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aTiO_3/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其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4
1
作者 吴明在 胡蕊蕊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2-66,共5页
采用一步水热法制备BaTiO_3/石墨烯复合光催化材料.使用X射线衍射仪(XRD)、激光拉曼光谱仪、冷场发射式扫描电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等对样品进行表征.以亚甲基蓝(MB)为目标降解物,分别以BaTiO_3,Ba... 采用一步水热法制备BaTiO_3/石墨烯复合光催化材料.使用X射线衍射仪(XRD)、激光拉曼光谱仪、冷场发射式扫描电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等对样品进行表征.以亚甲基蓝(MB)为目标降解物,分别以BaTiO_3,BaTiO_3/石墨烯复合材料为光催化剂,研究可见光辐射下其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BaTiO_3/石墨烯复合材料对MB的降解率明显优于BaTiO_3,经过180 min光照后,降解效率可达9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TIO3 石墨烯 亚甲基蓝 光催化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薄膜光催化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2
作者 孟凡明 肖磊 孙兆奇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1-84,共4页
TiO2能有效催化降解空气和水中的有机和无机污染物,又不产生二次污染并可重复使用,在废水处理、空气净化、杀菌除臭等领域有巨大的应用前景.该文论述了纳米TiO2薄膜的光催化原理、添加剂以及制备工艺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列举了TiO2薄膜研... TiO2能有效催化降解空气和水中的有机和无机污染物,又不产生二次污染并可重复使用,在废水处理、空气净化、杀菌除臭等领域有巨大的应用前景.该文论述了纳米TiO2薄膜的光催化原理、添加剂以及制备工艺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列举了TiO2薄膜研究中尚待解决的一些问题,并对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薄膜 锐钛矿 金红石 光催化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2O_3衬底上生长ZnO薄膜的结构和光学特性 被引量:4
3
作者 汪洪 苏凤莲 +4 位作者 宋学平 刘艳美 李爱侠 周圣明 孙兆奇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02-305,共4页
用脉冲激光沉积法在A l2O3(0001)衬底上沉积了ZnO薄膜。衬底温度分别为300℃、400℃、500℃、600℃和700℃。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光致发光谱(PL)对薄膜的结构和光学性能进行研究。X射线衍射的结果表明在不同温度下生长的ZnO薄膜均具有... 用脉冲激光沉积法在A l2O3(0001)衬底上沉积了ZnO薄膜。衬底温度分别为300℃、400℃、500℃、600℃和700℃。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光致发光谱(PL)对薄膜的结构和光学性能进行研究。X射线衍射的结果表明在不同温度下生长的ZnO薄膜均具有高度c轴择优取向,衬底温度400℃时,膜的应力较小质量较高。ZnO薄膜有很强的紫外发光峰,紫外发光峰的强度与衬底温度密切相关,并发现当衬底温度从300℃增到400℃时,紫外发射峰出现6nm的蓝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薄膜 脉冲激光沉积 X射线衍射 光致发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火对Si(111)衬底上ZnO薄膜的结构和发光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汪洪 苏凤莲 +5 位作者 周圣明 宋学平 刘艳美 李爱侠 尹平 孙兆奇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60-665,共6页
采用磁控溅射法在硅(111)衬底上制备了C轴高度取向的ZnO薄膜,并研究了退火温度和氧气气氛对ZnO薄膜晶体质量、晶粒度大小和光致发光谱的影响。X射线衍射表明,所有薄膜均为高度C轴择优取向,当退火温度低于900℃时,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薄... 采用磁控溅射法在硅(111)衬底上制备了C轴高度取向的ZnO薄膜,并研究了退火温度和氧气气氛对ZnO薄膜晶体质量、晶粒度大小和光致发光谱的影响。X射线衍射表明,所有薄膜均为高度C轴择优取向,当退火温度低于900℃时,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薄膜的取向性和结晶度都明显提高。室温下对ZnO薄膜进行了光谱分析,退火后的样品均可观测到明显的紫光发射。在一定的退火温度范围内,还可以观测到明显的紫外双峰。空气中退火的样品,当退火温度达到或高于600℃还可观测到绿光发射。实验结果表明,发光峰强度随退火温度和氧气气氛不同而不同,通过改变退火时的温度和氧气气氛可以改变ZnO薄膜的微结构和发光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薄膜 磁控溅射 X射线衍射 光致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0.2)Fe_(2.8)O_4多孔微球的制备及磁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吕庆荣 方庆清 刘艳美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6-50,共5页
