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肿瘤医院护士死亡焦虑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8
1
作者 胡成文 陶艳 +1 位作者 丁娜 陈淑娟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5年第8期1007-1010,共4页
目的 :调查肿瘤医院护士死亡焦虑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死亡焦虑量表对某三级甲等肿瘤医院387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肿瘤医院护士总体死亡焦虑得分为(7.11±2.75)分,其中,情感维度为(2.22±1.... 目的 :调查肿瘤医院护士死亡焦虑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死亡焦虑量表对某三级甲等肿瘤医院387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肿瘤医院护士总体死亡焦虑得分为(7.11±2.75)分,其中,情感维度为(2.22±1.37)分、压力与痛苦维度为(2.41±0.81)分、时间意识维度为(0.69±0.95)分、认知维度为(1.14±1.00)分。总体均分明显高于医学院校学生和结直肠癌患者(P<0.05),宗教信仰、学历、是否接受过死亡教育、是否参与亲友临终处置是肿瘤医院护士死亡焦虑水平的影响因素。结论 :肿瘤医院护士死亡焦虑水平较高并受多种因素影响,应重视护士的心理健康并适时开展死亡教育和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死亡焦虑 肿瘤医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T MRI乳腺SE-EPI-DWI与STIR-DWI序列图像质量对比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林婷婷 董江宁 +5 位作者 邓克学 韦炜 方昕 韦超 韦树华 张萍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188-1191,共4页
目的比较3.0T MRI自旋回波-平面回波成像的扩散加权成像(SE-EPI-DWI)与短时反转恢复序列的扩散加权成像(STIR-DWI)在乳腺病变检查中的图像质量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行乳腺MRI检查,包括SE-EPI-DWI与STIR-DWI两种序... 目的比较3.0T MRI自旋回波-平面回波成像的扩散加权成像(SE-EPI-DWI)与短时反转恢复序列的扩散加权成像(STIR-DWI)在乳腺病变检查中的图像质量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行乳腺MRI检查,包括SE-EPI-DWI与STIR-DWI两种序列,并于DWI图像可发现病变的40例乳腺疾病病例的影像学资料,评价两种序列图像的主观评分、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及病变ADC值差异。结果 40例病例中STIR-DWI序列图像主观评分高于SE-EPI-DWI(P<0.001):STIR-DWI序列中0、1、2、3级图像比例分别为0、7.5%、27.5%及65.0%,图像均满足诊断要求;SE-EPI-DWI序列中0、1、2、3级图像比例分别为12.5%、25.0%、30.0%及32.5%,其中5例图像质量不符合诊断要求。剔除5例不合格图像,比较35例两种序列均合格图像的SNR及CNR,STIR-DWI序列图像的SNR、CNR均低于SE-EPI-DWI序列(P<0.001)。两种序列对于乳腺病变的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乳腺SEEPI-DWI的SNR、CNR明显高于STIR-DWI序列,但后者图像伪影少,图像质量合格率高。乳腺MRI检查应优选SEEPI-DWI序列,但当生理运动等伪影大时,STIR-DWI可作为重要补充,二者结合有助于提高乳腺DWI图像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乳腺病变 图像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T MRI结合全数字化乳腺X线诊断触诊阴性乳腺癌的价值 被引量:13
3
作者 董江宁 韦超 +5 位作者 方昕 陈玉兰 张萍 韦树华 王圣应 何杰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5-138,共4页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临床触诊阴性乳腺癌(IBC)28例,根据诊断方法的不同,分为单一磁共振(MRI)组和MRI结合全乳腺数字化X线(MG)组,采用配对卡方检验比较两组诊断准确率。MRI结合MG方法对28例IBC诊断准确率为92.8%(26/28),优于单一...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临床触诊阴性乳腺癌(IBC)28例,根据诊断方法的不同,分为单一磁共振(MRI)组和MRI结合全乳腺数字化X线(MG)组,采用配对卡方检验比较两组诊断准确率。MRI结合MG方法对28例IBC诊断准确率为92.8%(26/28),优于单一MRI组[67.9%(19/28)](P<0.05)。3.0T MRI能清晰显示IBC的影像学征象,结合MG微钙化征象及乳腺X线立体定位细针活检(SNLB)技术可以提高IBC的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触诊 磁共振成像 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 触诊阴性乳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T MRI和能谱CT对食管癌术前分期的比较 被引量:11
4
作者 黄一凡 方昕 +4 位作者 董江宁 钱立庭 韦超 韦树华 张萍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2-56,共5页
