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级甲等医院临床护士信息安全态度现状调查
1
作者 刘孔玉 胡少华 +1 位作者 董艳 韦婷婷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0-64,共5页
目的调查临床护士信息安全态度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护理管理者制订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4年11月至2025年1月选取安徽省6所三级甲等医院的575名临床护士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士信息安全态... 目的调查临床护士信息安全态度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护理管理者制订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4年11月至2025年1月选取安徽省6所三级甲等医院的575名临床护士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士信息安全态度量表、护理信息能力量表、患者隐私保护量表进行调查。结果临床护士信息安全态度量表总分为(84.40±11.25)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学历、是否接受过信息系统安全专项培训、护理信息能力、患者隐私保护行为是临床护士信息安全态度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临床护士信息安全态度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护理管理者应重点关注低学历护士群体、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通过多种形式提升临床护士的护理信息能力、患者隐私保护行为,助力临床护士信息安全态度水平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士 护理信息 信息安全 安全态度 信息能力 隐私保护 患者安全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静脉血栓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验证
2
作者 陈春雨 顾江魁 +1 位作者 周静 葛圣林 《中国肿瘤临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38-344,共7页
目的:探索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术后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的风险因素,并构建一种特定的列线图模型实现对VTE高危个体的精准预测。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3年12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 目的:探索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术后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的风险因素,并构建一种特定的列线图模型实现对VTE高危个体的精准预测。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3年12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根治性手术切除的472例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7∶3的比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建模组(n=332)与内部验证组(n=140),另随机选择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医院同期收治200例NSCLC患者作为外部验证组。为了分析术后VTE的风险因素,将建模组患者进一步分为VTE组(n=58)与非VTE组(n=274),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病理特征及实验室检查。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用于确定VTE的独立风险因素,并构建预测VTE风险的列线图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与校准曲线评价模型的预测能力。结果:NSCLC患者术后VTE发生率为16.9%,与非VTE组患者相比,VTE患者年龄更大(P=0.006),肿瘤TNM分期更晚(P<0.001),血管侵犯发生率更高(P=0.001),手术时间更长(P=0.033)。此外,两组患者的术前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P=0.003)、D-二聚体(P<0.001)以及血清癌胚抗原(CEA)水平(P=0.029)亦存在显著性差异。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TNM分期、手术时间以及术前D-二聚体是NSCLC患者VTE的独立风险因素。ROC曲线显示建模组、内部验证组、外部验证组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值分别为0.836、0.871、0.864。校准曲线表明模型的预测风险与实际发生风险之间具有高度一致性。结论:基于年龄、TNM分期、手术时间和术前D-二聚体的列线图模型对NSCLC术后VTE风险个体具有良好识别能力,是一项有价值风险评估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静脉血栓栓塞 风险 预测 列线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AUS6与胃癌抗肿瘤免疫和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3
作者 姚卓悦 张聪 曹立宇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35-941,共7页
