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实践逻辑——以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朱军 张兰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2,共9页
党和国家确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上升为民族工作的统领性战略和国家治理的重要任务。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项重要的基层治理实践,需要国家治... 党和国家确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上升为民族工作的统领性战略和国家治理的重要任务。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项重要的基层治理实践,需要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加以保障和推进,这也激发了地方政府治理现代化的创新与改革。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以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标杆”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目标,对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五大任务”,充分发挥党政统合治理体系的制度优势,不断完善和优化基础性治理能力,构建治理效能输出的保障机制,为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地方经验与实践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治理现代化 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迪庆藏族自治州 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中国特色民族学“三大体系”建设 被引量:5
2
作者 刘仕刚 张继焦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9-91,共13页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快构建中国特色民族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是新时代中国民族学的重要使命,其关键在于坚持国家立场,树立大局意识。首先,学科体系建设方面,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中重新定位民族学,提升学...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快构建中国特色民族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是新时代中国民族学的重要使命,其关键在于坚持国家立场,树立大局意识。首先,学科体系建设方面,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中重新定位民族学,提升学科的整合性;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把握民族研究双重转型契机,拓展民族学的研究领域;在民族学中国学派创建中打造世界民族学、人类学的第五大传统。其次,学术体系建设方面,以“国家—民族”关系为核心构建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以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为指引,夯实其学理基础;以跨学科和新技术为动力,推动其研究方法的创新。最后,话语体系建设方面,紧紧围绕“四个自信”,用中国概念讲好中国故事,建构起具有本土智慧的民族学话语体系,提升其国际话语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学 学科体系 学术体系 话语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社会中民族事务治理的特征、困境与行动路径——基于群际接触理论 被引量:1
3
作者 汤夺先 陈艳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1-90,共10页
如何实现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当前亟须探讨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基于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开辟的网络社会,是中国民族事务治理的重要场域。各民族群众在此形成了一种超越物理时空限制的虚拟接触,为推进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 如何实现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当前亟须探讨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基于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开辟的网络社会,是中国民族事务治理的重要场域。各民族群众在此形成了一种超越物理时空限制的虚拟接触,为推进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角。在厘清网络社会中民族事务治理特质的基础上,针对当前涉民族网络信息传播效果泛化、舆情监测分析缺位以及网络民族交往层级递进凝滞等治理困境,提出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播阵地、完善网络民族舆情动态监管机制、增加各民族网络社交圈层链接的路径设计,满足网络民族虚拟接触的最优解,进而助推网络民族工作迈上新台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事务治理 网络社会 群际接触理论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全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