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围网拆除前后长江下游升金湖鱼类群落稳定性和多样性的关系
1
作者 施晨曦 梁阳阳 +1 位作者 谢畅 蒋忠冠 《湖泊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43-554,I0009,共13页
在长江大保护的背景下,长江中下游洪泛湖泊经历了从集约化的围网养殖渔业向禁渔和多样性保护转型。长江中下游洪泛湖泊不仅支撑了较高的鱼类多样性,同时也是我国重要的渔业生产基地,统筹和协调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渔业可持续发展需要厘清... 在长江大保护的背景下,长江中下游洪泛湖泊经历了从集约化的围网养殖渔业向禁渔和多样性保护转型。长江中下游洪泛湖泊不仅支撑了较高的鱼类多样性,同时也是我国重要的渔业生产基地,统筹和协调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渔业可持续发展需要厘清鱼类多样性和群落稳定性的关系。本研究以长江下游升金湖为例,分别在围网拆除前(2017年)和围网拆除后(2019年)的丰水期和枯水期对鱼类群落进行系统的调查采集。本研究采用3种物种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3种功能多样性指数(FRic功能丰富度指数、FDis功能分散指数和FEve功能均匀度指数)和6种功能性状(最大体长、生长速率、寿命、初次性成熟时间、初次性成熟体长、营养级),从物种和功能两个维度探讨围网拆除前后鱼类群落稳定性水平和稳定性驱动因子的差异。结果表明:1)升金湖围网拆除前以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鳙(Hypophthalmichthys nobilis)等物种作为主要优势种,围网拆除后优势种变为黄尾鲴(Xenocypris davidi)、翘嘴鲌(Culter alburnus)等物种。2)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围网拆除后鱼类群落多样性水平显著高于围网拆除前,群落稳定性显著低于围网拆除前。3)多元线性逐步回归结果显示围网拆除前鱼类群落稳定性与初次性成熟时间呈正相关,与生长速率呈负相关,这可能与围网拆除前占据优势地位的周期策略鱼类的功能性状有关;围网拆除后鱼类群落稳定性与生长速率呈正相关,与寿命和初次性成熟时间呈负相关,这可能与围网拆除后作为优势种的机会策略鱼类的功能性状有关。此外,围网拆除前和围网拆除后鱼类群落稳定性均与Pielou均匀度指数呈正相关,均匀度较高的群落可能通过物种间的保险效应去支撑群落整体的稳定。本研究分析和比较了围网拆除前和围网拆除后鱼类群落稳定和多样性的差异以及作用关系,可为升金湖和其他洪泛湖泊鱼类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理论基础与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网养殖 鱼类 群落稳定性 功能性状 长江下游 升金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升金湖湿地越冬鸭属(Anas)鸟类群落结构和行为特征 被引量:7
2
作者 范少军 周立志 于超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596-1607,共12页
升金湖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典型的浅水通江湖泊,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上水鸟重要的越冬地.2017年11月-2018年3月,以该湖泊越冬鸭属(Anas)鸟类为研究对象,对其在芦苇湿地、芡实塘、退耕还湿和水生植被恢复湿地4种湿地生境中的群落... 升金湖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典型的浅水通江湖泊,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上水鸟重要的越冬地.2017年11月-2018年3月,以该湖泊越冬鸭属(Anas)鸟类为研究对象,对其在芦苇湿地、芡实塘、退耕还湿和水生植被恢复湿地4种湿地生境中的群落结构、行为特征及其环境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升金湖分布有10种越冬鸭属鸟类,斑嘴鸭(Anas poecilorhyncha)、绿翅鸭(A crecca)和绿头鸭(A.platyrhynchos)为该属鸟类群落的优势种.鸭属鸟类群落在越冬前期种类和数量最多,在整个越冬期,鸭属鸟类在芦苇湿地中种数、数量、密度和多样性指数最高.在水生植物盖度高、人为活动弱的芦苇湿地,鸭类的主要行为是休息;在食物资源丰富、人为活动强的芡实塘和退耕还湿湿地,其主要行为是觅食和警戒.鸭属鸟类群落种数、数量、密度和多样性指数与湿地的面积、水域面积、水生植物盖度呈正相关,与干扰度和水深呈负相关.觅食时间与气温和沉水植物的盖度呈正相关,与水深和干扰度呈负相关,警戒时间与干扰度呈正相关,与挺水植物的盖度呈负相关.各种恢复类型的湿地生境成为越冬鸭属鸟类的重要栖息地,因此恢复多种湿地栖息地对于越冬水鸟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冬水鸟 群落结构 行为时间分配 鸭属 升金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端洪水作用下升金湖消落带生境变化对越冬水鸟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凌晨 周立志 +2 位作者 程磊 姚简 宋昀微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7731-7745,共15页
