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9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onte Carlo模拟研究聚合诱导高分子自组装
1
作者 陈鹏 许欣 +2 位作者 邵静 夏茹 钱家盛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1-87,共7页
使用Monte Carlo单格点模型模拟研究活性聚合的动力学过程,在聚合反应的同时,观察高分子在溶液中的自组装相行为.通过统计模拟聚合反应过程中的单体转化率、聚合物分子量、分子量分布等信息,证明聚合反应是可控的活性聚合.在聚合反应中... 使用Monte Carlo单格点模型模拟研究活性聚合的动力学过程,在聚合反应的同时,观察高分子在溶液中的自组装相行为.通过统计模拟聚合反应过程中的单体转化率、聚合物分子量、分子量分布等信息,证明聚合反应是可控的活性聚合.在聚合反应中,通过调控聚合反应概率、链段与溶剂之间的相容性等参数,观察到诱导组装形成的球状和柱状胶束.模拟研究验证了实验中观察到的聚合诱导自组装现象,揭示了聚合诱导自组装的动力学过程.研究结果证明,文中所建立的单格点Monte Carlo模拟方法,可以应用于研究聚合诱导高分子自组装相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NTECARLO模拟 活性可控聚合 聚合诱导自组装 胶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改性壳聚糖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2
作者 丁红红 石朋 苗继斌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7-42,114,共7页
为了提高聚乳酸(PLA)和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PBAT)的相容性,本研究利用单宁酸(TA)对壳聚糖(Cs)进行表面改性,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PLA/PBAT/Cs-TA三元复合材料,使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合成的Cs-TA进行了表征,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 为了提高聚乳酸(PLA)和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PBAT)的相容性,本研究利用单宁酸(TA)对壳聚糖(Cs)进行表面改性,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PLA/PBAT/Cs-TA三元复合材料,使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合成的Cs-TA进行了表征,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拉伸性能测试、差示扫描量热、热重和抗菌性能测试等考察了Cs-TA含量对复合材料微观结构、力学性能、结晶性能、热稳定性和抗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s-TA能有效提高PLA/PBAT混合体系的相容性。随着Cs-TA含量增大,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呈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热稳定性逐渐提升。此外,随着Cs-TA添加量的增加,复合材料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明显增强,说明Cs-TA可以改善PLA/PBAT复合材料的抗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 单宁酸 壳聚糖 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POSS基有机/无机杂化分子发光材料的制备及聚集效应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冯燕 徐洪耀 +1 位作者 聂王焰 应加银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414-1417,共4页
有机发光材料在电致发光与显示器件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以具有高荧光量子产率的长共轭芴类衍生物2-乙炔基-7-(4-(4-甲氧基苯乙烯基)苯乙烯基)-9,9-二辛基芴(EMOF)和POSS(T8H8)为原料,通过硅氢化反应制备了POSS基有机/无机杂化分子... 有机发光材料在电致发光与显示器件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以具有高荧光量子产率的长共轭芴类衍生物2-乙炔基-7-(4-(4-甲氧基苯乙烯基)苯乙烯基)-9,9-二辛基芴(EMOF)和POSS(T8H8)为原料,通过硅氢化反应制备了POSS基有机/无机杂化分子发光材料(EMOF-POSS),并用FT-IR、1H-NMR和13C-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紫外-可见和荧光光谱研究了EMOF和EMOF-POSS在不同比例的THF/H2O混合溶剂中的聚集效应,并对两者的热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EMOF-POSS不仅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而且有效地降低了荧光生色团的聚集,从而提高了材料的荧光量子产率(ΦFL)和发光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SS 有机/无机杂化 聚集效应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改性高岭土/聚氨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6
4
作者 孙家干 杨建军 +2 位作者 张建安 吴庆云 吴明元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8-131,136,共5页
