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AUS6与胃癌抗肿瘤免疫和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1
作者 姚卓悦 张聪 曹立宇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35-941,共7页
目的 探讨HAUS6基因的表达水平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 TCGA)数据库研究HAUS6 mRNA在胃癌及癌旁组织的表达差异,应用Kaplan-Meier在线分析网站及随访探讨HAUS6 mRNA表... 目的 探讨HAUS6基因的表达水平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 TCGA)数据库研究HAUS6 mRNA在胃癌及癌旁组织的表达差异,应用Kaplan-Meier在线分析网站及随访探讨HAUS6 mRNA表达与生存率的关系,使用R软件“CIBERSORT”探讨HAUS6 mRNA与免疫细胞浸润水平、免疫相关基因的关系。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AUS6蛋白在胃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检查点PD-L1的相关性。结果 TCGA数据库结果显示,HAUS6 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Kaplan-Meier网站显示,HAUS6 mRNA高表达组的生存率显著高于低表达组(P<0.05),但根据随访结果无显著相关性。HAUS6 mRNA高表达组中免疫细胞浸润水平较高,与抑癌基因TP53、PTEN、BRCA1和BRCA2共表达,与细胞毒性基因(GZMB、PRF1)及免疫检查点PD-L1及CTLA4有关。免疫组化检测结果表明HAUS6蛋白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率53.57%,低表达率46.43%;癌旁组织中高表达率7.14%,低表达率92.86%,HAUS6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与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PD-L1蛋白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率7.14%,低表达率92.86%,与HAUS6蛋白表达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HAUS6基因在胃癌中高表达,促进肿瘤免疫,可能有利于判断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HAUS6 肿瘤微环境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HO(2020)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分子分型在子宫内膜癌中的应用与临床意义 被引量:3
2
作者 曹立宇 田壮壮 +2 位作者 祝利利 白真真 张聪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9-284,共6页
目的探讨WHO(2020)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分子分型在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EC)中的临床应用及其意义。方法收集62例EC临床资料,根据WHO(2020)女性生殖系统分子分型标准,采用免疫组化法和PCR法将EC分为4种亚型,即POLE突变型、错配修... 目的探讨WHO(2020)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分子分型在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EC)中的临床应用及其意义。方法收集62例EC临床资料,根据WHO(2020)女性生殖系统分子分型标准,采用免疫组化法和PCR法将EC分为4种亚型,即POLE突变型、错配修复缺陷型(mismatch repair deficient,MMRd)、无特异性分子谱型(no specific molecular profile,NMSP)和p53突变型,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POLE突变型3例(4.8%),MMRd型15例(24.2%),NSMP型36例(58.1%),p53突变型8例(12.9%)。POLE基因突变与浸润深度、组织学分级、脉管侵犯、淋巴结转移和FIGO分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5例MMRd型患者中,FIGOⅡ+Ⅲ期患者的比例明显增加,其中1例p53蛋白过表达,2例均完全失表达。36例NSMP型患者与组织学低级别(Grade I+Ⅱ)有关(P<0.05),与其它临床病理特征均无关(P>0.05);8例p53突变型患者与组织学高级别(GradeⅢ级)有关(P<0.05);淋巴结转移、FIGOⅡ+Ⅲ期明显增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子分型在EC的治疗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与POLE基因突变型和NSMP型相比,MMRd型和p53突变型患者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瘤 分子分型 错配修复 免疫组织化学 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44v6和FOXD3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7
3
作者 陈勇 张红 +3 位作者 吴梦婕 姚元春 杨春香 秦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795-1799,共5页
目的研究CD44v6和FOXD3蛋白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两种蛋白在100例人胃癌组织及40例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和110例人胃癌组织芯片中的表达。结果传统病理切片中CD44v6蛋白... 目的研究CD44v6和FOXD3蛋白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两种蛋白在100例人胃癌组织及40例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和110例人胃癌组织芯片中的表达。结果传统病理切片中CD44v6蛋白在胃癌组织和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8%、22.5%(P<0.001),与胃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相关(P<0.001)。FOXD3蛋白在胃癌组织和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2%、90%(P<0.001),与胃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相关(P<0.001)。CD44v6与FOXD3表达呈显著负相关性(rs=-0.276,P<0.01)。CD44v6和FOXD3在110例胃癌组织芯片中的表达结果与以上传统切片中的表达情况相似。结论 FOXD3作为干细胞因子,其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以及与CD44v6的相关性提示FOXD3可能作为胃癌干细胞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4V6 FOXD3 胃癌 干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组织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检测CK7、CK20和SATB2在卵巢原发性黏液腺癌和转移性结直肠腺癌中的表达及鉴别意义 被引量:13