目的 探讨HAUS6基因的表达水平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 TCGA)数据库研究HAUS6 mRNA在胃癌及癌旁组织的表达差异,应用Kaplan-Meier在线分析网站及随访探讨HAUS6 mRNA表... 目的 探讨HAUS6基因的表达水平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 TCGA)数据库研究HAUS6 mRNA在胃癌及癌旁组织的表达差异,应用Kaplan-Meier在线分析网站及随访探讨HAUS6 mRNA表达与生存率的关系,使用R软件“CIBERSORT”探讨HAUS6 mRNA与免疫细胞浸润水平、免疫相关基因的关系。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AUS6蛋白在胃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检查点PD-L1的相关性。结果 TCGA数据库结果显示,HAUS6 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Kaplan-Meier网站显示,HAUS6 mRNA高表达组的生存率显著高于低表达组(P<0.05),但根据随访结果无显著相关性。HAUS6 mRNA高表达组中免疫细胞浸润水平较高,与抑癌基因TP53、PTEN、BRCA1和BRCA2共表达,与细胞毒性基因(GZMB、PRF1)及免疫检查点PD-L1及CTLA4有关。免疫组化检测结果表明HAUS6蛋白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率53.57%,低表达率46.43%;癌旁组织中高表达率7.14%,低表达率92.86%,HAUS6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与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PD-L1蛋白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率7.14%,低表达率92.86%,与HAUS6蛋白表达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HAUS6基因在胃癌中高表达,促进肿瘤免疫,可能有利于判断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HAUS6 肿瘤微环境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39型肺炎克雷伯菌噬菌体IME330的生物学特性及基因组特性分析
4
作者 魏晋攀 王灿 赵磊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631-1637,共7页
目的从医院未经处理的污水中分离一株靶向K39型肺炎克雷伯菌裂解性噬菌体,并系统分析其生物学特性及基因组学信息。方法以基于荚膜多糖基因序列鉴定的K39型肺炎克雷伯菌Kp 1000为宿主菌,采用双层琼脂平板法进行噬菌体的分离与纯化。通... 目的从医院未经处理的污水中分离一株靶向K39型肺炎克雷伯菌裂解性噬菌体,并系统分析其生物学特性及基因组学信息。方法以基于荚膜多糖基因序列鉴定的K39型肺炎克雷伯菌Kp 1000为宿主菌,采用双层琼脂平板法进行噬菌体的分离与纯化。通过负染法结合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噬菌体的形态特征,利用噬斑法评估其裂菌谱。进一步测定噬菌体的最佳感染复数(MOI),完成一步生长曲线、温度及酸碱等耐受性实验,评估其生物学特性。最后,提取噬菌体DNA,利用Illumina HiSeq2000测序平台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并对测序结果进行注释与分析。结果成功分离到一株特异性靶向K39型肺炎克雷伯菌的裂解性噬菌体,命名为IME330。透射电镜显示,该噬菌体头部直径为(75±1)nm,尾长为(185±1)nm。裂菌谱分析表明,IME330能裂解K39型肺炎克雷伯菌,显示出较窄的宿主范围和高度特异性。其最佳感染复数(MOI)为0.1,裂解量达168 PFU/cell。理化特性实验表明,IME330对高温及酸碱环境(pH 4~10)具有较强的耐受性。基因组分析显示,IME330基因组全长144245 bp,分子量为46463 MDa,G+C含量为44.8%,共编码320个开放阅读框。结论IME330被鉴定为一株新型裂解性肺炎克雷伯菌噬菌体,隶属于有尾噬菌体目。该噬菌体对温度、酸碱等理化因素具有较强耐受性,且表现出高效的裂解能力,但其裂菌谱较窄,宿主特异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噬菌体 生物学特性 基因组特性分析 透射电镜 一步生长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经后女性与骨量丢失相关的血清脂肪因子谱分析
5
作者 史保庆 王汉邦 +1 位作者 梁伟 仇汪宝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19-429,共11页
目的初步分析绝经后女性与骨量丢失和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相关的血清脂肪因子谱。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在医院就诊的64例骨量丢失(腰椎、股骨颈、全髋关节或33%桡骨T评分<-1.0)的绝经后女性为病例组。另外,... 目的初步分析绝经后女性与骨量丢失和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相关的血清脂肪因子谱。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在医院就诊的64例骨量丢失(腰椎、股骨颈、全髋关节或33%桡骨T评分<-1.0)的绝经后女性为病例组。另外,纳入同期在医院体检的BMD正常的绝经后妇女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血清鸢尾素、瘦素水平,并通过Luminex xMAP技术定量脂联素、抵抗素、降脂素。分析两组受试者血清脂肪因子谱。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患者血清鸢尾素水平更低(P<0.001),血清抵抗素水平更高(P<0.001),而瘦素、脂联素和降脂素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Spearman法分析,病例组患者血清鸢尾素水平与腰椎BMD、腰椎T评分、股骨颈BMD、股骨颈T评分呈显著正相关,与骨转换标志物[1型前胶原氨基末端前肽(type-1 procollagen N-terminal,P1NP)、1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C-terminalcross linked peptide,CTX)]及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呈显著负相关(P<0.05);血清抵抗素与腰椎BMD、腰椎T评分、股骨颈BMD、股骨颈T评分呈显著负相关,与P1NP和CTX、TG、TC、LDL-C呈显著正相关(P<0.05)。