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链非编码RNA LUCAT1调控胰腺癌MIA PaCa-2细胞恶性机制研究
1
作者 叶梦洁 瞿薇薇 骆广涛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7-194,共8页
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LUCAT1对人胰腺癌细胞MIA PaCa-2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探讨LUCAT1在胰腺癌恶性进展中的潜在作用。方法在线数据库GEPIA分析LUCAT1在胰腺癌中的突变及表达情况;q-PCR实验检测对比人胰腺导管细胞HPNE及人胰腺... 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LUCAT1对人胰腺癌细胞MIA PaCa-2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探讨LUCAT1在胰腺癌恶性进展中的潜在作用。方法在线数据库GEPIA分析LUCAT1在胰腺癌中的突变及表达情况;q-PCR实验检测对比人胰腺导管细胞HPNE及人胰腺癌细胞中LUCAT1的表达水平;FISH检测人胰腺癌组织中LUCAT1表达及分布。CCK-8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LUCAT1对MIA PaCa-2细胞增殖、凋亡、耐药及迁移能力的影响。基因集合富集分析比对LUCAT1参与的相关信号通路,Western blot实验验证蛋白质表达水平。结果GEPIA分析结果显示,LUCAT1在人胰腺癌组织中表达水平上调;q-PCR实验结果显示,人胰腺癌细胞中LUCAT1高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敲低及过表达LUCAT1可影响胰腺癌细胞增殖、凋亡、吉西他滨耐药性以及迁移和侵袭能力(P<0.05)。在胰腺癌中LUCAT1影响p-Akt表达水平,并在Akt抑制剂MK-2206处理后相关功能被抑制。结论LUCAT1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调控胰腺癌细胞MIA PaCa-2恶性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LUCAT1 胰腺癌 MIA PaCa-2 肿瘤耐药 AK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移植肾系统性疾病肾损害复发临床诊疗指南 被引量:1
2
作者 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 于峰 +3 位作者 赵洪雯 秦燕 廖贵益 文吉秋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46-862,共17页
原发病复发是影响移植肾近期和远期存活的重要原因,越来越受到重视。系统性疾病肾损害在肾脏移植术后均有可能复发,并不同程度损伤移植肾。随着对系统性疾病肾损害发病机制的深入认识,移植肾系统性疾病肾损害复发的诊治水平也在逐渐提... 原发病复发是影响移植肾近期和远期存活的重要原因,越来越受到重视。系统性疾病肾损害在肾脏移植术后均有可能复发,并不同程度损伤移植肾。随着对系统性疾病肾损害发病机制的深入认识,移植肾系统性疾病肾损害复发的诊治水平也在逐渐提升。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组织器官移植专家,充分阅读、分析和总结目前国际和国内的文献,在《慢性移植肾功能不全诊疗技术规范(2019版)》的基础上,对系统性疾病肾损害复发的危险因素、预防措施、治疗措施及预后等内容,依据推荐评估、发展和评价分级方法对证据质量和建议强度进行客观评估,制定《中国移植肾系统性疾病肾损害复发临床诊疗指南》,在本指南中对相应临床问题提出推荐意见,以更好地保障和促进移植肾脏和受者的长期存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移植 系统性疾病肾损害 复发 狼疮性肾炎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血管炎 抗肾小球基底膜肾炎 免疫球蛋白轻链淀粉样变性 原发性高草酸尿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磁共振评价恶性肿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心脏系统免疫相关不良反应中国专家共识
3
作者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分子影像学组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磁共振学组 +13 位作者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心胸学组 《磁共振成像》编委会 孙洪赞 居胜红 陈伟 郜发宝 李小虎 李勇刚 史河水 王冠 王星皓 温志波 徐臣 袁正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18,共9页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作为恶性肿瘤的免疫治疗药物,在多种实体肿瘤治疗中显示出显著疗效。然而,ICIs也可能引发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irAEs),包括心血管毒性,虽然发病率低,...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作为恶性肿瘤的免疫治疗药物,在多种实体肿瘤治疗中显示出显著疗效。然而,ICIs也可能引发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irAEs),包括心血管毒性,虽然发病率低,但死亡率高。随着ICIs的广泛应用,心血管irAEs的病例也在增加,需要影像和临床医生的关注。MRI作为高敏感度和高分辨率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在检测和评估心血管irAEs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早期通过MRI对心血管irAEs进行诊断和评估对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然而,国内在此领域尚缺乏统一的规范化共识,可能导致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差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分子影像学组、磁共振学组、心胸学组与《磁共振成像》编委会合作,制订了一套针对ICIs引起的心血管系统irAEs的MRI检查方案和诊断报告的共识。这一共识旨在为影像和临床医生提供科学依据,推动MRI技术在心血管系统irAEs诊断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心脏免疫相关不良反应 临床应用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性瘫痪儿童主要照顾者心理状况对疾病家庭管理的影响 被引量:22
