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机改性高岭土/聚氨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6
1
作者 孙家干 杨建军 +2 位作者 张建安 吴庆云 吴明元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8-131,136,共5页
用原位插层复合法制备了有机改性纳米高岭土/聚氨酯复合材料。研究了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耐热性能及纳米填料在复合材料中的形态。结果表明,当改性纳米高岭土质量分数为3%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为29.3 MPa、弹性模量达6.23 MPa、... 用原位插层复合法制备了有机改性纳米高岭土/聚氨酯复合材料。研究了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耐热性能及纳米填料在复合材料中的形态。结果表明,当改性纳米高岭土质量分数为3%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为29.3 MPa、弹性模量达6.23 MPa、断裂伸长率达492%,均比纯聚氨酯弹性体增加10%以上,同时其热稳定性也有所提高;改性纳米高岭土加入量低于3%时,以剥离形态存在于聚氨酯基体中,而高于3%时,则开始出现片层形态且有团聚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高岭土 聚氨酯 纳米复合材料 原位插层复合法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iO_2改性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陈静 杨建军 +2 位作者 吴庆云 张建安 吴明元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4,共4页
从纳米SiO_2和聚四氟乙烯(PTFE)各自性能出发,综述了纳米SiO_2-PTFE复合材料的几种制备方法,阐述了PTFE优异的性能以及应用。最后,展望了纳米SiO_2对PTFE改性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关键词 纳米SIO2 改性 复合材料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支化水性聚氨酯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20
3
作者 梅锦岗 杨建军 +3 位作者 吴明元 吴庆云 张建安 王云云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6-20,共5页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二乙醇胺(DEOA)及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原料,合成超支化聚氨酯核HBPU-0;以IPDI、聚四氢呋喃(PTMEG)及DMPA等原料合成线性聚氨酯,然后,将线性聚氨酯接枝到HBPU-0上,制备了一种具有超支化结构的水性聚氨酯,...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二乙醇胺(DEOA)及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原料,合成超支化聚氨酯核HBPU-0;以IPDI、聚四氢呋喃(PTMEG)及DMPA等原料合成线性聚氨酯,然后,将线性聚氨酯接枝到HBPU-0上,制备了一种具有超支化结构的水性聚氨酯,产物具有良好的水分散性和耐水性,其中HBPU-6的24h吸水率为6%,48h吸水率为11%,72h吸水率为18%。通过红外光谱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电子万用试验机和热失重分析仪对产物的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水性超支化聚氨酯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HBPU-6的拉伸强度为16.8MPa,热分解温度达到2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支化 水性聚氨酯 合成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乳液聚合法制备天然除虫菊酯纳米胶囊 被引量:11
4
作者 武锦 周艺峰 +2 位作者 陈静 聂王焰 施锐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5-38,共4页
研究用微乳液聚合法制备以甲基丙烯酸甲酯和苯乙烯共聚体为囊壁,以天然除虫菊酯为囊芯的纳米胶囊。考察了乳化剂的量,壳芯比对纳米胶囊的粒径、粒径分布和结构的影响。当在乳化剂浓度约为10.6%的情况下,微乳液比较稳定,且当单体和农药... 研究用微乳液聚合法制备以甲基丙烯酸甲酯和苯乙烯共聚体为囊壁,以天然除虫菊酯为囊芯的纳米胶囊。考察了乳化剂的量,壳芯比对纳米胶囊的粒径、粒径分布和结构的影响。当在乳化剂浓度约为10.6%的情况下,微乳液比较稳定,且当单体和农药比率为1∶1时,将得到包覆结构和粒径分布较为理想的天然除虫菊酯纳米胶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除虫菊酯 微乳液聚合 纳米胶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丁二酸环己烷二甲醇酯)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7
