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乳酸/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改性壳聚糖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1
作者 丁红红 石朋 苗继斌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7-42,114,共7页
为了提高聚乳酸(PLA)和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PBAT)的相容性,本研究利用单宁酸(TA)对壳聚糖(Cs)进行表面改性,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PLA/PBAT/Cs-TA三元复合材料,使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合成的Cs-TA进行了表征,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 为了提高聚乳酸(PLA)和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PBAT)的相容性,本研究利用单宁酸(TA)对壳聚糖(Cs)进行表面改性,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PLA/PBAT/Cs-TA三元复合材料,使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合成的Cs-TA进行了表征,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拉伸性能测试、差示扫描量热、热重和抗菌性能测试等考察了Cs-TA含量对复合材料微观结构、力学性能、结晶性能、热稳定性和抗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s-TA能有效提高PLA/PBAT混合体系的相容性。随着Cs-TA含量增大,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呈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热稳定性逐渐提升。此外,随着Cs-TA添加量的增加,复合材料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明显增强,说明Cs-TA可以改善PLA/PBAT复合材料的抗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 单宁酸 壳聚糖 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降解材料聚乳酸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6
2
作者 张建安 吴明元 +2 位作者 吴庆云 杨建军 程杰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8-81,共4页
以乳酸(LA)为原料,采用直接熔融法和固相缩聚法,通过优选催化剂、分步除水、连续通氮气和高真空缩合等工艺,直接缩聚合成可用于改性的聚乳酸(PLA).研究了直接熔融法和固相缩聚法的聚合时间、体系真空度、聚合工艺等对聚乳酸分子量的影响... 以乳酸(LA)为原料,采用直接熔融法和固相缩聚法,通过优选催化剂、分步除水、连续通氮气和高真空缩合等工艺,直接缩聚合成可用于改性的聚乳酸(PLA).研究了直接熔融法和固相缩聚法的聚合时间、体系真空度、聚合工艺等对聚乳酸分子量的影响.通过用酸值变化来监测反应的进程,用粘度法测定了产物的粘均分子量,并以红外光谱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熔融法的最佳工艺为:辛酸亚锡为催化剂(0.5 wt%),聚合温度175℃,聚合时间12 h,体系真空度30 Pa;固相缩聚法的最佳工艺:辛酸亚锡为催化剂(0.5 wt%)、体系真空度60 Pa、聚合温度150℃、聚合时间10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降解材料 聚乳酸 直接熔融法 固相缩聚法 粘均分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改性高岭土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被引量:5
3
作者 宋海峰 石阳阳 +2 位作者 鲍俊杰 许戈文 黄毅萍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97-701,共5页
采用乙酸钾插层改性高岭土后,与十八胺共混球磨制得表面疏水的插层改性高岭土,再与聚丙烯(PP)熔融共混制得聚丙烯/改性高岭土复合材料。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仪(XRD)对改性高岭土进行表征;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 采用乙酸钾插层改性高岭土后,与十八胺共混球磨制得表面疏水的插层改性高岭土,再与聚丙烯(PP)熔融共混制得聚丙烯/改性高岭土复合材料。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仪(XRD)对改性高岭土进行表征;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拉力机和热重分析仪分别对复合材料的表面形貌、力学性能和热学性能进行测试。