用溶剂热法结合奥斯特瓦尔德熟化过程制备Co0.2Fe2.8O4多孔微球.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样品的结构和形貌,发现所制备的单分散Co0.2Fe2.8O4多孔微球是由许多纳米颗粒组装而成.用振动样品磁强计(VSM)测量样品在不... 用溶剂热法结合奥斯特瓦尔德熟化过程制备Co0.2Fe2.8O4多孔微球.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样品的结构和形貌,发现所制备的单分散Co0.2Fe2.8O4多孔微球是由许多纳米颗粒组装而成.用振动样品磁强计(VSM)测量样品在不同温度下的磁性,发现其饱和磁化强度随温度升高先保持稳定后快速降低,而矫顽力随温度升高持续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0 2Fe2 8O4 多孔微球 制备 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的Co_(0.7)Fe_(2.3)O_4纳米晶薄膜结构与磁性
6
作者 李雁 方庆清 +2 位作者 刘艳美 吕庆荣 尹平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3-56,共4页
采用柠檬酸溶胶-凝胶法在玻璃衬底上制备了钴铁氧体Co0.7Fe2.3O4纳米晶薄膜.用X射线衍射仪、振动样品磁强计对不同热处理温度样品的结构及磁性进行了测量与分析.测量结果表明,退火400℃时样品已生成单一的尖晶石结构,晶粒尺寸变化... 采用柠檬酸溶胶-凝胶法在玻璃衬底上制备了钴铁氧体Co0.7Fe2.3O4纳米晶薄膜.用X射线衍射仪、振动样品磁强计对不同热处理温度样品的结构及磁性进行了测量与分析.测量结果表明,退火400℃时样品已生成单一的尖晶石结构,晶粒尺寸变化范围在15—33nm之间,样品的磁性能强烈地依赖于退火温度的变化;550℃时退火样品获得最大矫顽力1475Oe Co0.7Fe2.3O4薄膜还具有平行膜面方向的择优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Co0.7Fe2.3O4薄膜 磁性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壁碳纳米管和pH值对YBO_3:Eu(5%)的形貌和发光的协同效应(英文) 被引量:1
7
作者 黄博同 马永青 +2 位作者 邹丹 郑赣鸿 戴振翔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7-44,共8页
用添加有多壁碳纳米管(MWCNT)的前驱体溶液,通过水热合成法,在260℃条件下制备了一系列YBO3:Eu3+样品.当前驱体溶液的pH值从5到10的范围变化时,所制备的样品表现出丰富的形貌,包括鼓状、片状、六面体状、六角状和花状颗粒,这是由碳纳米... 用添加有多壁碳纳米管(MWCNT)的前驱体溶液,通过水热合成法,在260℃条件下制备了一系列YBO3:Eu3+样品.当前驱体溶液的pH值从5到10的范围变化时,所制备的样品表现出丰富的形貌,包括鼓状、片状、六面体状、六角状和花状颗粒,这是由碳纳米管表面接枝官能团与前驱体溶液中不同形式HBO3的协同效应所致.发光测量结果表明pH=9和10的样品的红/橙(R/O)比提高了,表现出更好的色纯度,这归因于晶界或颗粒表面的Eu3+具有较低的局部对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荧光粉 YBO3:Eu3+ 发光 色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Fe_2O_4@SiO_2纳米核壳结构的合成及磁性随退火温度的演化(英文) 被引量:1
8
作者 赵大雷 杨群 李广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8-84,共7页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直径为10~15nm的ZnFe_2O_4磁性纳米颗粒,将ZnFe_2O_4磁性纳米粒子添加到TEOS中,水解后得到ZnFe_2O_4@SiO2核壳结构的纳米复合材料,TEM图像证实了复合材料具有直径约为20nm的核壳结构.制备出的ZnFe_2O_4磁性纳米粒子和Zn...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直径为10~15nm的ZnFe_2O_4磁性纳米颗粒,将ZnFe_2O_4磁性纳米粒子添加到TEOS中,水解后得到ZnFe_2O_4@SiO2核壳结构的纳米复合材料,TEM图像证实了复合材料具有直径约为20nm的核壳结构.制备出的ZnFe_2O_4磁性纳米粒子和ZnFe_2O_4@SiO2核壳结构纳米复合材料都表现出了顺磁性,温度低于800℃时ZnFe_2O_4磁性纳米粒子仍然具有顺磁性,温度高达580℃时ZnFe_2O_4@SiO2核壳结构纳米复合材料还是显示出了超顺磁性,这意味着ZnFe_2O_4和ZnFe_2O_4@SiO2磁性纳米粒子具有良好的磁稳定性.由于SiO2壳具有很好的亲水性和抗酸性,ZnFe_2O_4@SiO2核壳结构纳米复合材料未来可应用于磁疗法治疗癌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Fe2O4@SiO2 核壳结构 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接在块体电极之间的PTCDI系列分子体系的输运性质(英文)
9
作者 王兵 汪伟伟 +2 位作者 戴振翔 郑赣鸿 马永青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5-52,共8页