5
作者 余瑾 程小苗 +1 位作者 周艺峰 聂王焰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6-18,22,共4页
用熔融缩聚法合成了一系列聚(丁二酸丁二醇酯丁二酸环己烷二甲醇酯)的无规共聚物。用FT-IR,1H-NMR,DSC,TGA,XRD及水降解测试等方法表征了材料的结构与性能。通过DSC和TGA分析得到产物的熔点虽然较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有所降低,但是热... 用熔融缩聚法合成了一系列聚(丁二酸丁二醇酯丁二酸环己烷二甲醇酯)的无规共聚物。用FT-IR,1H-NMR,DSC,TGA,XRD及水降解测试等方法表征了材料的结构与性能。通过DSC和TGA分析得到产物的熔点虽然较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有所降低,但是热分解温度却得到了提高;XRD测试结果表明,共聚物的晶体结构并没有发生改变;水降解测试结果表明,共聚物较PBS的降解速率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降解聚合物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 缩聚 共聚改性 水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氟聚氨酯的合成、性能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9
6
作者 杨文龙 杨建军 +2 位作者 张建安 吴明元 吴庆云 《印染助剂》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9-13,共5页
按氟基团的引入方式和使用不同的含氟原料(含氟多元醇化合物、含氟异氰酸酯、含氟扩链剂、含氟封端剂以及含氟丙烯酸酯等)表述了合成含氟聚氨酯的方法;含氟基团被引入聚氨酯链段,可使含氟聚氨酯(FPU)兼具聚氨酯和含氟聚合物的优点,如高... 按氟基团的引入方式和使用不同的含氟原料(含氟多元醇化合物、含氟异氰酸酯、含氟扩链剂、含氟封端剂以及含氟丙烯酸酯等)表述了合成含氟聚氨酯的方法;含氟基团被引入聚氨酯链段,可使含氟聚氨酯(FPU)兼具聚氨酯和含氟聚合物的优点,如高强度、高韧性和高缓冲性能,很好的热稳定性,耐溶剂和化学品性,较低的表面张力和低摩擦系数等;介绍了FPU在涂层、皮革装饰、纺织物和医药领域的应用发展状况,展望今后含氟聚氨酯的研究重点将集中在氟化原料的开发上,并研发出高性能的含氟聚氨酯材料,其中,水性含氟聚氨酯材料具有高固含量、高耐水性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氟聚氨酯 合成 性能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乳液聚合制备含氟丙烯酸酯无皂乳液及其性能 被引量:6
7
作者 王政 倪士宝 +2 位作者 聂王焰 周艺峰 宋林勇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9-12,共4页
以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HFMA)为含氟单体,采用细乳液聚合法合成了含氟丙烯酸酯无皂乳液。利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1H-NMR)、差示扫描量热(DSC)和透射电镜(TEM)表征了共聚物的结构和形貌,考察了聚合温度、乳化剂用量和引发剂用量... 以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HFMA)为含氟单体,采用细乳液聚合法合成了含氟丙烯酸酯无皂乳液。利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1H-NMR)、差示扫描量热(DSC)和透射电镜(TEM)表征了共聚物的结构和形貌,考察了聚合温度、乳化剂用量和引发剂用量对细乳液聚合动力学的影响,通过接触角和吸水率表征了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乳胶膜的表面性能。结果表明,当烯丙氧基壬基酚聚氧乙烯(10)醚硫酸铵(DNS-86)用量(占单体总量)为2.5%,引发剂用量为0.5%,反应温度为70℃时合成的含氟丙烯酸酯乳液稳定性好,乳胶粒平均粒径为180 nm;涂膜耐水性随氟单体含量的增加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氟丙烯酸酯 细乳液聚合 反应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性含氟聚氨酯的合成及表征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章芬成 杨建军 +2 位作者 吴明元 吴庆云 张建安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25-28,共4页
