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三维碳系导电油墨的制备及其在柔性电发热器件中的应用
被引量:
1
1
作者
胡秋晨
史为骞
+4 位作者
杨建军
吴明元
吴庆云
刘久逸
张建安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4-61,共8页
目的探究一锅法制备“点、线、面”-炭黑/多壁碳纳米管/石墨烯三维立体导电网络碳系水性油墨的影响因素及其在柔性电发热器件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单因素实验法,对碳系浆料的研磨时间、油墨的颜基比及油墨厚度、柔性电发热器件面积、电压...
目的探究一锅法制备“点、线、面”-炭黑/多壁碳纳米管/石墨烯三维立体导电网络碳系水性油墨的影响因素及其在柔性电发热器件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单因素实验法,对碳系浆料的研磨时间、油墨的颜基比及油墨厚度、柔性电发热器件面积、电压对电发热器件发热性能的影响等因素进行探讨,从而确定油墨最佳配比和柔性电发热器件的制备条件。结果当研磨时间为5.5 h、油墨颜基比为2.5∶1.0、丝网印刷层数为2时,油墨最低电阻率为2.813Ω·cm,柔性电发热器件经500次弯曲折叠后电阻变化率<3%。当外接电压为12 V的安全电压时,仅需20 s左右便可达到稳定温度170℃。结论通过搭建三维立体导电网络以及确定适宜的研磨时间、油墨的颜基比和丝网印刷层数,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导电颗粒空隙,降低渗流阈值,提高油墨的导电性。这一碳系导电油墨为大规模生产柔性电子器件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系水性电热油墨
丝网印刷
柔性电发热器件
三维导电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维碳系导电油墨的制备及其在柔性电发热器件中的应用
被引量:
1
1
作者
胡秋晨
史为骞
杨建军
吴明元
吴庆云
刘久逸
张建安
机构
安徽大学
化
学
化
工学院
安徽大学安徽省水基高分子高性能化工程实验室
安徽省
绿色
高分子
材料重点
实验室
出处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4-61,共8页
基金
安徽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重大项目(KJ2019ZD001)
安徽省留学人员创新重点项目(2019LCX00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973001)。
文摘
目的探究一锅法制备“点、线、面”-炭黑/多壁碳纳米管/石墨烯三维立体导电网络碳系水性油墨的影响因素及其在柔性电发热器件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单因素实验法,对碳系浆料的研磨时间、油墨的颜基比及油墨厚度、柔性电发热器件面积、电压对电发热器件发热性能的影响等因素进行探讨,从而确定油墨最佳配比和柔性电发热器件的制备条件。结果当研磨时间为5.5 h、油墨颜基比为2.5∶1.0、丝网印刷层数为2时,油墨最低电阻率为2.813Ω·cm,柔性电发热器件经500次弯曲折叠后电阻变化率<3%。当外接电压为12 V的安全电压时,仅需20 s左右便可达到稳定温度170℃。结论通过搭建三维立体导电网络以及确定适宜的研磨时间、油墨的颜基比和丝网印刷层数,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导电颗粒空隙,降低渗流阈值,提高油墨的导电性。这一碳系导电油墨为大规模生产柔性电子器件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和支持。
关键词
碳系水性电热油墨
丝网印刷
柔性电发热器件
三维导电网络
Keywords
carbon-based aqueous electric heating ink
screen printing
flexible electric heating device
three-dimensional conductive network
分类号
TS802.3 [轻工技术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三维碳系导电油墨的制备及其在柔性电发热器件中的应用
胡秋晨
史为骞
杨建军
吴明元
吴庆云
刘久逸
张建安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