通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与非平衡格林函数的相结合的第一性原理方法,对四甲酰二亚胺系列分子PTCDI-Cn(n=0,6)的电荷输运性质进行了理论计算.在计算中,PTCDI-Cn(n=0,6)分子分别与Al,Li以及石墨烯3种块体电极组成三明治结构分子结.从电流-... 通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与非平衡格林函数的相结合的第一性原理方法,对四甲酰二亚胺系列分子PTCDI-Cn(n=0,6)的电荷输运性质进行了理论计算.在计算中,PTCDI-Cn(n=0,6)分子分别与Al,Li以及石墨烯3种块体电极组成三明治结构分子结.从电流-电压曲线可知PTCDI-C6分子结体系中出现了负微分电阻以及整流等输运性质.结合透射谱以及投影态密度,对其输运性质进行了相应的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这类PTCDI系列分子在将来的分子尺度器件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荷输运 第一性原理计算 PTCDI系列分子 整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掺杂和烧结温度对Sr_4V_2O_9:Eu^(3+)(5%),Ba^(2+)(x%)光学性质的影响(英文)
10
作者 汪伟伟 戴振翔 +2 位作者 郑赣鸿 李勇强 马永青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5-49,共5页
采用水热和烧结的方法制备系列Sr4V2O9:Eu3+(5%),Ba2+(x%)(x=0,5)粉末样品.用X射线衍射和荧光分光光度计对样品的结构和光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Ba掺杂能提高样品的发光强度,而烧结却降低发光强度.随着烧结温度的增加,Eu离子周... 采用水热和烧结的方法制备系列Sr4V2O9:Eu3+(5%),Ba2+(x%)(x=0,5)粉末样品.用X射线衍射和荧光分光光度计对样品的结构和光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Ba掺杂能提高样品的发光强度,而烧结却降低发光强度.随着烧结温度的增加,Eu离子周围的晶格畸变,导致Eu离子的磁偶极跳跃减弱并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材料 Ba掺杂 烧结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维海绵状介孔氮化碳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11
作者 蒋坤 吴明在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6-71,共6页
以二氧化硅(SiO_2)球体为模版、三聚氰胺(melamine)为前躯体,通过固相反应方法制备具有可见光催化活性的海绵状介孔石墨相氮化碳(mpg-C_3N_4).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仪(XPS)、冷场发射式扫描电镜(SEM)、透射电子显... 以二氧化硅(SiO_2)球体为模版、三聚氰胺(melamine)为前躯体,通过固相反应方法制备具有可见光催化活性的海绵状介孔石墨相氮化碳(mpg-C_3N_4).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仪(XPS)、冷场发射式扫描电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比表面积测试仪(BET)、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等对样品进行表征.以亚甲基蓝(MB)和甲基橙(MO)为目标降解物,以直接煅烧前躯体得到的块状氮化碳(bulk-C_3N_4)和多孔氮化碳(mpg-C_3N_4)为光催化剂,研究可见光辐射下两个样品的光催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多孔氮化碳(mpg-C_3N_4)对MB和MO的降解率优于块状氮化碳(bulk-C_3N_4)的,且优于传统的金属氧化物催化剂TiO_2的.经过120min光照后,mpg-C_3N_4样品对MB和MO的降解效率分别可达99.6%和99.9%,且在10^(-6)~10^(-7) mol·L^(-1)的浓度下依然有很高的降解效率,因此可对微量和痕量的有机污染物进行有效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氮化碳 亚甲基蓝 甲基橙 光催化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修饰的多孔Co(OH)_2纳米阵列薄膜的制备及其性能
12
作者 丁丽君 胡蕊蕊 吴明在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4-78,共5页
采用水热沉积法和化学还原法制备银修饰的多孔氢氧化钴纳米阵列薄膜,使用X光衍射仪和扫描电镜对样品进行表征.性能测试结果表明,Co(OH)_2/Ag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循环稳定性,1 200次循环后其比电容仍然保持869.2F·g^(-1),比氢氧化钴... 采用水热沉积法和化学还原法制备银修饰的多孔氢氧化钴纳米阵列薄膜,使用X光衍射仪和扫描电镜对样品进行表征.性能测试结果表明,Co(OH)_2/Ag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循环稳定性,1 200次循环后其比电容仍然保持869.2F·g^(-1),比氢氧化钴纳米阵列薄膜高出155F·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OH)2/Ag 超级电容器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