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琼脂—磷灰石仿生纳米复合材料修复兔胫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周剑 张建湘 +3 位作者 汤健 李全利 周健 蔡华琼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43-45,共3页
目的研究我们合成的新型琼脂—磷灰石(AG-HA)仿生纳米复合材料修复骨缺损的效果。方法通过在兔胫骨做腔隙性骨缺损植入新型AG-HA仿生纳米复合材料与空白对照组做对比,并通过X射线放射学检查和组织学检查来评价这种新型硬组织修复材料促... 目的研究我们合成的新型琼脂—磷灰石(AG-HA)仿生纳米复合材料修复骨缺损的效果。方法通过在兔胫骨做腔隙性骨缺损植入新型AG-HA仿生纳米复合材料与空白对照组做对比,并通过X射线放射学检查和组织学检查来评价这种新型硬组织修复材料促进骨缺损修复的效果。结果X线片显示,随着时间延长实验组骨缺损骨痂增多,12周基本愈合,塑形完成;对照组未见骨性修复,形成骨不连;组织学观察实验组术后4周材料开始吸收,8周后降解被新生骨取代,12周完全修复;对照组各时间点均由纤维组织充填。结论新型AG-HA仿生纳米复合材料能有效促进临界性骨缺损的修复,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琼脂 羟基磷灰石 骨修复材料 骨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F-1在骨缺损修复中的作用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彦梅 邹多宏 何家才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2期183-185,共3页
骨缺损时,缺损端及其附近的骨膜和血管受损,因此缺损区血管生长能力差,促进细胞增殖及成骨分化所需的营养因子缺乏。而充足的血供是维系骨缺损修复重建的必要条件,因此只有尽早地在骨缺损区构建有效的血管网络,才能为各种细胞的成... 骨缺损时,缺损端及其附近的骨膜和血管受损,因此缺损区血管生长能力差,促进细胞增殖及成骨分化所需的营养因子缺乏。而充足的血供是维系骨缺损修复重建的必要条件,因此只有尽早地在骨缺损区构建有效的血管网络,才能为各种细胞的成骨活动提供营养支持和代谢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缺损修复 HIF-1 生长能力 营养因子 成骨分化 细胞增殖 修复重建 骨缺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颌后牙垂直骨量不足植牙患者上颌窦内提升术同期植入种植体临床观察 被引量:24
3
作者 袁长永 王鹏来 +2 位作者 秦雁雁 刘宗响 陈佳龙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1期95-97,共3页
目的观察上颌窦内提升同期植入种植体用于上颌后牙垂直骨量不足患者的疗效。方法拟行牙种植治疗的牙缺失患者27例,缺失牙34颗:第二前磨牙6颗、第一磨牙18颗、第二磨牙10颗。使用锥形束CT测量剩余牙槽骨高度(RBH):第二前磨牙平均高度4.7 ... 目的观察上颌窦内提升同期植入种植体用于上颌后牙垂直骨量不足患者的疗效。方法拟行牙种植治疗的牙缺失患者27例,缺失牙34颗:第二前磨牙6颗、第一磨牙18颗、第二磨牙10颗。使用锥形束CT测量剩余牙槽骨高度(RBH):第二前磨牙平均高度4.7 mm,第一磨牙平均高度4.1 mm,第二磨牙平均高度4.3 mm。所有患者行上颌窦内提升并同期植入种植体,术后3个月复诊,检查患者软硬组织愈合情况,锥形束CT(CBCT)检查种植体周围骨愈合情况及上颌窦底新骨形成状况。若情况良好,则行二期手术及上部牙冠修复。术后3年复查,采用Cochran标准评价种植体是否符合存留标准。结果本组共植入34颗种植体,包括上颌第二前磨牙6颗、上颌第一磨牙18颗及上颌第二磨牙10颗。6例术后出现上颌窦并发症,给予对症处理10 d症状后均消失。本组1例出现种植体松动、脱落,给予重新种植后骨结合良好。其余患者术后3个月复查CBCT显示种植体骨结合形成,根部完全被骨质包绕,上颌窦底新形成骨质均匀。术后随访期间,1例患者的种植体在负载后10个月因种植体周围炎症而拔除,其余种植体均成功存留,种植体3年存留率为97.1%。结论对于上颌后牙垂直骨量不足的患者,行上颌窦内提升同期植入种植体成功率较高,术后并发症较轻,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缺失 上颌后牙缺失 牙种植 上颌窦内提升术 骨增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