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网络药理学结合指纹图谱与多元统计分析预测蟾皮质量标志物 被引量:4
1
作者 历帅帅 李鹏飞 +4 位作者 任萃姣 李靖季 罗川 金传山 张伟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72-1278,共7页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结合指纹图谱与多元统计分析预测蟾皮质量标志物。方法 基于文献分析定位蟾皮质量标志物范围来源,通过网络药理学筛选蟾皮中药效相关成分,结合指纹图谱和多元统计分析筛选出影响蟾皮批次间差异性成分,将药效成分与...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结合指纹图谱与多元统计分析预测蟾皮质量标志物。方法 基于文献分析定位蟾皮质量标志物范围来源,通过网络药理学筛选蟾皮中药效相关成分,结合指纹图谱和多元统计分析筛选出影响蟾皮批次间差异性成分,将药效成分与特征差异性成分关联,预测质量标志物,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和含量测定。结果 蟾皮质量标志物为沙蟾毒精、华蟾毒它灵、蟾毒灵、华蟾酥毒基、蟾蜍噻咛,能与主要抗肿瘤靶点稳定结合,其含量在多批次样品间具有一定差异,其中沙蟾毒精、蟾蜍噻咛整体较高,华蟾毒它灵、蟾毒灵、华蟾酥毒基整体较低。结论 沙蟾毒精、华蟾毒它灵、蟾毒灵、华蟾酥毒基、蟾蜍噻咛为蟾皮抗肿瘤作用的质量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蟾皮 质量标志物 网络药理学 指纹图谱 多元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黄芪的外观性状与内在质量特征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高巍 王志强 刘鸣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4期35-39,55,共6页
通过外观性状比对和药效成分含量测定,探究优质黄芪的整体质量特征。采用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黄芪项下的含量测定方法分别测定黄芪甲苷和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含量,结合外观性状、规格等级综合分析评价黄芪质量。结果表明,商... 通过外观性状比对和药效成分含量测定,探究优质黄芪的整体质量特征。采用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黄芪项下的含量测定方法分别测定黄芪甲苷和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含量,结合外观性状、规格等级综合分析评价黄芪质量。结果表明,商品规格等级越高,黄芪甲苷含量越低,黄芪皮部黄芪甲苷含量是木质部的7.6~13.8倍;黄芪枯朽空心部位黄芪甲苷含量较低;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在黄芪中分布较均匀,不随等级和规格变化而变化。由此可知,黄芪商品等级的优质与药效指标成分优质不统一,单以黄芪甲苷和毛蕊异黄酮葡萄苷2个指标成分代表黄芪质量存在一定局限性,黄芪质量应综合考虑栽植方式、生长年限、产地加工和规格等级;直播多年生黄芪在外观性状上更符合优质黄芪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 黄芪 黄芪甲苷 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 外观性状 内在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配方颗粒标准的麸炒薏苡仁炮制工艺
3
作者 闫士猛 高巍 +3 位作者 邢建永 温建云 高亭 胡雨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6期51-54,共4页
基于配方颗粒国家标准,研究麸炒薏苡仁的炮制加工工艺,为配方颗粒原料规模化生产提供技术参考。以甘油三油酸酯含量和出膏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对炒制温度、炒制时间和加麸量3个因素进行考察,优选适用于麸炒薏苡仁配方颗粒原料... 基于配方颗粒国家标准,研究麸炒薏苡仁的炮制加工工艺,为配方颗粒原料规模化生产提供技术参考。以甘油三油酸酯含量和出膏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对炒制温度、炒制时间和加麸量3个因素进行考察,优选适用于麸炒薏苡仁配方颗粒原料生产的炮制工艺。结果表明,影响因素的主次顺序依次为炒制时间、炒制温度、加麸量;优选的麸炒薏苡仁炮制工艺为炒制温度210℃、炒制时间16 min、加麸量15%。该炮制工艺合理可行、产品质量可控,可用于麸炒薏苡仁配方颗粒原料规模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麸炒薏苡仁 炮制工艺 配方颗粒国家标准 甘油三油酸酯 出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LC-ESI-QTOF/MS^E结合UNIFI快速分析华蟾素注射液化学成分 被引量:15
4
作者 吴欢 唐卯星 +4 位作者 陶欣怡 占翔 仇静文 高波 李庆林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98-506,共9页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源-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ESI-QTOF/MS)结合UNIFI天然产物信息平台快速分析华蟾素注射液化学成分。利用QTOF/MS非信息依赖扫描的MS^E模式采集复杂组分质谱信息,将采集的质谱数据文件和自建化学成分库导...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源-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ESI-QTOF/MS)结合UNIFI天然产物信息平台快速分析华蟾素注射液化学成分。利用QTOF/MS非信息依赖扫描的MS^E模式采集复杂组分质谱信息,将采集的质谱数据文件和自建化学成分库导入UNIFI,进行智能匹配,随后使用MassLynx工作站逐个核对。本实验共辨识76个化学成分,其中蟾蜍二烯羟酸内酯类36个、生物碱类12个(包括1种新成分)、小分子肽类13个、有机酸类7个、酰胺类4个、甾醇类2个、其他类2个。本方法能快速分离、分析华蟾素注射液复杂组分,为该制剂的毒-效成分及质量控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蟾素注射液 UPLC-ESI-QTOF/MS UNIFI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指标综合评价优选酒黄精传统蒸制工艺 被引量:4
5
作者 王荣 肖晓燕 +6 位作者 陈鹏 郭志俊 苏联麟 季德 汤清涵 高波 陆兔林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24期3479-3484,共6页
