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户外电子设备箱结构设计及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家明 刘鲁军 周瑞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1-76,共6页
基于户外机箱结构设计的特点,阐述了一种电子设备结构设计流程。论述了结构总体方案设计要点、密封性设计、电磁兼容性设计、三防设计、维修性设计、热设计,给出了密封条压缩量、波导通风板结构尺寸的计算公式。运用此设计流程,设计了... 基于户外机箱结构设计的特点,阐述了一种电子设备结构设计流程。论述了结构总体方案设计要点、密封性设计、电磁兼容性设计、三防设计、维修性设计、热设计,给出了密封条压缩量、波导通风板结构尺寸的计算公式。运用此设计流程,设计了一种户外电子设备,详细分析了产品的结构设计。产品样机各项指标满足设计要求,验证了该设计方法的工程应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箱结构 密封性设计 电磁兼容性 三防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836C波段双线偏振多普勒雷达及其在一次降水过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3
2
作者 曹俊武 刘黎平 +1 位作者 陈晓辉 陈刚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92-200,257,共10页
该文介绍了2004年完成的在北京市气象局升级改造后的3836C波段双线偏振多普勒雷达的技术状况,并通过对2004年11月9日北京地区一次大范围层状云降水观测资料的分析,讨论了其探测资料的质量情况和对降水粒子的探测性能,同时还根据零度层... 该文介绍了2004年完成的在北京市气象局升级改造后的3836C波段双线偏振多普勒雷达的技术状况,并通过对2004年11月9日北京地区一次大范围层状云降水观测资料的分析,讨论了其探测资料的质量情况和对降水粒子的探测性能,同时还根据零度层亮带内不同相态降水粒子的散射和空间取向等特征建立了一种利用双线偏振雷达观测资料识别零度层亮带的方法,并利用该雷达的观测资料对识别结果做分析检验,最后讨论了零度层亮带内各种降水粒子相态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除线性退极化比LDR未作分析外,3836雷达探测到的这次降雨过程的分析结果与国外双线偏振雷达的研究结果相似,其对降水粒子相态结构的反映比较有效合理。建立的零度层亮带识别模式合理,识别得到的结果能反映零度层亮带的特征。通过对零度层亮带内各偏振参数的变化特点分析,从双偏振雷达测量参数的角度解释了“零度层亮带”现象的形成是由于在零度层以下的冰相粒子融化成大雨滴然后再裂碎为小雨滴,从而造成在该层内水平偏振反射率因子ZH、差分反射率因子ZDR先增大后减小、水平/垂直偏振波零延迟相关系数ρhv(0)先减小后增大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836C波段双线偏振多普勒雷达 资料质量 零度层亮带 降水粒子的相态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逻辑法在双线偏振雷达识别降水粒子相态中的研究 被引量:95
3
作者 曹俊武 刘黎平 葛润生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27-836,共10页
根据不同相态降水粒子的散射和空间取向等特征建立了基本形式为不对称的T型函数的模糊逻辑识别的隶属函数,完善了该识别方法的流程,并利用美国KOUN雷达的观测资料,详细讨论了利用双线偏振雷达观测资料识别降水粒子相态的方法,并对其在... 根据不同相态降水粒子的散射和空间取向等特征建立了基本形式为不对称的T型函数的模糊逻辑识别的隶属函数,完善了该识别方法的流程,并利用美国KOUN雷达的观测资料,详细讨论了利用双线偏振雷达观测资料识别降水粒子相态的方法,并对其在实际业务运用中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探讨。通过分析,作者认为:(1)利用模糊逻辑方法处理双线偏振雷达测量到的偏振参数,可以识别降水区域的降水粒子相态,反映降水区域的相态结构,识别的结果基本合理,但还需要资料作进一步的研究。(2)从实际资料的分析结果来看,虽然利用模糊逻辑法识别降水粒子相态得到的结果比较粗,没有明确的数据特征值,但是它基本上能反映各种降水粒子的相态结构,其识别的结果对目前日常的天气预报参考和人工影响天气的作业指挥和效果评估来说还是符合可用的。为中国国内未来的双线偏振雷达业务运行提供参考和帮助。(3)根据有限的观测资料分析表明,降水区域中出现60dBZ以上的回波强度,并不一定就会出现冰雹,还有可能是大粒子的液态降水。综合考虑双线偏振雷达的测量参数,可以得到更合理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逻辑 双线偏振雷达 降水粒子的相态结构 隶属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双线偏振雷达相位探测精度的分析 被引量:24