经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血清鸢尾素和抵抗素识别骨量丢失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855(95%CI:0.788~0.922)、0.844(95%CI:0.722~0.916),二者联合可使AUC提高至0.930(95%CI:0.883~0.976)。结论在绝经后人群中,骨量丢失女性血清低鸢尾素水平和高抵抗素水平与低BMD值有关,两个指标在识别绝经后女性骨量丢失方面具有良好的特异性,这可能为骨量丢失机制的研究提供潜在的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鸢尾素 血清抵抗素 绝经后骨质疏松 骨转换标志物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OS患者GnRH-ant方案促排卵过程E_(2)水平变化对助孕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刘莉 吴彩云 +1 位作者 管凌芳 周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61-965,共5页
目的研究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GnRH-ant)方案控制性卵巢刺激(COS)过程中,雌二醇(E_(2))变化对助孕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接受GnRH-ant方案超促排卵并进行体外受精(IVF)或单精子卵胞质内注射(ICSI)后... 目的研究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GnRH-ant)方案控制性卵巢刺激(COS)过程中,雌二醇(E_(2))变化对助孕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接受GnRH-ant方案超促排卵并进行体外受精(IVF)或单精子卵胞质内注射(ICSI)后,首次进行冻融胚胎移植(FET)的338例PCOS不孕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应用GnRH-ant第1天和第4天的血清E_(2)水平变化(均在注射GnRH-ant前留取血液样本)进行分组:E_(2)升高组(A组,E_(2)升高超过30%,165例),E_(2)持平组(B组,E_(2)在-30%~30%之间,162例),E_(2)下降组(E_(2)降低超过30%,11例,病例数少未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A、B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促排卵情况、胚胎情况和临床妊娠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A、B两组患者的年龄、不孕年限、体质量指数(BMI)水平、基础内分泌水平、抗缪勒管激素(AMH)水平等基本资料以及促排卵治疗时的各项数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胚胎情况方面,A、B两组患者的受精方式及移植胚胎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A组患者的获卵总数、正常受精率、优质胚胎数、优胚率均高于B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妊娠情况方面,A、B两组患者的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A组患者的临床妊娠率、着床率、活产率均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的早期流产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选择GnRH-ant方案进行IVF/ICSI-FET的PCOS患者,如果在添加拮抗剂4 d后血E_(2)水平(注射GnRH-ant前留取血液样本)升高>30%,其临床妊娠结局会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拮抗剂方案 雌二醇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耳蜗植入术中残余听力保护的研究
7
作者 钟梅 邱建新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72-774,共3页
目的通过比较有残余听力的患者人工耳蜗植入(cochlear implantation,CI)术前、术后1、2年250、500、1000、2000Hz纯音听阈均值的差异,探讨如何保护残余听力。方法纳入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CI患者32例为研究... 目的通过比较有残余听力的患者人工耳蜗植入(cochlear implantation,CI)术前、术后1、2年250、500、1000、2000Hz纯音听阈均值的差异,探讨如何保护残余听力。方法纳入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CI患者32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定期随访,对患者术前、术后1、2年各频率段纯音听阈阈值进行比较,评估术后残余听力有无得到保留。结果术后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患者出现明显眩晕症状2例,予以激素、抗眩晕等对症治疗后好转。术后1年,CI患者250、500、1000、2000 Hz纯音阈值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2年,CI患者2000Hz纯音阈值高于术后1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患者术后2年250、500、1000 Hz纯音阈值与术后1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可通过“柔”手术方法,长期保留患者残余听力,使患者CI术后能很好利用残余听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余听力 人工耳蜗植入 纯音听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STAT3通过调控糖酵解及间皮间充质转分化改善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纤维化 被引量:3
