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6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质燃烧跨境传输对中国云南边境城市空气质量影响的研究
1
作者 邱飞 毕丽玫 +7 位作者 刘炤寰 向峰 刀谞 史建武 赵露 孙倩倩 项衍 张天舒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7-289,I0001-I0004,共17页
为研究中国西南边境省份云南省空气质量在春季受外围地区生物质燃烧跨境传输的影响,针对2024年4月1—18日云南省大范围污染增长过程,以蒙自市、芒市和勐腊县3个云南省边境城市为例,利用地基颗粒物激光雷达组网观测,结合地面空气质量数... 为研究中国西南边境省份云南省空气质量在春季受外围地区生物质燃烧跨境传输的影响,针对2024年4月1—18日云南省大范围污染增长过程,以蒙自市、芒市和勐腊县3个云南省边境城市为例,利用地基颗粒物激光雷达组网观测,结合地面空气质量数据、气象数据和MODIS卫星遥感数据,利用HYSPLIT后向轨迹模式和潜在源浓度权重轨迹分析法等多种手段,分析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特征和运动轨迹,评估其对云南省空气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024年4月云南省外围地区火点数量较多,在西南季风主导下,夜间至上午时段,蒙自市、芒市和勐腊县易受缅甸、泰国、老挝和越南等地生物质燃烧跨境传输的影响,滞后时间为1.5~72h,覆盖范围可达2300km。在污染增长过程期间,蒙自市空气质量主要受缅甸、老挝和越南等地污染混合层内输送影响,缅甸东部以及途经地区的污染输送导致4月6日下午蒙自市地面PM_(2.5)浓度升高约30μg/m^(3)。芒市主要受缅甸和孟加拉国等地污染贴地输送以及低空沉降影响,勐腊县主要受老挝、缅甸和泰国等地污染贴地输送以及低空沉降影响。总体来看,缅甸对云南省边境城市空气质量的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境传输 大气污染 激光雷达 生物质燃烧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技术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及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
作者 李媛 代继祥 +3 位作者 马妍菁 吴李君 郭燕 侯立安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共6页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高浓度有机废水的产生量与日俱增,环境威胁日益严重。因此,如何有效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膜分离技术以其分离效率高、能耗低、无相变、应用范围广等优势,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为此,利用...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高浓度有机废水的产生量与日俱增,环境威胁日益严重。因此,如何有效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膜分离技术以其分离效率高、能耗低、无相变、应用范围广等优势,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为此,利用Citespace对相关文章进行可视化分析,综述了膜生物反应器、超滤、纳滤、反渗透、膜组合工艺以及改性膜材料在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同时,分析了高浓度有机废水及污泥处理过程中的资源化现状。最后,总结了膜分离技术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的难点和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加强污水资源化管理和优化废水排放技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浓度有机废水 膜分离技术 改性膜材料 资源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荧光淬灭传感技术检测三硝基甲苯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章美娟 方慧雯 +3 位作者 卫玉娇 杨锦宏 汪卫华 贺胜男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7-46,共10页