目的:针对“九蒸九晒”中的“九”尚不明确的问题,本实验通过探究酒黄精1~9次蒸制过程中浸出物和多糖含量的变化规律,同时考察不同蒸制次数的酒黄精饮片对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从而优选出最佳的蒸制次数。方法:以外观性状、浸出... 目的:针对“九蒸九晒”中的“九”尚不明确的问题,本实验通过探究酒黄精1~9次蒸制过程中浸出物和多糖含量的变化规律,同时考察不同蒸制次数的酒黄精饮片对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从而优选出最佳的蒸制次数。方法:以外观性状、浸出物含量及多糖为评价指标,采用综合评分法优选出综合评分值前3位的酒黄精饮片;采用环磷酰胺建立小鼠免疫抑制模型,观察3批酒黄精分别给药后小鼠的体质量变化情况和免疫脏器指数,通过碳粒廓清实验分析吞噬细胞功能,从而优选出酒黄精最优的蒸制次数。结果:综合评分法结果显示四蒸四晒、五蒸五晒、六蒸六晒酒黄精的综合评分值最高,分别是0.72、0.66、0.75;与模型组比较,四蒸四晒、五蒸五晒、六蒸六晒组的体质量变化率显著升高(P<0.01,0.05),胸腺、脾脏指数显著升高(P<0.01),吞噬细胞功能有显著改善(P<0.01,0.05);3批酒黄精组比较,体质量变化率与胸腺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六蒸六晒组脾脏指数高于四蒸四晒组(P<0.05),六蒸六晒廓清校正指数显著升高(P<0.05)。结论:六蒸六晒酒黄精性状、浸出物、多糖综合评分值最高;酒黄精按照传统蒸制工艺蒸制四、五、六次均能调节免疫,其中六蒸六晒效果更显著,从而优选出酒黄精最佳蒸制次数为六蒸。酒制黄精以“六蒸六晒”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黄精 传统蒸制工艺 综合评分法 蒸制次数 浸出物 多糖 碳粒廓清实验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纹图谱结合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的黑顺片质量标志物预测 被引量:1
6
作者 屈凌芸 薛蓉 +7 位作者 宫静雯 张玮烨 季徳 毛春芹 郭志俊 高波 胡雨 陆兔林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9期2719-2726,共8页
目的:结合指纹图谱、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初步分析黑顺片中的潜在质量标志物(Q-Marker)。方法: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建立黑顺片饮片指纹图谱,确认共有峰并进行指认,同时进行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构建“活... 目的:结合指纹图谱、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初步分析黑顺片中的潜在质量标志物(Q-Marker)。方法: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建立黑顺片饮片指纹图谱,确认共有峰并进行指认,同时进行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构建“活性成分-靶点-通路”网络,预测Q-Marker,采用分子对接验证。结果:建立了25批黑顺片饮片指纹图谱,确认了8个共有峰,通过对照品指认6个色谱峰,分别为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乌头碱,指纹图谱相似度为0.922~0.999。聚类分析将25批样品大致聚为2类,主成分分析显示S4、S10、S11批次的样品质量显著区别于其他批次;网络药理学分析表明,次乌头碱等6种成分均是黑顺片发挥药效的主要活性成分,主要发挥抗肿瘤、抗炎、保护心血管等作用,分子对接表明以上成分与关键靶点均有较强的结合活性,可能是黑顺片潜在Q-Marker。结论:本实验从多层面综合获取黑顺片的质量信息,对其质量标志物进行初步预测及验证,为进一步研究黑顺片作用机制,全面控制饮片质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顺片 炮制 生物碱 质量标志物 指纹图谱 化学模式识别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指标权重分析法结合正交试验优选醋南五味子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孙浩 罗川 胡雨 《陕西农业科学》 2020年第7期18-21,共4页
优选醋南五味子的最佳炮制工艺,为该药材的炮制加工提供参考。以外观性状、五味子酯甲及标准汤剂出膏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米醋用量,蒸制时间,闷润时间3个因素,优选醋南五味子的加工炮制工艺。醋南五味子的最优工艺为:取净... 优选醋南五味子的最佳炮制工艺,为该药材的炮制加工提供参考。以外观性状、五味子酯甲及标准汤剂出膏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米醋用量,蒸制时间,闷润时间3个因素,优选醋南五味子的加工炮制工艺。醋南五味子的最优工艺为:取净南五味子适量,用20%米醋拌匀,润制1 h,待米醋被吸尽后,置于蒸制容器中蒸制7h,取出,60℃干燥即可。优选的醋南五味子加工工艺稳定可行,可以为醋南五味子的产业化生产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南五味子 出膏率 正交试验 多指标权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试验法优选盐菟丝子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种振 高波 +1 位作者 罗川 胡雨 《陕西农业科学》 2021年第9期69-72,共4页
[目的]优选菟丝子盐炙的最佳工艺,为菟丝子的炮制加工提供参考。[方法]以外观性状及金丝桃苷为综合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菟丝子闷润时间、盐炙温度及盐水炒制时间3个因素,优选菟丝子盐炙的加工炮制工艺。[结果]菟丝子盐炙的工艺... [目的]优选菟丝子盐炙的最佳工艺,为菟丝子的炮制加工提供参考。[方法]以外观性状及金丝桃苷为综合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菟丝子闷润时间、盐炙温度及盐水炒制时间3个因素,优选菟丝子盐炙的加工炮制工艺。[结果]菟丝子盐炙的工艺为:取净菟丝子,用2%盐水拌匀,闷润0.5 h,置于130℃的炒药机中,炒制25 min,取出,晾凉,过筛即可。[结论]优选的菟丝子盐炙工艺稳定可行,可为菟丝子盐炙的扩大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菟丝子 金丝桃苷 外观性状 正交试验 综合评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