含氟水性聚氨酯乳液综合了水性聚氨酯和含氟聚合物的优点,解决了传统水性聚氨酯耐水、耐油性差的缺点,大大拓展了其在各等领域的应用范围,因此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介绍了氟改性聚氨酯乳液的各种合成方法以及最新研究状况,同时概括了氟化... 含氟水性聚氨酯乳液综合了水性聚氨酯和含氟聚合物的优点,解决了传统水性聚氨酯耐水、耐油性差的缺点,大大拓展了其在各等领域的应用范围,因此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介绍了氟改性聚氨酯乳液的各种合成方法以及最新研究状况,同时概括了氟化聚氨酯乳液表征手段,并对其在国内的发展前景做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 合成 表征方法 应用前景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癸二酸丁二醇酯)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7
9
作者 郝瑞 周艺峰 聂王焰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3-37,共5页
用熔融缩聚法合成了一系列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癸二酸丁二醇酯)的无规共聚物(PBSu-co-PBSe)。通过核磁共振(1H-NMR),差示扫描量热(DSC),热重分析(TGA),X射线衍射(XRD)和酶降解测试等方法表征了材料的结构与性能。XRD测试结果表明,共聚酯... 用熔融缩聚法合成了一系列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癸二酸丁二醇酯)的无规共聚物(PBSu-co-PBSe)。通过核磁共振(1H-NMR),差示扫描量热(DSC),热重分析(TGA),X射线衍射(XRD)和酶降解测试等方法表征了材料的结构与性能。XRD测试结果表明,共聚酯的晶体结构随着癸二酸含量的增加发生了改变,并产生了共结晶行为;DSC分析得出,随着PBSe组分在共聚酯中含量的增大,产物的熔点(Tm)由84.8℃降低至46.7℃,然后升高至55.9℃,玻璃化温度(Tg)单调降低至-58.7℃;TGA分析表明,癸二酸的引入提高了聚酯的热稳定性;酶降解测试得出产物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当PBSe占共聚酯含量的40%时,产物具有最快的降解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降解聚酯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 癸二酸 共聚改性 酶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性聚氨酯的复合改性研究及应用新进展 被引量:8
10
作者 孙家干 杨建军 +2 位作者 张建安 吴庆云 吴明元 《中国皮革》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42-46,共5页
综述了水性聚氨酯共聚改性和共混改性的最新几种复合改性技术的制备方法,重点研究了各复合改性方法的特点,说明改性后的产品在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和其他特殊功能等方面的影响。介绍了改性水性聚氨酯在粘合剂、涂料、纺织、医药等行业中... 综述了水性聚氨酯共聚改性和共混改性的最新几种复合改性技术的制备方法,重点研究了各复合改性方法的特点,说明改性后的产品在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和其他特殊功能等方面的影响。介绍了改性水性聚氨酯在粘合剂、涂料、纺织、医药等行业中的研究与应用新进展,指出了相应领域的研究与应用优点,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 化学共聚 物理共混 研究 应用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性超支化聚氨酯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梅锦岗 杨建军 +2 位作者 吴庆云 张建安 吴明元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8-31,共4页
总结了近十几年来合成水性超支化聚氨酯的主要方法:单单体合成法包括光气法、叠氮化合物法、高选择性化学反应法、Curtius反应法等;双单体合成法包括A2+B3法,A2+bB2法等;超支化聚合物扩链法。最后,对水性超支化聚氨酯的研究发展进行了... 总结了近十几年来合成水性超支化聚氨酯的主要方法:单单体合成法包括光气法、叠氮化合物法、高选择性化学反应法、Curtius反应法等;双单体合成法包括A2+B3法,A2+bB2法等;超支化聚合物扩链法。最后,对水性超支化聚氨酯的研究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超支化 合成方法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烷改性醇溶性丙烯酸酯胶粘剂的制备和性能 被引量:3
12
作者 金志来 杨建军 +3 位作者 吴明元 张建安 吴庆云 王静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94-96,共3页
