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恶性实体肿瘤患者外周血T细胞中PD-1、LAG-3、TIM-3的表达情况 被引量:15
1
作者 袁园 陈继中 +3 位作者 朱亦林 张盛 韩兴华 潘跃银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597-1605,共9页
目的探究恶性实体肿瘤患者淋巴细胞亚群及CD4^+T细胞、CD8^+T细胞上免疫检查点分子PD-1、LAG-3、TIM-3的表达情况。方法使用流式细胞术(FCM)对30例恶性实体肿瘤患者和15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CD3^-细胞、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 目的探究恶性实体肿瘤患者淋巴细胞亚群及CD4^+T细胞、CD8^+T细胞上免疫检查点分子PD-1、LAG-3、TIM-3的表达情况。方法使用流式细胞术(FCM)对30例恶性实体肿瘤患者和15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CD3^-细胞、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CD4/CD8比值、B细胞、NK细胞及其免疫检查点PD-1、LAG-3、TIM-3的表达比例进行检测;同时对肿瘤患者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检查点表达比例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者相比,肿瘤患者外周血CD3^-细胞比例升高,CD3^+T细胞比例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肿瘤患者与健康对照相比,CD4^+T细胞比例(57.64%±15.52%)vs(54.69%±11.33%)、CD8^+T细胞比例(34.03%±14.27%)vs(31.13%±9.97%)、CD4/CD8比值1.94(0.96,2.68)vs 1.85(1.30,2.67)、B细胞比例5.90%(3.09%,10.69%)vs 7.63%(6.67%,10.8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NK细胞比例8.61%(5.58%,16.15%)vs 21.96%(12.84%,36.47%)降低;肿瘤患者CD4^+T细胞、CD8^+T细胞上免疫检查点分子PD-1、LAG-3、TIM-3的表达比例高于健康对照者,双阳耗竭CD4^+T比例增加,双阳耗竭CD8^+T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肿瘤患者CD4^+T细胞比例与PD-1^+CD4^+T细胞、双阳耗竭CD4^+T细胞比例均呈负相关性。结论恶性实体肿瘤患者外周血部分淋巴细胞比例紊乱,负性免疫检查点分子高表达、共表达,耗竭T细胞比例升高,对细胞免疫进行负性调控。免疫检查点分子的协同作用可能参与了肿瘤的发生发展。肿瘤患者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单药治疗无效的患者,多靶点联合治疗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免疫治疗 耗竭T细胞 PD-1 LAG-3 TIM-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中caspase-3、survivin和k-ras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9
2
作者 李承慧 胡冰 +2 位作者 王晓秋 季楚舒 何义富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90-96,共7页
背景与目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预后与众多因素有关,凋亡相关基因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但其在NSCLC中作为生物预后因素的意义还不明确。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survi... 背景与目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预后与众多因素有关,凋亡相关基因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但其在NSCLC中作为生物预后因素的意义还不明确。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survivin、k-ras在NSCLC中的表达与不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并探讨三者在NSCLC发生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二步法检测91例石蜡标本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caspase-3、survivin、k-ras蛋白的阳性表达。结果Caspase-3在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低于癌旁正常组织,survivin、k-ras在癌组织阳性表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Caspase-3阳性表达与年龄、病理类型、TNM分期、淋巴结状态、分化程度有关(P<0.05),而与病灶大小、有无吸烟史等无关(P>0.05);survivin阳性表达与年龄、TNM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状态有关(P<0.05),而与病理类型、病灶大小、有无吸烟史等无关(P>0.05);k-ras阳性表达与病理类型、吸烟有关(P<0.05),与年龄、TNM分期、淋巴结状态、分化程度、病灶大小等均无关(P>0.05)。