8
作者 邓启磊 符姣 +3 位作者 李楠 何萌萌 黄大可 张培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47-653,共7页
目的研究高糖对人腹膜间皮细胞系(HMrSV5)间皮-间充质转化(MMT)的影响及机制,以及药理阻断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STAT3)对大鼠腹膜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动物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和STAT3抑制剂组。在大鼠背侧皮肤下手术植... 目的研究高糖对人腹膜间皮细胞系(HMrSV5)间皮-间充质转化(MMT)的影响及机制,以及药理阻断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STAT3)对大鼠腹膜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动物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和STAT3抑制剂组。在大鼠背侧皮肤下手术植入微型腹膜透析导管,每日注射高糖透析液诱导大鼠腹膜纤维化模型。10周后,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腹膜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腹膜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模拟高糖微环境对HMrSV5进行细胞培养,转染si-STAT3,Western blot方法检测STAT3蛋白和磷酸化水平及糖酵解相关代谢酶6-磷酸果糖-2-激酶/果糖-2,6-双磷酸酶-3(PFKFB3)、乳酸脱氢酶A(LDHA)的表达。结果HE染色显示STAT3抑制剂(BP-1-102)可抑制高糖透析大鼠的腹膜下组织增厚及血管增生。模型组大鼠腹膜组织TGF-β1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假手术组,STAT3抑制剂组大鼠腹膜TGF-β1蛋白表达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高糖诱导HMrSV5细胞STAT3激活,以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上调和E-钙黏蛋白(E-cadherin)下调(P<0.05)。此外,高糖处理导致间皮细胞糖酵解相关代谢酶(PFKFB3、LDHA)的表达增加(P<0.05)。si-STAT3能有效抑制高糖诱导的间皮细胞STAT3活化,降低高糖诱导的PFKFB3、LDHA和α-SMA高表达,同时升高E-cadherin水平(P<0.05)。结论STAT3信号通路参与高糖诱导的HMrSV5过度糖酵解和MMT的发生,靶向STAT3有助于减轻大鼠腹膜透析液诱导的腹膜纤维化和血管新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T3 PFKFB3 腹膜纤维化 间皮-间充质转化 糖酵解 腹膜透析 BP-1-10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HO(2020)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分子分型在子宫内膜癌中的应用与临床意义 被引量:3
9
作者 曹立宇 田壮壮 +2 位作者 祝利利 白真真 张聪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9-284,共6页
目的探讨WHO(2020)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分子分型在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EC)中的临床应用及其意义。方法收集62例EC临床资料,根据WHO(2020)女性生殖系统分子分型标准,采用免疫组化法和PCR法将EC分为4种亚型,即POLE突变型、错配修... 目的探讨WHO(2020)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分子分型在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EC)中的临床应用及其意义。方法收集62例EC临床资料,根据WHO(2020)女性生殖系统分子分型标准,采用免疫组化法和PCR法将EC分为4种亚型,即POLE突变型、错配修复缺陷型(mismatch repair deficient,MMRd)、无特异性分子谱型(no specific molecular profile,NMSP)和p53突变型,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POLE突变型3例(4.8%),MMRd型15例(24.2%),NSMP型36例(58.1%),p53突变型8例(12.9%)。POLE基因突变与浸润深度、组织学分级、脉管侵犯、淋巴结转移和FIGO分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5例MMRd型患者中,FIGOⅡ+Ⅲ期患者的比例明显增加,其中1例p53蛋白过表达,2例均完全失表达。36例NSMP型患者与组织学低级别(Grade I+Ⅱ)有关(P<0.05),与其它临床病理特征均无关(P>0.05);8例p53突变型患者与组织学高级别(GradeⅢ级)有关(P<0.05);淋巴结转移、FIGOⅡ+Ⅲ期明显增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子分型在EC的治疗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与POLE基因突变型和NSMP型相比,MMRd型和p53突变型患者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瘤 分子分型 错配修复 免疫组织化学 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保支付促进慢性病防控的需方调查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雷桃 顾思雨 杨金侠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7-40,共4页