结果显示,插层改性后高岭土d001为1.42 nm,增加0.7 nm,插层率达到79.65%;改性高岭土片层较均匀分散在聚丙烯基体中,随着改性高岭土的添加量的增加,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均明显改善,当改性高岭土的填充量为7%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比纯PP增加34.22%,断裂伸长率增加29.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酸钾 插层 高岭土 聚丙烯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性聚氨酯/改性导电碳黑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林强 石阳阳 +3 位作者 宋海峰 鲍俊杰 许戈文 黄毅萍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24-128,共5页
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活化处理导电碳黑,再采用球磨共混技术制备水性聚氨酯/改性导电碳黑(MCCB)复合材料。探讨了MCCB的含量对复合材料热性能、力学性能、微观形貌和导电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与纯水性聚氨酯相比,当MCCB加入量为0.8%时,复... 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活化处理导电碳黑,再采用球磨共混技术制备水性聚氨酯/改性导电碳黑(MCCB)复合材料。探讨了MCCB的含量对复合材料热性能、力学性能、微观形貌和导电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与纯水性聚氨酯相比,当MCCB加入量为0.8%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提高了87.95%和71.09%;MCCB的加入显著地将聚氨酯的体积电阻率提高6个数量级,其耐热性也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电碳黑 水性聚氨酯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性聚氨酯/羧基丁苯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林强 罗珍 +3 位作者 张良良 黄毅萍 鲍俊杰 许戈文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4-48,共5页
以聚醚多元醇(N-210,M_n=1 000)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为主要原料制备水性聚氨酯,用羧基丁苯橡胶乳液乳化聚氨酯得到水性聚氨酯/羧基丁苯橡胶复合材料。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差示扫描量热仪、T-型剥离强度测试、透射电镜分... 以聚醚多元醇(N-210,M_n=1 000)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为主要原料制备水性聚氨酯,用羧基丁苯橡胶乳液乳化聚氨酯得到水性聚氨酯/羧基丁苯橡胶复合材料。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差示扫描量热仪、T-型剥离强度测试、透射电镜分别对复合材料胶膜的结构、热性能、粘接性能和微观形貌进行了测试和表征,探讨了羧基丁苯橡胶的含量对复合材料热性能、粘接性能、微观形貌的影响。当聚氨酯与羧基丁苯橡胶质量比为6∶1时,羧基丁苯橡胶与聚氨酯混合均匀,T-型剥离强度达到最大值24.4 N/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 羧基丁苯橡胶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点/水性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3
6
作者 姜时锋 罗珍 +3 位作者 许戈文 黄毅萍 鲍俊杰 熊潜生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6-32,共7页
以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和聚氧化丙烯二醇(PPG)为原料制备水性聚氨酯,以此为碳源,采用水热法制备碳点,再以IPDI和聚己二酸-1,4-丁二醇酯二醇(PBA)为原料,将不同质量分数的碳点加入反应体系中,制得碳点/水性聚氨酯复合材料。采用FTIR... 以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和聚氧化丙烯二醇(PPG)为原料制备水性聚氨酯,以此为碳源,采用水热法制备碳点,再以IPDI和聚己二酸-1,4-丁二醇酯二醇(PBA)为原料,将不同质量分数的碳点加入反应体系中,制得碳点/水性聚氨酯复合材料。采用FTIR、TEM、SEM、TGA、DSC、UV-Vis、荧光光谱以及力学性能测试等对复合材料结构和性能进行检测和表征。结果显示,复合胶膜的热稳定性、荧光性能、力学强度都因碳点的加入得到提高,当碳点加入质量分数达0.5%时,复合胶膜的量子产率和荧光寿命分别为4.15%和2.43 ns,胶膜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为36.80 MPa和660%,比未加碳点的样品分别提高了29.7%和3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点 水性聚氨酯 复合胶膜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RP方法可控合成碳纳米管/PMMA纳米复合材料 被引量:1