Caspase-3与survivin的阳性表达呈负相关(r=-0.662,P<0.001)。Cox多因素分析survivin,caspase-3,TNM分期、病理类型、分化程度5个因素具有独立预后价值(P<0.05)。结论Survivin和k-ras在NSCLC中高表达,而caspase-3在NSCLC中低表达,可能在肿瘤细胞凋亡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Caspase-3低表达、survivin高表达可作为术后NSCLC预后不良的独立性因素;K-ras与NSCLC预后的关系需要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凋亡 免疫组化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与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7
3
作者 方向 胡世莲 +5 位作者 沈干 吴蕾 陈尹 孙玉蓓 徐婷娟 徐维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2347-2351,共5页
目的比较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GP)与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方案(DP)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10年第1期)、Pubmed、CBM、CNKI、万方等数据库;纳入随机对照试验,采用Cochrane系统评... 目的比较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GP)与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方案(DP)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10年第1期)、Pubmed、CBM、CNKI、万方等数据库;纳入随机对照试验,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进行评价。结果共纳入16个研究167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6个研究均未详细报道是否采用盲法。DP方案显示出与GP方案相当的中位生存期、中位疾病进展时间、有效率[RR=1.02,95%CI(0.89,1.15)]和生存率[1年RR=1.07,95%CI(0.93,1.24);2年RR=1.02,95%CI(0.66,1.58)]。15个研究的3~4级毒副作用合并结果显示,GP方案血小板减少、贫血、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DP方案[RR=5.22,95%CI(2.97,9.18);RR=1.76,95%CI(1.30,2.38);RR=1.29,95%CI(1.04,1.60)];GP方案白细胞减少及腹泻发生率低于DP方案[RR=0.71,95%CI(0.56,0.89);RR=0.30,95%CI(0.15,0.60)];两方案中性粒细胞减少、虚弱乏力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两方案疗效相近的情况下,选择GP方案或DP方案将取决于药物的毒性及患者的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化学治疗 吉西他滨 多西紫杉醇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CC1表达水平与晚期食管癌患者含奈达铂方案化疗疗效的相关性 被引量:5
4
作者 李笑秋 胡冰 +5 位作者 王刚 季楚舒 江丰收 王勇 孙玉蓓 姚艺玮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89-791,共3页
目的探讨晚期食管癌患者组织中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与含奈达铂联合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84例晚期食管癌患者病理组织中ERCC1基因表达。所有患者均接受含奈达铂的联合化疗,观察疾病控制率与ERCC1表达之间的关系。结果... 目的探讨晚期食管癌患者组织中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与含奈达铂联合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84例晚期食管癌患者病理组织中ERCC1基因表达。所有患者均接受含奈达铂的联合化疗,观察疾病控制率与ERCC1表达之间的关系。结果 84例患者ERCC1表达阳性率为88.1%(74/84),总疾病控制率为36.9%(31/84),其中ERCC1表达阴性组的疾病控制率优于表达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54,P=0.004)。结论晚期食管癌病理组织中ERCC1基因表达对于接受含奈达铂联合化疗疗效预测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鳞状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AzadC联合TSA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生长及Reprimo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王海 胡世莲 +5 位作者 沈干 孙玉蓓 沈国栋 徐维平 黄毕林 方中良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5-氮杂2-脱氧胞苷(5-AzadC)联合曲古抑菌素A(TSA)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生长及Reprimo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SGC-7901细胞分为对照组、5-Aza-dC、TSA、5-AzadC+TSA组,MTS法测定各组药物对其生长的影响,RT-PCR和Western Blot法分... 