4
作者 曹俊武 胡志群 +2 位作者 陈晓辉 方文贵 屈凯峰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17-822,共6页
从理论公式出发,讨论了不同谱宽、相关系数、雷达波长等参数对差传播相移ΦDP的探测精度δ的影响,并根据实际的雷达探测资料进行了验证和分析。结果表明,在其他参数不变的条件下,δ随着样本对数M的增加而减小,M较小时,减小的幅度很大,随... 从理论公式出发,讨论了不同谱宽、相关系数、雷达波长等参数对差传播相移ΦDP的探测精度δ的影响,并根据实际的雷达探测资料进行了验证和分析。结果表明,在其他参数不变的条件下,δ随着样本对数M的增加而减小,M较小时,减小的幅度很大,随着M的增大,减小的幅度逐渐变小;δ随着谱宽的增大而增大,只有在σV=1m.s-1时除外;δ随着|ρHV|越大而减小;S和C波段的雷达探测的δ要明显小于X波段。对CPDRW实测的一次强降水过程的探测资料分析结果表明,实际的观测中很难满足δ<1°的探测精度要求,还需要对原始探测资料进行预处理。就本个例而言,当平均区间为3km时,对所有降水回波的观测都能满足δ要求,其研究结果可为今后双线偏振雷达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偏振雷达信号处理 差传播相移 探测精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波段相控阵天气雷达对流过程观测外场试验及初步结果分析 被引量:37
5
作者 刘黎平 吴林林 +4 位作者 吴翀 汪旭东 陈晓辉 曹俊武 庄薇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79-1094,共16页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与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研发了专门用于快速观测对流过程、具有多波束观测能力的X波段相控阵天气雷达(XPAR),并利用该雷达与C波段双线偏振雷达(CPOL)于2013年4~6月在广东省江门市...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与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研发了专门用于快速观测对流过程、具有多波束观测能力的X波段相控阵天气雷达(XPAR),并利用该雷达与C波段双线偏振雷达(CPOL)于2013年4~6月在广东省江门市鹤山站进行了对比观测试验,以检验该雷达观测模式及其对快速变化的对流云演变过程的观测能力,为进一步改进雷达观测模式提供依据。本文首先介绍了XPAR的主要技术指标和观测模式,利用实测数据对比分析了三种观测模式观测的回波结构、灵敏度,并与C波段双线偏振雷达数据进行了对比,详细分析了2013年5月30日一次中尺度线状对流系统后部的单体的发展和消亡过程,讨论了XPAR分钟级数据在分析对流过程演变中的作用。结果表明:(1)XPAR三种观测模式获取的降水回波结构合理,实现了在1 min内完成一个高空间分辨率的体扫的探测功能,数据的时空分辨率远远高于现有的机械扫描雷达;(2)XPAR的精细观测模式数据揭示了单体触发、发展和演变过程,清晰给出了两次径向辐合发展过程及其与回波发展的关系,给出了新一代天气雷达和C波段双线偏振雷达不能提供的新的事实;(3)XPAR分钟级数据对进一步认识对流单体内部γ中尺度及其更小尺度系统的发展和演变有非常大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波段相控阵天气雷达 观测模式检验 对流单体精细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X波段双线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差分相位数据质量控制 被引量:36
6
作者 肖艳姣 王斌 +2 位作者 陈晓辉 曹俊武 杨贤明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23-230,共8页
针对移动X波段双线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提出了一套差分相位数据质量控制算法,包括地物杂波抑制、退折叠、初始差分相位调整和滤波等,然后利用2个个例分析了这种差分相位数据质量控制算法的效果。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地识别和消除差分... 针对移动X波段双线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提出了一套差分相位数据质量控制算法,包括地物杂波抑制、退折叠、初始差分相位调整和滤波等,然后利用2个个例分析了这种差分相位数据质量控制算法的效果。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地识别和消除差分相位数据中的地物杂波、退掉折叠的相位和滤除正常的随机差分相位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波段双线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 差分相位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控阵雷达扫描方式对回波强度测量的影响 被引量:26