目前针对常见爆炸物三硝基甲苯(TNT)的检测越来越受到重视。本研究采用低成本的芴基发绿光共轭聚合物(FGEP)研制荧光淬灭传感器用于检测TNT。实验研究了FGEP在不同溶液浓度下形成的不同厚度薄膜对TNT淬灭的效率,实验结果表明浓度为0.5 m... 目前针对常见爆炸物三硝基甲苯(TNT)的检测越来越受到重视。本研究采用低成本的芴基发绿光共轭聚合物(FGEP)研制荧光淬灭传感器用于检测TNT。实验研究了FGEP在不同溶液浓度下形成的不同厚度薄膜对TNT淬灭的效率,实验结果表明浓度为0.5 mg/mL (厚度为19.50 nm)的样品薄膜在TNT蒸气中淬灭效率最大达到71.71%,基于此淬灭效率最高的样品薄膜的研究发现:该薄膜对TNT的响应具有良好的可逆性;激发光强度为16.5mW时,荧光淬灭效率最佳;最后开展了样品在TNT作用下与光漂白作用下的实验研究。研究结果为后续实现一种低成本、易于制备、可重复性高且有利于工程化的爆炸物传感器提供了一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学 爆炸物检测 荧光淬灭 泵浦能量 有机半导体聚合物 硝基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IBS技术的钢丝表调液Zn元素快速检测分析
4
作者 时晨 马明俊 +4 位作者 方丽 赵南京 殷高方 陈富强 张小玲 《激光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5-179,共5页
为了实现钢丝表调液在线快速检测,采用滤纸富集钢丝表调液,验证富集方式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研究了pH值对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技术检测结果的影响,并通过匹配标准样pH值分别建立定标曲线,反演某钢丝厂7种表调液中的Zn元素,进行了理... 为了实现钢丝表调液在线快速检测,采用滤纸富集钢丝表调液,验证富集方式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研究了pH值对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技术检测结果的影响,并通过匹配标准样pH值分别建立定标曲线,反演某钢丝厂7种表调液中的Zn元素,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Zn含量相同时,随着pH值变化,其LIBS光谱强度有显著差异;不同种类钢丝表调液pH值覆盖-0.91~8.95,针对不同pH值样品,其相关系数均达0.98以上,7种表调液LIBS技术检测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检测结果之间平均相对误差为-13.09%;用LIBS技术结合pH值匹配建立定标曲线,可实现钢丝表调液中Zn元素快速准确测量。该研究为LIBS技术应用到钢丝生产过程中表调液关键元素的在线检测提供了方法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学 快速检测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 重金属 钢丝表调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融法制备Nd:YLF原料及其晶体生长和性能研究
5
作者 赵凯旋 刘文鹏 +6 位作者 丁守军 窦仁勤 罗建乔 高进云 孙贵花 任浩 张庆礼 《无机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29-535,共7页
Nd^(3+)离子掺杂LiYF_(4)(Nd:YLF)晶体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激光晶体,在科研、工业、医疗领域具有广泛应用。目前,采用二元氟化物混合作为晶体生长原料存在形成氟氧化物的问题,利用HF气体氟化制备原料又相对复杂,因此制备高纯度氟化物原料... Nd^(3+)离子掺杂LiYF_(4)(Nd:YLF)晶体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激光晶体,在科研、工业、医疗领域具有广泛应用。目前,采用二元氟化物混合作为晶体生长原料存在形成氟氧化物的问题,利用HF气体氟化制备原料又相对复杂,因此制备高纯度氟化物原料是实现高质量氟化物晶体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另外,晶体生长气氛中通常含有CF_(4)或HF,其对生长系统有较强腐蚀性,提高了晶体生长成本。本研究设计了一种近密闭式熔料装置,并结合在高于晶体熔点温度下的熔料工艺和漂浮物打捞工艺,以获得高纯度YLF晶相多晶生长原料。在高纯Ar气氛中进行Nd:YLF晶体生长,获得了完整晶体。测试了多晶原料、制得晶体的X射线衍射(XRD)谱图,并采用Rietveld方法进行精修,获得了晶体的晶格参数、原子坐标、原子占有率和温度因子等参数。晶体的(100)晶面的X射线摇摆曲线(XRC)半高宽(FWHM)为0.007°。通过测量晶体中的各元素含量,得到Nd^(3+)在YLF中的分凝系数为0.3。晶体a、c晶向的最强吸收峰在797.4和792.3 nm,吸收截面分别为3.37×10^(–20)和5.49×10^(–20) cm^(2)。最强发射峰位于1047 nm,发射截面为1.598×10^(–19) cm^(2),荧光寿命为483μs。本研究采用熔融法制备的Nd:YLF多晶生长原料相纯度高,结合提拉法晶体生长过程中抽真空和升温工艺,能够大幅减少晶体生长过程中氟氧化物的形成,实现在Ar气氛下生长晶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YLF 激光晶体 晶体结构 光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中子在系统级封装器件中引起的单粒子效应特性及机理研究