目的探讨5-氮杂2-脱氧胞苷(5-AzadC)联合曲古抑菌素A(TSA)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生长及Reprimo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SGC-7901细胞分为对照组、5-Aza-dC、TSA、5-AzadC+TSA组,MTS法测定各组药物对其生长的影响,RT-PCR和Western Blot法分析SGC-7901细胞Rep-rimo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5-AzadC和(或)TSA分别作用24、48、60、72 h后均抑制细胞生长,两药联合组比单药组抑制率显著增强,并且随着药物浓度增加和作用时间延长,抑制率增强更加显著;5-AzadC和(或)TSA干预胃癌细胞72 h后,联合用药组和单药组比较,Reprimo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显著增强(P<0.05)。结论 5-AzadC联合TSA干预可抑制SGC-7901细胞生长,抑癌基因Reprimo再表达发挥抑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古抑菌素A 5-AzadC SGC-7901细胞 Reprimo基因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口服加灌肠治疗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9
6
作者 崔亚云 张红雁 +1 位作者 张锋利 朱大高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3-186,共4页
目的观察中药口服加灌肠治疗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疗效。方法将70例急性放射性直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采用中药口服加灌肠治疗,对照组采用复方普鲁卡因灌肠液灌肠治疗,观察两组总体疗效和症状评分。结果治疗组总... 目的观察中药口服加灌肠治疗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疗效。方法将70例急性放射性直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采用中药口服加灌肠治疗,对照组采用复方普鲁卡因灌肠液灌肠治疗,观察两组总体疗效和症状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3%)高于对照组(74.3%)(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症状总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口服加灌肠治疗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损伤/中医药疗法 灌肠 中草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化酶-2催化的前列腺素信号在肝细胞癌中作用 被引量:3
7
作者 何义富 金娟 魏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61-564,共4页
肝细胞癌(HCC)患者总生存时间很短,目前尚无有效的二级预防和全身治疗。环氧化酶-2(COX-2)催化产生的前列腺素E2(PGE2)信号为HCC提供新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综述总结COX-2-PGE2-PGE2受体信号在HCC发生的机制,为有效的化学预防及新... 肝细胞癌(HCC)患者总生存时间很短,目前尚无有效的二级预防和全身治疗。环氧化酶-2(COX-2)催化产生的前列腺素E2(PGE2)信号为HCC提供新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综述总结COX-2-PGE2-PGE2受体信号在HCC发生的机制,为有效的化学预防及新的治疗策略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环氧化酶-2 前列腺素E2 前列腺素E2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褪黑素对肝癌细胞系HepG2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与G蛋白-cAMP信号途径的关系 被引量:3
8
作者 胡超杰 朱华庆 +4 位作者 周青 汪道兵 胡冰 汪渊 王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182-1186,共5页
目的研究褪黑素(melatonin,MT)对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以及其对G蛋白-cAMP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检测MT对HepG2细胞生长的影响,放免法检测细胞内cAMP水平,Westernblot法检测抑制型G蛋白α1(Gαi1)、抑制型G蛋白α2(Gα... 目的研究褪黑素(melatonin,MT)对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以及其对G蛋白-cAMP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检测MT对HepG2细胞生长的影响,放免法检测细胞内cAMP水平,Westernblot法检测抑制型G蛋白α1(Gαi1)、抑制型G蛋白α2(Gαi2)、抑制型G蛋白α3(Gαi3)、刺激型G蛋白(Gαs)表达水平。