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BI与大学英语四级后教学 被引量:67
1
作者 王蒙 《山东外语教学》 2006年第2期29-32,共4页
四级后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内容的一部分,但长期以来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或没有开展,或形同虚设,从而造成学生四级后英语学习基本中断。CBI(Content-based Instruction)教学理念可用于指导大学英语四级后教学的课程设置、教材选择... 四级后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内容的一部分,但长期以来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或没有开展,或形同虚设,从而造成学生四级后英语学习基本中断。CBI(Content-based Instruction)教学理念可用于指导大学英语四级后教学的课程设置、教材选择以及教学模式,进而提高大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 四鲰后教学 CB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我国大中小学外语教学的改革 被引量:1
2
作者 高永照 《山东外语教学》 2001年第4期62-64,共3页
本文通过对普通高校新生入学时外语水平的调查与分析,探讨了我国外语教学费时较长而成效不理想的根源,提出了大、中、小学外语教学改革的思路.小学外语教学要遵循语言教育的规律,突出听说领先的原则,寓教于乐,通过听、说、读、唱、写和... 本文通过对普通高校新生入学时外语水平的调查与分析,探讨了我国外语教学费时较长而成效不理想的根源,提出了大、中、小学外语教学改革的思路.小学外语教学要遵循语言教育的规律,突出听说领先的原则,寓教于乐,通过听、说、读、唱、写和游戏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的外语语感,并掌握一些简单的最基本的语言知识和技能;中学外语教学是极为重要的一个阶段,要始终抓住语音和基础语法知识的教学,逐渐扩大词汇量,培养初步的综合语言技能.教师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逐步由词、句、语法的孤立型教法,改向语篇教学的理解型转移,改向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语教学 根源和对策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英语中几种否定句及其汉译 被引量:3
3
作者 程洪珍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2年第5期101-103,共3页
英汉语中都有肯定句和否定句 ,但表达的方式不尽相同。本文试从纷繁复杂的英语否定句中归纳出大学英语学习中三种常见而又易错的否定形式 ,并对各自的汉译方法加以阐述。
关键词 大学英语 否定句 汉译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英语四级统考作文技巧浅谈
4
作者 曹福英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3期91-94,共4页
大学英语四级统考作文技巧浅谈曹福英关键词:大学英语,四级统考,作文大学英语四级统考在我国诸类国家级考试中占有重要地位。其重要性将随着我国国际交往的不断扩大,经济不断发展及应试院校和应试人数的增加而与日俱增。四级统考的... 大学英语四级统考作文技巧浅谈曹福英关键词:大学英语,四级统考,作文大学英语四级统考在我国诸类国家级考试中占有重要地位。其重要性将随着我国国际交往的不断扩大,经济不断发展及应试院校和应试人数的增加而与日俱增。四级统考的内容一般由听力理解、阅读理解、词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英语 四级统考 作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双语教学的再思考 被引量:51
5
作者 张同乐 程鹂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7-50,共4页
双语教学是指用外语尤其是英语作为课堂主要用语所进行的非母语语言学科的教学。文章阐述了双语教学的定义及其教学模式,分析了各国开展双语教学之动机以及双语教学在我国实施的重要性及紧迫性。文章亦对目前双语教学现存问题提出了解... 双语教学是指用外语尤其是英语作为课堂主要用语所进行的非母语语言学科的教学。文章阐述了双语教学的定义及其教学模式,分析了各国开展双语教学之动机以及双语教学在我国实施的重要性及紧迫性。文章亦对目前双语教学现存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语教学 教学模式 学科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英语专业口译教学探讨 被引量:14
6
作者 周青 《山东外语教学》 2002年第2期59-61,共3页
