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诗·周南·葛覃》“是刈是濩”解 被引量:14
1
作者 徐在国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3-86,共4页
根据安大简,《诗·周南·葛覃》"是刈是濩"的"濩"当读为"穫",与"刈"构成同义关系,此句和下句"为絺为绤"句式相同。《清华一·金縢》9号简中与《尚书·金縢》"... 根据安大简,《诗·周南·葛覃》"是刈是濩"的"濩"当读为"穫",与"刈"构成同义关系,此句和下句"为絺为绤"句式相同。《清华一·金縢》9号简中与《尚书·金縢》"穫"相对应的字,应分析为从"攴","刈"声,"刈"字繁体。"刈""穫"属于同义互换。根据安大简"刈"字从"禾"从"■",我们分析了楚文字中其他"刈"字的释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覃》 是刈是濩 同义连用 楚简 安大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墙有茨》新解 被引量:8
2
作者 程燕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3-86,共4页
《诗经·鄘风·墙有茨》的"茨"一般都认为是"蒺藜"的合音词,表示一种长刺的植物。安大简"茨"作"■■",二字皆从"虫"旁,词义应与昆虫相关。《尔雅·释虫》载有"蒺蔾... 《诗经·鄘风·墙有茨》的"茨"一般都认为是"蒺藜"的合音词,表示一种长刺的植物。安大简"茨"作"■■",二字皆从"虫"旁,词义应与昆虫相关。《尔雅·释虫》载有"蒺蔾",据考证义为蜈蚣。用居于墙上、活动于夜间、丑恶的蜈蚣起兴,引起夫妻夜间枕边所说之言辞,于诗意更为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墙有茨》 蒺藜 起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楚文字中的“垔”字 被引量:2
3
作者 程燕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1-93,共3页
楚文字中有这样一类字和偏旁,上部写得像"甶",下部写成"壬"形。根据字形比勘和分析,我们认为这些字或偏旁应释作"垔"。依据今本《尚书·金縢》可知,清华简《金縢》篇"垔"读"威"... 楚文字中有这样一类字和偏旁,上部写得像"甶",下部写成"壬"形。根据字形比勘和分析,我们认为这些字或偏旁应释作"垔"。依据今本《尚书·金縢》可知,清华简《金縢》篇"垔"读"威"。上古音"威",影纽微部;"垔",影纽真部,二者声纽相同,韵部相近可通,文献中亦有例证。清华简《祭公》篇"■"可分析为从"皿","寅""垔"皆声的双声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简 上博简 双声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出楚简《诗经·秦风》异文笺证 被引量:8
4
作者 郝士宏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8-82,共5页
根据安大简本《诗经》异文,《毛诗·秦风》中"驷■"本应作"四牡","溯洄""溯游"应读作"溯违","有条有梅"应读作"有柚有梅"。简本异文为正确理解这些字词提... 根据安大简本《诗经》异文,《毛诗·秦风》中"驷■"本应作"四牡","溯洄""溯游"应读作"溯违","有条有梅"应读作"有柚有梅"。简本异文为正确理解这些字词提供了可能,由此也充分显示出简本《诗经》在文献学上的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简 《秦风》 异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