4
作者 牛霞 吴德 +3 位作者 杨娅娟 谢伦芳 刘安诺 吕复莉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351-1356,共6页
目的探讨主要照顾者心理状况对脑瘫儿童家庭疾病管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家庭管理测量量表、心理弹性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幸福指数量表对222例脑瘫儿童的主要照顾者进行问卷调... 目的探讨主要照顾者心理状况对脑瘫儿童家庭疾病管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家庭管理测量量表、心理弹性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幸福指数量表对222例脑瘫儿童的主要照顾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脑瘫儿童家庭管理测量量表中父母疾病管理能力、父母对患儿疾病担心、父母管理困难、父母疾病精力消耗、父母相互支持评分均显著高于中间值(t>8.866,P<0.001),心理弹性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国内常模(t>5.523,P<0.001),幸福指数为(7.63±2.96)分。回归分析显示,家庭疾病管理各维度的影响因素包括患儿住院次数、家长康复预期、家长心理状态(包括焦虑、心理弹性),以及幸福指数(P<0.05)。结论脑瘫儿童主要照顾者心理状况及疾病家庭管理整体状况不容乐观,照顾者心理状况影响疾病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照顾者 家庭管理 心理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片受体在瑞芬太尼预适应对大鼠缺血后心脏保护中的角色 被引量:13
5
作者 张野 顾尔伟 +1 位作者 张健 陈志武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20-223,共4页
目的探讨心脏上的阿片受体是否介导了瑞芬太尼预适应对缺血后心脏保护作用。方法麻醉开胸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模型。分为对照组(CON),缺血预适应组(IPC)和瑞芬太尼预适应组(RPC);瑞芬太尼预适应的方法:在缺血再灌注前分别静注瑞芬太尼5 m... 目的探讨心脏上的阿片受体是否介导了瑞芬太尼预适应对缺血后心脏保护作用。方法麻醉开胸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模型。分为对照组(CON),缺血预适应组(IPC)和瑞芬太尼预适应组(RPC);瑞芬太尼预适应的方法:在缺血再灌注前分别静注瑞芬太尼5 m in,停止5 m in共3个循环。三种阿片受体阻断剂Naltrindole(NTD,δ受体阻断剂,5 mg.kg-1)、nor-B inaltorph im ine(nor-BNI,к受体阻断剂,5 mg.kg-1)、CTOP(μ受体阻断剂,1 mg.kg-1),分别在RPC(NTD+RPC,BNI+RPC和CTOP+RPC组)和IPC(NTD+IPC,BNI+IPC和CTOP+IPC组)前静脉注射。观察指标包括:平均动脉压(MBP),心率(HR),记算收缩压心率乘积(RPP);缺血危险区(AAR),梗死区(IS)的体积,心肌梗死面积以IS/AAR来表示。结果在IS/AAR方面:NTD+RPC与CTOP+RPC与CON组之间无差别,与RPC有差别;nor-BNI+RPC与RPC及CON组之间都有差别;NTD+IPC和no-BNI+IPC与IPC组之间有差别,并且nor-BNI与CON组之间也有差别。结论μ,δ和κ-阿片受体介导了RPC对大鼠缺血后心脏的保护作用,μ-阿片受体的作用可能来至心脏之外的组织或器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芬太尼 心肌 缺血再灌注 预适应 阿片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胶质瘤灌注成像与病理对照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余永强 郑斐群 +4 位作者 柏亚 张诚 李旋 吴津民 孟晓梅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1年第3期157-159,共3页
目的 :运用磁共振灌注成像(PWI)获取对比剂首过期间的兴趣区图像 ,评价rCBV和rCBF在术前评估脑胶质瘤组织学分级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 :本组共30例颅脑胶质瘤 ,均经病理证实。常规MRI扫描后行PWI ,PWI序列为GRE -EPIT2 * WI ,由灌注资... 目的 :运用磁共振灌注成像(PWI)获取对比剂首过期间的兴趣区图像 ,评价rCBV和rCBF在术前评估脑胶质瘤组织学分级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 :本组共30例颅脑胶质瘤 ,均经病理证实。常规MRI扫描后行PWI ,PWI序列为GRE -EPIT2 * WI ,由灌注资料获取rCBV、rCBF图像 ,计算最大rCBV和rCBF并与组织病理学分级对照。结果 :Ⅲ~Ⅳ级胶质瘤(18例)的rCBF、rCBV分别为1.8~7.4和2.67~10.48 ,均值分别为5.4±1.8和5.75±3.85。Ⅰ~Ⅱ级胶质瘤(12例)rCBF、rCBV分别为0.5~1.7和1.36~3.16 ,均值分别为1.4±0.3和1.75±0.65。两组间rCBF和rCBV差别有显著性(p<0.01 ,studentt检验)。结论 :灌注成像对颅脑胶质瘤的术前分级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磁共振成像 灌注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痰液细胞DNA含量分析对肺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9
