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改良前外侧入路联合改良后内侧入路治疗三踝骨折疗效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
22
1
作者
王志焘
詹俊锋
+1 位作者
朱楠
徐又佳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19年第11期1014-1020,共7页
目的:比较改良前外侧入路联合改良后内侧入路和传统后外侧入路辅助内侧切口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5年1月至2017年8月选取108例三踝骨折患者分为改良入路组(试验组)和传统入路组(对照组).试验组53例,男31例,女22例;年龄18~67...
目的:比较改良前外侧入路联合改良后内侧入路和传统后外侧入路辅助内侧切口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5年1月至2017年8月选取108例三踝骨折患者分为改良入路组(试验组)和传统入路组(对照组).试验组53例,男31例,女22例;年龄18~67(40.2±16.4)岁;左侧19例,右侧34例;旋后外旋型39例,旋前外旋型14例;术前等待时间6~14(9.6±3.1)d;手术采用改良前外侧入路联合改良后内侧入路.对照组55例,男34例,女21例;年龄19~69(42.1±15.3)岁;左侧18例,右侧37例;旋后外旋型42例,旋前外旋型13例;术前等待时间7~16(10.3±3.4)d;手术采用传统后外侧入路辅助内侧切口.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切口并发症例数及复位质量评定、骨折愈合时间、神经损伤例数、屈肌挛缩例数和切口并发症总例数;术后1年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10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24(16.4±7.5)个月.试验组手术时间(95.3±22.6)rn in,术中出血量(114.7±68.7)ml,术后引流量(127.5±87.8)ml,切口并发症1例,均少于对照组(112.5±53.8)min、(155.2±79.6) ml、(178.4±73.8) ml和3例.试验组复位质量优36例,良14例,差3例;对照组优30例,良15例,差10例;试验组优于对照组.试验组骨折愈合时间(5.5±1.6)个月,2例出现切口并发症;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6.7±2.1)个月,12例出现切口并发症;试验组少于对照组.术后1年试验组AOFAS评分(92.9±18.4)分,高于对照组(80.3±38.3)分;根据AOFAS评分标准,试验组优32例,良17例,可3例,差1例;对照组优25例,良18例,可8例,差4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前外侧入路联合改良后内侧入路和传统后外侧入路辅助内侧切口治疗三踝骨折均能取得良好的疗效.相比传统后外侧入路辅助内侧切口,改良前外侧联合改良后内侧入路治疗三踝骨折符合局部软组织血供特点,具有手术创伤小、操作安全、显露清楚有效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骨折
骨折固定术
病例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改良前外侧入路联合改良后内侧入路治疗三踝骨折疗效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
22
1
作者
王志焘
詹俊锋
朱楠
徐又佳
机构
苏州
大学
附属
第二
医院
骨科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足踝外科
出处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19年第11期1014-1020,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81874018)~~
文摘
目的:比较改良前外侧入路联合改良后内侧入路和传统后外侧入路辅助内侧切口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5年1月至2017年8月选取108例三踝骨折患者分为改良入路组(试验组)和传统入路组(对照组).试验组53例,男31例,女22例;年龄18~67(40.2±16.4)岁;左侧19例,右侧34例;旋后外旋型39例,旋前外旋型14例;术前等待时间6~14(9.6±3.1)d;手术采用改良前外侧入路联合改良后内侧入路.对照组55例,男34例,女21例;年龄19~69(42.1±15.3)岁;左侧18例,右侧37例;旋后外旋型42例,旋前外旋型13例;术前等待时间7~16(10.3±3.4)d;手术采用传统后外侧入路辅助内侧切口.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切口并发症例数及复位质量评定、骨折愈合时间、神经损伤例数、屈肌挛缩例数和切口并发症总例数;术后1年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10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24(16.4±7.5)个月.试验组手术时间(95.3±22.6)rn in,术中出血量(114.7±68.7)ml,术后引流量(127.5±87.8)ml,切口并发症1例,均少于对照组(112.5±53.8)min、(155.2±79.6) ml、(178.4±73.8) ml和3例.试验组复位质量优36例,良14例,差3例;对照组优30例,良15例,差10例;试验组优于对照组.试验组骨折愈合时间(5.5±1.6)个月,2例出现切口并发症;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6.7±2.1)个月,12例出现切口并发症;试验组少于对照组.术后1年试验组AOFAS评分(92.9±18.4)分,高于对照组(80.3±38.3)分;根据AOFAS评分标准,试验组优32例,良17例,可3例,差1例;对照组优25例,良18例,可8例,差4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前外侧入路联合改良后内侧入路和传统后外侧入路辅助内侧切口治疗三踝骨折均能取得良好的疗效.相比传统后外侧入路辅助内侧切口,改良前外侧联合改良后内侧入路治疗三踝骨折符合局部软组织血供特点,具有手术创伤小、操作安全、显露清楚有效等优点.
关键词
踝骨折
骨折固定术
病例对照研究
Keywords
Ankle fractures
Fracture fixation
Case-control studies
分类号
R683.42 [医药卫生—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改良前外侧入路联合改良后内侧入路治疗三踝骨折疗效的病例对照研究
王志焘
詹俊锋
朱楠
徐又佳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19
2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