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影像学评价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疗效 被引量:10
1
作者 刘昕 吕维富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2年第2期136-138,共3页
射频消融(RFA)治疗原发性肝癌(PHC)已成为外科手术和TACE以外的另一有效治疗方法,消融后的疗效评价问题一直为临床所关注。影像学是目前最常用的评价手段。本文就不同影像学方法在评价RFA治疗PHC疗效中的价值及有关的新技术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肝细胞 导管消融术 诊断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白质营养不良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潘志立 吕维富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312-2314,共3页
脑白质营养不良并非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一组最常见于儿童的髓鞘形成或维持发生障碍的遗传性疾病的总称。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明显提高。本文就脑白质营养不良的影像学研究及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脑白质营养不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门部胆管癌可切除性的术前影像学评估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影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628-630,共3页
肝门部胆管癌或称近端胆管癌,于1965年由Klatskin首先描述,是一种发生在左右肝管汇合处的恶性肿瘤,又称Klatskin’s瘤。为胆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肝门部胆管癌易侵犯胆管周围的血管和向肝内扩散,早期诊断困难,50%以上的肝门部胆... 肝门部胆管癌或称近端胆管癌,于1965年由Klatskin首先描述,是一种发生在左右肝管汇合处的恶性肿瘤,又称Klatskin’s瘤。为胆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肝门部胆管癌易侵犯胆管周围的血管和向肝内扩散,早期诊断困难,50%以上的肝门部胆管细胞癌患者在确诊时存在血管侵犯,当侵犯邻近的门静脉、肝动脉、肝实质与尾叶时,往往难以达到治愈性切除。故而肝门部胆管癌的手术切除率低,预后较差。但是由于其缺少血液供应,对化疗和放疗不敏感,目前外科手术(根治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法,也是治愈肝门部胆管癌的唯一希望。随着检查技术的发展和肿瘤的早期发现,目前约23.2%~75.0%的肝门部胆管癌患者能够进行手术,但是为减少盲目手术探查、提高手术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肿瘤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增强CT影像组学特征建立条件推理树模型对肾癌亚型的鉴别诊断 被引量:20
4
作者 鲍远照 程琦 +3 位作者 葛亚琼 严立 张龙龙 韦炜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20-523,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增强CT影像组学特征建立的条件推理树模型鉴别常见病理亚型肾细胞癌(RCC)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学检查证实且具有完整CT增强图像的120枚RCC病灶,其中肾透明细胞癌(CCRCC)60枚、肾嫌色细胞癌(CRCC)27枚、乳头... 目的探讨基于增强CT影像组学特征建立的条件推理树模型鉴别常见病理亚型肾细胞癌(RCC)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学检查证实且具有完整CT增强图像的120枚RCC病灶,其中肾透明细胞癌(CCRCC)60枚、肾嫌色细胞癌(CRCC)27枚、乳头状肾细胞癌(PRCC)33枚。利用ITK-Snap软件在皮髓期病灶最大层面轴位图像勾画感兴趣区。利用A.K.软件提取感兴趣区处的影像组学特征。将病灶随机分为训练组和验证组(约7∶3)。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及随机森林函数进行特征筛选。利用所选特征建立条件推理树模型“ctree”。使用验证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模型的鉴别诊断能力。结果每枚病灶提取396项组学特征,过滤筛选后获得32项特征用于建立条件推理树模型。模型所得CCRCC、CRCC、PRCC组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0.70、0.89,敏感度分别为79.2%、60.0%、69.2%,特异度分别为91.3%、81.1%、88.2%。结论基于增强CT影像组学特征建立和验证的条件推理树模型在鉴别3种常见的病理亚型RCC时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影像组学 条件推理树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射频消融后的影像学评价 被引量:9
5
