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HPLC特征图谱与多成分动态分析的黄精酒制过程成分变化规律及质量评价研究
1
作者 詹智洪 魏家保 +3 位作者 唐双燕 谢嘉慧 胡雨 张丽君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49-858,共10页
建立黄精特征图谱及果糖、蔗糖的含量测定方法,考察黄精不同酒制时间的化学成分变化并探寻其成分变化规律。以性状、醇溶性浸出物、多糖含量、果糖与蔗糖含量、特征图谱特征峰数量及峰面积为评价指标,综合比较优选出黄精最佳酒制时间,... 建立黄精特征图谱及果糖、蔗糖的含量测定方法,考察黄精不同酒制时间的化学成分变化并探寻其成分变化规律。以性状、醇溶性浸出物、多糖含量、果糖与蔗糖含量、特征图谱特征峰数量及峰面积为评价指标,综合比较优选出黄精最佳酒制时间,并建立该方法酒制所得酒黄精饮片的特征图谱。研究结果显示,黄精和酒黄精HPLC特征图谱分别呈现10、9个特征峰,其中6个特征峰由黄精传递至酒黄精,酒制过程中新增3个特征峰,4个特征峰消失。指认黄精各峰为尿苷(峰1)、腺嘌呤(峰4)、5-羟甲基糠醛(5-hydroxymethylfurfural,5-HMF)(峰5)、鸟苷(峰6)、胸苷(峰7)、色氨酸(峰8)、腺苷(峰9)、黄精碱A(峰10),酒制后酒黄精5号峰5-HMF峰面积显著增大,新增成分7号峰为5-(羟基甲基)-1H-吡咯-2-甲醛;浸出物和果糖含量呈增加趋势;蔗糖含量先增加后减少,在酒制8 h达到最大值;多糖含量呈减少趋势。综上所述,本研究建立的特征图谱及多成分含量检测方法,展现了黄精酒制过程中的多种成分变化规律,可为酒制工艺的优化提供数据参考,为黄精与酒黄精的质量控制提供新的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精 酒制时间 特征图谱 多成分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测多评法测定华蟾素片中五种成分的含量
2
作者 李亚军 罗川 +2 位作者 徐贝贝 张亮 张凯奇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11期61-64,共4页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以沙蟾毒精为参照物,通过建立其与日蟾毒它灵、蟾蜍它里定、去乙酰华蟾毒它灵、远华蟾毒精4个成分的相对校正因子,实现华蟾素片总配基类5种成分含量的一测多评。采用外标法测定华蟾素片中这5种成分的含量,...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以沙蟾毒精为参照物,通过建立其与日蟾毒它灵、蟾蜍它里定、去乙酰华蟾毒它灵、远华蟾毒精4个成分的相对校正因子,实现华蟾素片总配基类5种成分含量的一测多评。采用外标法测定华蟾素片中这5种成分的含量,并比较两种方法的差异,以验证一测多评法的准确性和可行性。结果表明,以沙蟾毒精为内参,日蟾毒它灵、蟾蜍它里定、去乙酰华蟾毒它灵、远华蟾毒精的相对校正因子分别为1.020、1.062、1.036、1.077。各校正因子耐用性、重复性良好。16批次华蟾素片一测多评法与外标法结果接近,无显著差异。所建立的一测多评法结果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为华蟾素总配基类多指标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蟾素片 含量 相对校正因子 一测多评法 外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试验法优选麸炒山药炮制工艺
3
作者 胡雨 张丽君 +1 位作者 高波 郭志俊 《中南农业科技》 2023年第10期27-29,34,共4页
以尿囊素含量及外观性状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麦麸用量、炒制时间、炒制温度3个炮制影响因素进行考察,优选出麸炒山药的最佳炮制工艺。麸炒山药最佳工艺确定为取山药饮片量15.0%的麦麸撒入180℃的炒药设备中,待麦麸冒烟时,向... 以尿囊素含量及外观性状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麦麸用量、炒制时间、炒制温度3个炮制影响因素进行考察,优选出麸炒山药的最佳炮制工艺。麸炒山药最佳工艺确定为取山药饮片量15.0%的麦麸撒入180℃的炒药设备中,待麦麸冒烟时,向炒药机内投入300 g山药饮片,炒制10 min,取出,晾凉,筛去麸皮即可。优选出的麸炒山药炮制工艺稳定,重现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麸炒山药 尿囊素 外观 炮制工艺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