7
作者 操乐杰 翟志敏 +6 位作者 李俊 徐美清 夏淮玲 徐晓玲 马冬春 梅晓冬 崔皖芳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202-205,共4页
目的 探讨痰液细胞DNA含量分析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对 44例患者 ( 2 9例肺癌、15例肺良性疾病患者 )痰液细胞DNA含量进行分析 ,并与痰细胞形态学检查结果作比较。对痰细胞学阴性而DNA含量分析阳性的对照患者组织切片... 目的 探讨痰液细胞DNA含量分析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对 44例患者 ( 2 9例肺癌、15例肺良性疾病患者 )痰液细胞DNA含量进行分析 ,并与痰细胞形态学检查结果作比较。对痰细胞学阴性而DNA含量分析阳性的对照患者组织切片行 p5 3、PCNA、Ki67免疫组化分析。 结果 以最后病理诊断为标准 ,肺癌患者异倍体检出的敏感性为 82 .8%,显著高于痰细胞学的敏感性 ( 2 7.6%) (P <0 .0 0 5 ) ;肺癌晚期异倍体阳性率高于早期肺癌 ( 87.5 %比 76.9%,P <0 .0 0 2 5 ) ,其中 1例肺癌患者提前临床 10月检出异倍体。部分炎性假瘤及结核球患者痰标本检出异倍体 ,其相应的组织切片PCNA、Ki67免疫组化染色亦阳性。结论 痰液细胞DNA含量分析是肺癌诊断有效的辅助方法 ,可能有利于肺癌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流式细胞仪 DNA含量 痰细胞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9年中国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397
8
作者 汪复 朱德妹 +27 位作者 胡付品 阮斐怡 倪语星 孙景勇 徐英春 张小江 胡云健 艾效曼 俞云松 杨青 孙自镛 李丽 贾蓓 黄文祥 卓超 苏丹虹 魏莲花 吴玲 张朝霞 季萍 王传清 薛建昌 张泓 李万华 徐元宏 沈继录 单斌 杜艳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325-334,共10页
目的了解国内不同地区14所医院临床分离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国内不同地区14所教学医院(12所综合性医院、2所儿童医院)临床分离菌采用K-B法按统一方案进行细菌药物敏感试验。按CLSI 2009版判断结果。结果 2009年1月—12月收... 目的了解国内不同地区14所医院临床分离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国内不同地区14所教学医院(12所综合性医院、2所儿童医院)临床分离菌采用K-B法按统一方案进行细菌药物敏感试验。按CLSI 2009版判断结果。结果 2009年1月—12月收集各医院临床分离菌共43670株,其中革兰阳性菌占29%,革兰阴性菌占71%。金葡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甲氧西林耐药株(MRSA和MRCNS)平均为52.7%和71.7%。葡萄球菌属中甲氧西林耐药株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和其他测试药的耐药率显著高于甲氧西林敏感株,但仍有72%和65% MRSA对磷霉素敏感;89.0%、66.0%和66.7%的MRCNS对利福平、磷霉素和氨苄西林-舒巴坦敏感,未发现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耐药株。肠球菌属中粪肠球菌对多数测试药物的耐药率低于屎肠球菌,两者中均有少数万古霉素耐药株,根据表型推测多数为VanA型耐药。本次监测首次出现少数耐利奈唑胺的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非脑膜炎肺炎链球菌(SP)儿童株中PSSP较2008年减少,PISP和PRSP有所增多,在儿童株中首次出现少数喹诺酮类耐药株。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肺炎克雷伯菌和产酸克雷伯菌)中产ESBLs株分别平均为56.5%和41.4%。肠杆菌科细菌中产ESBLs株对药物的耐药率均比非产ESBLs株高。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仍高度敏感,总耐药率<2%。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分别为30.5%和25.2%,不动杆菌属(鲍曼不动杆菌占86.8%)对两者的耐药率分别为50.0%和52.4%。与2008年相比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杆菌中的泛耐药株数量显著增多。新出现了5株泛耐药大肠埃希菌和6株泛耐药肠杆菌属细菌。结论细菌耐药性仍呈增长趋势,尤其泛耐药革兰阴性杆菌增多,对临床构成严重威胁。合理选用抗菌药,及早检测泛耐药菌,加强感染控制措施是当务之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耐药性监测 细菌药物敏感试验 多重耐药菌 泛耐药革兰阴性杆菌 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 甲氧西林耐药金葡菌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拉鲁肽诱导肥胖2型糖尿病大鼠白色脂肪组织中FGF21的表达及机制 被引量:9
9
作者 张楠 张一 +1 位作者 章秋 鲁云霞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24-830,共7页