结果MTT检测结果表明,MT在10-8~10-5mol.L-1的浓度范围内,72h共培养后,可有效抑制HepG2细胞增殖,且呈一定的时间浓度依赖关系。为进一步研究MT细胞增殖抑制作用与G蛋白-cAMP信号通路的关系,检测浓度为10-5mol.L-1的MT作用HepG2细胞后0、15、30、45、60、90、120min后Gαi1、Gαi2、Gαi3和Gαs和细胞内cAMP水平变化,结果发现MT作用HepG2细胞30min后可明显下调Gαi1、Gαi2、Gαi3的表达水平,但对Gαs表达无明显影响,同时发现MT处理后cAMP水平有下降的趋势,但是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T呈时间浓度依赖性的抑制体外培养的HepG2细胞生长,其机制可能与影响G蛋白-cAMP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素 G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酸和维生素B_(12)治疗某烟厂工人支气管鳞状化生 被引量:1
9
作者 胡杰贵 祝杨 +2 位作者 杨晓春 吴继峰 王勇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89-590,共2页
目的 探讨应用叶酸(FA)和维生素(Vit)B12治疗支气管黏膜重度鳞状化生的可行性。方法 将经痰涂片诊断的56例重度鳞状化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FA和VitB12,持续6个月;对照组服用安慰剂治疗6个月,治疗前、后检测... 目的 探讨应用叶酸(FA)和维生素(Vit)B12治疗支气管黏膜重度鳞状化生的可行性。方法 将经痰涂片诊断的56例重度鳞状化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FA和VitB12,持续6个月;对照组服用安慰剂治疗6个月,治疗前、后检测血清FA、VitB12浓度。细胞学异型程度用0~3的等级表示。结果 两组在治疗前的细胞异型程度均为3,血清FA、VitB12浓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治疗组细胞异型程度均值为1.22,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对照组均值为2.4,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血清FA、VitB12浓度也有类似结果。结论 FA和VitB12对鳞状化生有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酸/治疗应用 维生素B12/治疗应用 化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褪黑素抗乳腺癌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华 胡冰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4-148,共5页
褪黑素(melatonin,MT)是主要由松果腺分泌的生物活性物质。近年来大量文献表明MT能抑制乳腺癌的发生,其中有多种作用机制参与;MT可以抑制雌激素受体基因表达,调节雌激素信号转导通路,抑制细胞增殖和侵袭等等,因此提高内源性MT的生成或给... 褪黑素(melatonin,MT)是主要由松果腺分泌的生物活性物质。近年来大量文献表明MT能抑制乳腺癌的发生,其中有多种作用机制参与;MT可以抑制雌激素受体基因表达,调节雌激素信号转导通路,抑制细胞增殖和侵袭等等,因此提高内源性MT的生成或给予MT治疗可能对乳腺癌病人有益。该文综述了MT抗乳腺癌的作用机制及其可能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素 乳腺癌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钱子碱经皮给药对乳腺癌种植瘤中VEGF mRNA和COX-2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夏克春 张梅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12,共5页
目的探讨马钱子碱经皮给药对乳腺癌种植瘤的影响及可能机制,为乳腺癌的治疗提供新的途径。方法培养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取对数生长期细胞制成单细胞悬液。20只雌性Balb/c-nu/nu裸鼠麻醉后,无菌条件下,局部肌肉注射乳腺癌单细胞悬... 目的探讨马钱子碱经皮给药对乳腺癌种植瘤的影响及可能机制,为乳腺癌的治疗提供新的途径。方法培养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取对数生长期细胞制成单细胞悬液。20只雌性Balb/c-nu/nu裸鼠麻醉后,无菌条件下,局部肌肉注射乳腺癌单细胞悬液0.2 ml,制备乳腺癌肿瘤模型。20只荷瘤裸鼠随机均分为4组:马钱子碱高剂量组(A组)、中剂量组(B组)、低剂量组(C组)和模型组(D组),分别经皮给予20%(0.2 mg/g)、10%(0.1 mg/g)、5%(0.05mg/g)浓度的马钱子碱膏和凡士林膏,涂抹裸鼠的整个腹部和造模的部位,每次1 g,每日4次(每次间隔3 h),连续15d。另设一个不做任何处理的正常组(E组)。观察各组裸鼠生存状态和肿瘤生长情况,评价相对肿瘤增殖率;检测肿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和环氧化酶(COX-2)mRNA的表达。结果①肿瘤大小和相对肿瘤增殖率:A、B组裸鼠生存状态良好,肿瘤引起的活动障碍较轻,肿瘤生长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肿瘤生长较C、D组迟缓,各组的相对肿瘤增殖率分别为A组38%(P<0.05)、B组52%、C组75%;而C、D组裸鼠出现活动障碍、瘫痪、消瘦和精神萎靡,肿瘤体积较大。