作者 杜丹丹 吕维富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5-78,共4页
射频消融术(RFA)是肝癌综合治疗中的一项重要手段,尤其是对小肝癌的治疗,临床疗效较好。由于RFA治疗范围的局限,术后常有肿瘤病灶的残存或出现复发。因此,准确地评价RFA术后疗效非常重要。本文综述了不同影像手段对RFA治疗肝癌的疗效评... 射频消融术(RFA)是肝癌综合治疗中的一项重要手段,尤其是对小肝癌的治疗,临床疗效较好。由于RFA治疗范围的局限,术后常有肿瘤病灶的残存或出现复发。因此,准确地评价RFA术后疗效非常重要。本文综述了不同影像手段对RFA治疗肝癌的疗效评价,同时讨论不同评价方法的优劣,以冀为采取合理的影像手段,做出正确的临床处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射频消融 医学影像 疗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增强CT影像组学在鉴别肾嫌色细胞癌与肾嗜酸细胞腺瘤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1
6
作者 鲍远照 葛亚琼 +3 位作者 程琦 刘欣 严立 韦炜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11-215,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增强CT影像组学在鉴别肾嫌色细胞癌(CRCC)与肾嗜酸细胞腺瘤(RO)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经病理证实且具有完整CT三期增强图像的56例肾占位患者,包括35例CRCC与21例RO患者(35个CRCC病灶和23个RO病灶)。为建立稳定的LASSO模... 目的:探讨基于增强CT影像组学在鉴别肾嫌色细胞癌(CRCC)与肾嗜酸细胞腺瘤(RO)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经病理证实且具有完整CT三期增强图像的56例肾占位患者,包括35例CRCC与21例RO患者(35个CRCC病灶和23个RO病灶)。为建立稳定的LASSO模型,通过获得每个病灶每期2个或3个不同层面的轴面图像(CRCC 2个,RO3个),将数据增加到每期总共139个。每期每个病灶所选择的轴面图像由两位放射科医师协商后利用ITK-Snap软件共同勾画兴趣区(ROI)。使用mRMR去除训练集中冗余和无关的特征,并通过LASSO选择最优的特征子集来构建最终的模型。将所选特征的加权系数相加计算Radscore,并分别对训练组和验证组CRCC和RO的Radscore进行比较。使用ROC曲线评价模型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增强三期整合影像组学模型的分类效能高于各期相模型的分类效能,皮髓质期、实质期、排泄期模型鉴别CRCC与RO的AUC值分别为0.82、0.80和0.78。三期整合模型的AUC值为:训练集0.84,验证集0.84;训练集的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为67.3%、87.8%,验证集分别为80.0%、85.7%。各模型间的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增强CT影像组学可能是鉴别CRCC与RO的一种可行而有潜力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嫌色细胞癌 肾嗜酸细胞腺瘤 影像组学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谱CT定量分析对孤立性肺结节/肿块鉴别诊断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1
7
作者 江德胜 韦炜 +6 位作者 李丹 许实成 李君君 江帆 张晓云 袁家长 邓克学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35-439,共5页
目的探讨能谱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成像定量分析对肺结节、肿块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29例肺结节/肿块的患者,进行宝石能谱成像模式三期增强扫描,利用其后处理功能,分别测量动脉期(30 s)、静脉期(60 s)及延迟期(90 s)病灶的标准... 目的探讨能谱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成像定量分析对肺结节、肿块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29例肺结节/肿块的患者,进行宝石能谱成像模式三期增强扫描,利用其后处理功能,分别测量动脉期(30 s)、静脉期(60 s)及延迟期(90 s)病灶的标准化碘浓度(NIC)、(40 ke V)CT值以及能谱曲线斜率,比较各参数间的差异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25例患者经手术或纤维支气管镜病理证实,4例炎性病变患者由随访证实;共分为3组,肺癌99例(肺癌组),炎性病变19例(炎性组),肺结核11例(结核组)。动脉期、静脉期及延迟期3组病变NIC值、(40 ke V)CT值以及能谱曲线斜率(40~80 ke V)基本为炎性组最高,均为结核组最低。结核组与其他两组比较,病灶在三期扫描中NIC值、(40 ke V)CT值及能谱曲线斜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炎性组与肺癌组比较,仅在延迟期NIC值及(40 ke V)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能谱CT成像定量分析对肺结节、肿块的鉴别诊断有较大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节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谱CT定量碘基物质图在肺栓塞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8
