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自噬标记蛋白p6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1
作者 李晓妍 赵卫东 +2 位作者 周颖 陶峰 徐汉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8-41,共4页
目的探讨自噬标志物p62蛋白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观察70例子宫颈鳞状细胞癌、20例正常子宫颈上皮、34例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组织中p62蛋白的表达,分析... 目的探讨自噬标志物p62蛋白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观察70例子宫颈鳞状细胞癌、20例正常子宫颈上皮、34例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组织中p62蛋白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子宫颈鳞状细胞癌进展的关系。结果 p62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细胞质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子宫颈上皮和CIN(P<0.000 1);p62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细胞质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结论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p62蛋白表达增高、自噬活性减弱,可能与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的进展和转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鳞状细胞癌 P62 自噬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11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6
2
作者 曲皖君 张婉莹 +2 位作者 周颖 于婷 李敏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11-713,共3页
回顾性分析112例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处理方法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112例中良性肿瘤及瘤样病变占96.43%,9例出现急腹症并急诊手术,均是>6 cm的卵巢肿瘤,13例在孕16~20周手术治疗并无早产、流产等不良事件发生。... 回顾性分析112例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处理方法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112例中良性肿瘤及瘤样病变占96.43%,9例出现急腹症并急诊手术,均是>6 cm的卵巢肿瘤,13例在孕16~20周手术治疗并无早产、流产等不良事件发生。超声检查对诊断及监测妊娠期卵巢肿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6 cm的卵巢肿瘤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增加,适时的手术干预并不影响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卵巢肿瘤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bB2高表达的人乳腺癌原位移植瘤裸鼠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9
3
作者 沈国栋 赵婷 +4 位作者 张安莉 凌斌 刘兢 宋礼华 魏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391-1394,共4页
目的采用人乳腺癌细胞株BT-474建立稳定高表达ErbB2的人乳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选择合适的模型制作方法。方法实验前1d在36只裸鼠颈部皮下埋植0.5mg17β雌二醇缓释片,并随机分为3组:原位组将5×106个BT-474细胞接种于裸鼠左侧第二乳... 目的采用人乳腺癌细胞株BT-474建立稳定高表达ErbB2的人乳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选择合适的模型制作方法。方法实验前1d在36只裸鼠颈部皮下埋植0.5mg17β雌二醇缓释片,并随机分为3组:原位组将5×106个BT-474细胞接种于裸鼠左侧第二乳房垫内,胁部皮下组将同样数量的BT-474细胞接种于裸鼠左侧胁部皮下,腋窝组则接种于裸鼠左侧腋窝内;观察3组裸鼠荷瘤情况及移植瘤病理组织学特点,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动态监测移植瘤的ErbB2表达情况。结果 3组裸鼠的荷瘤率均为100%,都保持了原发肿瘤高表达ErbB2的特点;和两组对照相比,原位组肿瘤形状、生长速度及细胞增殖与血管生成等生物学特征一致性更强;此外,原位组的肿瘤对治疗药物处理也有良好反应。结论 BT-474细胞接种于乳房垫内比胁部皮下及腋窝建立的裸鼠移植瘤模型更适于进行抗ErbB2抗体等药物的药理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ERBB2 BT-474 治疗性抗体 裸鼠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浆液性肿瘤中Pax8和Tubulin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4
作者 徐兵 孙多祥 +6 位作者 康永军 田园 周颖 冯定庆 王志华 陈珂 胡卫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13-716,共4页
目的探讨Pax8和Tubulin在卵巢浆液性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8例正常卵巢组织、38例卵巢良性浆液性囊腺瘤、34例卵巢交界性浆液性肿瘤和38例卵巢浆液性癌中Pax8、Tubulin的表达,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正常卵巢上皮... 