②PCR检测VEGF和COX-2结果:A组分别为24.30±0.91和20.63±0.71,B组分别为23.10±0.72和20.39±0.76,C组分别为24.27±0.73和21.01±0.62,D组分别为23.09±0.76和21.04±0.65,E组分别为24.38±1.14和20.52±0.75。VEGF mRNA和COX-2 mRNA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A组与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与D组比较均有差别,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马钱子碱经皮给药能抑制乳腺癌种植瘤中VEGF mRNA和COX-2 mRNA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给药 环氧化酶-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β在骨转移为首发的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
12
作者 罗会芹 何义富 +8 位作者 姚艺玮 闫滢 吴书胜 胡小秀 柯丽红 牛佳郁 李慧敏 胡冰 季楚舒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2-65,共4页
目的检测分析骨转移为首发的非小细胞肺癌中ER-β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预后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经病理证实骨转移为首发的非小细胞肺癌肿瘤组织标本中ER-β的表达,利用χ2检验检测组间表达差异,生存率单因素采用Kaplan-... 目的检测分析骨转移为首发的非小细胞肺癌中ER-β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预后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经病理证实骨转移为首发的非小细胞肺癌肿瘤组织标本中ER-β的表达,利用χ2检验检测组间表达差异,生存率单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及Log-rank方法分析,多因素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 46例骨转移为首发的非小细胞肺癌中ER-β总阳性78.3%,χ2检验未见性别、年龄、病理类型、骨转移灶数目、有无骨外其他部位转移、ALK及CEA影响ER-β表达,各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ER-β为影响该类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35),单因素分析可见ER-β阳性表达组的生存时间明显长于阴性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ER-β阳性表达时腺癌、单发骨转移患者能获得较长的生存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转移为首发的非小细胞肺癌ER-β表达阳性率高,ER-β阳性表达的患者预后明显好于阴性患者,且其可能为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ER-β的阳性表达可能与腺癌及单发骨转移患者的预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转移癌 非小细胞肺癌 ER-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例骨转移为首发表现的胃癌预后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马典庆 何义富 +12 位作者 罗会芹 闫滢 李慧 陈文菊 吴书胜 胡小秀 柯丽红 牛佳郁 李慧敏 陈建 黄大兵 胡冰 胡世莲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676-1680,共5页
目的 分析影响以骨转移为首发表现的胃癌患者的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确诊的以骨转移为首发表现的64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Kaplan-meier法分析临床病理特征(性别、年龄、分化程度、骨转移灶数目、骨转移灶部位及是否有骨外转移、... 目的 分析影响以骨转移为首发表现的胃癌患者的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确诊的以骨转移为首发表现的64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Kaplan-meier法分析临床病理特征(性别、年龄、分化程度、骨转移灶数目、骨转移灶部位及是否有骨外转移、有无放疗、ECOG评分、骨相关事件、血清Ca2+和ALP以及肿瘤标志物CEA和CA199)与总生存期(OS)的关系,同时采用多因素COX模型分析影响患者OS的独立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分化程度、骨转移灶数目、骨转移灶部位以及是否有骨外转移、初诊时ECOG评分以及肿瘤标志物CEA和CA199与胃癌骨转移患者的预后有关(P〈0.05);而性别、年龄、有无放疗、有无骨相关事件、血清Ca2+和ALP与OS无相关性。多因素分析显示骨转移灶部位(OR=0.524,95%CI:0.275~0.996,P=0.049)、合并骨外转移(OR=2.343,95%CI:1.338~4.101,P=0.003)、初诊时ECOG评分(OR=2.914,95%CI:1.422~5.972,P=0.003)为影响OS的独立因素。全组患者中位生存期为6.13个月。结论 在以骨转移为首发表现的胃癌中,骨转移灶部位及是否有骨外转移、初诊时ECOG评分可能为影响患者远期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骨转移 临床特点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癌症住院患者的情绪状况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周锐 肖蓉 +1 位作者 江丰收 胡冰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059-1062,共4页