作者 林婷婷 邓克学 +2 位作者 韦炜 周燕 罗英姿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095-1098,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类型及大小肺栓塞(PE)的碘灌注表现及碘基值的变化,评价CT能谱成像定量碘基物质图在PE诊断及病情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对73例临床疑似PE患者,先平扫,再行能谱增强扫描。选取其中阳性病例39例,将PE类型分为中心型、闭塞型...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类型及大小肺栓塞(PE)的碘灌注表现及碘基值的变化,评价CT能谱成像定量碘基物质图在PE诊断及病情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对73例临床疑似PE患者,先平扫,再行能谱增强扫描。选取其中阳性病例39例,将PE类型分为中心型、闭塞型、锐角附壁型、钝角附壁型及不规则型,观察不同类型及大小PE碘灌注的变化,测定栓塞区及对侧相同位置肺野的碘基值并进行比较,如双侧相同位置均有栓塞,则与邻近正常肺野比较。因不规则型PE发生较少,且多跨血管分布,只是统计栓塞数量,未进行碘基值测定。结果 39例经CT肺动脉血管成像(CTPA)证实为PE,共显示栓塞血管197支,栓塞类型为中心型63支,闭塞型58支,锐角附壁型39支,钝角附壁型26支,不规则型11支。闭塞型表现为全肺或肺叶灌注减低,PE血管供血区肺野平均碘基值为-0.45,对照区平均碘基值为8.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心型栓塞区平均碘基值为4.12,对照区平均碘基值为6.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锐角附壁型栓塞区平均碘基值为3.80,对照区平均碘基值为7.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心型及锐角附壁型栓子大小超过血管直径的1/2表现为肺段或亚段灌注减低,栓子大小小于血管直径的1/2无明显灌注减低。钝角附壁型未见明显灌注减低,栓塞血管供血区肺野与对照区平均碘基值分别为7.48和7.7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碘基物质图灌注改变与栓塞部位有良好的吻合性,能反映不同类型PE及栓子大小对供血区肺野碘灌注的影响,为PE诊断提供更多的形态及功能学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谱CT 碘基图 肺栓塞 肺灌注 单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患者CT门静脉血管成像中门静脉侧支血管的表现 被引量:21
9
作者 倪明 吕维富 邓克学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823-826,共4页
目的分析肝硬化患者在16排螺旋CT门静脉血管成像(CTPV)上门静脉侧支血管的表现。方法对36例经临床、肝功能和影像学检查诊断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患者行腹部CTPV检查,经图像后处理,获得门静脉系统及侧支血管三维重建图像。结果CTPV可以... 目的分析肝硬化患者在16排螺旋CT门静脉血管成像(CTPV)上门静脉侧支血管的表现。方法对36例经临床、肝功能和影像学检查诊断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患者行腹部CTPV检查,经图像后处理,获得门静脉系统及侧支血管三维重建图像。结果CTPV可以直观地显示门静脉系统及整个门静脉侧支循环系统。36例病例中显示胃左静脉曲张29例(80.6%),食管下段静脉曲张18例(50.0%),胃短/胃后静脉曲张15例(41.7%),食管旁静脉曲张9例(25.0%),胃-肾/脾-肾分流8例(22.2%),门静脉海绵样变7例(19.4%),脐静脉与腹壁静脉曲张6例(16.7%),椎旁静脉分流4例(11.1%)。结论CTPV能很好地显示肝硬化患者门脉高压侧支循环的开放部位、范围及严重程度,对判断病情、选择治疗方案及估计预后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血管造影术 肝硬化 门脉高压 侧支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癌化疗栓塞术后MSCT与MRI随访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李爽 吕维富 +2 位作者 董金斌 侯昌龙 周春泽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89-391,401,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多层螺旋CT( MSCT)和MRI评价肝细胞癌(HCC)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肿瘤残留或复发的价值及肿瘤包膜的检出情况。方法对临床确诊的45例HCC患者,经1~5次TACE治疗,并于TACE术后1.5~6.0个月行MSCT及MRI检查。上... 目的对比分析多层螺旋CT( MSCT)和MRI评价肝细胞癌(HCC)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肿瘤残留或复发的价值及肿瘤包膜的检出情况。方法对临床确诊的45例HCC患者,经1~5次TACE治疗,并于TACE术后1.5~6.0个月行MSCT及MRI检查。上述检查均在1周内完成,分析和比较MSCT与MRI对HCC患者TACE术后肿瘤残留或复发及肿瘤包膜的检出情况。结果45例患者共计病灶68个,MRI组呈现肿瘤残留或复发的检出率高于MSCT组( P 〈0.05);MRI 组的灵敏度以及符合率均高于MSCT组( P〈0.05);MRI组显示肿瘤残留或复发的功效与标准组完全一致(Kappa=0.903,P〈0.01);MRI显示肿瘤包膜的检出率高于MSCT ( P〈0.01)。结论相对于MSCT, MRI能很好地显示肝细胞癌TACE术后局部病灶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体层摄影术 磁共振成像 肝动脉化疗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能量能谱CT碘含量测定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 被引量:10