目的探讨3.0T MRI及能谱CT在食管癌术前T、N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33例食管癌患者于术前行3.0T MR及能谱CT检查。MR行常规平扫(T2W、T2W脂肪抑制)、DWI及屏气快速三维扰相梯度回波(LAVA-Flex)平扫+三期增强扫描。CT行常... 目的探讨3.0T MRI及能谱CT在食管癌术前T、N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33例食管癌患者于术前行3.0T MR及能谱CT检查。MR行常规平扫(T2W、T2W脂肪抑制)、DWI及屏气快速三维扰相梯度回波(LAVA-Flex)平扫+三期增强扫描。CT行常规平扫及能谱模式动、静脉期增强扫描。2名高年资影像科医师双盲法对CT及MRI图像分别进行T、N分期,以术后病理为金标准,对照分析T、N分期的结果。结果 MRI和能谱CT诊断T分期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68.42%(13/19)、85.71%(12/14)和78.95%(15/19)、42.86%(6/14)。MRI和能谱CT诊断N分期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6.67%(13/15)、55.56%(10/18)和93.33%(14/15)、61.11%(11/18)。对于识别T3及T4期肿瘤,MRI的准确率(12/14,85.71%)明显高于CT(5/14,35.71%,P=0.02),而二者判断食管癌术前N分期的整体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RI:54.55%(18/33);CT:57.58%(19/33),P=1.00]。结论 3.0T MRI对食管管壁分层结构的显示优于能谱CT,而能谱CT判断N分期准确率有优势,二者结合有助更准确地判断食管癌术前T、N分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肿瘤分期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致严重不良反应1例 被引量:8
5
作者 蔡颖 商玉萍 《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10期1146-1147,共2页
患者,男,61岁。既往高血压病史多年,一直自服降压药物,否认有食品药品过敏史,否认有肝炎、结核或其他传染病史,因体检发现纵隔肿瘤,于2015年5月18日入住我院胸外科,2015年5月20日胸部CT检查提示前中上纵隔胸腺区病灶,考虑胸腺... 患者,男,61岁。既往高血压病史多年,一直自服降压药物,否认有食品药品过敏史,否认有肝炎、结核或其他传染病史,因体检发现纵隔肿瘤,于2015年5月18日入住我院胸外科,2015年5月20日胸部CT检查提示前中上纵隔胸腺区病灶,考虑胸腺瘤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 过敏性休克 不良反应 药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2联合不同剂量索拉菲尼对肾癌细胞的体内外杀伤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吴本鹤 谈宜傲 +2 位作者 孙凌风 刘树瀚 周林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3049-3052,共4页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2(IL-2)联合不同剂量索拉菲尼对肾癌786-0细胞的体内外杀伤效应。方法:取肾癌细胞株进行培养,以IL-2(20μmol/L)联合不同剂量索拉菲尼(6.9、13.8、20.8μmol/L)作用于肾癌细胞株,MTT法检测各组对肾癌细胞的抑制作用...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2(IL-2)联合不同剂量索拉菲尼对肾癌786-0细胞的体内外杀伤效应。方法:取肾癌细胞株进行培养,以IL-2(20μmol/L)联合不同剂量索拉菲尼(6.9、13.8、20.8μmol/L)作用于肾癌细胞株,MTT法检测各组对肾癌细胞的抑制作用,Annexin V-FITC试剂盒检测各组对其凋亡率的影响。建立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观察各组对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及荷瘤小鼠的耐受性。结果:各组均表现出对肾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呈现剂量-时间依赖性,以高剂量组48 h的抑制率最高,达到(74.67±1.87)%。同时高剂量组表现出更明显的抑制肿瘤生长及诱导肿瘤凋亡的作用,但小鼠的药物耐受性也明显下降。结论:免疫治疗联合靶向治疗能够很好地抑制肾癌的生长,但需合理调整两药的使用剂量,才能取得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癌细胞株 白细胞介素-2 索拉菲尼 联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IL在肝细胞癌中高表达及其预后价值
7
作者 袁勇刚 李文娟 +3 位作者 周杭城 彭燕 王伟 胡冰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01-804,808,共5页
目的探索STIL在肝细胞癌(肝癌)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预后意义。方法采用癌症公共数据库Oncomine和TCGA对STIL基因的表达情况和预后价值进行生物信息学预测;回顾性收集67例肝癌患者癌与配对癌旁正常组织标本,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对STIL基... 目的探索STIL在肝细胞癌(肝癌)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预后意义。方法采用癌症公共数据库Oncomine和TCGA对STIL基因的表达情况和预后价值进行生物信息学预测;回顾性收集67例肝癌患者癌与配对癌旁正常组织标本,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对STIL基因蛋白表达水平进行检测;最后通过Kaplan-Meier单因素和Cox多因素分析探索STIL表达水平与肝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Oncomine数据库预测STIL基因mRNA水平在肝癌组织中显著高于正常组织(P<0.05),TCGA数据显示STIL基因mRNA水平高表达的肝癌患者预后明显差于低表达者(P=0.003)。免疫组化结果证实了上述预测结果,肝癌中STIL蛋白水平呈现高表达(P<0.001),且高表达STIL的肝癌患者预后差于低表达者(P<0.001),单因素及多因素生存分析均提示:STIL高表达可以作为肝癌患者预后不佳的独立预测因子(P值均<0.001)。结论 STIL基因在肝癌中高表达,且高表达的STIL可以作为预测肝癌患者预后不佳的独立预测因子。未来STIL基因有望成为肝癌患者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STIL 预后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