6
作者 叶结锋 梁朝辉 +5 位作者 张战刚 郑顺顺 雷志锋 刘志利 耿高营 韩慧 《原子能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54-1164,共11页
基于大气中子辐照谱仪(ANIS)提供的宽能谱中子束流,开展了系统级封装(SiP)器件的加速辐照实验,观察到了中子辐照导致SiP器件发生单粒子翻转(SEU)及单粒子功能中断(SEFI)效应。SEU发生于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内部的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 基于大气中子辐照谱仪(ANIS)提供的宽能谱中子束流,开展了系统级封装(SiP)器件的加速辐照实验,观察到了中子辐照导致SiP器件发生单粒子翻转(SEU)及单粒子功能中断(SEFI)效应。SEU发生于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内部的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模块以及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内部的块随机存取存储器(BRAM)模块。SEFI的错误类型主要是上位机程序闪退以及DSP状态机卡死。基于加速辐照实验结果计算了中子导致的SEU截面,探讨了工艺节点、中子束流能谱对SEU截面的影响。当工艺节点从40 nm减小到28 nm时,U型SEU截面减少了73%。热中子对SRAM模块的SEU截面有较大影响,滤除中子束流中的热中子成分后,SRAM的SEU截面下降了28.8%。基于GEANT4仿真软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解释了实验组SEU截面较低的原因。最后,通过计算纽约海平面的软错误率发现,SEU最敏感模块为FPGA内部的BRAM,能量大于1 MeV高能中子引起的软错误率为766.8 FIT/Mbit,未在第二代双倍数据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DR2 SDRAM)、FPGA内部的可配置逻辑块(CLB)和只读存储器(ROM)中发现SEU;SEFI最敏感模块为DSP。实验数据对SiP的抗中子辐照设计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粒子效应 中子辐照 系统级封装 单粒子翻转截面 热中子 软错误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IEspline的土壤XRF光谱背景扣除方法研究
7
作者 李唐虎 甘婷婷 +4 位作者 赵南京 殷高方 叶紫琪 汪颖 盛若愚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64-1372,共9页
XRF光谱法作为重金属现场快速检测的重要技术手段,当其用于土壤重金属检测时,受土壤基质影响XRF光谱中存在强度较高且复杂的背景光谱,严重影响重金属特征谱峰信息的准确获取及定量分析准确性。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极值法峰谷识别与惩罚... XRF光谱法作为重金属现场快速检测的重要技术手段,当其用于土壤重金属检测时,受土壤基质影响XRF光谱中存在强度较高且复杂的背景光谱,严重影响重金属特征谱峰信息的准确获取及定量分析准确性。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极值法峰谷识别与惩罚项修正的三次平滑样条曲线拟合相结合(PIEspline)的土壤XRF光谱背景扣除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极值法对土壤完整XRF光谱中的峰谷点进行识别,获取光谱中对背景具有代表性的数据点,再对一系列峰谷点进行惩罚项修正的三次平滑样条曲线拟合形成背景基线,从而实现土壤XRF光谱中复杂背景的扣除;并通过与自适应迭代重加权惩罚最小二乘法(airPLS)、迭代小波变换法(IWT)、统计敏感的非线性迭代剥峰算法(SNIP)三种传统光谱背景扣除方法对比,进一步验证了PIEspline方法的性能。结果表明:对于模拟的土壤XRF光谱,PIEspline方法所获取的背景谱线与光谱真实背景谱线间的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0.4258和0.6441,均低于其他三种方法,并且具有最快的背景扣除运行效率;对于栗钙土、盐碱土和黄土三种不同类型土壤及农用、工业、建筑三种不同用途土壤,PIEspline方法背景拟合所获得的XRF光谱中10个特征谷点处荧光强度的平均相对误差为10.87%,与三种传统方法相比分别降低了84.88%、76.30%和16.51%;且PIEspline方法用于上述6种土壤中Cr、Pb、Cd定量分析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4.01%、2.50%和5.20%,与airPLS、IWT、SNIP三种方法相比分别降低了22.39%~84.07%、60.15%~71.92%和79.18%~84.07%,且当土壤类型和用途发生变化时,PIEspline方法的相对误差波动最小,展现出了最好的稳定性,表明PIEspline方法在不同类型及不同用途土壤多种重金属同时XRF定量分析中具有最好的普适性。