目的探讨Pax8和Tubulin在卵巢浆液性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8例正常卵巢组织、38例卵巢良性浆液性囊腺瘤、34例卵巢交界性浆液性肿瘤和38例卵巢浆液性癌中Pax8、Tubulin的表达,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正常卵巢上皮中Pax8、Tubulin均呈阴性,卵巢良性浆液性囊腺瘤、交界性浆液性肿瘤、浆液性癌中Pax8、Tubulin阳性率分别为78.9%和78.9%、100%和100%、94.7%和89.5%,Pax8在卵巢交界性浆液性肿瘤及浆液性癌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良性浆液性囊腺瘤组织(P<0.05),Tubulin在3种卵巢肿瘤中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存在表达部位的改变;Pax8表达与卵巢浆液性癌患者年龄、FIGO分期、病理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Tubulin表达与浆液性癌病理学分级有关(P<0.05),Pax8、Tubulin的免疫组化评分比值大小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结论 Pax8可能作为卵巢浆液性癌的标志分子,并为其临床靶向分子治疗提供实验依据;综合分析Pax8、Tubulin及二者免疫组化评分比值,对评估卵巢浆液性癌患者的病理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情况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浆液性癌 分泌细胞 纤毛细胞 Pax8 TUBUL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蜕膜T、B细胞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姚凤球 凌斌 +6 位作者 周颖 赵卫东 王群华 沈国栋 许恬怡 陈峥峥 陈纲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53-555,共3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蜕膜中T细胞亚型及B细胞含量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ICP患者(16例)与正常晚孕妇女(12例)蜕膜中T细胞亚型及B细胞的含量。结果正常晚孕蜕膜中总T细胞、B细胞各占蜕膜单核细胞的0.54、0.03,...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蜕膜中T细胞亚型及B细胞含量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ICP患者(16例)与正常晚孕妇女(12例)蜕膜中T细胞亚型及B细胞的含量。结果正常晚孕蜕膜中总T细胞、B细胞各占蜕膜单核细胞的0.54、0.03,其中,CD4+T细胞、CD8+T细胞、CD4+CD25+T细胞各占蜕膜单核细胞的0.25、0.28、0.14;与正常对照组相比,ICP患者蜕膜中总T细胞、B细胞、CD4+T细胞、CD4+CD25+T细胞含量以及CD4+/CD8+比值下降(PP均<0.05),CD8+T细胞的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ICP患者蜕膜组织中T、B细胞的表达失调,异常分布的T、B细胞可能与ICP的发病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蜕膜 淋巴细胞亚型 流式细胞术 胆汁淤积 肝内/妊娠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imentin及E-Cadherin在子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上皮细胞间质化的相关性 被引量:11
6
作者 申震 周颖 +3 位作者 赵卫东 程勇 徐汉杰 杨春梅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05-508,共4页
目的探讨子宫颈鳞癌组织中E-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及其与上皮细胞间质化(EMT)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2例子宫颈鳞癌组织中E-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并分析两者与EMT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子宫颈鳞癌组织中E-Cadherin... 目的探讨子宫颈鳞癌组织中E-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及其与上皮细胞间质化(EMT)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2例子宫颈鳞癌组织中E-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并分析两者与EMT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子宫颈鳞癌组织中E-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率分别为52.2%和24.4%;在转移淋巴结组织中E-Cadherin的表达率为28.2%,而Vimentin的表达率为39.6%;在指状侵袭中,E-Cadherin的阳性表达率为88.3%,而在播散状侵袭中,E-Cadherin的阳性表达率为36.1%;而在指状侵袭中,Vimentin的阳性表达率为26.3%,而在播散状侵袭中,Vim-entin的阳性表达率为68.2%。在E-Cadherin表达阳性的子宫颈鳞癌组织中,Vimentin的阳性率为10.9%,在E-Cadher-in表达阴性的子宫颈鳞癌组织中,Vimentin的阳性率为78.5%,两者呈负相关。结论 E-Cadherin的表达降低和Vimentin的表达升高与子宫颈鳞癌的侵袭方式密切相关,E-Cadherin和Vimentin参与了EMT过程,在子宫颈鳞癌转移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癌 E-CADHERIN VIMENTIN 上皮细胞间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cadherin表达和AKT磷酸化水平与宫颈病变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田园 冯定庆 +3 位作者 伍娇娇 徐兵 孙多祥 胡卫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007-1012,共6页
目的探讨E-cadherin的表达和AKT的磷酸化水平与宫颈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例正常宫颈组织、3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组织、50例宫颈鳞癌组织,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和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组织中Ecadherin、β-catenin、p-AKT和Lor... 