利用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对醇溶性聚丙烯酸酯进行了改性,合成了一种可用于塑料薄膜的环保型胶粘剂。讨论了有机硅单体的加入对聚合反应、胶粘剂粘接强度的影响,并探讨了影响粘接强度的因素。研究表明,有机硅单体的最佳用量为3%,过量的有... 利用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对醇溶性聚丙烯酸酯进行了改性,合成了一种可用于塑料薄膜的环保型胶粘剂。讨论了有机硅单体的加入对聚合反应、胶粘剂粘接强度的影响,并探讨了影响粘接强度的因素。研究表明,有机硅单体的最佳用量为3%,过量的有机硅会导致材料结构缺陷,从而影响粘接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烷 醇溶性 胶粘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型水性聚氨酯的概述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蓓蓓 杨建军 +2 位作者 吴庆云 张建安 吴明元 《中国皮革》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54-57,共4页
综述了阳离子型水性聚氨酯的合成过程、影响因素以及最新研究进展,并展望该领域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阳离子水性聚氨酯 合成 性能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皂型乳液聚合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4
作者 吴庆云 杨建军 +2 位作者 张建安 吴明元 王小君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06年第2期40-44,共5页
综述了无皂型乳液聚合反应机理及影响乳液稳定性的因素。对无皂型乳液聚合制备方法进行了论述,并介绍了无皂型乳液聚合的研究动态、应用和发展前景。
关键词 无皂型乳液聚合 反应机理 稳定性 制备方法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iO_2的制备与表面改性 被引量:2
15
作者 倪士宝 聂王焰 +1 位作者 周艺峰 宋林勇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19-121,共3页
以正硅酸乙酯为硅源,用反相微乳液法制备了单分散SiO2微球。为改善SiO2微球在有机介质中的分散性和相容性,用硅烷偶联剂KH-570对其进行了表面改性。采用FT-IR、TEM、亲油化度及亲油性测定对产物的结构、形貌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以正硅酸乙酯为硅源,用反相微乳液法制备了单分散SiO2微球。为改善SiO2微球在有机介质中的分散性和相容性,用硅烷偶联剂KH-570对其进行了表面改性。采用FT-IR、TEM、亲油化度及亲油性测定对产物的结构、形貌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改性SiO2亲油性增加,在有机介质中的分散性明显提高。最佳的改性条件是:改性剂用量为6%,反应温度91℃,反应时间为5h。在此条件下,改性SiO2的亲油化度为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硅 表面改性 硅烷偶联剂 亲油化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胀型阻燃剂的研究及其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梅锦岗 杨建军 +2 位作者 吴庆云 张建安 吴明元 《绿色建筑》 CAS 2011年第4期60-62,共3页
简述了无卤阻燃剂的研究现状。无卤阻燃剂可分为无机阻燃剂、膨胀型阻燃剂、有机硅阻燃剂、纳米阻燃剂等。对阻燃剂在高分子材料燃烧过程中的阻燃效应和膨胀型阻燃剂阻燃机理进行了探讨,并介绍膨胀型阻燃剂在涂料、聚丙烯、聚乙烯、不... 简述了无卤阻燃剂的研究现状。无卤阻燃剂可分为无机阻燃剂、膨胀型阻燃剂、有机硅阻燃剂、纳米阻燃剂等。对阻燃剂在高分子材料燃烧过程中的阻燃效应和膨胀型阻燃剂阻燃机理进行了探讨,并介绍膨胀型阻燃剂在涂料、聚丙烯、聚乙烯、不饱和聚酯、ABS等中的应用。最后对膨胀型阻燃剂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燃剂 膨胀型 机理 应用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盐聚酯型水性聚氨酯/纳米SiO_2的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龙 杨建军 +2 位作者 吴庆云 张建安 吴明元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024-1030,共7页
