠表现出剂量依赖性改善,高剂量组体质量下降减缓,DAI评分下降,小肠长度增加,病理评分下降,ZO-1和Occludin的表达上调,炎症因子TNF-α和IL-6的水平下降,TLR4、MyD88、p-NF-κB p65和p-IκBα蛋白表达下降(均P<0.01)。结论ATPS通过抑制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减轻5-FU诱导的CIM的炎症反应和黏膜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亮菌多糖 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 化疗性肠炎 5-氟尿嘧啶 紧密连接蛋白 肠道屏障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鹞落坪蝶类区系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范洁 韩德民 +1 位作者 方杰 张淑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5期13-16,共4页
2006~2007年间进行了鹞落坪保护区蝶类区系研究,共采集蝶类标本3026余号,初步鉴定109种,分别隶属10科67属,古北界的种类为21种,占总种数的19.3%,东洋界40种,占总数37.3%,广布种48种,占总数44.0%,广布种的种类占优势。
关键词 蝶类 区系 鹞落坪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升金湖冬季浮游藻类多样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沈军 许仁鑫 +5 位作者 周忠泽 陈元启 孙庆业 许李林 赵秀侠 宗梅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3期16-18,共3页
2007年1月对升金湖中的浮游藻类进行了调查和鉴定,根据所获得的资料分析了升金湖域中浮游藻类的分布及优势种的组成、浮游藻类多样性分布。优势种是硅藻门的针杆藻和直链藻。并利用多种多样性评价指数对水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整个湖... 2007年1月对升金湖中的浮游藻类进行了调查和鉴定,根据所获得的资料分析了升金湖域中浮游藻类的分布及优势种的组成、浮游藻类多样性分布。优势种是硅藻门的针杆藻和直链藻。并利用多种多样性评价指数对水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整个湖泊污染程度较高,有待进一步研究与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藻类 多样性指数 升金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野生食用菌、药用菌资源调查 被引量:15
18
作者 李能树 沈业寿 王建琴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4期100-106,共7页
本文报道了安徽省各地的近百种野生食用菌、药用菌资源的分布状况和特点 ,为我省进一步开发和利用野生食用菌。
关键词 安徽 资源调查 野生食用菌 野生药用菌 自然资源 资源分布 资源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蜜环菌酯酶同工酶的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孔小卫 于敏 查向东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2期66-70,共5页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等电聚焦电泳技术对蜜环菌9个菌株的酯酶同工酶进行研究,通过对酯酶同工酶酶谱的分析以及同工酶的聚类分析,得出以下结论:M5与M4、M6酶带相似性为88.9%,其亲缘关系最近;M9和M8、M10酶带相似性为85.7%,其亲缘关系较近;M1...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等电聚焦电泳技术对蜜环菌9个菌株的酯酶同工酶进行研究,通过对酯酶同工酶酶谱的分析以及同工酶的聚类分析,得出以下结论:M5与M4、M6酶带相似性为88.9%,其亲缘关系最近;M9和M8、M10酶带相似性为85.7%,其亲缘关系较近;M1和M5、M7酶带相似性为81.8%,其亲缘关系也较近;M2与其它菌株的相似性在44.4% 66.7%之间,亲缘关系相对较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蜜环菌 同工酶酯酶 亲缘关系 免疫功能 药理作用 聚类分析 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外来入侵植物现状及与其他地区比较 被引量:26
20
作者 何家庆 葛结林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2-89,共8页
经调查,首次报道安徽现有外来入侵植物93种(含3变种),隶属67属26科.分析了它们的原产地、生活型以及危害现状,结果表明:来自美洲和欧洲的最多,分别为52种、23种;草本植物88种,均已杂草化;恶性杂草有10种,有毒植物3种,其中豚草、毒麦、... 经调查,首次报道安徽现有外来入侵植物93种(含3变种),隶属67属26科.分析了它们的原产地、生活型以及危害现状,结果表明:来自美洲和欧洲的最多,分别为52种、23种;草本植物88种,均已杂草化;恶性杂草有10种,有毒植物3种,其中豚草、毒麦、欧洲菟丝子、假高粱和节节麦已列为我国检疫杂草;与全国其他省市相比,安徽外来入侵植物的数量和比例已居上游,是一个受外来植物危害较为严重的省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 外来植物 入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