用原位插层复合法制备了有机改性纳米高岭土/聚氨酯复合材料。研究了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耐热性能及纳米填料在复合材料中的形态。结果表明,当改性纳米高岭土质量分数为3%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为29.3 MPa、弹性模量达6.23 MPa、... 用原位插层复合法制备了有机改性纳米高岭土/聚氨酯复合材料。研究了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耐热性能及纳米填料在复合材料中的形态。结果表明,当改性纳米高岭土质量分数为3%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为29.3 MPa、弹性模量达6.23 MPa、断裂伸长率达492%,均比纯聚氨酯弹性体增加10%以上,同时其热稳定性也有所提高;改性纳米高岭土加入量低于3%时,以剥离形态存在于聚氨酯基体中,而高于3%时,则开始出现片层形态且有团聚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高岭土 聚氨酯 纳米复合材料 原位插层复合法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分子不饱和单体法合成具有核壳结构的丙烯酸酯/聚氨酯乳液及表征 被引量:10
5
作者 李昊 陈广美 +3 位作者 陈炜 张明月 许戈文 黄毅萍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135-1142,共8页
采用丙烯酸酯(AC)对水性聚氨酯(WPU)进行改性,合成了接枝型丙烯酸酯/聚氨酯(PUA)复合乳液。随着共聚物中丙烯酸酯质量分数的增加,乳液外观由透明变为不透明,乳液粒径随之增大、分布变宽。TEM显示,PUA乳胶粒子呈现清晰的核壳结构,且形态... 采用丙烯酸酯(AC)对水性聚氨酯(WPU)进行改性,合成了接枝型丙烯酸酯/聚氨酯(PUA)复合乳液。随着共聚物中丙烯酸酯质量分数的增加,乳液外观由透明变为不透明,乳液粒径随之增大、分布变宽。TEM显示,PUA乳胶粒子呈现清晰的核壳结构,且形态规整,粒径分布在60~120 nm之间。FTIR测试表明,随着丙烯酸酯质量分数的增加,聚氨酯(PU)硬段氢键化作用先增强后减弱,硬段的有序度逐渐降低。DSC分析表明,当AC的质量分数低于75%时,PU、聚丙烯酸酯(PA)两组分相容性较好,只出现一个玻璃化转变温度,并且随着PA质量分数的增加逐渐升高。PA质量分数的增加,使胶膜的最大热失重速率从363℃提高至412℃,吸水率从11.3%降低至5.7%,弹性模量从16.4 MPa提高至47.6 MPa,拉伸强度从9.0 MPa提高至23.7 MPa,断裂伸长率从365%提高至408%,同时乳液的粘度下降,干燥时间变短,胶膜的附着力变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 大分子不饱和单体 复合乳液 接枝共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填充型导热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6
作者 赵静 张建安 +2 位作者 吴明元 吴庆云 杨建军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3-5,共3页
阐述了填充型导热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导热机理、导热模型和测试方法等,重点介绍了聚合物基导热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基体、填料、表面改性对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的影响,最后展望了聚合物基导热复合材料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导热 复合材料 填料 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氮化硅粉体的大分子改性剂表面修饰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邰艳龙 苗继斌 +2 位作者 钱家盛 夏茹 章于川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6-19,共4页
从分子设计的角度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大分子表面改性剂(LMPB—g—MAH):采用溶液聚合法将极性单体马来酸酐(MAH)接枝到低分子量的聚丁二烯液体橡胶(LMPB)分子长链中,并用其对纳米氮化硅粉体进行表面修饰;对合成的大分子表面改性... 从分子设计的角度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大分子表面改性剂(LMPB—g—MAH):采用溶液聚合法将极性单体马来酸酐(MAH)接枝到低分子量的聚丁二烯液体橡胶(LMPB)分子长链中,并用其对纳米氮化硅粉体进行表面修饰;对合成的大分子表面改性剂、改性前后的纳米氮化硅粉体,运用FT—IR、TEM、TGA、粒径分析、沉降实验等方法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马来酸酐已经接枝到低分子量的聚丁二烯液体橡胶分子长链中;当大分子表面改性剂的接枝率为9%-11%、用量为10%-12%、反应温度为65℃、反应时间为3h时,表面修饰后的纳米氮化硅粉体颗粒粒径减小,有效阻止了纳米颗粒的团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设计 大分子表面改性剂 液体橡胶 表面修饰 纳米氮化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降解材料聚乳酸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6
8
作者 张建安 吴明元 +2 位作者 吴庆云 杨建军 程杰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8-81,共4页