目的:调查参保居民对慢性病防控服务的医保支付需求和期望,为制定慢性病防控的医保支付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选取样本,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数据。结果:医保支付可以提高参保居民对预防服务、诊疗服务和家庭医生签... 目的:调查参保居民对慢性病防控服务的医保支付需求和期望,为制定慢性病防控的医保支付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选取样本,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数据。结果:医保支付可以提高参保居民对预防服务、诊疗服务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利用意愿,居民对减轻慢性病经济负担的期望较高,老年人群和非老年人群的部分需求和期望存在差异。结论:根据实际需求,探索将适宜的预防服务纳入医保支付,完善慢性病门诊保障政策,强化慢性病患者用药保障,通过医保支付支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方 医保支付 慢性病防控 家庭医生签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 T MRI定量测量眼眶结构在Graves眼病分期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嫚 沈中原 +1 位作者 阚宏 吴兴旺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1-67,共7页
目的应用3 T眼眶MRI技术评估Graves眼病(Graves ophthalmopathy,GO)患者泪腺参数与临床活动性评分(clinical activity score,CAS)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2020年2月至2023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医院和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 目的应用3 T眼眶MRI技术评估Graves眼病(Graves ophthalmopathy,GO)患者泪腺参数与临床活动性评分(clinical activity score,CAS)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2020年2月至2023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医院和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GO患者40例80只眼作为GO组,选取与GO组性别与年龄段匹配的健康人群40例80眼作为对照组。根据CAS评分将GO患者分为活动期GO组、非活动期GO组。分别对三组进行MRI常规图像及读出分段平面回波弥散加权成像(readout segmentation of long variable echo-trains 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RESOLVE DWI)图像采集,横断位T2加权成像脂肪抑脂(T2-weighted imaging fat suppression,T2WI-FS)获得眼球突出度、泪腺突出度,横断位及冠状位T2WI-FS测量获得泪腺最大截面时的长径、短径、面积,记录横断位泪腺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spersion coefficient,ADC)平均值。使用SPSS 24.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定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性别、吸烟史、饮酒史、CAS评分的组间差异采用卡方检验。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及其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评价GO活动性的诊断效能。采用Spearman’s相关分析泪腺各定量参数与CA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1)活动期GO组眼球突出度、横断位泪腺各参数,包含泪腺突出度、长径、短径、面积及ADC平均值,均较非活动期GO组、对照组增大,非活动期GO组较对照组升高(P均<0.05)。(2)ROC曲线结果显示,眼球突出度、横断位泪腺面积对GO患者的诊断效能最高(AUC为0.906、0.905),泪腺突出度、横断位泪腺ADC平均值对GO患者也有一定的诊断价值(0.793、0.702)。RESOLVE DWI ADC值预测GO活动性的最佳截断点为1.181×10^(-3)mm^(2)/s,其敏感度高达95.00%,特异度76.30%。(3)眼球突出度(r=0.734,P<0.05)、泪腺突出度(r=0.719,P<0.05)、泪腺ADC值(r=0.742,P<0.05)与CAS呈高度相关。结论横断位泪腺突出度、泪腺DWI ADC平均值可作为GO诊断及分期的重要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VES眼病 泪腺 定量测量 弥散加权成像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柏西普可逆转TGF-β2诱导的晶状体上皮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基于调节TGF-β/Smad信号通路 被引量:4
12
作者 朱梦云 王剑锋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59-1466,共8页