7
作者 吴翀 刘黎平 +2 位作者 汪旭东 范辉 刘琦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06-414,共9页
有源数字阵列雷达的波束设计非常灵活,可变的波束宽度和多波束模式不仅可以满足不同任务的观测需求,还可有效节约扫描时间,但阵列天线参数随波位改变的特性对相控阵天气雷达回波强度的精确定标提出了挑战。2013年4—6月,中国气象科学研... 有源数字阵列雷达的波束设计非常灵活,可变的波束宽度和多波束模式不仅可以满足不同任务的观测需求,还可有效节约扫描时间,但阵列天线参数随波位改变的特性对相控阵天气雷达回波强度的精确定标提出了挑战。2013年4—6月,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与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的X波段一维有源相控阵天气雷达(X-PAR)进行了装配后的首次测试观测。对比该雷达与相同位置的C波段双线偏振雷达(C-POL)观测资料发现,X-PAR不同宽度的扫描波束均能取得较合理的观测资料。但由于各模式的雷达方程及其标定方法不尽相同,并受到阵列天线照射体积、展宽波束和发射增益的影响,造成X-PAR回波强度存在一定的测量偏差。结合天线参数分析和实际数据统计将测量偏差订正至±1 dB内,为雷达的进一步调试和改进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控阵天气雷达 回波强度 定量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载X波段双线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及其数据处理系统 被引量:13
8
作者 陈晓辉 曹俊武 +2 位作者 胡志群 肖艳娇 汪旭东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16-125,共10页
文章介绍了车载X波段双线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及其数据处理系统,并对其资料质量和应用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该雷达采用的单发双收的工作机制,实现对Z_H、Z_(DR)、Φ_(DP)、K_(DP)、ρ_(HV)(0)以及L_(DR)等参数的探测。这些信息反映了... 文章介绍了车载X波段双线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及其数据处理系统,并对其资料质量和应用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该雷达采用的单发双收的工作机制,实现对Z_H、Z_(DR)、Φ_(DP)、K_(DP)、ρ_(HV)(0)以及L_(DR)等参数的探测。这些信息反映了云和降水粒子的范围、大小和运动变化等特征,是研究云和降水特别是灾害性天气的形成机制及其物理过程变化的有效工具。基于该雷达的数据处理系统是在利用这些测量参数的基础上,可以实现降水处理和降水粒子相态识别功能,为用户提供有效的气象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载X波段双线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 数据处理系统 降水估测 相态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廓线雷达在强降水监测预警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吴蕾 董丽萍 +1 位作者 王令 王国荣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65-872,共8页
本文在风廓线雷达观测风场的基础上发展了低空风切变指数、高低空急流指数和温度平流三种产品算法,并将其用于两次强降水过程的监测预警研究。通过分析强降水发生前后风廓线雷达二次产品的变化得出:低空风切变指数在降水开始和结束时... 本文在风廓线雷达观测风场的基础上发展了低空风切变指数、高低空急流指数和温度平流三种产品算法,并将其用于两次强降水过程的监测预警研究。通过分析强降水发生前后风廓线雷达二次产品的变化得出:低空风切变指数在降水开始和结束时均会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低空急流指数一般在降水前3~4个小时开始增强,降水减弱时则大幅减小;高空急流指数在降水前2个小时左右会出现小幅的波动;此外,高低层冷暖平流强度和厚度的变化与降水过程也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廓线雷达 风切变 急流 温度平流 强降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波段双多基地多普勒雷达资料处理和三维变分风场反演方法研究 被引量:22