目前,口译课的开设及口译人才培养只局限于外语院校和大专院校的外语专业,但随着中国加入WTO及国际间合作的不断深化,对专业知识的要求日益增加,亟需既有相当的专业知识,又具有口译技能的人才,本文拟从非英语专业口译教学的必要... 目前,口译课的开设及口译人才培养只局限于外语院校和大专院校的外语专业,但随着中国加入WTO及国际间合作的不断深化,对专业知识的要求日益增加,亟需既有相当的专业知识,又具有口译技能的人才,本文拟从非英语专业口译教学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具体对策三个层面开探讨新世纪高校的口译人才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英语专业 口译教学 口译技能 高校 英语教学 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扎诺九项教学策略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及启示 被引量:5
7
作者 姚咏 Ann Anderberg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6-192,共7页
美国著名教学设计专家马扎诺的九项教学策略建立在大量的日常课堂教学实践基础之上,经过科学的调查研究和统计分析,最终提炼概括而成。针对美国K-12基础教育阶段母语非英语学生数量的增加及英语作为第二语言(ESL)教学的现状,中部大陆区... 美国著名教学设计专家马扎诺的九项教学策略建立在大量的日常课堂教学实践基础之上,经过科学的调查研究和统计分析,最终提炼概括而成。针对美国K-12基础教育阶段母语非英语学生数量的增加及英语作为第二语言(ESL)教学的现状,中部大陆区域教育研究所(Mc REL)的ESL专家希尔和弗林将九项教学策略应用在ESL教学上,并提出了具体的课堂建议,设计了系统化的教学策略。这对我国的英语教学在目标调整、教学模式优化及师生角色转变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扎诺九项教学策略 ESL 英语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译教学探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周青 《山东外语教学》 2003年第5期79-81,共3页
本论文从探讨翻译理论与口译实践的互动、辨证关系入手,具体分析了影响整体口译水平提高的诸多要素,最后论述教学过程中的相应对策及人才培养模式.这三个层面是环环相扣、紧密相关的.
关键词 翻译理论 口译实践 人才培养模式 教学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语因素对外语阅读的影响 被引量:14
9
作者 黄德兰 胡学文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76-79,共4页
就读速来说汉英阅读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迁移倾向,但在推理、判断、归纳等较高层次的阅读理解方面迁移倾向不明显。汉语阅读技能尚待培养,故其阅读技能的迁移缺少理想的基础;外语水平差,即使有一定的汉语阅读技能,这种技能的迁移也缺少一... 就读速来说汉英阅读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迁移倾向,但在推理、判断、归纳等较高层次的阅读理解方面迁移倾向不明显。汉语阅读技能尚待培养,故其阅读技能的迁移缺少理想的基础;外语水平差,即使有一定的汉语阅读技能,这种技能的迁移也缺少一个载体。大学英语教学中在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同时应加强阅读技能的训练,在语篇层面上组织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迁移 阅读速度 阅读理解 阅读技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会话幽默中的曲解策略 被引量:20
10
作者 方传余 王蒙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3-68,共6页
曲解(刻意或无意)是会话产生幽默效果的重要原因,刻意曲解更是话语交际者实现言语幽默的重要手段。会话幽默中,听话人利用语言本身的模糊性和发话人的语用模糊实施自己的曲解策略,制造幽默效果,或者借此实现特定的交际意图。
关键词 会话幽默 语用策略 曲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西方传统思维方式与英汉语言差异 被引量:21
11
作者 程洪珍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0-53,共4页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思维外化的载体。不同的思维方式产生不同的语言。东西方民族传统思维方式的差异必然影响和制约着英汉语言。本文试图从东西方思维的民族个性角度探讨英汉语言存在的三个明显差异。
关键词 思维方式 语言差异 文字 词序 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贝克特研究综述 被引量:3
12
作者 汪杨文 田德蓓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85-189,共5页