因此该研究所提出的PIEspline方法能够实现不同类型与不同用途土壤XRF光谱背景的精准扣除,有利于提高重金属XRF定量分析准确性。该研究为土壤重金属XRF现场快速准确检测提供了重要的方法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荧光 背景扣除 重金属检测 光谱解析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PS-GMM的土壤XRF光谱重叠峰解析方法研究
8
作者 李唐虎 甘婷婷 +5 位作者 赵南京 殷高方 汪颖 李星池 盛若愚 叶紫琪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737-2746,共10页
X射线荧光(XRF)光谱法作为重金属现场快速检测的重要技术,当用于土壤重金属检测时,由于土壤所含元素较多,XRF光谱中存在部分元素特征谱峰交叉重叠问题,影响重金属特征谱峰提取及定量分析准确性。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峰锐化-高... X射线荧光(XRF)光谱法作为重金属现场快速检测的重要技术,当用于土壤重金属检测时,由于土壤所含元素较多,XRF光谱中存在部分元素特征谱峰交叉重叠问题,影响重金属特征谱峰提取及定量分析准确性。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峰锐化-高斯混合模型(WPS-GMM)的土壤XRF光谱重叠峰解析方法。该方法通过离散小波变换对重叠峰进行峰锐化,以增强信号中的重要局部特征,明确子峰峰位,并以其作为先验约束条件,对重叠峰构建高斯混合模型,进一步通过最大化似然估计模型参数,获得重叠峰中各子峰中心峰位、积分面积等相关信息,实现重叠峰的解析。将所建WPS-GMM方法用于土壤XRF光谱中Ni Kα-Co Kβ、Cu Kα-Ni Kβ、Zn Kα-Cu Kβ三组典型重叠峰解析及重叠峰中主峰对应重金属Ni、Cu、Zn的定量分析,并将结果与传统仅基于高斯混合模型(GMM)的重叠峰解析方法对比,验证所建方法的准确性。结果表明:与GMM方法相比,所建WPS-GMM方法对土壤XRF光谱三组重叠峰中Ni Kα、Ni Kβ、Cu Kα、Cu Kβ和Zn Kα子峰峰位解析的准确率平均分别提高了77.55%、47.03%、52.65%、22.07%和8.43%,积分面积解析准确率平均分别提高了74.05%、80.17%、61.62%、28.29%和43.59%;用于Ni、Cu、Zn定量分析的准确率平均分别提高了73.23%、68.47%、47.62%;并且用于工业用土、农用土、建筑用土三种不同用途土壤中Ni、Cu、Zn准确定量分析均具有更好的普适性。因此所建WPS-GMM方法能够更准确获取不同土壤XRF光谱中重叠峰的子峰信息,更有利于提高土壤重金属XRF定量分析准确性。该研究为土壤重金属XRF现场快速准确检测提供了重要的方法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荧光 重叠峰解析 重金属检测 土壤 光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荚膜特异性解聚酶克隆表达及其相关功能研究
9
作者 闫涛 汪娜 +5 位作者 王秋妍 马成成 滕宣 余可雪 葛宏华 刘周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51-1257,共7页
目的构建K64型荚膜特异性解聚酶重组蛋白Dep44,探讨其在对抗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感染中的应用效力。方法分离表达解聚酶的噬菌体(vB_Kpn_HF1013,GenBank:PP803128),分析其基因序列,筛选具有解聚酶活性的候选蛋白,构建重组蛋... 目的构建K64型荚膜特异性解聚酶重组蛋白Dep44,探讨其在对抗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感染中的应用效力。方法分离表达解聚酶的噬菌体(vB_Kpn_HF1013,GenBank:PP803128),分析其基因序列,筛选具有解聚酶活性的候选蛋白,构建重组蛋白Dep44并验证其解聚酶活性。通过滴板法验证Dep44重组蛋白的敏感谱,通过生物膜清除及血清杀菌实验评估Dep44抗菌活性。结果噬菌体vB_Kpn_HF1013尾刺蛋白具有解聚酶活性,能特异性裂解K64型CRKP荚膜。生物膜清除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2μg/mL与10μg/mL剂量的Dep44重组蛋白均可有效破坏细菌生物膜。血清杀菌实验结果显示:Dep44重组蛋白具有协同血清杀菌能力,但这种作用需要依赖补体系统的存在,Dep44本身不具备直接杀菌活性。结论Dep44重组蛋白能够特异性裂解K64型CRKP荚膜,具备破坏生物膜及协同血清杀菌能力,有望应用于K64型CRKP相关感染的控制及医疗器械表面生物膜的清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聚酶 噬菌体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 荚膜 生物膜 重组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纤维增强含钐环氧树脂中子屏蔽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