10
作者 刘黎平 莫月琴 +1 位作者 沙雪松 苏涛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86-996,共11页
研究了双多基地多普勒雷达资料的配对方法、风场反演的区域和精度,并研制了基于三维变分方法的双多基地多普勒雷达系统的风场反演系统。利用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一个主动雷达和两个侧向接收天线组成的双多基地多普勒雷达系... 研究了双多基地多普勒雷达资料的配对方法、风场反演的区域和精度,并研制了基于三维变分方法的双多基地多普勒雷达系统的风场反演系统。利用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一个主动雷达和两个侧向接收天线组成的双多基地多普勒雷达系统获取的外场试验资料,进行了风场反演试验。该风场反演方法利用主动雷达和被动接收系统测量的径向速度作为弱约束,用质量连续方程作为强约束,来反演三维速度场。利用Ad-vanced Regional Prediction System(ARPS)模式模拟的一次龙卷过程的结果,进行了风场反演的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双多基地多普勒雷达系统能较准确再现龙卷的中尺度特征和强上升气流的结构,从上下两个方向进行垂直积分可以减小垂直速度的反演误差,利用两个侧向接收系统的资料能进一步减小径向速度随机误差对风场反演的影响,增大风场反演的范围。三个分系统单独获取的资料空间配对效果很好,利用不同雷达径向速度反演的风场比较近似,反演的风场与径向速度定性分析和速度方位显示方法(VAD)结果比较一致,该双多基地多普勒雷达系统同步观测技术设计合理,在实时探测三维风场特别是探测近地层风场方面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多基地多普勒雷达 资料处理 风场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基地多普勒天气雷达探测能力分析 被引量:15
11
作者 莫月琴 刘黎平 +2 位作者 徐宝祥 苏涛 沙雪松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94-1005,共12页
双基地多普勒天气雷达系统是由一个常规多普勒天气雷达和一个或多个远程被动低增益接收机共同组成,是大气风场探测领域的新技术之一。文中首先在瑞利散射假设的前提下,考虑了雷达波的偏振方向、散射体的空间位置等条件,推导了小球形粒... 双基地多普勒天气雷达系统是由一个常规多普勒天气雷达和一个或多个远程被动低增益接收机共同组成,是大气风场探测领域的新技术之一。文中首先在瑞利散射假设的前提下,考虑了雷达波的偏振方向、散射体的空间位置等条件,推导了小球形粒子散射函数在双基地雷达系统中的表达形式,建立了双基地雷达气象方程,并将该方程应用于双基地雷达的探测能力、有效探测范围等方面分析,模拟计算了侧向散射能力和被动雷达回波功率在空间的分布变化,为探讨去除旁瓣影响提供了依据。通过分析证明了双基地雷达系统工作状态垂直偏振优于水平偏振的结论。在入射波为水平偏振情况下,高空探测好于低空,而垂直偏振情况则是低空的散射能力强。如果采用双线偏振发射体制,根据需要采用不同的偏振波组合,能够有效扩大双基地探测的范围和信息量。在水平偏振情况下较强回波区域在基线附近和被动雷达一侧的基线延长线周围。由于侧向散射强度低于后向散射强度,双基地雷达对于弱天气回波不太敏感,它的探测范围小于单基地雷达的探测范围。在双基地雷达探测中旁瓣污染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文中对双基地雷达参数进行了模拟回波强度计算,并与实测回波资料进行了比较,两者较一致,存在差别的重要原因可能是被动接收天线的垂直变化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基地 侧向散射 双基地雷达气象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波段调频连续波天气雷达探测系统及观测试验 被引量:11
12
作者 阮征 金龙 +2 位作者 葛润生 李丰 吴俊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77-592,共16页