目的探讨癌症住院患者的情绪状况及其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应用社会支持量表(SSRS)、正负情绪量表(PANAS)对74例癌症住院患者和88例健康人群进行调查。结果①癌症患者的正性情绪得分均值[(15.57±5.72)分]大于负性情绪[(8.89... 目的探讨癌症住院患者的情绪状况及其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应用社会支持量表(SSRS)、正负情绪量表(PANAS)对74例癌症住院患者和88例健康人群进行调查。结果①癌症患者的正性情绪得分均值[(15.57±5.72)分]大于负性情绪[(8.89±3.72)分],且主要集中在精神活力、心神不宁等共7个维度。②癌症患者与健康人群在客观支持分、对支持利用度得分、负性情绪得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癌症患者的情绪总分与主观支持呈正相关;其正性情绪与社会支持总分和主观支持呈正相关(P<0.05)。④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在正性情绪方面,癌症患者的主观支持可解释总变异量的11%,回归方程为:正性情绪(PA)=4.80+0.45×主观支持;在负性情绪方面,癌症患者的年龄可解释总变异量的6%,回归方程为:负性情绪(NA)=13.29-0.08×年龄。结论社会支持是患者情绪状况的重要影响因素,提高患者的主观支持度可以提高患者的正性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 情绪 社会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中E-cadherin和DAPK基因启动子异常甲基化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姜晓东 胡世莲 +5 位作者 孙玉蓓 徐维平 沈干 陈炯 徐修才 黄大兵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383-387,共5页
目的:检测胃癌中死亡相关蛋白激酶(death-associated protein kinase,DAPK)基因和上皮钙粘蛋白(epithelialcadherill,E-cadherin)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状态,并探讨两个基因甲基化改变的特点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患者一般资料之间的... 目的:检测胃癌中死亡相关蛋白激酶(death-associated protein kinase,DAPK)基因和上皮钙粘蛋白(epithelialcadherill,E-cadherin)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状态,并探讨两个基因甲基化改变的特点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患者一般资料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目前常用的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specific PCR,MSP)方法检测41例胃癌组织和20例正常对照组织中DAPK、E-cadherin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1例胃癌组织中DAPK、E-cadherin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阳性率分别为68.3%(28/41)和46.3%(19/41),20例正常对照组织中未检测到DAPK、E-cadherin基因启动子区发生甲基化,两个基因在胃癌组织中的甲基化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织(P<0.05),但DAPK和E-cadherin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在胃癌的发生中无协同性(相关性和一致性)。胃癌组织中一个基因发生甲基化的检出率为78.0%(32/41);胃癌组织中DAPK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相关(P<0.05),而E-cadherin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则与淋巴结转移和浸润深度有相关性(P<0.05),两个基因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与被检查者肿瘤的大小、肿痛的部位等临床病理特征以及被检者的性别、年龄不具有相关性。结论:DAPK、E-cadherin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是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频发事件,通过检测胃粘膜组织中两个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况,可能会对胃癌的早期诊断及判断预后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联合检测两个基因甲基化状态优于各单个基因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DAPK基因 E—cadherin基因 启动子 甲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OC曲线评价高岭土在大鼠化疗性呕吐模型中应用价值 被引量:4