目的 探讨利拉鲁肽(liraglutide,LRG)对肥胖2型糖尿病大鼠白色脂肪组织(white adipose tissue,WAT)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1,FGF21)表达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2型糖尿病组(DM)及2... 目的 探讨利拉鲁肽(liraglutide,LRG)对肥胖2型糖尿病大鼠白色脂肪组织(white adipose tissue,WAT)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1,FGF21)表达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2型糖尿病组(DM)及2型糖尿病+利拉鲁肽组(DM+LRG),后两组先给予高脂饮食,然后腹腔注射30 mg·kg^(-1)链脲佐菌素构建肥胖2型糖尿病模型,DM+LRG组再腹腔注射利拉鲁肽0.4 mg·kg^(-1)·d^(-1),每天2次,干预6周。检测血液生化指标以及FGF21水平,HE染色检测附睾脂肪组织的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RT-PCR和免疫印迹法检测WAT中FGF21、PPARγ、FGFR3、β-Klotho、LKB1、AMPK、ACC的mRNA、蛋白表达与磷酸化及MAPK信号分子的磷酸化水平。结果 DM组大鼠体重和血脂、ALT、AST增高,FGF21降低,附睾脂肪细胞体积增大,FGF21、PPARγ、p-FGFR3、β-Klotho、p-LKB1、p-AMPK、p-ACC的表达降低,p-ERK、p-JNK、p-p38的表达均升高;DM+LRG组上述各指标均逆转。结论 利拉鲁肽具有明显的降脂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加脂肪组织中FGF21的表达,进而激活AMPK信号通路和抑制MAPK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拉鲁肽 肥胖2型糖尿病 白色脂肪组织 FGF21 AMPK MAP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枢吗啡后处理对在体大鼠缺血后心肌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蒋玲玲 张野 +2 位作者 翁立军 李锐 陈志武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7-181,共5页
目的探讨中枢吗啡后处理对在体大鼠缺血后心肌是否产生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42只♂SD大鼠,建立侧脑室置管和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随机分为7组:假手术组(Sham)、对照组(CON)、静脉对照组(VCON)、后处理组(POC)和吗啡后处理组(MOC),... 目的探讨中枢吗啡后处理对在体大鼠缺血后心肌是否产生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42只♂SD大鼠,建立侧脑室置管和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随机分为7组:假手术组(Sham)、对照组(CON)、静脉对照组(VCON)、后处理组(POC)和吗啡后处理组(MOC),MOC组根据吗啡不同给药剂量(3、0.3、0.03μg.kg-1)分为MOC1组、MOC2组、MOC3组。观察指标有: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压力心率乘积(RPP)、缺血危险区(AAR)、梗死区(IS)体积、IS/AAR以及再灌注120min时血浆肌钙蛋白I(cTnI)含量。取CON组、MOC2组、POC组和Sham组大鼠的脑组织,观察各组孤束核中c-fos蛋白的表达。结果与CON组相比,POC组、MOC组IS/AAR和cTnI明显降低(P<0.05,P<0.01)。VCON组与CON组无明显差异(P>0.05)。POC组、MOC2组中c-fos蛋白在孤束核中表达明显减少(P<0.01)。结论中枢吗啡后处理对在体大鼠缺血后心肌产生了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可能和中枢中c-fos蛋白表达的下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啡 侧脑室 缺血/再灌注损伤 C-FOS 后处理 心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0年中国CHINET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37
11
作者 艾效曼 胡云建 +26 位作者 俞云松 杨青 倪语星 孙景勇 徐英春 张小江 孙自镛 陈中举 汪复 朱德妹 胡付品 卓超 苏丹虹 徐元宏 沈继录 单斌 杜艳 魏莲花 吴玲 张朝霞 季萍 王传清 王爱敏 贾蓓 黄文祥 张泓 孔菁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5-109,共5页
目的了解国内不同地区14所医院2010年临床分离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收集14所医院2010年临床分离嗜麦芽窄食单胞菌1 661株,按统一方案、采用统一的材料、K-B法和判断标准(CLSI 2010年版)进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耐药... 目的了解国内不同地区14所医院2010年临床分离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收集14所医院2010年临床分离嗜麦芽窄食单胞菌1 661株,按统一方案、采用统一的材料、K-B法和判断标准(CLSI 2010年版)进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耐药性监测。结果 1661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住院患者分离株占97.5%;门诊患者分离株仅占2.5%。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分离株占63.8%,<18周岁患者的分离株占4.8%。主要是痰液等呼吸道分泌物分离者占83.0%;分离自血液、胸腹水、关节腔液、脑脊液等无菌体液者占4.7%。该菌对甲氧苄啶-磺胺甲(?)唑、左氧氟沙星和米诺环素的耐药率分别为11.2%、10.7%和3.4%,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为13.8%。尿液分离株对甲氧苄啶-磺胺甲(?)唑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为21.6%和33.3%,高于其他标本分离株耐药率,P<0.01。结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主要分离自住院患者及痰液等呼吸道标本中,且多见于≥60岁的老年患者。该菌对多数抗菌药物固有耐药,但对CLSI推荐的甲氧苄啶-磺胺甲(?)唑、左氧氟沙星和米诺环素的耐药率低。头孢哌酮-舒巴坦对该菌亦有良好抗菌活性。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治疗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的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不发酵糖菌 革兰阴性菌 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 左氧氟沙星 米诺环素 头孢哌酮-舒巴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通过减缓内质网应激及增加eNOS的表达改善高热量高胆固醇饮食引起的内皮损伤 被引量:6