对降水云更高时、空分辨率观测资料的需求推动了天气雷达技术的发展,调频连续波雷达(FMCW)系统采用收发分置双天线体制,采用数字直接移相(DDS)技术和快速傅里叶变换(FFT)信号处理技术,获取高度分辨率达到15、30 m,探测周期2—3 s的回波... 对降水云更高时、空分辨率观测资料的需求推动了天气雷达技术的发展,调频连续波雷达(FMCW)系统采用收发分置双天线体制,采用数字直接移相(DDS)技术和快速傅里叶变换(FFT)信号处理技术,获取高度分辨率达到15、30 m,探测周期2—3 s的回波功率谱分布和谱参数,具有脉冲多普勒雷达无法比拟的探测优势。C波段FMCW(C-FMCW)雷达最小可测信号功率达到-170 dBm,微弱信号的定量标校是技术难点。采用标准信号源输出单频信号,经过数字直接移相扩展为与雷达系统相同扫频范围信号,得到最小输入功率可达-169.77 dBm的定标曲线,由定量标校后的谱分布计算得到回波强度谱密度分布。该雷达于2013年6月起在安徽定远开始观测,利用8月24日降水过程探测数据,与距离该地48 km的蚌埠和83 km的合肥SA扫描雷达观测数据,分别进行对流云与层状云的观测比对分析。对于均匀分布的层状降水云,C-FMCW雷达与SA雷达探测结果基本接近,C-FMCW雷达与蚌埠SA雷达的平均均方根误差为1.75 dB,与合肥SA雷达的平均均方根误差为2.02 dB,C-FMCW雷达与两部SA雷达探测的回波强度差异小于1 dB。对观测试验谱参数及回波强度谱密度分布进行了初步分析,C-FMCW雷达在研究降水云体的相态分区、晴空大气边界层回波等方面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有助于加深对强降水云中垂直运动的强烈变化的探测和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波段调频连续波天气雷达 定量标校 数据比对 降水云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波段一维扫描有源相控阵天气雷达测试定标方法 被引量:17
13
作者 刘黎平 吴翀 +1 位作者 汪旭东 葛润生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9-140,共12页
该文根据有源相控阵天气雷达的体制特点,参考多普勒天气雷达测试定标方法,提出了一维扫描有源相控阵天气雷达的测试和定标方法,将测试重点放在天馈系统、T/R组件、脉冲压缩、动态范围的测试和定标上,以解决不同观测模式、不同波位的天... 该文根据有源相控阵天气雷达的体制特点,参考多普勒天气雷达测试定标方法,提出了一维扫描有源相控阵天气雷达的测试和定标方法,将测试重点放在天馈系统、T/R组件、脉冲压缩、动态范围的测试和定标上,以解决不同观测模式、不同波位的天线增益等参数变化引起的回波强度测量误差问题。测试结果表明:天馈系统在不同观测模式下的天线参数随仰角的变化情况、波束指向的准确度、T/R组件的动态范围等均符合设计要求,回波强度和径向速度定标精度较高。雷达经过测试和定标后,于2014年5—8月分别在安徽定远和四川甘孜进行外场试验,并与附近多普勒天气雷达(SA)和C波段双线偏振雷达观测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回波强度误差在合理范围内,精细测量、警戒搜索、快速观测3种模式观测的强回波的水平和垂直位置、结构和系统误差均比较一致,数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相控阵天气雷达 回波强度 测试定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复阻抗的电压暂降定位方法 被引量:15
14
作者 程志友 王雪菲 徐佳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49-154,共6页
电压暂降是目前电力系统最重要的电能质量问题之一,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针对传统算法运算复杂、精度较差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复阻抗的电压暂降定位方法。该方法首先对检测到的电压和电流信号分别进行Hilbert变换构造其解析信号,然后... 电压暂降是目前电力系统最重要的电能质量问题之一,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针对传统算法运算复杂、精度较差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复阻抗的电压暂降定位方法。该方法首先对检测到的电压和电流信号分别进行Hilbert变换构造其解析信号,然后计算对应的复阻抗,利用电压暂降发生时阻抗和相位突变的特性,结合超限判别,准确定位电压暂降的发生时刻,检测出其持续时间,最后通过实验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检测精度高、易于判别,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LBERT变换 复阻抗 电压暂降 电能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阶累积量和小波变换的调制识别算法 被引量:44
15
作者 谭晓衡 褚国星 +1 位作者 张雪静 杨扬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71-177,共7页