4
作者 李玉洁 曹立宇 +1 位作者 蔡永萍 张聪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99-403,共5页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CK7、CK20和SATB2在卵巢原发性黏液腺癌和转移性结直肠腺癌中的表达及鉴别意义。方法收集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1~2016年确诊的卵巢原发性黏液腺癌26例、卵巢转移性结直肠腺癌29例、结直肠原发性黏液腺癌50例。...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CK7、CK20和SATB2在卵巢原发性黏液腺癌和转移性结直肠腺癌中的表达及鉴别意义。方法收集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1~2016年确诊的卵巢原发性黏液腺癌26例、卵巢转移性结直肠腺癌29例、结直肠原发性黏液腺癌50例。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CK7、CK20和SATB2的表达。结果 CK7在卵巢原发性黏液腺癌中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卵巢转移性结直肠腺癌和结直肠原发性黏液腺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K20和SATB2在卵巢转移性结直肠腺癌和结直肠原发性黏液腺癌中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卵巢原发性黏液腺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K7^+/CK20^-、CK7^-/CK20^+和CK7^+/CK20^+在卵巢原发性黏液腺癌和转移性结直肠腺癌中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CK7^-/CK20^-在两者中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卵巢原发性黏液腺癌以CK7^+/CK20^-常见,卵巢转移性结直肠腺癌以CK7^-/CK20^+常见;CK7、CK20和SATB2检测的灵敏度分别为82.8%、75.9%、65.5%,特异度分别为80.8%、61.5%、100%。结论 SATB2是鉴别卵巢原发性黏液腺癌和转移性结直肠腺癌高度特异性的免疫组化标志物,可以联合检测CK7、CK20和SATB2提高卵巢黏液性腺癌病理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卵巢黏液性腺癌 SATB2 CK7 CK20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oxM1促进ABCA8表达参与骨肉瘤对顺铂化疗的耐药性 被引量:5
5
作者 陈静 鲁康洋 +3 位作者 李明凤 尹玉 曹立宇 蔡永萍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180-1185,共6页
目的探讨FoxM1是否通过ABCA8参与骨肉瘤细胞对顺铂化疗的耐药。方法在骨肉瘤顺铂耐药细胞MG63、运用慢病毒转染FoxM1建立稳定过表达细胞株MG63/LV-FoxM1及空载体对照MG63/LV-NC中,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mRNA及蛋白表达;细胞... 目的探讨FoxM1是否通过ABCA8参与骨肉瘤细胞对顺铂化疗的耐药。方法在骨肉瘤顺铂耐药细胞MG63、运用慢病毒转染FoxM1建立稳定过表达细胞株MG63/LV-FoxM1及空载体对照MG63/LV-NC中,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mRNA及蛋白表达;细胞增殖实验检测FoxM1抑制剂Thiostrepton处理及shRNA敲低ABCA8后对骨肉瘤细胞顺铂敏感性的影响;应用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法进一步分析FoxM1与ABCA8启动子区域的结合关系。结果骨肉瘤顺铂耐药细胞MG63/R中FoxM1和ABCA8 mRNA和蛋白表达均比亲本细胞明显升高。FoxM1过表达细胞MG63/LV-FoxM1中ABCA8的mRNA和蛋白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其表达量明显升高;采用4μmol/L的FoxM1抑制剂经Thiostrepton处理,ABCA8的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下降。采用shRNA敲低ABCA8经Thiostrepton处理,骨肉瘤耐药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提高。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法结果发现FoxM1与ABCA8启动子-1383^-1373区域上的序列TCTTTTTTATA特异性结合。结论FoxM1可能通过与ABCA8启动子结合上调其表达,促进骨肉瘤细胞对顺铂耐药,有望为临床逆转骨肉瘤化疗耐药提供新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FOXM1 ABCA8 化疗耐药 顺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中SPOCD1的表达及相关分子机制 被引量:1
6
作者 温奕巽 李庆 +3 位作者 田壮壮 白真真 陈静 曹立宇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02-806,共5页
目的探讨含SPOC结构域蛋白1(SPOC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1,SPOCD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利用TCGA数据库和GEO数据库分析结直肠癌和癌旁正常组织中SPOCD1 mRNA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结直肠癌... 目的探讨含SPOC结构域蛋白1(SPOC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1,SPOCD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利用TCGA数据库和GEO数据库分析结直肠癌和癌旁正常组织中SPOCD1 mRNA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结直肠癌和癌旁正常组织或细胞系中SPOCD1蛋白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应用GEPIA和Prognoscan数据库分析SPOCD1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关系;基因集富集分析SPOCD1可能参与的通路;采用GEPIA数据库分析基因表达之间的相关性;利用siRNA沉默结直肠癌细胞系HCT116中SPOCD1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法验证下游基因。结果TCGA和GEO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SPOCD1 mRNA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增加;免疫组化结果显示,SPOCD1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高表达(67.8%,40/59),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37.3%,22/59)(P<0.001);SPOCD1在结直肠癌细胞系(HCT116和LoVo)中的表达高于正常结直肠细胞系(NCM460);SPOCD1蛋白表达与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脉管浸润密切相关(P<0.05);生存分析显示,SPOCD1高表达组患者的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均明显低于低表达组(P<0.05);基因集富集分析显示,SPOCD1可能参与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SPOCD1与Slug表达呈正相关;Western blot结果示,与对照组相比,敲低组中SPOCD1和Slug蛋白水平均下降。结论SPOCD1在结直肠癌中高表达,并可能通过EMT通路促进结直肠癌的进展,有望作为结直肠癌新的诊断标志物及药物治疗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SPOCD1 SLUG 上皮-间充质转化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XA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7