贝克特的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深邃的思想内涵不朽于世界文学之林,对贝克特在中国的以下情况进行研究:贝克特在中国的译介的历史与现状,中国学界对贝克特的研究,贝克特作品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位大师,... 贝克特的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深邃的思想内涵不朽于世界文学之林,对贝克特在中国的以下情况进行研究:贝克特在中国的译介的历史与现状,中国学界对贝克特的研究,贝克特作品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位大师,并以此展望今后我国贝克特译介和研究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克特 中国 译介 研究 接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型理论视角下轭式搭配修辞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叶荭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8-63,共6页
轭式搭配是指用一个词来支配或修饰两个或两个以上事物,而这个词通常只和其中一个事物搭配,然后顺势把它连用到另一事物上。在原型理论的观照下,拈词界定了一个语义范畴,在此范畴中,本体成为原型成员,拈体因为和原型成员之间具有一定家... 轭式搭配是指用一个词来支配或修饰两个或两个以上事物,而这个词通常只和其中一个事物搭配,然后顺势把它连用到另一事物上。在原型理论的观照下,拈词界定了一个语义范畴,在此范畴中,本体成为原型成员,拈体因为和原型成员之间具有一定家族相似性而成为边缘成员,拈体和本体通过拈词连接起来。通过一定的家族相似性构成的搭配没有超越特定的语义范畴,因而并不牵强。这种顺势搭配由于拈体和本体之间距离远、家族相似性低,产生了新奇、生动、简洁和幽默的修辞效果。运用原型理论对轭式搭配进行新的分类,可以更好地解读其修辞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轭式搭配 “牵强”搭配 原型理论 家族相似性 重新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话语的特征及功能 被引量:153
14
作者 胡学文 《山东外语教学》 2003年第3期39-43,共5页
本文对二语习得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话语--作了初步探讨.全文从两方面讨论了教师话语的特征及功能.其一是教师话语作为语言输入在语速、停顿、重音以及词汇、句法和语篇上所作调整的特点和作用.文章认为,教师话语在这些方面所作的调... 本文对二语习得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话语--作了初步探讨.全文从两方面讨论了教师话语的特征及功能.其一是教师话语作为语言输入在语速、停顿、重音以及词汇、句法和语篇上所作调整的特点和作用.文章认为,教师话语在这些方面所作的调整主要是为了降低语言输入的难度,使其达到或接近学习者可理解的程度;而且,这种调整是以信息交际为中心的.其二是教师话语作为教师组织、管理、安排、指导二语课堂各种活动的手段和工具所具有的特点和功能.文章认为,在中国外语课堂上,不宜过分追求形式上的学生参与,即所谓教师应尽可能少说,而使学生尽可能地多说.教师话语的话语量、提问方式、师生间的交互调整以及对学生表现的反馈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二语习得的成功与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话语 调整 二语习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法等国对儿童好奇心的培养 被引量:7
15
作者 姚咏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1-15,共5页
好奇心是和认知紧密相连的,由好奇引发的发现和探索对幼儿的学习过程有着深远的影响。如何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并加以正确的引导一直是西方教育工作者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美、法等国推行的"动手做"科学教育项目正是以保护儿童... 好奇心是和认知紧密相连的,由好奇引发的发现和探索对幼儿的学习过程有着深远的影响。如何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并加以正确的引导一直是西方教育工作者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美、法等国推行的"动手做"科学教育项目正是以保护儿童的好奇心为出发点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法国 儿童 好奇心 认知 “动手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低调陈述的语言特点及其语用功能 被引量:7
16
作者 鞠红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0-54,共5页