针对当前调制识别算法在低信噪比下识别率不高的问题,提出结合高阶累积量和小波变换的混合调制识别算法。该算法利用了小波变换提取的两个特征参数,以及基于四阶和六阶累积量构造出一个新的特征参数,并应用反向传播神经网络分类器对调... 针对当前调制识别算法在低信噪比下识别率不高的问题,提出结合高阶累积量和小波变换的混合调制识别算法。该算法利用了小波变换提取的两个特征参数,以及基于四阶和六阶累积量构造出一个新的特征参数,并应用反向传播神经网络分类器对调制信号进行识别。仿真结果证明,该算法能够在信噪比低至2dB时,识别率仍可达到98%以上,由此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稳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制识别 高阶累积量 小波变换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线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识别冰雹区方法研究 被引量:45
16
作者 曹俊武 刘黎平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3-19,共7页
利用美国KOUN雷达的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观测资料,讨论分析了利用双线偏振雷达观测资料识别冰雹区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利用模糊逻辑法识别冰雹的识别模式,并对其得到的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为国内未来的双线偏振雷达业务运行提供参... 利用美国KOUN雷达的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观测资料,讨论分析了利用双线偏振雷达观测资料识别冰雹区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利用模糊逻辑法识别冰雹的识别模式,并对其得到的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为国内未来的双线偏振雷达业务运行提供参考和帮助。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模糊逻辑法利用双线偏振雷达观测资料建立的识别模式,不仅可以反映出实际的冰雹区位置,而且还可以对其分类。其识别的结果比较符合实际的天气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线偏振多普勒雷达 模糊逻辑法 冰雹 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线偏振雷达判别降水粒子类型技术及其检验 被引量:45
17
作者 曹俊武 刘黎平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6-127,共12页
在综合分析国内外降水粒子相态识别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双线偏振雷达的应用需求,建立了一套利用双线偏振雷达探测资料识别降水粒子类型的识别模式,并根据美国KOUN雷达观测资料对该模式进行了分析验证,同时检验了模式中的几个偏振参数... 在综合分析国内外降水粒子相态识别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双线偏振雷达的应用需求,建立了一套利用双线偏振雷达探测资料识别降水粒子类型的识别模式,并根据美国KOUN雷达观测资料对该模式进行了分析验证,同时检验了模式中的几个偏振参数:差分反射率因子ZDR、差传播相移KDP、水平偏振和垂直偏振回波功率零滞后互相关系数ρHV(0)对不同降水粒子的识别效果。通过分析认为:利用该识别模式得到的结果基本合理,可以反映降水区域内降水粒子的相态结构,但还需要对资料作进一步的研究。同时在识别各类降水粒子方面,ZDR的效果要高于KDP和ρHV(0),在缺乏相关资料的情况下可以考虑用ZH和ZDR配对识别的结果作为真实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线偏振雷达 差分反射率因子ZDR 降水粒子类型 识别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NRAD/CC雷达速调管运行状态控制 被引量:9
18
作者 徐八林 刘黎平 +3 位作者 张涛 熊岐 杨宇 王涛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73-378,共6页