水鸟是湿地生境质量的重要指示性动物类群,可敏感地反映湿地环境变化。浅水通江湖泊消落带具有复杂多样的生境和丰富的食物资源,是水鸟特别是越冬水鸟的重要聚集区,其食物资源的丰富度和可获得性受水文节律影响。在极端洪水作用下,消落... 水鸟是湿地生境质量的重要指示性动物类群,可敏感地反映湿地环境变化。浅水通江湖泊消落带具有复杂多样的生境和丰富的食物资源,是水鸟特别是越冬水鸟的重要聚集区,其食物资源的丰富度和可获得性受水文节律影响。在极端洪水作用下,消落带生境变化对越冬水鸟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的影响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水鸟及湿地生态学问题。选择了具有典型消落带生境的升金湖作为研究区域,对2019年(正常水位)和2020年(异常水位)两个越冬季水鸟的数量、种类进行调查统计,分析了消落带的生境变化情况对越冬水鸟群落结构的影响。2019年越冬期,记录到水鸟(50984.20±9595.71)只(n=5),隶属7目13科51种;2020年越冬期,记录到水鸟(27923.00±13808.47)只(n=5),隶属7目12科53种。整个越冬季消落带的水鸟种类略增但数量减少,2019年游禽中的优势种为豆雁,2020年游禽中的优势种增加为豆雁和斑嘴鸭,但涉禽中的优势种由白琵鹭、反嘴鹬、凤头麦鸡转变为苍鹭、大白鹭和反嘴鹬。洪水导致的草滩-水域混合区生境面积减小使湿生植物退化,可能是导致以豆雁为主的食苔草水鸟数量大幅度减少的重要原因;因湖水延迟消退,裸露的泥滩面积大幅度下降,可能致使食底栖动物水鸟数量减少;湖泊水位上升和消落带水域面积的增加,加大了食鱼水鸟的捕食难度,导致数量锐减;提供植物种子的生境缺少,使觅食种子的斑嘴鸭和绿翅鸭数量明显下降;沉水植物的适宜生境面积下降直接影响到食地下茎的水鸟分布,并致其数量减少。研究结果有利于理解升金湖消落带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为越冬水鸟的保护和湿地的管理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冬水鸟 栖息地 取食集团 消落带 空间分布 升金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湿度和降雨对小型啮齿动物活动强度的影响
4
作者 林天杰 冯力 王博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6-84,共9页
啮齿动物作为种子捕食者和散布者对种子命运和幼苗建成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明确啮齿动物活动规律及其影响因子有助于更好的理解啮齿动物对森林更新的影响。利用红外相机对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 ha森林动态样地内啮齿动物的活动... 啮齿动物作为种子捕食者和散布者对种子命运和幼苗建成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明确啮齿动物活动规律及其影响因子有助于更好的理解啮齿动物对森林更新的影响。利用红外相机对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 ha森林动态样地内啮齿动物的活动规律进行监测(共计6486个相机捕获日),并在不同时间尺度上(季节、天和小时尺度)探讨温度、湿度和降雨对啮齿动物活动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啮齿动物白天活动强度6月显著高于8月和11月,而夜间活动强度6月低于8月和11月。以天为时间尺度的分析表明,随着温度的增加、湿度和降雨的减少,啮齿动物白天活动强度显著增强,而夜间活动强度则无明显变化趋势。以小时为时间尺度分析表明,温度、湿度和降雨对啮齿动物白天活动强度具有显著影响,而对夜间活动强度影响较小。研究初步表明,在不同时间尺度下,温度、湿度和降雨对啮齿动物活动强度的影响强度甚至方向具有显著差异。在不同时间尺度上探讨啮齿动物活动强度对环境因子的响应差异,将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认识啮齿动物活动规律及其生态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啮齿动物 温度 湿度 降雨 活动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株高度对木本植物幼苗叶片虫食强度的影响
5
作者 张翔 杨安婷 王博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7,共7页
植食性昆虫对植物叶片的取食是影响森林中植物幼苗生长和死亡的重要因素。株高作为林内幼苗的重要性状,直接影响幼苗的光能获取和叶片营养物质的积累,还与叶重比、比叶面积以及叶片氮含量等性状具有不同程度相关性,可能会对幼苗遭受的... 植食性昆虫对植物叶片的取食是影响森林中植物幼苗生长和死亡的重要因素。株高作为林内幼苗的重要性状,直接影响幼苗的光能获取和叶片营养物质的积累,还与叶重比、比叶面积以及叶片氮含量等性状具有不同程度相关性,可能会对幼苗遭受的的虫食强度产生一定的影响。然而,当前关于虫食强度的研究,大多聚焦于植物叶片的性状方面(例如各种营养成分以及物理和化学防御特征等),很少关注株高对虫食强度的影响。通过对云南哀牢山亚热带森林内39种木本植物的354株幼苗进行虫食强度的调查,深入探讨了幼苗的株高对虫食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群落水平上,幼苗的株高与虫食强度存在显著正相关;而在物种水平上,不同物种间表现出差异性格局,表明株高对幼苗虫食强度的影响存在种间特异性。结合株高对幼苗存活和竞争的影响,植食性昆虫对较高植株幼苗的的偏好性取食,有利于较低幼苗的存活,从而对林内整体幼苗群落的生长和存活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株高 虫食强度 种间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