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业税废除对农村工业增长效应及趋势波动研究——以安徽省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治栋 司深深 李松鹤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1-95,共5页
虽然国内学者对农业税废除促进农村工业发展这一结论深为其然,但鲜有深入研究政策效力的趋势波动,仅仅将其长期递减归结为时效因素,而对内在路径研究也莫衷一是,缺乏系统整合。通过对已有研究中作用机理的系统梳理,基于安徽省2000—201... 虽然国内学者对农业税废除促进农村工业发展这一结论深为其然,但鲜有深入研究政策效力的趋势波动,仅仅将其长期递减归结为时效因素,而对内在路径研究也莫衷一是,缺乏系统整合。通过对已有研究中作用机理的系统梳理,基于安徽省2000—2014年县域面板数据,运用面板数据回归对这一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这一政策的增长效应和长期递减趋势与理论预期相符,但短期表现出波动趋势,在时效衰减说基础上提出政策交互效应说,用城镇化发展的外部性解释趋势差异,城镇化发展推动了城乡工业联动发展和非城镇化转移下的要素结构优化,在短期内表现为政策效应增强,进而根据上述结论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税废除 农村工业 增长效应 趋势波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及实现路径——基于全球文化产业价值链的视角 被引量:20
2
作者 潘锦云 范敏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82-88,共7页
区域经济与文化发展相辅相成。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成就五千年辉煌文明史,而且和以追求创新和卓越为特征的外来优秀文化一起成为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迅速崛起的动力。在全球文化产业价值链加速发展背景下,深挖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经济功... 区域经济与文化发展相辅相成。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成就五千年辉煌文明史,而且和以追求创新和卓越为特征的外来优秀文化一起成为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迅速崛起的动力。在全球文化产业价值链加速发展背景下,深挖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经济功能,服务中国企业攀升全球价值链高端就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通过要素理论深入探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经济内涵,从文化素养、文化产业、文化事业三个维度阐述传统优秀文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要用高科技武装自身,而且要通过提升劳动者素质和激发企业家创新精神来提高区域发展的要素质量,还要与创新精神和现代文化接轨来提升区域发展的现代性和先进性。同时,优秀传统文化要发挥约束资本缺陷等功能,并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逐渐形成以产业文化为特征的竞争优势,真正让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秀传统文化 区域经济发展 全球文化产业价值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肥市都市型现代农业利益主体矛盾与协同发展路径 被引量:1
3
作者 李虹韦 高旭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13期173-176,180,共5页
都市型现代农业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纽带。本文探究了合肥市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概况,分析了合肥市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中农业经营主体与小农户、农业经营主体与大市场、村集体与小农户以及村集体与农业经... 都市型现代农业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纽带。本文探究了合肥市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概况,分析了合肥市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中农业经营主体与小农户、农业经营主体与大市场、村集体与小农户以及村集体与农业经营主体等利益主体间的矛盾及其成因,并提出了利益主体协同发展对策,以期通过综合施策,促进都市型现代农业利益主体的共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型现代农业 利益主体 矛盾 协同发展 安徽合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镇化、工业集聚与安徽省县域工业增长 被引量:14
4
作者 张治栋 司深深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9-34,共6页
文章利用2006-2015年的安徽省县域面板数据,运用OLS-FE-2SLS方法考察安徽省县域城镇化和工业集聚对县域工业增长的实际效应,旨在为县域工业发展汇聚新思路。结果表明:城镇化和工业集聚度在推动工业增长上异常显著,两者共同作用能够加强... 文章利用2006-2015年的安徽省县域面板数据,运用OLS-FE-2SLS方法考察安徽省县域城镇化和工业集聚对县域工业增长的实际效应,旨在为县域工业发展汇聚新思路。结果表明:城镇化和工业集聚度在推动工业增长上异常显著,两者共同作用能够加强城镇化和工业集聚对县域工业增长的推进效果,但是会引起不同要素效应在区域间的差异。研究的政策启示是:为了增强城镇化、工业集聚对县域工业增长的促进作用,要注重城镇化发展质量,统筹产业发展规划和城镇布局,打造促进工业发展的产业园区,引导县域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提高城乡工业的产业关联性,促使城乡产业水平的竞争转变为垂直生产链上的相互合作,通过产业互补,支撑产业升级,进而促进县域工业的稳定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工业集聚 县域工业增长 安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职业教育供给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谷小勇 经宏伟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9-12,共4页