作者 营晓梅 陈亮 +2 位作者 吴晴晴 曹立宇 余宏铸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987-1990,共4页
目的研究膜联蛋白A1(ANXA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探讨ANXA1的表达在PT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在TCGA公开数据库中,查询并获取甲状腺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ANXA1表达的相关数据,探究两者之间ANXA1的表... 目的研究膜联蛋白A1(ANXA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探讨ANXA1的表达在PT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在TCGA公开数据库中,查询并获取甲状腺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ANXA1表达的相关数据,探究两者之间ANXA1的表达情况,分析ANXA1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与患者总生存期的关系;收集石蜡切片,其中包括PTC、结节性甲状腺肿(NG)及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NT),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检验ANXA1蛋白在三者之间的表达情况;收集上述3种组织的新鲜标本,应用qRT-PCR,分析ANXA1 mRNA在其三者之间的表达差异,并分析ANXA1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通过数据库分析,ANXA1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高于NT的表达(P<0.05),且ANXA1表达水平与甲状腺癌患者的总生存期存在关联(P<0.05);在收集到的石蜡标本和新鲜组织中,相对于甲状腺正常组织及NG,ANXA1蛋白在PTC中呈现高表达水平,而mRNA呈现低表达水平,临床数据分析结果提示,ANXA1与PTC部位、直径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性别、年龄、临床分期均无关。结论ANXA1的表达与PTC存在密切联系,在以后的研究中可能作为潜在的临床诊断或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ANXA1 结节性甲状腺肿 甲状腺癌 TCG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胃癌中Runx-3及β-catenin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8
作者 张聪 曹立宇 李玉洁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332-1336,共5页
目的探讨Runx-3及β-catenin蛋白在早期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两者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 Vision两步法分别检测Runx-3和β-catenin蛋白在30例正常胃黏膜和49例早期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Runx-3蛋白在正常胃黏膜... 目的探讨Runx-3及β-catenin蛋白在早期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两者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 Vision两步法分别检测Runx-3和β-catenin蛋白在30例正常胃黏膜和49例早期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Runx-3蛋白在正常胃黏膜中的阳性率(86.67%)明显高于早期胃癌组织(34.69%)(P<0.05);β-catenin蛋白在正常胃黏膜细胞膜中的阳性率(100%)显著高于早期胃癌组织(57.14%)(P<0.05),但其异位表达率(0)显著低于早期胃癌组织(75.51%)(P<0.05)。早期胃癌组织中Runx-3及β-catenin蛋白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块大小等均无关(P>0.05),但有脉管侵犯的早期胃癌组织中Runx-3蛋白细胞核阳性率显著高于无脉管侵犯者(P<0.05);有脉管侵犯的早期胃癌组织中β-catenin蛋白细胞膜表达缺失率显著高于无脉管侵犯者(P<0.05)。结论 Runx-3蛋白在早期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减少,提示其可能作为胃癌早期诊断的参考指标;β-catenin蛋白在早期胃癌组织中膜表达缺失而存在核/质异位表达,在脉管侵犯的早期胃癌组织中β-catenin蛋白膜表达缺失,而Runx-3蛋白细胞核阳性表达增加,提示两者与早期胃癌的脉管侵犯相关;联合检测Runx-3蛋白及β-catenin蛋白有助于早期胃癌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早期胃癌 Runx-3 Β-CATEN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腕部磷酸盐尿性间叶性肿瘤1例
9
作者 李庆 曹立宇 张帆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271-1273,共3页
患者女性,71岁,因左手疼痛10个月、加重2个月就诊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医院。患者10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手疼痛,活动后加重,休息后稍缓解,在当地医院行小针刀治疗,症状缓解不明显。CT检查示左侧第一掌骨下方外侧皮下软组织内见一... 患者女性,71岁,因左手疼痛10个月、加重2个月就诊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医院。患者10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手疼痛,活动后加重,休息后稍缓解,在当地医院行小针刀治疗,症状缓解不明显。CT检查示左侧第一掌骨下方外侧皮下软组织内见一不规则高密度影,大小2.4 cm×1.8 cm,CT值约204 HU(图1),左侧腕骨内见多发小囊状透亮影,部分腕骨间隙狭窄;查体:左侧第一掌骨基底部稍红肿,可触及一囊实性包块,大小2.0 cm×2.0 cm,移动度差,稍凸起,压痛明显,腕掌关节活动稍受限,包块皮温稍高,末梢感觉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血磷1.36 mmol/L(正常值0.78~1.65 mmol/L),血钙2.34 mmol/L(正常值2.11~2.52 mmol/L),碱性磷酸酶97 mmol/L(正常值50~135 m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部肿瘤 磷酸盐尿性间叶性肿瘤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