12
作者 程静静 陈莉 +3 位作者 李朝飞 陈冠军 鲍莹莹 鲁云霞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756-1762,共7页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改善高热量高胆固醇饮食引起的血管内皮损伤的机制是否与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 NOS)表达的改变有关。方法将24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标准饮食组(SCD)、高热量高胆固...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改善高热量高胆固醇饮食引起的血管内皮损伤的机制是否与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 NOS)表达的改变有关。方法将24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标准饮食组(SCD)、高热量高胆固醇饮食组(HCD)及高热量高胆固醇饮食+白藜芦醇组(HCD+RES,白藜芦醇,400 mg·kg-1·d-1),共12周。观察胸主动脉内皮的病理学变化,检测eNOS的表达和ERS上下游相关基因的表达。将血管内皮细胞(MAEC)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模型组(棕榈酸组,PA)、中浓度RES药物对照组(RES)、低中高剂量RES治疗组(RES dose+PA),观察其对棕榈酸(PA)诱导的小鼠MAEC增殖的影响,检测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转录因子GADD153(CHOP)蛋白和eNOS蛋白的表达。结果与SCD组相比,HCD组小鼠胸主动脉管壁明显增厚,弹力纤维排列紊乱,ERS上下游基因表达明显升高(P<0.05),eN OS蛋白表达减少;与HCD组相比,HCD+RES组血管弹力纤维排列明显改善,ERS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eNOS蛋白表达增加。与NC组相比,PA组细胞增殖明显减少(P<0.05),GRP78和CHOP表达明显增加(P<0.05),eNOS表达降低,中、高剂量RES干预后MAECs增殖明显增强(P<0.05),GRP78和CHOP表达明显减少(P<0.05),eNOS蛋白表达增加。结论白藜芦醇有明显的改善高脂饮食引起的内皮损伤和PA诱导的抑制内皮细胞增殖作用,可能与其减缓ERS、增加eNOS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质网应激 内皮损伤 白藜芦醇 高热量高胆固醇饮食 棕榈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年中国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626
13
作者 胡付品 朱德妹 +31 位作者 汪复 蒋晓飞 孙自镛 陈中举 胡志东 李金 谢轶 康梅 徐英春 张小江 张朝霞 季萍 王传清 王爱敏 倪语星 孙景勇 俞云松 林洁 储云卓 田素飞 徐元宏 沈继录 单斌 杜艳 卓超 苏丹虹 张泓 孔菁 魏莲花 吴玲 胡云建 艾效曼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65-374,共10页
目的了解国内主要地区临床分离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和耐药性。方法国内主要地区16所教学医院(14所综合性医院、2所儿童医院)临床分离菌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按统一方案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按CLSI 2013年版标准判断结果。... 目的了解国内主要地区临床分离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和耐药性。方法国内主要地区16所教学医院(14所综合性医院、2所儿童医院)临床分离菌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按统一方案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按CLSI 2013年版标准判断结果。结果 2013年1—12月收集各医院临床分离菌共84 572株,其中革兰阳性菌22 863株,占27.0%,革兰阴性菌61 709株,占73.0%。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中甲氧西林耐药株的平均检出率分别为45.2%和73.5%。甲氧西林耐药株(MRSA和MRCNS)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和其他测试药物的耐药率均显著高于甲氧西林敏感株(MSSA和MSCNS)。MRSA中有92.2%的菌株对甲氧苄啶-磺胺甲口恶唑敏感;MRCNS中有87.4%的菌株对利福平敏感。葡萄球菌属中均未发现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耐药株。肠球菌属中粪肠球菌对绝大多数所测试的抗菌药物(氯霉素除外)的耐药率均显著低于屎肠球菌,两者中均有少数万古霉素耐药株,根据表型推测多数为vanA型或vanB型耐药。肺炎链球菌非脑膜炎株成人株和儿童株中青霉素敏感和中介株(PSSP和PISP)所占比例较2012年均略有降低,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PRSP)的检出率有所升高。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肺炎克雷伯菌和产酸克雷伯菌)和奇异变形杆菌中产ESBLs株分别平均为54.0%、31.8%和16.5%。肠杆菌科细菌中产ESBLs株对测试药物的耐药率均比非产ESBLs株高。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仍高度敏感,总耐药率≤7.0%。不动杆菌属(鲍曼不动杆菌占89.2%)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62.8%和59.4%。