7
作者 田黎明 许鹏 +2 位作者 王立 王嵩 聂康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7-90,共4页
通过多壁碳纳米管的表面改性合成了ATRP引发剂,利用合成的ATRP引发剂进行ATRP活性聚合,成功地在碳纳米管表面接枝聚合物PMMA。利用红外(IR)、透射电镜(TEM)、热重(TGA)以及核磁共振(NMR)表征接枝的碳纳米管,考察了碳纳米管用量对碳纳米... 通过多壁碳纳米管的表面改性合成了ATRP引发剂,利用合成的ATRP引发剂进行ATRP活性聚合,成功地在碳纳米管表面接枝聚合物PMMA。利用红外(IR)、透射电镜(TEM)、热重(TGA)以及核磁共振(NMR)表征接枝的碳纳米管,考察了碳纳米管用量对碳纳米管/PMMA纳米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碳纳米管表面成功接枝聚合物PMMA,PMMA的力学性能得到很大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RP 碳纳米管 复合材料 接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化二硫化钼/聚酰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梁霄 陈鹏鹏 +1 位作者 周艺峰 聂王焰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84-91,共8页
采用锂离子插层法对二硫化钼(MoS_2)进行剥离,用巯基乙胺对其片层表面进行氨基修饰得到氨基化二硫化钼(MoS_2-NH_2),然后与ε-己内酰胺单体发生原位开环聚合反应获得聚酰胺(PA)接枝的二硫化钼(PA-g-MoS_2),用FT-IR、XRD、XPS对PA-g-MoS_... 采用锂离子插层法对二硫化钼(MoS_2)进行剥离,用巯基乙胺对其片层表面进行氨基修饰得到氨基化二硫化钼(MoS_2-NH_2),然后与ε-己内酰胺单体发生原位开环聚合反应获得聚酰胺(PA)接枝的二硫化钼(PA-g-MoS_2),用FT-IR、XRD、XPS对PA-g-MoS_2的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聚酰胺成功接枝到二硫化钼表面.再将PA-g-MoS_2与聚酰胺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出功能化二硫化钼/聚酰胺(MPA)复合材料,用TGA、DSC和DMA研究MPA复合材料的热学性能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着PA-g-MoS_2在复合材料中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热学性能提高,力学性能略有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硫化钼 Ε-己内酰胺 开环聚合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乙醇胺开环环氧树脂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2
9
作者 王继印 黄毅萍 +4 位作者 陶灿 俞斌 解芝茜 李磊 许戈文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2-38,共7页
采用二乙醇胺(DEOA)开环环氧树脂E-44制得端羟基环氧树脂(E-OH),用E-OH合成一系列羟基环氧改性水性聚氨酯(EWPU)乳液,并研究了E-OH添加量对EWPU乳液的粒径及涂膜性能的影响.核磁氢谱(1H NMR)测定了E-OH的结构和开环率,傅里叶红... 采用二乙醇胺(DEOA)开环环氧树脂E-44制得端羟基环氧树脂(E-OH),用E-OH合成一系列羟基环氧改性水性聚氨酯(EWPU)乳液,并研究了E-OH添加量对EWPU乳液的粒径及涂膜性能的影响.核磁氢谱(1H NMR)测定了E-OH的结构和开环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确定了水性聚氨酯(EWPU)的结构,激光粒度仪测定了EWPU乳液粒径,热重(TG)测定了EWPU的耐热性能.结果表明:随着E-OH添加量增大,EWPU预聚体黏度增大,乳液粒径增大,乳液稳定性下降.另外,随着E-OH添加量增大,EWPU胶膜吸水率、溶胀度、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均出现先增加后降低的特点.EWPU胶膜力学强度最高可以达到26.69 MPa,断裂伸长率最高可以达到428.35%.综合分析实验数据得到E-OH在EWPU体系的最佳加入量为2.5%~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乙醇胺 环氧树脂 改性 水性聚氨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性聚氨酯硬段含量对其氢键相互作用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10
作者 徐恒志 王焕 +2 位作者 鲍俊杰 黄毅萍 许戈文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70-776,共7页