速调管性能直接影响到雷达探测的回波质量、运行成本和使用时间,目前使用和维护好速调管是雷达站提高业务质量和降低成本的主要环节之一。从云南6部CINRAD/CC雷达近年来的运行情况看,使用和维护好速调管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以德宏、普... 速调管性能直接影响到雷达探测的回波质量、运行成本和使用时间,目前使用和维护好速调管是雷达站提高业务质量和降低成本的主要环节之一。从云南6部CINRAD/CC雷达近年来的运行情况看,使用和维护好速调管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以德宏、普洱的速调管使用维护为个例,在速调管工作原理的基础上,结合前期实际工作中经验,以收集极波形、发射功率和地物回波变化三项指标来判断运行性能状况。通过多年分析总结,电子枪通常是速调管的易损和易老化部件,对此主要提出速调管使用初期宜适当调高电子枪灯丝电流以使灯丝充分激活和保证新管具有较好的真空度;中期宜灯丝电流略低运行;晚期速调管的阴极发射能力可能会有所下降,在此时可又适当调高灯丝电流,以保证雷达探测的回波质量。通过对速调管工作阶段提出分段运行的新措施和建议,从实际效果看,在不影响探测质量的前提下应能提高速调管的使用时间,供同行探讨。对其他型号CINRAD雷达也应有较好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 速调管 运行状态控制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天山北坡净初级生产力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20
19
作者 尹小君 祝宏辉 +3 位作者 Gao Gerry 高军 郭丽洁 王娇娇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195-202,共8页
天山北坡是中国农牧业发展基地,也是“一带一路”开发重点区域。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是影响天山北坡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的2个重要因素,定量评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天山北坡草场可持续性利用具有重要意义。该... 天山北坡是中国农牧业发展基地,也是“一带一路”开发重点区域。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是影响天山北坡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的2个重要因素,定量评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天山北坡草场可持续性利用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采用MODIS C6遥感数据、气象数据和野外实测数据,分析2004-2015年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天山北坡NPP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2004-2015年天山北坡实际净初级生产力(Actual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A)介于128.67~170.49 g/(m^2·a)之间,总体呈现增加趋势;西部区域NPPA年均值最高,天山北坡NPPA的主要供给区是中西部区域。天山北坡不同区域年均温度及降水量呈现明显差异,降水对NPPA的影响大于温度。同时,人类活动对NPP的影响(Human Activities on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H),总体上由负作用逐渐向正作用转变,正作用增强区域主要分布在奇台县、木垒县和天山北坡东部部分地区,负作用逐渐增强区域主要分布在奎屯市及乌苏市部分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气候变化 NPP 人类活动 天山北坡 MODIS C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北斗3号PPP-B2b信号的精密单点定位精度分析 被引量:21
20
作者 黄伦文 孟宪伟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16-519,共4页
选取IGMAS中国区域的5个测站2020年年积日(doy)112~116期间的观测数据,分析北斗3号PPP-B2b信号静态、动态精密单点定位(PPP)精度。结果表明,B2b轨道产品R、A、S方向精度分别优于0.07 m、0.33 m、0.24 m,钟差STD优于0.08 ns;在中国区域内... 选取IGMAS中国区域的5个测站2020年年积日(doy)112~116期间的观测数据,分析北斗3号PPP-B2b信号静态、动态精密单点定位(PPP)精度。结果表明,B2b轨道产品R、A、S方向精度分别优于0.07 m、0.33 m、0.24 m,钟差STD优于0.08 ns;在中国区域内,利用北斗3号PPP-B2b信号,静态PPP定位N、E、U方向精度RMS分别达到0.8 cm、1.5 cm、1.6 cm,动态PPP定位精度RMS分别达到3.6 cm、6.0 cm、12.2 cm,可满足导航与位置服务、大地测量等应用服务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3号 精密单点定位 PPP-B2b 精度 位置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