与2012年相比,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杆菌中广泛耐药株的检出率有所降低。结论细菌耐药性仍呈增长趋势,多重耐药和广泛耐药菌株在某些病区内的流行播散对临床构成严重威胁,应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采取有效的感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耐药性监测 药物敏感性试验 多重耐药菌 广泛耐药菌 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 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 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 碳青霉烯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芬太尼经主动脉灌注管泵入对心肺转流心内直视手术患者心肌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翟明玉 顾尔伟 +1 位作者 李娟 张雷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44-847,共4页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经主动脉灌注管泵入对心肺转流(CPB)心内直视手术患者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单纯房、室间隔缺损患者60例,年龄18-45岁,ASAⅡ或Ⅲ级,心功能I或Ⅱ级,随机均分为四组,于手术完成后主动脉开放前8min,R1、R1、R3组分...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经主动脉灌注管泵入对心肺转流(CPB)心内直视手术患者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单纯房、室间隔缺损患者60例,年龄18-45岁,ASAⅡ或Ⅲ级,心功能I或Ⅱ级,随机均分为四组,于手术完成后主动脉开放前8min,R1、R1、R3组分别以2、4、8g·kμg^-1·min^-1泵入瑞芬太尼,C组泵人等容量生理盐水。检测麻醉诱导前、主动脉开放后4、8、24、48h心肌肌钙蛋白I(cTnI)、丙二醛(MDA)浓度及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主动脉开放后4h及8h,与C组比较,R1、R2、R3组cTnI、MDA浓度及CK-MB活性明显降低,SOD活性明显升高(P〈0.05);与R1组比较,R2、R3组cTnI、MDA浓度及CK—MB活性明显降低,SOD活性升高(P〈0.05)。主动脉开放后24h,R3组cTnI、MDA浓度及CKMB活性明显低于其它三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经主动脉灌注管泵入对CPB心内直视手术患者心肌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芬太尼 先天性心脏病 心肌再灌注损伤 心肺转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0例颈动脉硬化及狭窄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微栓子监测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干 孙中武 +3 位作者 汪凯 武爱云 祁红梅 刘睿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77-279,共3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硬化及狭窄与微栓子的关系及不同症状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微栓子情况。方法经二维超声检测,有颈动脉硬化及狭窄的8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入院3d内行经颅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测微栓子信号。结果5组间微栓子信号检出率为:内... 目的探讨颈动脉硬化及狭窄与微栓子的关系及不同症状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微栓子情况。方法经二维超声检测,有颈动脉硬化及狭窄的8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入院3d内行经颅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测微栓子信号。结果5组间微栓子信号检出率为:内膜增厚组(8.8%),内膜斑块形成组(10.5%),轻度狭窄组(16.7%),中度狭窄组(18.2%),重度狭窄组(25%)。颈动脉硬化及狭窄程度越重,微栓子信号检出率越高。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微栓子信号阳性率为17.07%,明显高于小面积脑梗死(8.69%)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6.25%)。结论随着颈动脉硬化及狭窄程度加重,微栓子信号检出率增高。脑梗死面积大,微栓子信号易检出。脑动脉系统中检测到微栓子信号,有助于脑梗死的预测和预防性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动脉硬化 超声检查 多普勒 经颅 缺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蛋白(a)水平与VH-IVUS检测冠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的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宜春 徐岩 辜和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5-119,I0003,共6页