文章在实证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安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职业教育供给现状,指出了供给渠道及主体行为有局限性、供给方式及内容与需求不相适应、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师资建设落后等问题,进而提出了提高政府机构的供给效率、进一步发挥学... 文章在实证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安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职业教育供给现状,指出了供给渠道及主体行为有局限性、供给方式及内容与需求不相适应、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师资建设落后等问题,进而提出了提高政府机构的供给效率、进一步发挥学校和社会的积极作用、创新教学方式、改善教学内容、加大资金支持、完善执行监督机制和强化师资管理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职业教育 供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政策反思 被引量:24
6
作者 谷小勇 张巍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36-141,共6页
近年来,各级政府在制定、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政策过程中存在过度重视工商资本农企、不重视在乡小农的新型农业职业化培育、对农民合作社扶持过度及对种养大户和家庭农场的经营方式定位不清等问题。学界对此进行了探讨并给出了一... 近年来,各级政府在制定、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政策过程中存在过度重视工商资本农企、不重视在乡小农的新型农业职业化培育、对农民合作社扶持过度及对种养大户和家庭农场的经营方式定位不清等问题。学界对此进行了探讨并给出了一些政策建议,但一些研究结论有失偏颇,应予以矫正。通过调研分析认为,政府应恢复工商资本农企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地位,积极培育在乡小农为新型农业职业农民,消减和调整对农民合作社的扶持,促进种养大户规模化经营和家庭农场集约化经营,以规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建立,充分发挥其对我国农业发展的正面带动作用,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农民合作社 培育政策 新型职业农民 家庭农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村庄治理能人的产生:历史嬗变与时代选择 被引量:8
7
作者 徐理响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56-63,共8页
村庄治理能人的数量与质量对于村庄治理与善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从村庄治理现代化的视角来看,村庄治理能人的本质问题是其产生与运行方式的现代化。从历史发展视角观测,从传统性到现代性、从政治性与行政性到民主化与法治化、从单一... 村庄治理能人的数量与质量对于村庄治理与善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从村庄治理现代化的视角来看,村庄治理能人的本质问题是其产生与运行方式的现代化。从历史发展视角观测,从传统性到现代性、从政治性与行政性到民主化与法治化、从单一到多元,构成了村庄治理能人产生与运行的基本演进逻辑。当下,建立在村民自治基础上,以民主选举型为主导的,选聘型、选派型、社会型等并存的多元村庄治理能人产生机制日益形成。村庄治理能人产生的民主化、法治化、多元化,在化解乡村现代化进程中治理主体数量不足、能力单一、结构失衡问题之同时,亦为矫正能人治村的潜在弊端,优化村庄治理体系,提升村庄治理能力,提供了有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庄治理 能人 历史演进 时代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农技推广零行为供给现象透视 被引量:1
8
作者 谷小勇 张巍巍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7-122,共6页
近年,我国国家农技推广供给效果欠佳。这主要是因为部分国家农技推广人员职业自信心缺乏、对小农存在一定偏见、敬业思想不足,同时存在较强的工资外收入追求思想,从而实施零行为供给所致。因此,国家应采取以农业从业人员服务满意度作为... 近年,我国国家农技推广供给效果欠佳。这主要是因为部分国家农技推广人员职业自信心缺乏、对小农存在一定偏见、敬业思想不足,同时存在较强的工资外收入追求思想,从而实施零行为供给所致。因此,国家应采取以农业从业人员服务满意度作为考核农技推广管理者政绩的主要标准,改革乡镇国家农技推广管理体制和村级农技员制度,制定根据农业从业人员年龄、受教育程度及需求状况供给的国家农技推广机构工作程序,以及建立按农业从业人员满意度分配收入的绩效工资制度等措施,消除他们零行为供给的思想根源,堵塞农技推广人员零行为供给滋生的制度漏洞,使其主动弃零向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技推广人员 零行为供给 农业从业人员 农技推广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实行农地反租倒包的优势、重大益处及制度设计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巍巍 谷小勇 王超 《农业考古》 2016年第1期250-256,共7页
大量抛荒山旱地的存在为甘肃发展农地规模经营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缓慢的农地流转制约了这一发展趋势。反租倒包是把农户持有的小块承包农地大规模流转给需求者的最佳方式。在甘肃广泛实行之,加快其农地流转速度和规模,可以有效促... 大量抛荒山旱地的存在为甘肃发展农地规模经营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缓慢的农地流转制约了这一发展趋势。反租倒包是把农户持有的小块承包农地大规模流转给需求者的最佳方式。在甘肃广泛实行之,加快其农地流转速度和规模,可以有效促进其农地规模经营快速发展。本文对甘肃实行反租倒包所具有的优势条件和可能会带来的重大益处做了深入剖析,并设计了一个包含反租倒包流程、应遵循原则、租金确定、配套制度和设施建设等内容在内的、具有甘肃特色的农地反租倒包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省 农地流转 反租倒包 规模经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