以2-磷酸基-1,2,4-三羧酸丁烷(PBTCA)、新戊二醇(NPG)为原料,制得数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500并含有磷酸基团的聚酯多元醇。将其与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反应,经1,4-丁二醇(BDO)扩链后得到水性聚氨酯,再以KH550为偶联剂,加入纳米SiO2,合... 以2-磷酸基-1,2,4-三羧酸丁烷(PBTCA)、新戊二醇(NPG)为原料,制得数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500并含有磷酸基团的聚酯多元醇。将其与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反应,经1,4-丁二醇(BDO)扩链后得到水性聚氨酯,再以KH550为偶联剂,加入纳米SiO2,合成了纳米改性的磷酸型水性聚氨酯(PWPU)。通过红外光谱(FI-IR)、热重分析(TGA)对PWPU的结构和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乳液的形貌进行了观察。通过TEM发现,大量粒径在110 nm左右的化合物合成,并与红外光谱联合分析得出,SiO2通过化学键与PWPU相连接。热重分析、残炭量分析和拉伸测试表明,经过纳米SiO2改性的PWPU其阻燃性、热稳定性以及力学性能均有明显的提升,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 纳米SIO2 协同阻燃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乳液聚合制备纳米TiO_2/丙烯酸酯共聚物复合乳液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楠楠 杨建军 +3 位作者 张建安 吴明元 吴庆云 金志来 《化学建材》 2009年第6期10-13,共4页
使用甲基丙烯酸-3-三甲氧基硅烷(KH-570)对纳米TiO2粒子进行偶联处理,进一步通过细乳液聚合得到了内部包裹纳米TiO2粒子的核-壳型复合粒子。通过热重分析(TG)表征,表明纳米TiO2表面包覆约有9.13%-10.06%的KH-570。通过探讨乳化剂、... 使用甲基丙烯酸-3-三甲氧基硅烷(KH-570)对纳米TiO2粒子进行偶联处理,进一步通过细乳液聚合得到了内部包裹纳米TiO2粒子的核-壳型复合粒子。通过热重分析(TG)表征,表明纳米TiO2表面包覆约有9.13%-10.06%的KH-570。通过探讨乳化剂、助稳定剂用量与转化率的关系,结果显示:温度应控制在70℃,乳化剂用量为单体用量的2%,助稳定剂(HD)用量为单体用量的3%时,可以得到稳定的胶粒粒径分布较窄的细乳液。通过吸水率、拉伸强度和热重分析测试,表明纳米TiO2可以提高聚合物的耐水性、耐候性和拉伸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乳液聚合 纳米TiO2 水性丙烯酸酯 KH-57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联改性醇溶性聚丙烯酸酯复膜胶 被引量:2
19
作者 金志来 杨建军 +3 位作者 张建安 吴庆云 吴明元 刘腾腾 《化学建材》 2009年第6期21-23,共3页
介绍了一种纸塑复合胶用醇溶性聚丙烯酸酯的制备方法。以乙醇为溶剂,以醋酸乙烯酯(VAc)、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AA)、丙烯酸羟乙酯(HEA)为共聚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单体,采用溶液聚合方法合成了醇溶性复合胶。实验采用红... 介绍了一种纸塑复合胶用醇溶性聚丙烯酸酯的制备方法。以乙醇为溶剂,以醋酸乙烯酯(VAc)、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AA)、丙烯酸羟乙酯(HEA)为共聚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单体,采用溶液聚合方法合成了醇溶性复合胶。实验采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13C-NMR)对该树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交联单体的用量对胶粘剂黏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交联单体的加入能一定程度提高胶粘剂的黏接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醇溶性 丙烯酸酯 复膜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配型乳化剂在氯氰菊酯纳米胶囊制备中的应用
20
作者 程小苗 余瑾 +1 位作者 周艺峰 聂王焰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3-26,共4页
实验将可聚合乳化剂烯丙氧基壬基酚聚氧乙烯(10)醚硫酸铵(DNS-86)和非离子型乳化剂OP-10复配,经微乳液聚合法制备了氯氰菊酯纳米胶囊。考察了乳化剂用量、2种乳化剂的配比、壳芯比及聚合温度对纳米胶囊的粒径和粒径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 实验将可聚合乳化剂烯丙氧基壬基酚聚氧乙烯(10)醚硫酸铵(DNS-86)和非离子型乳化剂OP-10复配,经微乳液聚合法制备了氯氰菊酯纳米胶囊。考察了乳化剂用量、2种乳化剂的配比、壳芯比及聚合温度对纳米胶囊的粒径和粒径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当w(乳化剂)=9.29%,m(DNS-86):m(OP-10)=4:3,m(农药):m(单体)=3:2.5,聚合温度为60℃时,可得到包裹结构和粒径分布较理想的氯氰菊酯纳米胶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氰菊酯 复配型乳化剂 烯丙氧基壬基酚聚氧乙烯(10)醚硫酸铵 纳米胶囊微乳液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