10
作者 翟玉涛 王洪庆 黄群英 《原子能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34-744,共11页
为满足微小型先进核能系统对屏蔽材料提出的轻量化、耐高温并兼具良好的力学性能需求,本文以稀土氧化钐(Sm_(2)O_(3))作为中子吸收剂,以耐高温环氧树脂N,N-二缩水甘油基-4-缩水甘油氧基苯胺(AFG-90H)为基体材料,通过添加碳纳米纤维(CNF... 为满足微小型先进核能系统对屏蔽材料提出的轻量化、耐高温并兼具良好的力学性能需求,本文以稀土氧化钐(Sm_(2)O_(3))作为中子吸收剂,以耐高温环氧树脂N,N-二缩水甘油基-4-缩水甘油氧基苯胺(AFG-90H)为基体材料,通过添加碳纳米纤维(CNFs),制备了一种CNFs增强的耐高温含钐高分子基CNFs/Sm_(2)O_(3)/AFG-90H复合中子屏蔽材料,并研究了不同CNFs添加量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高温热性能及中子屏蔽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的CNFs添加对基体分子链的缠结作用以及Sm_(2)O_(3)颗粒的尺寸和界面效应可阻碍高分子链在拉伸过程中的滑移运动,提高复合材料的热学性能与力学性能,且当Sm_(2)O_(3)添加量为15%(质量分数)、CNFs添加量为0.1%时,复合材料热失重5%的温度为320.7℃,抗拉强度与断裂伸长率较未添加CNFs时分别提升82.3%和63.0%;CNFs/Sm_(2)O_(3)/AFG-90H复合材料的中子屏蔽性能主要来自于Sm_(2)O_(3)的贡献,未添加CNFs时,Sm_(2)O_(3)/AFG-90H复合材料具有最高的线性衰减系数为5.610 cm^(-1),较AFG-90H基体的线性衰减系数提高了3.15倍;CNFs添加量不同时,复合材料的线性衰减系数均远高于未添加任何填料的AFG-90H基体性能,且当CNFs添加量低于0.3%时,复合材料的线性衰减系数较Sm_(2)O_(3)/AFG-90H的性能略有降低且相差不大。本文结果可为核辐射防护领域中子屏蔽材料的设计研发与力学性能优化提供一定的参考与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钐 环氧树脂 碳纳米纤维 力学性能 热学性能 中子屏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薄BiOIO_(3)对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界面调控的研究
11
作者 李冰欣 赵志修 +5 位作者 梁建飞 王蓉 张华 刘伟宏 鲍永平 贾会敏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0-165,172,共7页
通过液相超声剥离法制备出超薄二维材料碘酸氧铋(BiOIO_(3)),使用超薄BiOIO_(3)对钙钛矿层和电子传输层之间的界面进行修饰。BiOIO_(3)晶格内电荷中心不重合,因此具有独特的自感应电场。这种特殊的自感应电场引入钙钛矿层和电子传输层... 通过液相超声剥离法制备出超薄二维材料碘酸氧铋(BiOIO_(3)),使用超薄BiOIO_(3)对钙钛矿层和电子传输层之间的界面进行修饰。BiOIO_(3)晶格内电荷中心不重合,因此具有独特的自感应电场。这种特殊的自感应电场引入钙钛矿层和电子传输层间有利于电子提取和减少积累,实现场效应钝化。此外,BiOIO_(3)具有高密度的带负电荷的氧原子与钙钛矿薄膜表面未配位的Pb^(2+)离子相互作用形成Pb—O键,有效钝化了钙钛矿表面Pb^(2+)缺陷。在场效应钝化和化学钝化的双重钝化作用下,电池开路电压显著提升,光电转化效率从20.54%提高到22.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BiOIO_(3) 场效应钝化 界面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离子束注入技术改善乳杆菌维生素K_(2)合成能力
12
作者 沐璟玮 杨旭 +3 位作者 汪洪波 王丽 孙曼曼 王鹏 《生物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6-51,共6页