以乳酸(LA)为原料,采用直接熔融法和固相缩聚法,通过优选催化剂、分步除水、连续通氮气和高真空缩合等工艺,直接缩聚合成可用于改性的聚乳酸(PLA).研究了直接熔融法和固相缩聚法的聚合时间、体系真空度、聚合工艺等对聚乳酸分子量的影响... 以乳酸(LA)为原料,采用直接熔融法和固相缩聚法,通过优选催化剂、分步除水、连续通氮气和高真空缩合等工艺,直接缩聚合成可用于改性的聚乳酸(PLA).研究了直接熔融法和固相缩聚法的聚合时间、体系真空度、聚合工艺等对聚乳酸分子量的影响.通过用酸值变化来监测反应的进程,用粘度法测定了产物的粘均分子量,并以红外光谱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熔融法的最佳工艺为:辛酸亚锡为催化剂(0.5 wt%),聚合温度175℃,聚合时间12 h,体系真空度30 Pa;固相缩聚法的最佳工艺:辛酸亚锡为催化剂(0.5 wt%)、体系真空度60 Pa、聚合温度150℃、聚合时间10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降解材料 聚乳酸 直接熔融法 固相缩聚法 粘均分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改性高岭土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被引量:5
9
作者 宋海峰 石阳阳 +2 位作者 鲍俊杰 许戈文 黄毅萍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97-701,共5页
采用乙酸钾插层改性高岭土后,与十八胺共混球磨制得表面疏水的插层改性高岭土,再与聚丙烯(PP)熔融共混制得聚丙烯/改性高岭土复合材料。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仪(XRD)对改性高岭土进行表征;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 采用乙酸钾插层改性高岭土后,与十八胺共混球磨制得表面疏水的插层改性高岭土,再与聚丙烯(PP)熔融共混制得聚丙烯/改性高岭土复合材料。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仪(XRD)对改性高岭土进行表征;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拉力机和热重分析仪分别对复合材料的表面形貌、力学性能和热学性能进行测试。结果显示,插层改性后高岭土d001为1.42 nm,增加0.7 nm,插层率达到79.65%;改性高岭土片层较均匀分散在聚丙烯基体中,随着改性高岭土的添加量的增加,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均明显改善,当改性高岭土的填充量为7%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比纯PP增加34.22%,断裂伸长率增加29.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酸钾 插层 高岭土 聚丙烯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体晶体模板法制备三维有序大孔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建安 王红兵 +3 位作者 吴明元 吴庆云 杨建军 姜引水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35-343,共9页
介绍了自然沉降法、离心沉降法、过滤法、垂直沉积法、蒸发自组装法、物理限制法和电泳沉积法等各种胶体晶体自组装方法,重点介绍了采用浸渍法和纳米晶体共沉积法对胶体晶体模板进行填充的工艺以及除去胶体晶体模板获得三维有序大孔(3D... 介绍了自然沉降法、离心沉降法、过滤法、垂直沉积法、蒸发自组装法、物理限制法和电泳沉积法等各种胶体晶体自组装方法,重点介绍了采用浸渍法和纳米晶体共沉积法对胶体晶体模板进行填充的工艺以及除去胶体晶体模板获得三维有序大孔(3DOM)材料的方法,探讨了3DOM材料结构组分、孔壁结构、层次孔隙和微球形态等控制因素对孔结构的影响,论述了3DOM材料在各领域的最新应用进展,指出了目前3DOM材料的研究重点和有待解决的问题,并展望了可能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有序大孔材料 胶体晶体 自组装 模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π电子共轭键结构对材料非线性光学性能影响研究(英文) 被引量:6
11
作者 光善仪 尹守春 +1 位作者 徐洪耀 宋瑛林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25-329,共5页
合成了具有不同π电子共轭键3个新的有机光学材料4-(吡啶-4-乙烯),4’-(N,N-二羟乙基氨基)二乙烯苯(a),N-((4-(N,N-二羟乙基氨基)-苯亚甲基)-4-(吡啶-4-乙烯)苯胺(b)和4-(吡啶-4-乙烯),4’-(N,N-二羟乙基氨基)偶氮苯(c),使用脉宽8ns波长... 合成了具有不同π电子共轭键3个新的有机光学材料4-(吡啶-4-乙烯),4’-(N,N-二羟乙基氨基)二乙烯苯(a),N-((4-(N,N-二羟乙基氨基)-苯亚甲基)-4-(吡啶-4-乙烯)苯胺(b)和4-(吡啶-4-乙烯),4’-(N,N-二羟乙基氨基)偶氮苯(c),使用脉宽8ns波长532nm调Q倍频ns/ps Nd∶YAG脉冲激光系统测试了它们的非线性光学性能,研究了分子结构与非线性光学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这些化合物具有大的三阶非线性光学系数,这可能来源于它们长的D-π-A共轭电子结构;以N N双键为共轭键的化合物的非线性光学性能优于以C N或C C双键为共轭键的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光学 Z-扫描 生色团 共轭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分子偶联剂马来酸酐-丙烯酸丁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的合成及其对纳米氮化铝的表面改性 被引量:7
12
作者 乔恒婷 夏茹 章于川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6-20,共5页
采用自由基溶液聚合法合成了马来酸酐(MAn)-丙烯酸丁酯(BA)-苯乙烯(St)三元共聚物大分子偶联剂,并用其对纳米氮化铝(AlN)粉体进行了表面改性。通过GPC、FTIR、沉降实验、TGA、接触角以及TEM的分析表明,合成的大分子偶联剂,数均相对分子... 采用自由基溶液聚合法合成了马来酸酐(MAn)-丙烯酸丁酯(BA)-苯乙烯(St)三元共聚物大分子偶联剂,并用其对纳米氮化铝(AlN)粉体进行了表面改性。通过GPC、FTIR、沉降实验、TGA、接触角以及TEM的分析表明,合成的大分子偶联剂,数均相对分子量在3 000~10 000之间,适于对纳米粉体进行包覆;单体投料摩尔比为1∶1∶5的MAn-BA-St三元共聚物大分子偶联剂对纳米AlN的改性效果最好,其化学利用率为52.5%,物理利用率为25%;改性后纳米AlN的表面自由能从879 J/m2降至221 J/m2,在苯乙烯中分散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共聚物 纳米氮化铝 不饱和聚酯 表面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PE对PVC/CaCO_3复合材料增韧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萌 杨建军 +2 位作者 吴庆云 张建安 吴明元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9-72,共4页