11
作者 韦炜 余永强 +3 位作者 李小虎 程涛 罗英姿 赵英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742-745,共4页
目的应用双能量能谱CT物质定量分析技术对急性胰腺炎(AP)的碘含量进行测定,探讨碘含量与其临床严重程度的相关性,为临床评估AP严重程度提供有效的影像检查手段。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确诊为AP的60例患者(AP组)以及因非胰腺疾病行C... 目的应用双能量能谱CT物质定量分析技术对急性胰腺炎(AP)的碘含量进行测定,探讨碘含量与其临床严重程度的相关性,为临床评估AP严重程度提供有效的影像检查手段。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确诊为AP的60例患者(AP组)以及因非胰腺疾病行CT检查且胰腺正常的30例患者(对照组),测量并比较胰腺增强扫描动脉期及门静脉期碘物质浓度及标准化碘浓度(NIC)。结果 AP组增强扫描动脉期及门静脉期的碘浓度值与NIC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01)。根据Ranson评分标准,AP组中24例轻症,20例中症,16例重症。随着Ranson严重程度增加,碘物质浓度及NIC下降,3组动脉期及门静脉期碘浓度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动脉期=8.776,P<0.01;F门静脉期=4.019,P<0.05),NI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动脉期=12.700,P<0.001;F门静脉期=8.732,P<0.01)。轻症组动脉期及门静脉期碘浓度值与NIC均高于中症组(P<0.05);重症组动脉期及门静脉期碘浓度值、动脉期NIC均低于中症组(P<0.05)。结论双能量能谱CT碘含量测定可以定量分析胰腺炎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对判断各级胰腺炎微循环的变化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急性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流动力学 微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门静脉成像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评价 被引量:18
12
作者 余杨红 丁山 邓克学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376-1379,共4页
目的通过多排螺旋CT门静脉成像(CTPV)来探讨PV管径与肝硬化严重程度及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关系;分析不同肝硬化程度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发生情况。方法肝硬化组(n=60)按Child-Pugh分级分为A级29例,B级23例,C级8例,按食管胃底静... 目的通过多排螺旋CT门静脉成像(CTPV)来探讨PV管径与肝硬化严重程度及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关系;分析不同肝硬化程度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发生情况。方法肝硬化组(n=60)按Child-Pugh分级分为A级29例,B级23例,C级8例,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有无出血分为出血组(n=30)和未出血组(n=30),所有患者均行CTPV检查,采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及多平面重建(MPR)多种方法来测量PV(PV)分支及各属支的管径和观察门脉高压侧支循环的影像学特征。另选15例正常体检者记为正常对照组。结果通过测量所有肝硬化患者的PV主干(MPV)、PV肝内分支及其属支胃左静脉(LGV)、脾静脉(SPV)和肠系膜上静脉(SMV)的管径,除PV右支(RPV)及SMV的直径在出血组与未出血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管径[PV左支(LPV)、PV、LGV及SV]在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Child-Pugh A、B、C3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V系统管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肝硬化程度下,各组管径有不同的差异性,Child-Pugh A、B、C 3组间的出血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Child-Pugh分级的增大,出血率不断增高。结论出血组中的PV系统的管径较未出血组大;不同肝硬化程度下各组PV肝内分支和属支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的差异性,各组管径在不同肝硬化分级下也不相同,因而不同的肝硬化程度可以预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出血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门脉高压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多排螺旋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远期疗效的荟萃分析 被引量:53