维生素K_(2)(VK_(2))对维持人体骨骼、心血管健康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乳酸菌(LAB)VK_(2)合成路径中部分基因沉默或不表达,导致目前乳制品中基本不含有VK_(2)。以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lus fermentum(LF1)为出发菌株,分析不同离子束注入... 维生素K_(2)(VK_(2))对维持人体骨骼、心血管健康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乳酸菌(LAB)VK_(2)合成路径中部分基因沉默或不表达,导致目前乳制品中基本不含有VK_(2)。以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lus fermentum(LF1)为出发菌株,分析不同离子束注入条件下的致死率和正负突变率,确定最佳注入能量为10 keV、注入剂量为75(×2.6×1013 N+/cm 2)。通过多轮离子束注入结合适应性实验室进化(ALE),获得VK_(2)高产菌株LFX,产量为0.67 mg/g,并在连续传代实验中验证菌株良好的遗传稳定性。转录组分析发现,在LFX的VK_(2)相关合成途径中,甲萘醌主环与聚异戊二烯侧链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增加,抗氧化系统、辅因子合成及中央碳氮代谢等途径显著增强。结果表明,多轮离子束注入和ALE可以协同优化代谢通量,提高VK_(2)的生物合成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束 诱变选育 适应性实验室进化 维生素K_(2) 发酵乳杆菌 转录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射流等离子体改性氢氧化镍电极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13
作者 杨永博 吴进 +2 位作者 储建军 香开新 方世东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6-171,共6页
为改善氢氧化镍电极的电化学性能,采用大气射流等离子体对氢氧化镍电极进行表面改性。通过水热法在泡沫镍上合成了片状结构的氢氧化镍电极材料,在1 A/g的电流密度下,该材料拥有1 712.3 F/g的比电容。此外,用大气射流等离子体处理氢氧化... 为改善氢氧化镍电极的电化学性能,采用大气射流等离子体对氢氧化镍电极进行表面改性。通过水热法在泡沫镍上合成了片状结构的氢氧化镍电极材料,在1 A/g的电流密度下,该材料拥有1 712.3 F/g的比电容。此外,用大气射流等离子体处理氢氧化镍电极。结果表明,改性后的氢氧化镍纳米片厚度变薄,同时形成了少量的氧化镍。对改性后的氢氧化镍电极进行电化学测试,在1 A/g的电流密度下,改性后的材料比电容达到了2 124.5 F/g,提升了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 超级电容器 氢氧化镍 表面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处理(Zn_(0.2)Ni_(0.8))(OH)_(2)电极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14
作者 储建军 梁吉轲 +3 位作者 李可可 孟旭 杨永博 方世东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23-228,共6页
通过水热法在泡沫镍上合成了(Zn_(0.2)Ni_(0.8))(OH)_(2)电极材料,在1 A/g的电流密度下,其比电容为1112 F/g。为提高(Zn_(0.2)Ni_(0.8))(OH)_(2)电极的电化学性能,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进行表面处理。结果显示,处理后的(Zn_(0.2)Ni_(0.8... 通过水热法在泡沫镍上合成了(Zn_(0.2)Ni_(0.8))(OH)_(2)电极材料,在1 A/g的电流密度下,其比电容为1112 F/g。为提高(Zn_(0.2)Ni_(0.8))(OH)_(2)电极的电化学性能,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进行表面处理。结果显示,处理后的(Zn_(0.2)Ni_(0.8))(OH)_(2)微观形态由光滑的片状结构变为粗糙的蜂窝状球形,在1 A/g的电流密度下,比电容为1842 F/g,提升了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极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 表面改性 双金属氢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衬底类型对生长多晶金刚石膜应力和结晶度影响研究
15
作者 李翔 陈根 +1 位作者 沈洁 祝铭辉 《人工晶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86-996,共11页