研究不同用量的CPE对PVC/CaCO3复合材料界面作用、力学性能、耐热性和流变性能的影响.SEM结果显示,加入CPE可明显改善CaCO3颗粒在PVC基体中的分散性和相容性,提高其界面作用.力学性能研究表明,随着CPE加入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冲击性能... 研究不同用量的CPE对PVC/CaCO3复合材料界面作用、力学性能、耐热性和流变性能的影响.SEM结果显示,加入CPE可明显改善CaCO3颗粒在PVC基体中的分散性和相容性,提高其界面作用.力学性能研究表明,随着CPE加入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冲击性能随之增加,当CPE加入量超过PVC的10%(wt),试片很难被冲断,说明了CPE的加入能很好改善CaCO3和PVC之间的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PE CACO3 PVC 增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分子量氯磺化聚乙烯对纳米Si3N4粉体表面处理 被引量:3
14
作者 武艳 钱家盛 +2 位作者 苗继斌 夏茹 章于川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29-632,共4页
用降解氯磺化聚乙烯橡胶(CSM)的方法制备了低分子量氯磺化聚乙烯(LMCSM),将其作大分子表面改性剂对纳米氮化硅(Si3N4)粉体进行表面修饰,对改性前后的纳米Si3N4粉体采用沉降实验、FT-IR、TEM、TGA等方法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LMCSM对纳米... 用降解氯磺化聚乙烯橡胶(CSM)的方法制备了低分子量氯磺化聚乙烯(LMCSM),将其作大分子表面改性剂对纳米氮化硅(Si3N4)粉体进行表面修饰,对改性前后的纳米Si3N4粉体采用沉降实验、FT-IR、TEM、TGA等方法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LMCSM对纳米Si3N4粉体的改性主要为化学改性,其化学利用率为54%,物理利用率为29%;改性后的纳米Si3N4粉体的表面自由能从142.6 J/M2降至66.89 J/M2,在三氯甲烷中分散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量氯磺化聚乙烯 纳米Si3N4粉体 大分子表面改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光限幅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徐洪耀 周剑平 +2 位作者 光善仪 李村 尹守春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362-1365,共4页
随着现代激光技术和武器的快速发展,急需激光防护材料(光限幅材料)和设备来防护人眼和光学传感设备免受激光的破坏。由于高分子光限幅材料具有大的非线性光学性能、快速的光学响应、高的损伤阈值和好的加工性能引起人们的广泛兴趣。在... 随着现代激光技术和武器的快速发展,急需激光防护材料(光限幅材料)和设备来防护人眼和光学传感设备免受激光的破坏。由于高分子光限幅材料具有大的非线性光学性能、快速的光学响应、高的损伤阈值和好的加工性能引起人们的广泛兴趣。在这篇论文中,从分子结构以及分子结构对光限幅性能和光限幅机制的影响,对高分子光限幅材料进行了详细的综述,并提出高分子光限幅材料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高分子 光限幅器 共轭高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性聚氨酯/改性导电碳黑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林强 石阳阳 +3 位作者 宋海峰 鲍俊杰 许戈文 黄毅萍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24-128,共5页
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活化处理导电碳黑,再采用球磨共混技术制备水性聚氨酯/改性导电碳黑(MCCB)复合材料。探讨了MCCB的含量对复合材料热性能、力学性能、微观形貌和导电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与纯水性聚氨酯相比,当MCCB加入量为0.8%时,复... 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活化处理导电碳黑,再采用球磨共混技术制备水性聚氨酯/改性导电碳黑(MCCB)复合材料。探讨了MCCB的含量对复合材料热性能、力学性能、微观形貌和导电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与纯水性聚氨酯相比,当MCCB加入量为0.8%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提高了87.95%和71.09%;MCCB的加入显著地将聚氨酯的体积电阻率提高6个数量级,其耐热性也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电碳黑 水性聚氨酯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性聚氨酯/羧基丁苯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林强 罗珍 +3 位作者 张良良 黄毅萍 鲍俊杰 许戈文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4-48,共5页