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二羟甲基丙酸(DMPA)作为硬段,合成了水性聚氨酯。研究了硬段含量(质量分数)对乳液稳定性、膜耐热和力学性能等的影响。当硬段质量分数低于26%时,乳液贮存稳定性较差。随着硬段含量增加,聚氨酯膜拉伸强度迅速... 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二羟甲基丙酸(DMPA)作为硬段,合成了水性聚氨酯。研究了硬段含量(质量分数)对乳液稳定性、膜耐热和力学性能等的影响。当硬段质量分数低于26%时,乳液贮存稳定性较差。随着硬段含量增加,聚氨酯膜拉伸强度迅速增加,断裂伸长率略有降低;红外光谱显示,自由的N—H伸缩振动峰强度减弱,氢键化N—H的振动峰强度增加;同时C O伸缩振动峰整体向低波数方向移动,C O伸缩振动峰峰形有明显的变化;DSC测试在50~125℃出现明显的氢键解离现象,吸热峰增强,证实了氢键作用力随着硬段含量的增加逐渐增强。TG测试表明,水性聚氨酯硬段和软段分步解离,随着硬段含量的增加,硬段分解温度降低,水性聚氨酯耐热性能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 硬段 氢键作用 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磷阻燃改性水性聚氨酯 被引量:16
11
作者 王萃萃 戴震 +1 位作者 黄毅萍 许戈文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85-290,307,共7页
以聚醚(N-210)、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为基本单体,[(双(2-羟乙基)氨基)甲基]磷酸二乙酯(FRC-6)、一缩二乙二醇(EX)为扩链剂,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亲水扩链剂,3-(2-氨乙基)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KH-602)为后扩链剂,合成了一系列有... 以聚醚(N-210)、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为基本单体,[(双(2-羟乙基)氨基)甲基]磷酸二乙酯(FRC-6)、一缩二乙二醇(EX)为扩链剂,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亲水扩链剂,3-(2-氨乙基)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KH-602)为后扩链剂,合成了一系列有机磷(P)阻燃改性的水性聚氨酯乳液。研究表明:随着FRC-6用量的增加,聚氨酯(PU)的起始热分解温度降低,但热释放速率也降低,而PU的阻燃性能得到很大的提高。当FRC-6中P的含量占预聚体的质量分数为2.31%时,其氧指数为28%,垂直燃烧测试显示PU的阻燃性能已达到UL-94V-2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 阻燃 改性 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树脂用KH550开环改性水性聚氨酯涂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5
12
作者 黎兵 王焕 许戈文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5,共5页
由于环氧树脂中环氧基团的存在,在合成环氧树脂改性水性聚氨酯预聚体和后扩链过程中,会消耗部分—NCO、胺类扩链剂,对整个合成的配方设计造成影响,重现性也差。通过KH550中的伯胺先打开环氧基团,然后改性的水性聚氨酯作为大分子扩链剂... 由于环氧树脂中环氧基团的存在,在合成环氧树脂改性水性聚氨酯预聚体和后扩链过程中,会消耗部分—NCO、胺类扩链剂,对整个合成的配方设计造成影响,重现性也差。通过KH550中的伯胺先打开环氧基团,然后改性的水性聚氨酯作为大分子扩链剂接到水性聚氨酯预聚体中,成功制备了稳定的水性聚氨酯乳液。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接触角测量仪对树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KH550成功打开了环氧基团,并且树脂接上了有机硅类功能性材料,使得合成的树脂接触角大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KH550 改性 水性聚氨酯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改性聚酯聚醚型水性聚氨酯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王焕 徐恒志 +1 位作者 戴震 许戈文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3-58,共6页