不同衬底材料会影响多晶金刚石的结晶度和应力。本文采用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MPCVD)设备,研究三种不同衬底(W、Si和Mo)对沉积多晶金刚石膜应力和结晶度的影响。首先,为降低边缘效应,通过数值模拟、OES光谱分析方式优化并验证了沉... 不同衬底材料会影响多晶金刚石的结晶度和应力。本文采用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MPCVD)设备,研究三种不同衬底(W、Si和Mo)对沉积多晶金刚石膜应力和结晶度的影响。首先,为降低边缘效应,通过数值模拟、OES光谱分析方式优化并验证了沉积金刚石膜的最佳基台高度是16 mm。在相同工艺条件下生长多晶金刚石薄膜,利用拉曼光谱、SEM比较三种衬底沉积金刚石的结晶度和质量,三种衬底生长的金刚石晶面取向主要是(111),其中W衬底沉积的金刚石薄膜结晶度均匀性较高。XRD应力分析研究结果表明,W衬底沉积的多晶金刚石薄膜中心到边缘的应力分布较均匀且应力最小。最后,本团队利用W衬底沉积了直径为50.8 mm、沉积时间200 h、厚度0.6 mm、杂质缺陷少、无裂纹的多晶金刚石薄膜,并且中心至边缘的半峰全宽(FWHM)是8.156~8.715 cm^(-1)。TEM表征结果显示,d_((111))晶面间距是0.206 nm。表明W衬底较其他两种衬底更适合沉积多晶金刚石,制备用于光学、热学和电子等方面的多晶金刚石薄膜。本研究对沉积大尺寸、低应力、高结晶度多晶金刚石膜和应用于核聚变托卡马克装置的微波窗口提供了有效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等离子体 多晶金刚石薄膜 衬底 化学气相沉积 结晶度 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卫星温室气体遥感反演方法研究
16
作者 盛书丽 邹铭敏 +3 位作者 刘天奇 程泳萍 陈子郑 王旭文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983-2991,共9页
温室气体卫星遥感为气候变化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精确获取温室气体浓度的时空分布是有效开展碳排放核算的关键。本研究旨在建立基于机器学习的卫星温室气体遥感反演模型,实现温室气体垂直干空气混合比柱浓度(XCO_(2)和XCH_(4))的... 温室气体卫星遥感为气候变化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精确获取温室气体浓度的时空分布是有效开展碳排放核算的关键。本研究旨在建立基于机器学习的卫星温室气体遥感反演模型,实现温室气体垂直干空气混合比柱浓度(XCO_(2)和XCH_(4))的快速高精度反演。首先,基于大气辐射传输模型和全球总碳柱观测网络(TCCON)的观测数据构建训练样本集;其次,采用一维卷积神经网络(1DCNN)机器学习方法,并融合自适应矩估计(Adam)和贝叶斯优化(BO)算法训练构建卫星温室气体浓度反演模型,并与随机森林(RF)和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的训练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基于1DCNN的反演模型对测试样本集反演XCO_(2)和XCH_(4)的相关系数分别可达0.9531和0.9573,性能优于RF和BPNN。最后,利用国产高分五号B卫星(GF-5B)搭载的主要温室气体监测仪(Greenhouse gases Monitoring Instrument,GMI/GF-5B)高光谱观测数据,反演了2022年至2024年全球XCO_(2)和XCH_(4),通过与TCCON站点观测浓度数据对比验证结果表明:卫星反演XCO_(2)和XCH_(4)与9个地面站点观测数据的相关性分别优于0.9385和0.9598,其中,XCO_(2)误差整体优于2 ppm(99.15%的验证样本误差优于1.5 ppm),XCH_(4)误差整体优于10 pp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气体 卫星遥感反演 机器学习 GMI/GF-5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纳米线/聚多巴胺/棉复合导电织物的制备及服役性能研究
17
作者 葛倩茹 季书林 《功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015-7021,共7页
采用聚多巴胺(PDA)对纯棉织物(CF)进行改性预处理,通过简单的浸渍-干燥法将银纳米线(AgNWs)固定到织物表面,成功制备AgNWs/PDA/CF复合导电织物。分析了聚多巴胺改性织物的表面形貌,对比了AgNWs/CF与AgNWs/PDA/CF的导电性能与力学服役性... 采用聚多巴胺(PDA)对纯棉织物(CF)进行改性预处理,通过简单的浸渍-干燥法将银纳米线(AgNWs)固定到织物表面,成功制备AgNWs/PDA/CF复合导电织物。分析了聚多巴胺改性织物的表面形貌,对比了AgNWs/CF与AgNWs/PDA/CF的导电性能与力学服役性能。结果表明,改性预处理成功在织物表面形成PDA涂层,有效提高了织物对AgNWs的吸附能力,复合导电织物方阻低至9Ω/sq。同时,使用弱酸性洗涤剂在家用洗衣机中洗涤1 h后,AgNWs/PDA/CF的电阻变化率约为150%(AgNWs/CF在同样条件下的电阻变化率为6000%)。此外,AgNWs/PDA/CF具有优异的力学稳定性,能够抵抗折叠、剥离等机械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纳米线 导电织物 聚多巴胺改性 耐洗性 机械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绿石结构材料Tb_(2)AlSbO_(7)的低温磁性研究