16
作者 杜静 李平 +3 位作者 汪克明 蔡荣林 张梅 孙鑫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006-1009,共4页
目的探讨高岭土摄入量在大鼠化疗性异食癖模型中对呕吐反应筛检的应用价值。方法 4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及昂丹司琼组,以6 mg/kg腹腔注射顺铂制造化疗性大鼠异食癖恶心呕吐模型,采用Biopac专用胃肠电记录分析系... 目的探讨高岭土摄入量在大鼠化疗性异食癖模型中对呕吐反应筛检的应用价值。方法 4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及昂丹司琼组,以6 mg/kg腹腔注射顺铂制造化疗性大鼠异食癖恶心呕吐模型,采用Biopac专用胃肠电记录分析系统同步检测胃体和胃窦部平滑肌电活动,依据胃电节律变化特征,运用ROC曲线评价高岭土在大鼠化疗性呕吐模型中的应用价值。结果造模后24 h,模型组大鼠高岭土摄入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且模型组大鼠胃肌电逆行扩布发生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与昂丹司琼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高岭土摄入量在0.65 g时Youden指数最大(57.4%),其中灵敏度为72.2%,特异度为85.2%,ROC曲线下面积为0.827(95%CI:0.704~0.950,P<0.001)。结论大鼠化疗后高岭土异食癖行为可用作有呕吐反射动物的呕吐模型,高岭土摄入量在0.65 g及以上可能为化疗性大鼠呕吐反应筛检的理想参考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疗法 呕吐 胃电描记术 ROC曲线 高岭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simertinib联合二甲双胍对非小细胞肺癌PC 9/GR细胞的协同效应 被引量:3
17
作者 彭佳 袁媛 +1 位作者 潘跃银 张颖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57-962,共6页
目的研究Osimertinib联合二甲双胍对吉非替尼获得性耐药的非小细胞肺癌PC 9/GR细胞的生长抑制效应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Osimertinib和二甲双胍单药或联合作用于PC 9/GR细胞后,应用MTT法检测不同药物处理组处理后对PC 9/GR细胞的抑制率影... 目的研究Osimertinib联合二甲双胍对吉非替尼获得性耐药的非小细胞肺癌PC 9/GR细胞的生长抑制效应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Osimertinib和二甲双胍单药或联合作用于PC 9/GR细胞后,应用MTT法检测不同药物处理组处理后对PC 9/GR细胞的抑制率影响;荧光染色法观察和流式细胞术检测Osimertinib和二甲双胍单药或联合诱导细胞凋亡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各药物处理组细胞磷酸化及非磷酸化的AMP依赖的蛋白激酶(AMPK)和70 ku核糖体蛋白S6激酶(P70S6K)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Osimertinib和二甲双胍双药联合作用可显著抑制PC 9/GR细胞的增殖,作用强于各单药(P<0.05),表现为协同作用(联合指数<1);双药联合时相较于单药表现出更强的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二甲双胍可上调细胞内p-AMPK蛋白的表达,Osimertinib和二甲双胍均可下调p-P70S6K蛋白,且双药联合较单药下调p-P70S6K蛋白水平更为显著。结论 Osimertinib和二甲双胍联合用药对PC 9/GR细胞的增殖有显著抑制作用并可以促进其凋亡的发生,具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Osimertinib 二甲双胍 联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钱子碱通过阻滞细胞周期抑制人肺癌细胞株PC-9增殖 被引量:13
18
作者 李苗 李平 +2 位作者 张梅 马峰 苏丽 《中国肺癌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44-450,共7页
背景与目的已有的研究表明:Cyclin D1和Cyclin E是细胞周期中重要的正性调控因子,其高表达与肿瘤的增殖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马钱子碱(Brucine)对人肺癌细胞株PC-9增殖的影响,及其与Cyclin D1和Cyclin E表达的影响。方法将PC-9细胞... 背景与目的已有的研究表明:Cyclin D1和Cyclin E是细胞周期中重要的正性调控因子,其高表达与肿瘤的增殖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马钱子碱(Brucine)对人肺癌细胞株PC-9增殖的影响,及其与Cyclin D1和Cyclin E表达的影响。方法将PC-9细胞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DMSO对照组(2‰)、150μM Brucine组、300μM Brucine组。