目的:利用虚拟组织学血管内超声(VH-IVUS)评价冠心病(CH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斑块成分与脂蛋白(a)[Lp(a)]的关系,探讨Lp(a)在斑块易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54例胸痛患者,依据患者症状及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分为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 目的:利用虚拟组织学血管内超声(VH-IVUS)评价冠心病(CH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斑块成分与脂蛋白(a)[Lp(a)]的关系,探讨Lp(a)在斑块易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54例胸痛患者,依据患者症状及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分为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组(NSTEACS)18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21例及对照组(CAG显示管腔未见异常者)15例。测定患者血清生化指标,采用VH-IVUS检查NSTEACS和SAP组患者病变斑块,分析斑块成分与Lp(a)关联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NSTEACS组和SAP组患者Lp(a)、低密度脂蛋白(LDL)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NSTEACS组患者血清Lp(a)、hs-CRP和LDL水平高于SAP组(P<0.05)。与SAP组比较,NSTEACS组患者病变斑块含坏死组织(NC)、纤维脂质(FF)成分百分比和易损斑块(TCFA)发生率明显增高(P<0.05)。Lp(a)与斑块中含NC、FF成分百分比及TCFA发生率和血清hs-CRP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分别为0.411、0.312、0.318和0.3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STEACS患者斑块不稳定随Lp(a)升高而增加。Lp(a)是反映易损斑块的敏感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蛋白(a) 虚拟组织学 血管内超声 易损斑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0年中国CHINET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212
17
作者 习慧明 徐英春 +26 位作者 朱德妹 汪复 倪语星 孙景勇 孙自镛 简翠 胡云建 艾效曼 张泓 李万华 贾蓓 黄文祥 王传清 王爱敏 魏莲花 吴玲 卓超 苏丹虹 张朝霞 季萍 徐元宏 熊自忠 沈继录 单斌 杜艳 俞云松 杨青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8-104,共7页
目的了解2010年中国不同地区14所教学医院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方法收集14所教学医院临床分离的非重复不动杆菌属共5 523株,其中鲍曼不动杆菌4 949株,按照统一方案,在各监测点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试验结果按照CLSI 2... 目的了解2010年中国不同地区14所教学医院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方法收集14所教学医院临床分离的非重复不动杆菌属共5 523株,其中鲍曼不动杆菌4 949株,按照统一方案,在各监测点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试验结果按照CLSI 2010年版标准判读,采用WHONET 5.4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和米诺环素耐药率最低,分别为33.6%和35.4%。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62.1%和63.6%,对其他监测的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达56.2%以上。不同医院分离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不同,其中以ICU分离菌耐药率最高,急诊次之,内科最低。门诊与住院患者分离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48.3%/50.8%和62.3%/63.8%,且住院患者分离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于门诊患者(米诺环素除外)。全国14所教学医院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多重耐药(MDR)及泛耐药(PDR)鲍曼不动杆菌分别达55.0%(2 720/4 949)和21.4%(1 058/4 949)。2010年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与往年相比,呈上升趋势,尤以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率升高显著。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对各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仍呈上升趋势。头孢哌酮-舒巴坦和米诺环素对鲍曼不动杆菌仍具有较好的体外抗菌活性。不同医院、不同科室鲍曼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耐药监测 抗菌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电磁场与功能矫治器作用下大鼠下颌生长发育X线测量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郭宏铭 周学军 赵美英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15-317,共3页