13
作者 含笑 吕维富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87-391,共5页
目的探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射频消融(RFA)与单独行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远期疗效的区别。方法检索CBM、CNKI、PubMed、EMBASE、ElsevierSciencedirect、Lippincott,Williams&Wilkins、Springer数据库,收集所有TACE联合RFA... 目的探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射频消融(RFA)与单独行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远期疗效的区别。方法检索CBM、CNKI、PubMed、EMBASE、ElsevierSciencedirect、Lippincott,Williams&Wilkins、Springer数据库,收集所有TACE联合RFA治疗原发性肝癌与单独性TACE治疗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按照纳入标准选择文献,提取相关数据,应用STATA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共纳入中外文献8篇,分别行亚组分析显示,TACE联合RFA治疗组的1、2、3年生存率均明显优于TACE单独治疗组[1年生存率:OR=0.49,95%CI(0.33,0.75),P=0.001;2年生存率:OR=0.40,95%CI(0.23,0.70),P=0.001;3年生存率:OR=0.50,95%CI(0.36,0.69),P=0.000]。结论与单独行TACE治疗相比,TACE联合RFA治疗方案能明显提高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远期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 射频消融 远期疗效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WI测量脑铁沉积在帕金森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14
14
作者 王书健 邓克学 +2 位作者 郑春生 黄柿兵 刘曙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23-526,共4页
目的拟通过磁敏感加权成像技术(SWI)评估帕金森病(PD)脑铁变化在校正相位图上造成的相位值的改变,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对PD脑铁病理性改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原发性PD患者33例(PD组),另选健康自愿者22例为对照组(NC组)。所有PD... 目的拟通过磁敏感加权成像技术(SWI)评估帕金森病(PD)脑铁变化在校正相位图上造成的相位值的改变,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对PD脑铁病理性改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原发性PD患者33例(PD组),另选健康自愿者22例为对照组(NC组)。所有PD患者采用Hoehn-Yahr分期,其中Hoehn-Yahr分期≤2.5期18例、>2.5期15例,行SWI序列扫描,在所得相位图上测量各脑区(双侧尾状核头、壳核、丘脑、黑质、红核、齿状核、苍白球)的相位位移值,利用公式f(x)=-x.π/4 096计算出各脑区的相位值。因相位值与脑铁沉积呈反比,分析相位值的差异可以半定量分析脑铁含量的分布。结果 PD组与NC组双侧尾状核头、苍白球、黑质相位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壳核、丘脑、齿状核及红核相位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SWI对显示脑内铁沉积非常敏感,可以通过测量相关脑区信号强度并计算出相位值以评价脑铁沉积,为活体研究PD脑铁含量提供了相对简单、无创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磁敏感加权成像 相位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胰腺脂肪沉积的CT评估及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 被引量:11
15
作者 姚慧 康冬梅 +6 位作者 刘燕 曹东兴 朱翔 顾朋颖 顾辨辨 邓克学 方朝晖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01-604,共4页