CellTiter-Glo发光法、平板克隆形成实验观察该药对PC-9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qRT-PCR检测细胞周期相关基因Cyclin D1、Cyclin E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周期相关基因Cyclin D1、Cyclin E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ellTiter-Glo发光法、平板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Brucine可以抑制人肺癌细胞株PC-9的增殖,并呈时间-剂量依赖性(P<0.01);流式结果显示对细胞周期的影响主要是阻滞PC-9细胞于G0/G1期;qRT-PCR结果显示Cyclin D1、Cyclin E mRNA的表达下调;Western blot结果显示Brucine使Cyclin D1、Cyclin E的表达降低。结论 Brucine能明显抑制人肺癌细胞株PC-9的增殖,机制主要与其通过下调Cyclin D1、Cyclin E表达,进而阻滞细胞周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钱子碱 细胞周期 人肺癌细胞株PC-9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奈达铂联合5-氟脲嘧啶治疗晚期食管癌24例 被引量:5
19
作者 徐腾云 胡冰 庄建生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8期1038-1040,共3页
目的:观察奈达铂联合5-氟脲嘧啶治疗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晚期食管鳞癌患者24例,奈达铂80~100mg/m2,加入生理盐水500ml中静滴2h,5-氟脲嘧啶1.0g/天,静脉滴注4h以上,第1~5天。28天为1周期,连用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全... 目的:观察奈达铂联合5-氟脲嘧啶治疗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晚期食管鳞癌患者24例,奈达铂80~100mg/m2,加入生理盐水500ml中静滴2h,5-氟脲嘧啶1.0g/天,静脉滴注4h以上,第1~5天。28天为1周期,连用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全组24例均可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总有效率41.7%。其中初治者14例,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6例,有效率50.0%;复治者10例,部分缓解3例,有效率30.0%。中位生存时间9.4个月,1年生存率25.0%。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4例(16.7%)患者出现Ⅲ度血小板下降,3例(12.5%)患者出现Ⅲ~Ⅳ度白细胞降低。消化道反应轻,未发现肝肾功能损害。结论:奈达铂联合5-氟脲嘧啶治疗晚期食管癌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小,尤其对老年患者耐受性好,可代替顺铂作为治疗晚期食管癌的一线方案,对顺铂耐药的患者亦有一定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化疗 奈达铂 5-氟脲嘧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利达嗪对乳腺癌细胞MDA-MB-231和MCF-7的杀伤效应 被引量:3
20
作者 童斯浩 汪毅 +3 位作者 龚理 钱振珏 柯章敏 鲍扬漪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52-458,共7页
目的观察硫利达嗪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和MCF-7的凋亡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测定硫利达嗪对细胞的抑制作用,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流式细胞术检测硫利达嗪对细胞周期分布和凋亡的影响;比色法测定药物对细胞Caspase-3... 目的观察硫利达嗪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和MCF-7的凋亡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测定硫利达嗪对细胞的抑制作用,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流式细胞术检测硫利达嗪对细胞周期分布和凋亡的影响;比色法测定药物对细胞Caspase-3活性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调节蛋白Bcl-2、Bax表达的变化。结果硫利达嗪作用24 h后,MDA-MB-231、MCF-7细胞增殖明显呈剂量依赖性抑制,其IC50为18、22μmol/L。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随着加入硫利达嗪浓度的提高,MDA-MB-231、MCF-7细胞均发生不同程度的G0/G1期阻滞、细胞凋亡程度增加及伴随胞内Caspase-3活性增加。各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Western blot法结果显示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下调、促凋亡蛋白Bax表达明显上调,各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硫利达嗪对乳腺癌细胞MDA-MB-231、MCF-7有显著的增殖抑制作用且可显著诱导肿瘤细胞发生G0/G1期阻滞及凋亡,伴随Caspase-3活性的上调,其毒性机制可能与肿瘤细胞内抗凋亡蛋白Bcl-2下调、Bax上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硫利达嗪 周期 凋亡 CASPASE-3 Bcl-2 BA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