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温度、湿度和降雨对小型啮齿动物活动强度的影响
- 1
-
-
作者
林天杰
冯力
王博
-
机构
安徽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安徽大学湿地生态保护与恢复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安徽升金湖湿地生态学国家长期科研基地
-
出处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6-84,共9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171533,31971444)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杰青项目(2208085J28)。
-
文摘
啮齿动物作为种子捕食者和散布者对种子命运和幼苗建成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明确啮齿动物活动规律及其影响因子有助于更好的理解啮齿动物对森林更新的影响。利用红外相机对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 ha森林动态样地内啮齿动物的活动规律进行监测(共计6486个相机捕获日),并在不同时间尺度上(季节、天和小时尺度)探讨温度、湿度和降雨对啮齿动物活动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啮齿动物白天活动强度6月显著高于8月和11月,而夜间活动强度6月低于8月和11月。以天为时间尺度的分析表明,随着温度的增加、湿度和降雨的减少,啮齿动物白天活动强度显著增强,而夜间活动强度则无明显变化趋势。以小时为时间尺度分析表明,温度、湿度和降雨对啮齿动物白天活动强度具有显著影响,而对夜间活动强度影响较小。研究初步表明,在不同时间尺度下,温度、湿度和降雨对啮齿动物活动强度的影响强度甚至方向具有显著差异。在不同时间尺度上探讨啮齿动物活动强度对环境因子的响应差异,将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认识啮齿动物活动规律及其生态功能。
-
关键词
啮齿动物
温度
湿度
降雨
活动强度
-
Keywords
rodent
temperature
humidity
rainfall
activity intensity
-
分类号
Q958.1
[生物学—动物学]
-
-
题名植株高度对木本植物幼苗叶片虫食强度的影响
- 2
-
-
作者
张翔
杨安婷
王博
-
机构
安徽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安徽大学湿地生态保护与恢复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安徽升金湖湿地生态学国家长期科研基地
-
出处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7,共7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171533,31971444)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杰青项目(2208085J28)。
-
文摘
植食性昆虫对植物叶片的取食是影响森林中植物幼苗生长和死亡的重要因素。株高作为林内幼苗的重要性状,直接影响幼苗的光能获取和叶片营养物质的积累,还与叶重比、比叶面积以及叶片氮含量等性状具有不同程度相关性,可能会对幼苗遭受的的虫食强度产生一定的影响。然而,当前关于虫食强度的研究,大多聚焦于植物叶片的性状方面(例如各种营养成分以及物理和化学防御特征等),很少关注株高对虫食强度的影响。通过对云南哀牢山亚热带森林内39种木本植物的354株幼苗进行虫食强度的调查,深入探讨了幼苗的株高对虫食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群落水平上,幼苗的株高与虫食强度存在显著正相关;而在物种水平上,不同物种间表现出差异性格局,表明株高对幼苗虫食强度的影响存在种间特异性。结合株高对幼苗存活和竞争的影响,植食性昆虫对较高植株幼苗的的偏好性取食,有利于较低幼苗的存活,从而对林内整体幼苗群落的生长和存活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
关键词
株高
虫食强度
种间差异
-
Keywords
plant height
herbivory
species specific
-
分类号
Q948.12
[生物学—植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