回顾性分析采用CT评估109例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腺脂肪沉积程度及其与胰岛素抵抗(IR)之间的关系。HOMA2-IR、空腹血糖(FPG)、腰臀比(WHR)、总胆固醇(TC)是影响初诊T2DM患者的胰腺脂肪沉积的危险因素。初诊T2DM患者的胰腺脂肪沉积... 回顾性分析采用CT评估109例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腺脂肪沉积程度及其与胰岛素抵抗(IR)之间的关系。HOMA2-IR、空腹血糖(FPG)、腰臀比(WHR)、总胆固醇(TC)是影响初诊T2DM患者的胰腺脂肪沉积的危险因素。初诊T2DM患者的胰腺脂肪沉积程度明显增加,胰腺的脂肪沉积可能参与IR的发生,在T2DM的发展进程中起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脂肪沉积 胰岛素抵抗 螺旋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部双能量能谱CT成像中混合能量模式与单能量模式重建图像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韦炜 邓克学 +1 位作者 赵英明 罗英姿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650-1653,共4页
目的通过比较双能量CT腹部能谱成像后,混合能量模式(Quality Check,140 k Vp)与单能量模式(Mono,70ke V)重建图像的质量,选择适合临床应用的重建模式。方法应用双能量能谱CT(Discovery CT750HD),对60例受检者进行腹部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 目的通过比较双能量CT腹部能谱成像后,混合能量模式(Quality Check,140 k Vp)与单能量模式(Mono,70ke V)重建图像的质量,选择适合临床应用的重建模式。方法应用双能量能谱CT(Discovery CT750HD),对60例受检者进行腹部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分别采用混合能量模式及单能模式进行重建。测量并比较肝脏、脾脏、胰腺及腹腔脂肪的CT值,计算各组织器官的信噪比、对比噪声比,并以评分方法比较两组图像质量。结果单能量重建组中各器官的SNR、CNR均高于混合能量组(P<0.05),单能量重建组主观评分明显高于混合能量组(P<0.001)。结论单能量模式重建图像显著优于常规混合能量模式重建图像,可在临床中常规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能谱CT 重建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低能谱CT对活体供肾动脉的术前评估 被引量:8
17
作者 曹东兴 程涛 +1 位作者 贾鑫鑫 罗英姿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527-530,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宝石能谱CT低剂量对比剂、低管电压技术肾动脉成像在肾移植供体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对50例活体供肾者于肾移植术前行螺旋CT肾动脉成像,将其随机分为双低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双低组管电压100 k V,对比剂使用... 目的探讨采用宝石能谱CT低剂量对比剂、低管电压技术肾动脉成像在肾移植供体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对50例活体供肾者于肾移植术前行螺旋CT肾动脉成像,将其随机分为双低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双低组管电压100 k V,对比剂使用威视派克(270 mg/ml);对照组管电压120 k V,对比剂使用碘普罗胺(370 mg/ml)。两组图像的重建均为40%ASi R,其他扫描参数不变。比较两组图像质量评分、肾动脉CT值、对比噪声比(CNR)、噪声、辐射剂量以及对比剂用量。结果 2名医师对两组肾动脉图像质量评分的一致性较高(Kappa=0.82)。两组的肾动脉CT值、图像质量整体评分及细节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5、0.07、1.62,P>0.05);两组CNR、噪声及辐射剂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2、-6.95、-2.21,P<0.05);双低组的对比剂用量较对照组降低了27%。结论低浓度对比剂(270 mg/ml)联合低管电压(100 k V)及迭代重建算法在肾动脉CTA中可获得满意的图像,可作为活体肾移植供体术前检查的常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活体供者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肾动脉 血管造影术 造影剂 迭代重建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静息态fMRI的难治性癫痫患者丘脑功能连接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季学兵 肖芳 +4 位作者 罗艺 魏建林 钱若兵 牛朝诗 傅先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00-803,共4页