目的探讨康柏西普(conbercept)对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诱导人晶状体上皮细胞(HLECs)发生上皮间质转化(EMT)的逆转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LEC-SRA01/04细胞并分为对照组、TGF-β2组、conbercept组、TGF-β2+conbercept组。采用MTT法、... 目的探讨康柏西普(conbercept)对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诱导人晶状体上皮细胞(HLECs)发生上皮间质转化(EMT)的逆转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LEC-SRA01/04细胞并分为对照组、TGF-β2组、conbercept组、TGF-β2+conbercept组。采用MTT法、流式细胞术、划痕实验、Transwell检测细胞增殖、凋亡与迁移,Western blotting和qRT-PCR检测EMT相关上皮细胞标记物E-Cadherin、α-SMA、snail、细胞外基质和TGF-β/Smad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TGF-β2+conbercept组EMT程度明显减轻,细胞间充质及细胞外基质标志物α-SMA、snail、collagenⅠ、collagenⅣ、FN1的表达量均明显减少,与TGF-β2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皮细胞相关标志物E-Cadherin的蛋白及mRNA的表达上调(P<0.05)。Transwell结果显示,与TGF-β2组相比,TGF-β2+conbercept组细胞迁移能力减弱(P<0.05)。此外,TGF-β2诱导HLEC-SRA01/04细胞发生EMT过程中发生Smad2/3磷酸化水平升高现象可被康柏西普抑制(P<0.01)。结论康柏西普可能通过TGF-β/Smad信号通路抑制HLEC-SRA01/04细胞EMT过程,具有预防及治疗PCO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发性白内障 康柏西普 上皮间质转化 转化生长因子-Β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纵隔支气管源性囊肿合并叶外型肺隔离症1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余杰 陈春雨 +1 位作者 李龙龙 顾江魁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16-718,共3页
肺隔离症是一种先天性支气管-肺发育畸形,是指胚胎时期部分肺组织与正常组织分离,接受异常的体循环供血,发育为不具有气体交换功能的病变组织[1]。临床上将肺隔离症分为叶内型、叶外型,其中叶内型较为常见,约占总数的75%,叶外型少见[2]... 肺隔离症是一种先天性支气管-肺发育畸形,是指胚胎时期部分肺组织与正常组织分离,接受异常的体循环供血,发育为不具有气体交换功能的病变组织[1]。临床上将肺隔离症分为叶内型、叶外型,其中叶内型较为常见,约占总数的75%,叶外型少见[2]。叶外型肺隔离症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容易漏诊、误诊。2024年6月我院1例后纵隔囊肿在胸腔镜手术中发现叶外型肺隔离症,采用胸腔镜下切除,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隔离症 气体交换功能 发育畸形 胚胎时期 胸腔镜手术 部分肺组织 叶外型 纵隔囊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范化淋巴结分拣对胃食管结合部恶性肿瘤手术治疗的效果 被引量:1
14
作者 何辉虎 高凯绩 +3 位作者 孙家和 姚启杨 张士杰 耿灵钧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65-1470,共6页
目的 探讨手术后规范淋巴结分拣对胃食管结合部恶性肿瘤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外科胃癌数据库中所有胃食管结合部恶性患者资料,根据手术后是否有外科医生立即进行淋巴结分拣,将患者分为淋巴结分拣组(分拣组)和淋巴结未分... 目的 探讨手术后规范淋巴结分拣对胃食管结合部恶性肿瘤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外科胃癌数据库中所有胃食管结合部恶性患者资料,根据手术后是否有外科医生立即进行淋巴结分拣,将患者分为淋巴结分拣组(分拣组)和淋巴结未分拣组(未分拣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癌胚抗原(CEA)、术前白蛋白水平、术前血红蛋白等,围术期及病理资料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肿瘤分化程度、肿瘤距上切缘距离、淋巴结总数、阳性淋巴结数等;使用Kaplan-Meier曲线和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倾向性评分匹配分析调整组间混杂因素。结果 共纳入患者386例,淋巴结分拣组、未分拣组分别为133、253例,中位随访时间40.18月;分拣组淋巴结总数、阳性淋巴结数分别为(26.38±12.18)、(6.63±10.14)枚,未分拣组淋巴结总数、阳性淋巴结数分别为(12.25±7.06)、(3.07±3.77)枚,淋巴结分拣组与未分拣组在淋巴结总数、阳性淋巴结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匹配前分拣组和未分拣组生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进展期胃癌患者分别为112、203例,分拣组患者总体生存曲线优于未分拣组,中位生存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卡钳值设置为0.02,倾向性匹配94对患者,匹配后分拣组淋巴结总数、阳性淋巴结数分别为(24.71±12.03)、(5.70±9.95)枚,未分拣组淋巴结总数、阳性淋巴结数分别为(13.05±7.63)、(3.37±4.32)枚,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拣组患者总体生存曲线优于未分拣组,中位生存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癌术后淋巴结分拣可显著提高总淋巴结、阳性淋巴结送检数目,降低淋巴结迁移,改善术后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胃结合部恶性肿瘤 淋巴结分拣 生存期 倾向性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中耳胆固醇肉芽肿患者同期人工耳蜗植入的初步探讨
15
作者 张静 张建 +3 位作者 鲁雪雪 曹玮 邱建新 姚昆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30-333,共4页