选用环氧树脂E-44为改性剂,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醚多元醇(PPG-220)、聚酯多元醇(POL-220)、二羟甲基丙酸(DMPA)等为主要原料合成了一系列环氧树脂改性的水性聚氨酯乳液。探讨了聚酯多元醇、DMPA和环氧树脂加入量对乳液和膜... 选用环氧树脂E-44为改性剂,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醚多元醇(PPG-220)、聚酯多元醇(POL-220)、二羟甲基丙酸(DMPA)等为主要原料合成了一系列环氧树脂改性的水性聚氨酯乳液。探讨了聚酯多元醇、DMPA和环氧树脂加入量对乳液和膜性能的影响。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接触角及拉伸测试研究了改性树脂的结构、耐水性和力学性能;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热重(TG)分析研究了聚合物膜的热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当w(聚酯)=20.0%,w(DMPA)=3.9%,w(E-44)=8%时,获得综合性能优良的改性水性聚氨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 环氧树脂 乳液性能 膜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大豆油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被引量:13
14
作者 饶舟 李俊梅 +2 位作者 夏会华 黄毅萍 许戈文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36-138,共3页
用二乙醇胺按照不同比例将环氧大豆油中的部分环氧基开环,然后以不同的添加量引入到水性聚氨酯链段中,合成出环氧大豆油改性的水性聚氨酯乳液。通过FT-IR表征及改性前后性能比较,表明部分开环的环氧大豆油是以化学键和的方式接入到聚氨... 用二乙醇胺按照不同比例将环氧大豆油中的部分环氧基开环,然后以不同的添加量引入到水性聚氨酯链段中,合成出环氧大豆油改性的水性聚氨酯乳液。通过FT-IR表征及改性前后性能比较,表明部分开环的环氧大豆油是以化学键和的方式接入到聚氨酯分子链段中的。性能测试结果显示:经环氧大豆油改性的乳液的粒径变大,储存稳定性略有下降;改性后胶膜的拉伸强度增加,断裂伸长率下降,耐热性有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 环氧大豆油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开环环氧树脂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杨伟平 黎兵 +1 位作者 卢敏 许戈文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2-25,30,共5页
环氧树脂中的环氧基团在传统改性水性聚氨酯乳液中易开环,导致乳液不稳定,影响配方设计。选择低相对分子质量乳酸作为环氧树脂的起始剂参与开环反应,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醚(N210)等为主要原料,合成了乳酸开环环氧树脂改性水... 环氧树脂中的环氧基团在传统改性水性聚氨酯乳液中易开环,导致乳液不稳定,影响配方设计。选择低相对分子质量乳酸作为环氧树脂的起始剂参与开环反应,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醚(N210)等为主要原料,合成了乳酸开环环氧树脂改性水性聚氨酯乳液。探讨了乳酸开环环氧树脂的加入量和加入方式,对改性的水性聚氨酯进行表征和性能测试表明:乳酸成功打开环氧基团,乳液状态稳定,将其接入水性聚氨酯中可使胶膜的机械性能、耐水性、耐热性能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 环氧树脂 水性聚氨酯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涂料用环氧改性水性聚氨酯 被引量:11
16
作者 刘浏 戴震 +1 位作者 王萃萃 许戈文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8-32,共5页
采用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醚二醇(N-220)、二羟甲基丙酸(DMPA)、一缩二乙二醇(DEG)、三羟甲基丙烷(TMP)和环氧树脂E-51,制备出涂料用的环氧改性水性聚氨酯乳液。聚合乳液中尽量保留环氧基不开环,后加固化剂使之开... 采用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醚二醇(N-220)、二羟甲基丙酸(DMPA)、一缩二乙二醇(DEG)、三羟甲基丙烷(TMP)和环氧树脂E-51,制备出涂料用的环氧改性水性聚氨酯乳液。聚合乳液中尽量保留环氧基不开环,后加固化剂使之开环产生交联作用,以提高硬度、耐水性、耐溶剂等性能,并且该乳液有较好的贮存稳定性,可用作水性木器涂料。通过红外光谱、粒径分析仪、热质分析仪(TGA)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等对乳液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当环氧树脂添加量为6%~10%,亲水扩链剂DMPA用量为4.5%,扩链剂乙二胺加入量为1.0%时,乳液外观及稳定性最好,漆膜的耐热、耐水、拉伸、硬度等性能都较优异,可以作为一种性能优异的涂料用水性聚氨酯树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改性 水性聚氨酯 木器涂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段含离子的含氟水性聚氨酯的制备 被引量:7
17
作者 蒋蓓蓓 杨建军 +2 位作者 吴庆云 张建安 吴明元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364-1369,共6页