18
作者 车海亮 李娜 +1 位作者 孙学峰 刘兵杰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47,共6页
近年来,由于稀土烧绿石材料(R_(2)B_(2)O_(7))在低温下表现出丰富的基态性质,从而引起广泛的研究兴趣.在R_(2)B_(2)O_(7)中,R是稀土离子,B通常是过渡金属离子,R和B各自形成共顶点的四面体网格结构,这是一种典型的几何阻挫体系材料,由于... 近年来,由于稀土烧绿石材料(R_(2)B_(2)O_(7))在低温下表现出丰富的基态性质,从而引起广泛的研究兴趣.在R_(2)B_(2)O_(7)中,R是稀土离子,B通常是过渡金属离子,R和B各自形成共顶点的四面体网格结构,这是一种典型的几何阻挫体系材料,由于其传统的长程有序态会被破坏,则会产生诸如经典自旋冰、量子自旋冰、自旋液体等新奇的基态性质.当B位的过渡金属离子用两种不同价态的离子进行替换时,如Ga^(3+)和Sb^(5+),则会对该体系的基态性质产生较大影响.该文将B位过渡金属离子替换成Al^(3+)和Sb^(5+),采用助熔剂法制备出Tb_(2)AlSbO_(7)单晶样品,对其结构、低温磁性和比热性质进行研究.XRD结果表明,其结构为烧绿石结构,Al^(3+)和Sb^(5+)随机占据B位,使得稀土R^(3+)之间的交换作用变得无序,在体系内引入键无序.磁化率和磁化强度测量结果表明,Tb^(3+)之间最近邻相互作用表现为反铁磁相互作用,而且比热测量至2 K也没有发生磁转变,因此对Tb_(2)AlSbO_(7)基态性质的认识还需要进一步的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绿石 阻挫 反铁磁 比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AN神经网络的中子能谱解谱方法研究
19
作者 张永强 胡立群 +2 位作者 芦伟 许明远 张宇博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90-497,共8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生成对抗网络(GAN)的神经网络模型,用于反解中子能谱。该模型通过优化生成器和判别器的设计,实现了中子能谱的高精度重建,克服了传统解谱算法对先验知识的依赖。研究中使用Geant4模拟EJ301液体闪烁体探测器的中子能...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生成对抗网络(GAN)的神经网络模型,用于反解中子能谱。该模型通过优化生成器和判别器的设计,实现了中子能谱的高精度重建,克服了传统解谱算法对先验知识的依赖。研究中使用Geant4模拟EJ301液体闪烁体探测器的中子能量响应,构建了包含20 000个样本的数据集用于神经网络的训练。通过使用^(252)Cf和^(241) Am-Be放射源的中子能谱验证了所提出的神经网络解谱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神经网络模型能够在6 keV能量分辨下生成精确的中子能谱数据,并通过Q_s品质因子的评估证明了生成的中子能谱与目标能谱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J301 响应矩阵 GEANT4 中子能谱 生成式对抗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现实的核事故救援在线仿真培训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曹欢 胡丽琴 +3 位作者 杨子辉 郑晓磊 王芳 尚雷明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21-127,共7页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发展一种核事故救援在线仿真虚拟培训方法,对其中的三维场景可视化、救援行为仿真、人机交互仿真等关键技术开展研究,建立核事故救援在线仿真培训平台,并将该平台成功发布到手机客户端。应用结果表明,该平台能够直观...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发展一种核事故救援在线仿真虚拟培训方法,对其中的三维场景可视化、救援行为仿真、人机交互仿真等关键技术开展研究,建立核事故救援在线仿真培训平台,并将该平台成功发布到手机客户端。应用结果表明,该平台能够直观展示核电站的复杂环境,支持在逼真的事故环境下开展沉浸式虚拟漫游和救援行动虚拟演练,为核事故应急培训提供新的方式,对提升应急救援队伍实战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站 事故救援 虚拟仿真 三维可视化 应急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