目的总结伴中耳胆固醇肉芽肿(cholesterol granuloma,CG)的语后聋患者同期人工耳蜗植入(CI)的临床经验。方法对2018年12月~2022年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医院就诊,伴中耳CG行CI的6例语后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同期CI手... 目的总结伴中耳胆固醇肉芽肿(cholesterol granuloma,CG)的语后聋患者同期人工耳蜗植入(CI)的临床经验。方法对2018年12月~2022年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医院就诊,伴中耳CG行CI的6例语后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同期CI手术的手术方式、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等进行总结,并使用听觉行为分级(categories of auditory performance,CAP)和言语可懂度分级(speech intelligibility rating,SIR)评估听觉言语康复效果。结果6例患者根据术前CT表现选择个体化手术方式,对于病变仅累及乳突、鼓窦或上鼓室的3例患者,采用完璧式乳突改良根治术+CI;另3例患者术前阅片病变较为广泛,完璧式乳突切开难以彻底清理病变,或伴有咽鼓管鼓室口被病变堵塞或术中探查咽鼓管通畅度较差,采用开放式乳突根治术+CI+中耳封闭术,均成功完成CI手术。所有患者术后及随访期间均未出现切口感染、面瘫、迷路炎、颅内感染、复发、电极裸露等并发症;术后患者CAP和SIR评分较术前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合并中耳CG的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可同期行CI手术,术后可获得良好的听觉康复效果,但应根据病变范围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耳胆固醇肉芽肿 耳蜗植入 语后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炎症相关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2例并文献复习
16
作者 王美玲 段园园 +4 位作者 凡龙云 徐建平 徐五琴 冯振中 吴强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59-662,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炎症相关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associated with chronic inflammation,DLBCL-CI)的临床病理学和分子遗传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DLBCL-CI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行HE和免疫组化染色,二代测序技... 目的探讨慢性炎症相关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associated with chronic inflammation,DLBCL-CI)的临床病理学和分子遗传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DLBCL-CI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行HE和免疫组化染色,二代测序技术检测基因突变情况,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例1男性,83岁,有脓胸病史半年余。例2男性,75岁,有慢性胸膜炎病史10年余,结肠癌病史6年余。镜下见2例背景均混杂大量急慢性炎细胞,中等至大的异型淋巴样细胞弥漫片状生长,细胞核不规则,核质比增大,染色质较粗,部分可见核仁。例2可见异型淋巴样细胞呈血管中心性生长并侵犯血管壁。免疫表型:2例CD20、CD79a和PAX5均阳性;2例C-MYC、CD10和BCL6均阴性,例1中MUM1和BCL2阳性,例2中MUM1和BCL2阴性;2例EBER均阳性,例1中EBNA2和LMP1阳性。2例Ki67增殖指数均较高(分别为70%、90%)。例2二代测序检测结果示CD58基因一级变异,其余24个基因呈二级变异或三级变异。例1行化疗,例2行手术+化疗,2例均在26个月内死亡。结论DLBCL-CI多见于老年男性,其发生、发展与长期慢性炎症和EBV感染密切相关。其恶性度高,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慢性炎症相关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分子遗传学 二代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累及双侧鼓膜的外耳道乳头状瘤1例报告
17
作者 曹玮 邱建新 姚昆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26-528,共3页
外耳道乳头状瘤是一类发生于外耳道软骨部皮肤的良性肿瘤,是外耳道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南方比北方更多见,好发于20~25岁男性。该病病因尚不完全清楚,目前多认为与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有关。在外耳道皮肤受到炎症、损伤后,局部皮... 外耳道乳头状瘤是一类发生于外耳道软骨部皮肤的良性肿瘤,是外耳道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南方比北方更多见,好发于20~25岁男性。该病病因尚不完全清楚,目前多认为与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有关。在外耳道皮肤受到炎症、损伤后,局部皮肤抵抗力降低,感染乳头状瘤病毒而致病。检查可见外耳道内有突出皮肤表面的乳头状新生物,外观似桑葚,可广基或带蒂,质地偏硬。当肿瘤较小时一般无症状,当瘤体充满外耳道时可有耳痒不适、阻塞感、听力下降等,常因挖耳时出血或挖出“肉块”样物而就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状瘤 外耳道 鼓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44v6和FOXD3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8
作者 陈勇 张红 +3 位作者 吴梦婕 姚元春 杨春香 秦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795-1799,共5页
