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腰大池引流联合双侧脑室外引流治疗脑室出血的疗效
被引量:
9
1
作者
李佳
杨金亮
+3 位作者
杨铁牛
张永亮
李仲森
王少华
《安徽医学》
2018年第12期1496-1499,共4页
目的探讨腰大池引流联合双侧脑室外引流治疗脑室出血的疗效。方法收集2017年7月至2018年4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脑室出血患者48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4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
目的探讨腰大池引流联合双侧脑室外引流治疗脑室出血的疗效。方法收集2017年7月至2018年4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脑室出血患者48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4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双侧脑室外引流治疗法,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腰大池引流,并以GCS评分等指标分析两组临床获益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后第3天、第7天脑室出血清除率分别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脑室出血清除时间及脑脊液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发现,手术后第3天和第7天,两组患者NSE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并且观察组患者相对于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手术后第3天、第7天,两组患者SF水平均较手术前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但观察组患者血清S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腰大池引流联合双侧脑室外引流可缩短脑室出血清除时间,有效改善脑脊液恢复时间,提高脑室出血患者术后恢复率及恢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大池引流
脑室外引流
脑室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例前交通动脉瘤血管内治疗患者临床分析
被引量:
2
2
作者
王少华
张永亮
+7 位作者
杨金亮
李仲森
李顺利
李式浩
杨铁牛
陈宁
李佳
胡启飞
《安徽医学》
2021年第4期429-432,共4页
目的探讨前交通动脉瘤血管内治疗患者手术情况、影像学特点及术后恢复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20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医院神经外科行血管内治疗的19例前交通动脉瘤(破裂动脉瘤16例,未破裂动脉瘤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
目的探讨前交通动脉瘤血管内治疗患者手术情况、影像学特点及术后恢复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20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医院神经外科行血管内治疗的19例前交通动脉瘤(破裂动脉瘤16例,未破裂动脉瘤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例采用支架辅助栓塞治疗,13例采用单纯弹簧圈栓塞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影像学特点。术后随访2~18个月,观察两组动脉瘤栓塞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19例患者手术均成功,两组病例均未发生术中动脉瘤出血事件,术中动脉瘤均完全栓塞、载瘤动脉保护良好,术后均无再出血、无死亡病例,5例(26%)患者并发脑梗死(均为出血性动脉瘤患者)。两组患者平均随访时间(10±8)个月,18例(95%)复查动脉瘤致密栓塞,1例(5%)动脉瘤复发,再次行血管内治疗,后未出现并发症,随访无复发。随访过程中,患者一般状态平稳,未发生再出血及梗死情况。19例患者均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证实为前交通动脉瘤,其中16例出血患者均行CT确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10例患者行头颈CT血管造影(CTA)发现动脉瘤,并与DSA检查结果一致。结论血管内治疗前交通动脉瘤安全可行,复发少,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可降低前交通动脉瘤血管内治疗后患者复发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通动脉瘤
血管内治疗
弹簧圈栓塞
支架辅助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腰大池引流联合双侧脑室外引流治疗脑室出血的疗效
被引量:
9
1
作者
李佳
杨金亮
杨铁牛
张永亮
李仲森
王少华
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医院神经外科
出处
《安徽医学》
2018年第12期1496-1499,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腰大池引流联合双侧脑室外引流治疗脑室出血的疗效。方法收集2017年7月至2018年4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脑室出血患者48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4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双侧脑室外引流治疗法,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腰大池引流,并以GCS评分等指标分析两组临床获益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后第3天、第7天脑室出血清除率分别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脑室出血清除时间及脑脊液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发现,手术后第3天和第7天,两组患者NSE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并且观察组患者相对于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手术后第3天、第7天,两组患者SF水平均较手术前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但观察组患者血清S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腰大池引流联合双侧脑室外引流可缩短脑室出血清除时间,有效改善脑脊液恢复时间,提高脑室出血患者术后恢复率及恢复效果。
关键词
腰大池引流
脑室外引流
脑室出血
分类号
R651.1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9例前交通动脉瘤血管内治疗患者临床分析
被引量:
2
2
作者
王少华
张永亮
杨金亮
李仲森
李顺利
李式浩
杨铁牛
陈宁
李佳
胡启飞
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医院神经外科
出处
《安徽医学》
2021年第4期429-432,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前交通动脉瘤血管内治疗患者手术情况、影像学特点及术后恢复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20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医院神经外科行血管内治疗的19例前交通动脉瘤(破裂动脉瘤16例,未破裂动脉瘤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例采用支架辅助栓塞治疗,13例采用单纯弹簧圈栓塞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影像学特点。术后随访2~18个月,观察两组动脉瘤栓塞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19例患者手术均成功,两组病例均未发生术中动脉瘤出血事件,术中动脉瘤均完全栓塞、载瘤动脉保护良好,术后均无再出血、无死亡病例,5例(26%)患者并发脑梗死(均为出血性动脉瘤患者)。两组患者平均随访时间(10±8)个月,18例(95%)复查动脉瘤致密栓塞,1例(5%)动脉瘤复发,再次行血管内治疗,后未出现并发症,随访无复发。随访过程中,患者一般状态平稳,未发生再出血及梗死情况。19例患者均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证实为前交通动脉瘤,其中16例出血患者均行CT确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10例患者行头颈CT血管造影(CTA)发现动脉瘤,并与DSA检查结果一致。结论血管内治疗前交通动脉瘤安全可行,复发少,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可降低前交通动脉瘤血管内治疗后患者复发情况。
关键词
前交通动脉瘤
血管内治疗
弹簧圈栓塞
支架辅助栓塞
分类号
R651.12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腰大池引流联合双侧脑室外引流治疗脑室出血的疗效
李佳
杨金亮
杨铁牛
张永亮
李仲森
王少华
《安徽医学》
2018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19例前交通动脉瘤血管内治疗患者临床分析
王少华
张永亮
杨金亮
李仲森
李顺利
李式浩
杨铁牛
陈宁
李佳
胡启飞
《安徽医学》
202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