低调陈述具有三个典型语言特点。认知语法认为规约性低调陈述是语用因素习惯化、语法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非规约性低调陈述是一种以词或句子为焦点、以语境为框架的语用现象,认知语境是确认和理解低调陈述的主要依据。从社会心理学来... 低调陈述具有三个典型语言特点。认知语法认为规约性低调陈述是语用因素习惯化、语法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非规约性低调陈述是一种以词或句子为焦点、以语境为框架的语用现象,认知语境是确认和理解低调陈述的主要依据。从社会心理学来说,低调陈述产生于面子需求,是用温和言辞避免正面冲突、保全双方面子的语用策略,是语言使用中人们协调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手段。用礼貌理论的框架来分析,低调陈述具有变动性、缓和性、认同性和补偿性四种语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调陈述 认知语法 认知语境 面子 语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隐喻认知功能的英汉轭式搭配诠释 被引量:4
17
作者 叶荭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0-115,共6页
以认知语言学的隐喻认知功能为出发点,从结构隐喻、方位隐喻、本体隐喻的视角对英汉轭式搭配的构成进行深层诠释,发现相似性是轭式搭配构建的基础。轭式搭配通过拈词过滤和锁定事物间的相似性,将本体的属性特征映射到拈体上,激活并突显... 以认知语言学的隐喻认知功能为出发点,从结构隐喻、方位隐喻、本体隐喻的视角对英汉轭式搭配的构成进行深层诠释,发现相似性是轭式搭配构建的基础。轭式搭配通过拈词过滤和锁定事物间的相似性,将本体的属性特征映射到拈体上,激活并突显拈体中对应的属性特征。隐喻认知功能还对特殊的搭配形式——逆向轭式搭配的构建和修辞效果有较大解释力。隐喻认知功能为轭式搭配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有利于对这种修辞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轭式搭配 隐喻 认知功能 拈词 逆向轭式搭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略特意象观与中国古诗意象说之比较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孝梅 《江淮论坛》 CSSCI 2014年第3期161-166,共6页
T·S·艾略特的"客观对应物"论意象观与中国古诗意象说跨越时空产生惊人的契合,但学界对两者间的内在本质差异缺乏深度挖掘。从诗歌意象语言营造切入,通过对比辨析两者在意象并列、并置、叠加、对比、辐射等五种意象... T·S·艾略特的"客观对应物"论意象观与中国古诗意象说跨越时空产生惊人的契合,但学界对两者间的内在本质差异缺乏深度挖掘。从诗歌意象语言营造切入,通过对比辨析两者在意象并列、并置、叠加、对比、辐射等五种意象营造方式上的异同,可探究两种意象观在意象选择、象与象间、意与象间的内在本质差异,从语言体系、哲学观等方面可探究造成差异的成因。中西诗学话语在比较中方能瑕瑜互见,相互间的互补对接正是东西方诗学平等对话的契机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 S 艾略特 客观对应物 中国古诗意象说 意象营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糟了”的语义演变与语法化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宏国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2-60,共9页
"糟了1"最初是一个松散结构,由动词"糟"后接动态标记"了",表示"用酒糟腌制了",后泛化为"糟蹋义",属于行域范畴。"糟了2"句法位置后移,用作形容词性谓语和动词补语,表达&qu... "糟了1"最初是一个松散结构,由动词"糟"后接动态标记"了",表示"用酒糟腌制了",后泛化为"糟蹋义",属于行域范畴。"糟了2"句法位置后移,用作形容词性谓语和动词补语,表达"糟糕义",具有评价性功能,属于知域范畴。用作话语标记的"糟了3"不仅表达意外之情和否定态度,还常常与建议、批评、指责等言语行为连用,属于言域范畴。语义泛化、句法位置、主观化、使用频率和双音化作用是"糟了"语法化的重要动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糟了” 语义演变 三域 语法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话语标记“够了”的语境特征及语用功能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宏国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6-63,共8页
"够了"是汉语比较常用的话语标记之一。在言语交际过程中,"够了"总是处在一定的前言后语中,并辅以特定的非言语符号。话语标记"够了"总体上表达了说话人的否定态度,具有两种语用功能:第一为话轮标记;第... "够了"是汉语比较常用的话语标记之一。在言语交际过程中,"够了"总是处在一定的前言后语中,并辅以特定的非言语符号。话语标记"够了"总体上表达了说话人的否定态度,具有两种语用功能:第一为话轮标记;第二为不礼貌标记。"够了"话轮标记功能又可细分为话轮起始标记、话轮转换标记和话轮结束标记。在不礼貌标记功能下,"够了"又呈现出批评指责、警告劝诫、讽刺挖苦等微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够了 话语标记 语境 语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