以聚醚多元醇(N-210,M_n=1 000)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为主要原料制备水性聚氨酯,用羧基丁苯橡胶乳液乳化聚氨酯得到水性聚氨酯/羧基丁苯橡胶复合材料。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差示扫描量热仪、T-型剥离强度测试、透射电镜分... 以聚醚多元醇(N-210,M_n=1 000)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为主要原料制备水性聚氨酯,用羧基丁苯橡胶乳液乳化聚氨酯得到水性聚氨酯/羧基丁苯橡胶复合材料。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差示扫描量热仪、T-型剥离强度测试、透射电镜分别对复合材料胶膜的结构、热性能、粘接性能和微观形貌进行了测试和表征,探讨了羧基丁苯橡胶的含量对复合材料热性能、粘接性能、微观形貌的影响。当聚氨酯与羧基丁苯橡胶质量比为6∶1时,羧基丁苯橡胶与聚氨酯混合均匀,T-型剥离强度达到最大值24.4 N/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 羧基丁苯橡胶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界面结构的表征 被引量:2
18
作者 程国君 宋瑞娟 +1 位作者 苗继斌 钱家盛 《材料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30-133,共4页
聚合物中加入纳米粒子可以制得性能更加优异的纳米复合材料,其中纳米粒子和聚合物基体间的界面结构对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能起着重要作用。综述了近些年来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中界面结构的表征手段,如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技术(NMR)、热... 聚合物中加入纳米粒子可以制得性能更加优异的纳米复合材料,其中纳米粒子和聚合物基体间的界面结构对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能起着重要作用。综述了近些年来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中界面结构的表征手段,如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技术(NMR)、热重(TGA)、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AF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小角中子散射(SANS)及小角X射线散射(SAXS)等,并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 纳米复合材料 界面结构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分子钛酸酯表面改性剂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2
19
作者 方胜阳 殷守华 章于川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6-80,共5页
选择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马来酸酐(MAH)为单体,以无规共聚的方式得到MMA-BA-MAH三元共聚物.然后与一定量的丙烯酸、四异丙氧基钛共同进行酯交换反应,得到大分子钛酸酯表面改性剂,用于纳米陶瓷粉体的表面改性.采用红... 选择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马来酸酐(MAH)为单体,以无规共聚的方式得到MMA-BA-MAH三元共聚物.然后与一定量的丙烯酸、四异丙氧基钛共同进行酯交换反应,得到大分子钛酸酯表面改性剂,用于纳米陶瓷粉体的表面改性.采用红外、核磁、热分析等手段对三元共聚物和大分子钛酸酯表面改性剂的结构进行表征,通过FTIR、NMR测试结果,证实了MMA-BA-MAH和大分子钛酸酯表面改性剂为预期的产物,热分析表明MAA-BA-MAH三元共聚物与四异丙氧基钛反应后,分解温度大大提高,最大分解速率时的温度为431℃,大分子钛酸酯表面改性剂的热稳定性好.以[η]定性表征共聚物的相对分子量,结果表明聚合物的相对分子量不是太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规共聚 四异丙氧基钛 大分子钛酸酯表面改性剂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DPE/SiO_2-g-PS复合材料的应力-应变行为 被引量:1
20
作者 严满清 唐龙祥 范保林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4-16,20,共4页
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在纳米SiO_2粒子表面上接枝了聚苯乙烯(PS)(SiO_2-g-PS),并研究其对高密度聚乙烯(HDPE)应力-应变行为的影响。透射电子显微镜及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纳米SiO_2-g-PS复合粒子在HDPE中分散均匀;HDPE/SiO... 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在纳米SiO_2粒子表面上接枝了聚苯乙烯(PS)(SiO_2-g-PS),并研究其对高密度聚乙烯(HDPE)应力-应变行为的影响。透射电子显微镜及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纳米SiO_2-g-PS复合粒子在HDPE中分散均匀;HDPE/SiO_2-g-PS复合材料的拉伸断裂应变及断裂能均明显高于纯HDPE及HDPE/SiO_2复合材料;加入相容剂苯乙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后,纳米SiO_2-g-PS复合粒子在HDPE中分散更均匀,HDPE/SiO_2-g-PS复合材料的拉伸断裂应变及断裂能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聚乙烯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表面接枝 纳米二氧化硅应力-应变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