以单羟基氟碳链一元醇为有机氟改性剂,将含氟基团引入聚氨酯主链中,通过分子设计的方法制备出软段含有离子基团的有机氟阴离子型水性聚氨酯。比较了传统水性聚氨酯、硬段含氟的水性聚氨酯和软段含氟的水性聚氨酯在合成方法、耐水性、热... 以单羟基氟碳链一元醇为有机氟改性剂,将含氟基团引入聚氨酯主链中,通过分子设计的方法制备出软段含有离子基团的有机氟阴离子型水性聚氨酯。比较了传统水性聚氨酯、硬段含氟的水性聚氨酯和软段含氟的水性聚氨酯在合成方法、耐水性、热稳定性以及结晶性方面的差异;实验证明了软段含氟聚氨酯的水性聚氨酯的性能最为优良。通过红外光谱的表征确定了氟化聚氨酯的结构,并证明了含氟基团的引入对聚氨酯软硬段间氢键作用的影响;水接触角由73°增加至107°,吸水溶胀率降低了66%,胶膜耐水性提高;热重分析结果表明,含氟聚氨酯的最大热失重温度提高了30℃,热稳定性增加;广角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胶膜的结晶度增加,结晶形式发生了微小程度的转变;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证明存在不均匀的多相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 有机氟醇 耐水性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氟单体对聚氨酯-氟化丙烯酸酯复合乳液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杨建军 王小君 +4 位作者 吴庆云 张建安 吴明元 瞿贤超 崔国庭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2-87,108,共7页
以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DFMA)和丙烯酸酯为单体,以水性聚氨酯作种子乳液,通过单体滴加法和单体预乳化法两种不同的聚合工艺制备聚氨酯-氟化丙烯酸酯(FPUA)复合乳液.对FPUA胶膜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检测与表征,探讨了含氟单体、不同聚合... 以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DFMA)和丙烯酸酯为单体,以水性聚氨酯作种子乳液,通过单体滴加法和单体预乳化法两种不同的聚合工艺制备聚氨酯-氟化丙烯酸酯(FPUA)复合乳液.对FPUA胶膜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检测与表征,探讨了含氟单体、不同聚合工艺对FPUA复合乳液聚合稳定性及胶膜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氟单体 聚氨酯-氟化丙烯酸酯 复合乳液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脂酸单甘油酯改性水性聚氨酯的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詹媛媛 张彪 +1 位作者 黄毅萍 许戈文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3-66,共4页
以聚醚210(N-210)、IPDI(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为基本单体,用含有18个碳脂肪侧链的硬脂酸单甘油酯改性,合成了一种以十八碳脂肪链为疏水链段的水性聚氨酯。研究了硬脂酸单甘油酯用量对树脂外观、稳定性、耐水性、表面能的影响,以及硬脂... 以聚醚210(N-210)、IPDI(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为基本单体,用含有18个碳脂肪侧链的硬脂酸单甘油酯改性,合成了一种以十八碳脂肪链为疏水链段的水性聚氨酯。研究了硬脂酸单甘油酯用量对树脂外观、稳定性、耐水性、表面能的影响,以及硬脂酸单甘油酯的引入对水性聚氨酯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入脂肪链可以提高水性聚氨酯的表面活性、热稳定性和耐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 硬脂酸单甘油酯 表面活性 耐水性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氟水性聚氨酯制备工艺概述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0
作者 蒋蓓蓓 杨建军 +2 位作者 吴庆云 张建安 吴明元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6-79,共4页
含氟聚氨酯(FPU)材料因氟碳类化合物的低表面能特性而成为一类新型高分子功能材料。氟的引入可大幅度改善涂膜的表面性能,提升涂膜的品质,弥补原有聚氨酯材料在涂膜性能方面的不足。重点阐述了含氟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工艺,以有机含氟官能... 含氟聚氨酯(FPU)材料因氟碳类化合物的低表面能特性而成为一类新型高分子功能材料。氟的引入可大幅度改善涂膜的表面性能,提升涂膜的品质,弥补原有聚氨酯材料在涂膜性能方面的不足。重点阐述了含氟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工艺,以有机含氟官能团作为含氟改性剂制备含氟水性聚氨酯,概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制备含氟水性聚氨酯中所采用的改性方法和主要的表征手段,综合比较了各种制备方法在工艺上的异同之处以及改性产物的优缺点,并对水性聚氨酯氟化研究的广阔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 含氟聚合物 制备工艺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