目的研究CD44v6和FOXD3蛋白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两种蛋白在100例人胃癌组织及40例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和110例人胃癌组织芯片中的表达。结果传统病理切片中CD44v6蛋白... 目的研究CD44v6和FOXD3蛋白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两种蛋白在100例人胃癌组织及40例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和110例人胃癌组织芯片中的表达。结果传统病理切片中CD44v6蛋白在胃癌组织和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8%、22.5%(P<0.001),与胃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相关(P<0.001)。FOXD3蛋白在胃癌组织和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2%、90%(P<0.001),与胃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相关(P<0.001)。CD44v6与FOXD3表达呈显著负相关性(rs=-0.276,P<0.01)。CD44v6和FOXD3在110例胃癌组织芯片中的表达结果与以上传统切片中的表达情况相似。结论 FOXD3作为干细胞因子,其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以及与CD44v6的相关性提示FOXD3可能作为胃癌干细胞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4V6 FOXD3 胃癌 干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组织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儿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听力言语康复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4
19
作者 郑文雯 陈善文 +2 位作者 姚昆 胡国勤 邱建新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76-580,共5页
目的 探讨人工耳蜗手术年龄≤12个月婴儿听力及言语发育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从2017年7月至2020年1月行人工耳蜗植入术(Cochlear implant,CI)手术年龄≤12个月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儿45例的基本资料,分析最近一次随访听觉及言语评估... 目的 探讨人工耳蜗手术年龄≤12个月婴儿听力及言语发育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从2017年7月至2020年1月行人工耳蜗植入术(Cochlear implant,CI)手术年龄≤12个月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儿45例的基本资料,分析最近一次随访听觉及言语评估结果与性别、手术年龄、手术方式及人工耳蜗使用时间的相关性。结果 45例患儿,男性25例,女性20例,平均手术年龄9.16±1.43月,人工耳蜗使用时间平均为25.77±12.16月,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女性、双侧同期植入及人工耳蜗使用时间会对CAP评分产生正向的影响,人工耳蜗使用时间对SIR评估结果产生正向的影响关系。SIR评估结果受CAP评估结果的影响,R2=0.604。结论 对于手术年龄为6-12个月婴儿,女性、同期双侧植入、CI使用时间越长的患儿的听觉感知越好,进而影响了言语技能的发展,手术年龄对听觉及言语康复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耳蜗植入 婴儿 听觉语言发育 线性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耳双模式人工耳蜗植入患者术后听觉能力评估 被引量:10
20
作者 钟梅 邱建新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12-315,共4页
目的比较双耳双模式(一侧耳佩戴助听器,另一侧耳植入人工耳蜗)的人工耳蜗植入患者与单侧人工耳蜗植入患者术后听力、声音理解能力、言语感知、空间听力、言语分辨率等方面的差异。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年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 目的比较双耳双模式(一侧耳佩戴助听器,另一侧耳植入人工耳蜗)的人工耳蜗植入患者与单侧人工耳蜗植入患者术后听力、声音理解能力、言语感知、空间听力、言语分辨率等方面的差异。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年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人工耳蜗植入的患者51例,根据术后非植入耳是否佩戴助听器,分为A组(单侧人工耳蜗植入28例)、B组(双耳双模式23例)。采用听觉行为分级-Ⅱ(categories of auditory performance-Ⅱ,CAP-Ⅱ)、有意义听觉整合量表(meaningful auditoryintegrationscale,MAIS)、言语空间特性量表父母版(speech,spatial and qualities of hearing scale-parents'version,SSQ-P)三个量表,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患儿术前、术后听觉能力进行评估,比较两组的得分。结果两组术前CAP-Ⅱ、MAIS、SSQ-P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B组患者CAP分级(6.36±1.50级)和MAIS得分(25.96±3.77分)高于A组(分别为5.52±1.33级、23.36±4.8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B组患者SSQ-P量表言语感知(8.17±0.59分)、空间听力(6.48±1.17分)、其他听力特性(6.93±0.96分)得分均高于A组患者(分别为7.48±0.72、3.89±0.78、5.56±0.8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耳双模式人工耳蜗植入患者较单侧人工耳蜗植入患者术后听觉能力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耳蜗植入 助听器 双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