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局部晚期子宫颈癌放化疗后复发危险因素分析及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
19
1
作者
洪文翠
吕银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02-307,共6页
目的:分析局部晚期子宫颈癌(LACC)放化疗后的复发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列线图预警模型。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5月至2019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放疗科收治的320例LAC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训练集,并按照相同标准选取2020年...
目的:分析局部晚期子宫颈癌(LACC)放化疗后的复发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列线图预警模型。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5月至2019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放疗科收治的320例LAC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训练集,并按照相同标准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8月的52例LACC患者设为验证集。分析所选LACC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LACC患者放化疗后复发的危险因素,采用R软件构建列线图预警模型并进行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本研究共纳入320例LACC患者,经相关检查确认放化疗后复发有64例,其发生率为20.0%;训练集临床资料对比显示FIGO分期、分化程度、肿瘤直径、盆腔淋巴结是否转移、浸润深度、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水平、D-二聚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中低分化(OR2.170,95%CI 1.177~4.001,P=0.013)、肿瘤直径>4 cm(OR2.061,95%CI 1.117~3.803,P=0.021)、盆腔淋巴结转移(OR2.370,95%CI 1.289~4.355,P=0.005)、浸润深度≥1/2(OR2.505,95%CI 1.360~4.614,P=0.003)、SCC-Ag>1.5μg/L(OR2.139,95%CI 1.149~3.982,P=0.016)、D-二聚体>0.5 mg/L(OR2.532,95%CI 1.368~4.687,P=0.003)是LACC放化疗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6项独立危险因素构建LACC放化疗后复发的列线图模型内外部验证结果显示,训练集和验证集的C-index为0.824和0.811,两集的校正曲线的预测值与实测值基本一致,AUC为0.804和0.792。结论:中低分化、肿瘤直径>4 cm、盆腔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1/2、SCC-Ag>1.5μg/L、D-二聚体>0.5 mg/L是LACC患者放化疗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上述危险因素建立的列线图模型可准确评估和量化LACC放化疗后复发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晚期子宫颈癌
复发
放化疗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局部晚期子宫颈癌放化疗后复发危险因素分析及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
19
1
作者
洪文翠
吕银
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
第一
附属
医院
肿瘤
放疗
科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医院肿瘤放疗科
出处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02-307,共6页
基金
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先声临床科研专项基金(编号:Z-2014-06-19413)。
文摘
目的:分析局部晚期子宫颈癌(LACC)放化疗后的复发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列线图预警模型。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5月至2019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放疗科收治的320例LAC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训练集,并按照相同标准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8月的52例LACC患者设为验证集。分析所选LACC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LACC患者放化疗后复发的危险因素,采用R软件构建列线图预警模型并进行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本研究共纳入320例LACC患者,经相关检查确认放化疗后复发有64例,其发生率为20.0%;训练集临床资料对比显示FIGO分期、分化程度、肿瘤直径、盆腔淋巴结是否转移、浸润深度、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水平、D-二聚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中低分化(OR2.170,95%CI 1.177~4.001,P=0.013)、肿瘤直径>4 cm(OR2.061,95%CI 1.117~3.803,P=0.021)、盆腔淋巴结转移(OR2.370,95%CI 1.289~4.355,P=0.005)、浸润深度≥1/2(OR2.505,95%CI 1.360~4.614,P=0.003)、SCC-Ag>1.5μg/L(OR2.139,95%CI 1.149~3.982,P=0.016)、D-二聚体>0.5 mg/L(OR2.532,95%CI 1.368~4.687,P=0.003)是LACC放化疗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6项独立危险因素构建LACC放化疗后复发的列线图模型内外部验证结果显示,训练集和验证集的C-index为0.824和0.811,两集的校正曲线的预测值与实测值基本一致,AUC为0.804和0.792。结论:中低分化、肿瘤直径>4 cm、盆腔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1/2、SCC-Ag>1.5μg/L、D-二聚体>0.5 mg/L是LACC患者放化疗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上述危险因素建立的列线图模型可准确评估和量化LACC放化疗后复发的风险。
关键词
局部晚期子宫颈癌
复发
放化疗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Keywords
Locally advanced cervical cancer
Recurrence
Radiotherapy and chemotherapy
Risk factor
Lorecasting model
分类号
R737.33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局部晚期子宫颈癌放化疗后复发危险因素分析及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构建
洪文翠
吕银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