目的利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f MRI)中的功能连接方法,探讨难治性癫痫患者丘脑的功能连接改变及意义。方法难治性癫痫患者19例,多模态神经影像学检查中颅内均未发现明显致痫病灶,发作间期及发作期长程视频脑电图提示双侧大脑半球棘波... 目的利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f MRI)中的功能连接方法,探讨难治性癫痫患者丘脑的功能连接改变及意义。方法难治性癫痫患者19例,多模态神经影像学检查中颅内均未发现明显致痫病灶,发作间期及发作期长程视频脑电图提示双侧大脑半球棘波及棘慢波;同期招募19例健康对照者。采集静息态f MRI数据,分别以左、右丘脑为感兴趣区(ROI)与全脑进行功能连接分析,了解难治性癫痫患者相对于正常对照组功能连接增高和减弱的区域。结果以左侧丘脑为ROI做功能连接分析,难治性癫痫组与双侧梭状回、右侧舌叶、双侧楔叶及双侧楔前叶的功能连接强度增强,而与双侧尾状核、左侧壳核及左侧杏仁核的功能连接强度减弱;以右侧丘脑为ROI做功能连接分析,难治性癫痫组与双侧距状回、双侧楔前叶及左侧直回的功能连接强度增强,而与双侧壳核、双侧尾状核、双侧杏仁核及右侧脑岛的功能连接强度减弱。结论难治性癫痫患者静息状态下丘脑功能连接异常,丘脑可能参与了"癫痫网络"的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功能磁共振成像 功能连接 丘脑 癫痫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迭代算法对腹部CT图像影响及降低剂量的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赵英明 邓克学 +3 位作者 韦炜 何峰 罗英姿 姜莉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07-411,共5页
目的:探讨CT不同重建算法对不同层厚腹部图像噪声和图像质量的影响及迭代重建算法在降低腹部辐射剂量的潜能。方法:利用GE 64排能谱CT(Discovery CT750 HD)对68例病人前瞻性地行腹部CT平扫,将原始数据保存并分别用滤波反投影重组(FBP)... 目的:探讨CT不同重建算法对不同层厚腹部图像噪声和图像质量的影响及迭代重建算法在降低腹部辐射剂量的潜能。方法:利用GE 64排能谱CT(Discovery CT750 HD)对68例病人前瞻性地行腹部CT平扫,将原始数据保存并分别用滤波反投影重组(FBP)、自适应统计迭代重组技术(ASiR)和基于模型的迭代重组技术(MBiR)三种重建算法重组成0.625mm、1.25mm、2.5mm和5mm不同层厚的CT图像。对图像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估,并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结果:对四种不同层厚腹部CT图像利用FBP、50%ASiR和MBiR三种重组算法的图像数据显示,MBiR重组算法图像噪声相对于50%ASiR和FBP重组图像要低(P<0.01);图像评分均分别明显好于相同层厚50%ASiR和FBP重组的图像;图像对比噪声比(CNR)均高于50%ASiR和FBP重组图像的CNR(P<0.01)。结论:MBiR重组的0.625mm层厚图像大大降低了图像噪声、提高了对比噪声比CNR,能代替传统的FBP重组的5mm图像,进一步提高了小病灶的检出率并能降低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迭代重组算法 腹部 辐射剂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谱CT成像应用于肝硬化Child-Pugh分级 被引量:15
20
作者 江帆 邓克学 +1 位作者 赵娜 唐皓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8-52,共5页
目的:探讨宝石CT能谱成像(gemstone spectral imaging,GSI)的多点多参数分析在肝硬化ChildPugh分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58例肝硬化患者(Child-Pugh分级:A级20例,B级20例,C级18例)纳入研究,采用能谱CT进行GSI三期增强扫描,测量并计算动... 目的:探讨宝石CT能谱成像(gemstone spectral imaging,GSI)的多点多参数分析在肝硬化ChildPugh分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58例肝硬化患者(Child-Pugh分级:A级20例,B级20例,C级18例)纳入研究,采用能谱CT进行GSI三期增强扫描,测量并计算动脉期肝左叶、右叶、尾状叶及门脉期肝左叶、右叶、尾状叶、门脉主干、脾脏的标准化碘浓度,计算能谱曲线斜率,按分级比较。运用ROC曲线评估诊断效能,分别计算以碘浓度比、能谱曲线斜率为诊断指标的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动脉期各参数各级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门脉期门静脉标准化碘浓度值A级(1.169±0.093)显著高于C级(1.098±0.097,P=0.026);脾脏标准化碘浓度值A、B、C级分别为0.689±0.068、0.633±0.086、0.549±0.138,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门脉能谱曲线斜率A级(3.723±0.894)显著高于C级(3.028±0.536,P=0.007);脾脏能谱曲线斜率A、B、C级分别为1.711±0.197、1.706±0.433、1.392±0.479,A、B级分别与C级间有显著性差异(PAC=0.015,PBC=0.042)。分别选择合适的诊断阈值,可使上述敏感度及特异度均达到60.0%及以上。结论:CT能谱成像并多点多参数分析有助于临床进行肝硬化程度分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谱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肝硬化 Child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