选择20只青春期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戴矫治器组(FA组)、脉冲电磁场组(PEMF组)、二者共同作用组(PEMF加FA组)4个组,实验周期为10d。采用的矫治器为模拟临床功能矫治器,PEMF为频率100Hz的低... 选择20只青春期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戴矫治器组(FA组)、脉冲电磁场组(PEMF组)、二者共同作用组(PEMF加FA组)4个组,实验周期为10d。采用的矫治器为模拟临床功能矫治器,PEMF为频率100Hz的低能量电磁场。实验前后拍大鼠头侧位X线片。研究结果显示PEMF与功能矫治器在促进下颌髁突的生长中有协同作用,这为PEMF在临床功能矫形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电磁场 功能矫治器 下颌骨 X线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0中国CHINET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55
19
作者 张泓 孔菁 +21 位作者 王传清 王爱敏 孙自镛 陈中举 卓超 苏丹虹 徐英春 张小江 徐元宏 沈继录 俞云松 杨青 胡云建 艾效曼 魏莲花 吴玲 单斌 杜艳 黄文祥 贾蓓 胡付品 朱德妹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80-184,共5页
目的了解2010年我国不同地区临床分离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的耐药性。方法收集9所综合性医院和2所儿童医院临床分离的734株流感嗜血杆菌和214株卡他莫拉菌,分别采用Kirby-Bauer纸片法和琼脂稀释法作药敏试验,依照CLSI 2010版标准判... 目的了解2010年我国不同地区临床分离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的耐药性。方法收集9所综合性医院和2所儿童医院临床分离的734株流感嗜血杆菌和214株卡他莫拉菌,分别采用Kirby-Bauer纸片法和琼脂稀释法作药敏试验,依照CLSI 2010版标准判断结果。头孢硝噻吩纸片法测定β内酰胺酶。结果 734株临床分离流感嗜血杆菌对甲氧苄啶-磺胺甲口恶唑的耐药率最高,达64.5%、其次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氯霉素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31.7%、14.5%、12.5%和14.2%;该菌对头孢噻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阿奇霉素以及头孢呋辛的耐药率均在10%以下(4.2%~8.9%)。儿童分离株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和产酶率(35.1%、30.1%)均高于成人分离株(26.6%、24.1%),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4.0%)低于成人分离株(17.0%),耐药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β内酰胺酶总检出率28.1%。39株为氨苄西林耐药而β内酰胺酶阴性。214株卡他莫拉菌对第二代和第三代头孢菌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左氧氟沙星、甲氧苄啶-磺胺甲口恶唑均呈现高度敏感(96.7%~100%),但对阿奇霉素的耐药率为45.1%。该菌产β内酰胺酶的检出率为96.7%。结论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对头孢菌素类、酶抑制剂复方制剂以及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保持高度敏感性;产β内酰胺酶仍是上述2种细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的重要耐药机制;但氨苄西林耐药而β酰胺酶阴性的流感嗜血杆菌的分离株较前增多,其耐药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嗜血杆菌 卡他莫拉菌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阿培南治疗细菌性肺炎和尿路感染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被引量:28
20
作者 杨帆 赵旭 +12 位作者 吴菊芳 周新 修清玉 施毅 沈策 刘荣玉 张伯科 钟玲 陈楠 倪兆慧 苏炳华 吴湜 张婴元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73-78,共6页
目的评价比阿培南治疗细菌性肺炎和尿路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开放、随机对照试验,细菌性肺炎和尿路感染患者分别按中心分层随机接受比阿培南或美罗培南治疗。结果①比阿培南组和美罗培南组有效率分别为87.0%(107/1... 目的评价比阿培南治疗细菌性肺炎和尿路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开放、随机对照试验,细菌性肺炎和尿路感染患者分别按中心分层随机接受比阿培南或美罗培南治疗。结果①比阿培南组和美罗培南组有效率分别为87.0%(107/123)和90.1%(109/121),其中两组细菌性肺炎有效率分别为90.0%(63/70)和91.9%(57/62),尿路感染有效率分别为83.0%(44/53)和88.1%(52/59);②两组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6.3%(77/80)和98.8%(79/80),其中肺炎细菌清除率分别为100%(42/42)和100%(39/39),尿路感染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2.1%(35/38)和97.6%(40/41);③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7%(6/129)和3.1%(4/128),药物相关实验室异常发生率分别为17.1%(22/129)和19.5%(25/128),分别有2例(1.6%)和4例(3.1%)因不良反应终止治疗。经统计学分析两组的有效率、细菌清除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比阿培南治疗细菌性肺炎和尿路感染疗效确切,患者耐受性良好,其临床和细菌学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与对照药美罗培南相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阿培南 美罗培南 随机对照试验 细菌性肺炎 尿路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