目的探讨E-cadherin的表达和AKT的磷酸化水平与宫颈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例正常宫颈组织、3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组织、50例宫颈鳞癌组织,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和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组织中Ecadherin、β-catenin、p-AKT和Loricrin的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分析E-cadherin表达和AKT磷酸化水平的相关性,及其与宫颈病变程度和宫颈鳞癌分化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随着宫颈病变的进展,E-cadherin、Loricrin的表达逐渐降低,甚至缺失(P<0.05);在正常宫颈上皮β-catenin表达于胞膜,随着宫颈病变的进展,逐渐由胞膜向胞质和胞核转移,且表达阳性率逐渐降低(P<0.05);上述指标定量PCR结果与免疫组化结果基本一致。p-AKT的表达则随病变进展而逐渐升高(P<0.05)。相关分析显示,Ecadherin的表达与宫颈病变的程度及鳞癌的分化程度呈负相关(rs=-0.688,-0.438;P<0.01),而与p-AKT的表达则呈正相关(rs=0.462,0.692;P<0.01);E-cadherin与p-AKT的表达呈负相关(rs=-0.828,P<0.01)。结论 Ecadherin的表达缺失与AKT磷酸化水平的增高与宫颈病变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二者联合可用于监测宫颈病变的进展,指导临床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ADHERIN β-catenin P-AKT LORICRIN 宫颈上皮内瘤变 宫颈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蜕膜中Th1、Th2型细胞因子的变化 被引量:6
8
作者 石永云 凌斌 +5 位作者 周颖 姚凤球 高婷 王梅梅 冯定庆 孙新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56-458,共3页
目的研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患者蜕膜组织中单个核细胞产生Th1、Th2型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PIH组21例,正常妊娠组13例,采用ELISA方法检测蜕膜组织中单个核细胞体外培养上清液中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2(IL-2)及白细胞介素4(IL... 目的研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患者蜕膜组织中单个核细胞产生Th1、Th2型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PIH组21例,正常妊娠组13例,采用ELISA方法检测蜕膜组织中单个核细胞体外培养上清液中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2(IL-2)及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结果蜕膜组织单个核细胞体外培养上清液中,IFN-γ在正常妊娠组为(361.8±114.1)ng/L,在PIH组为(591.3±192.5)ng/L,与正常妊娠组相比水平升高(P<0.01);IL-2在正常妊娠组为(83.3±42.1)ng/L,在PIH组为(387.4±123.7)ng/L,与正常妊娠组相比水平升高(P<0.01)。IL-4在正常妊娠组为(24.9±6.8)ng/L,在PIH组为(23.7±7.5)ng/L,两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IFN-γ/IL-4比值PIH组(18.3±5.4)与正常妊娠组(7.7±2.7)相比水平升高(P<0.001)。IL-2/IL-4比值PIH组(10.0±3.6)与正常妊娠组(3.3±1.7)相比水平升高(P<0.001)。结论PIH患者蜕膜中单个核细胞体外培养时Th1、Th2型细胞因子产量失衡,Th1/Th2型细胞因子比值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妊娠性 蜕膜 细胞因子类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4例卵巢交界性肿瘤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李青 赵卫东 +3 位作者 程敏 王晓丽 金夏 沈红雁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361-1364,共4页
目的探讨卵巢交界性肿瘤(BOTs)手术方式的选择及危险因素的术后化疗价值。方法收集124例BOTs患者,整理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保守性手术在肿瘤的分期、微浸润、辅助化疗、腹膜种植方面复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目的探讨卵巢交界性肿瘤(BOTs)手术方式的选择及危险因素的术后化疗价值。方法收集124例BOTs患者,整理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保守性手术在肿瘤的分期、微浸润、辅助化疗、腹膜种植方面复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守性手术与根治性手术总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腹腔镜组复发率高于开腹手术组,对腹腔镜治疗BOTs的预后因素进行分析,显示肿瘤直径与FIGO分期对预后有影响;③全面分期手术组的无瘤生存期长于未全面分期手术组,两组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对具有FIGOⅢ/Ⅳ期、腹膜种植、微浸润、单纯囊肿剥除术2个或2个以上高危因素化疗较单纯手术复发率低。结论对于年轻BOTs患者采用保守性的全面分期手术,年龄较大、不需要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行全面分期的根治性手术。分期在Ⅰc期以下、肿瘤<5 cm者可以考虑行腹腔镜手术。对于有腹膜种植、FI-GOⅢ/Ⅳ期、微浸润单纯囊肿剥除术者应密切随访,必要时行辅助化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交界性肿瘤 复发 预后 分期 手术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噬相关蛋白LC3-Ⅱ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0
作者 于婷 赵洪萍 +2 位作者 周颖 赵卫东 刘培淑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28-631,共4页
目的本研究检测微管轻链Ⅰ蛋白3-Ⅱ型(LC3-Ⅱ)在不同卵巢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浆液性卵巢癌及粘液性卵巢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和意义。方法选取204例上皮性卵巢肿瘤标本,其中,卵巢浆液性囊腺瘤46例,交界性浆液性肿瘤28例,浆液... 目的本研究检测微管轻链Ⅰ蛋白3-Ⅱ型(LC3-Ⅱ)在不同卵巢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浆液性卵巢癌及粘液性卵巢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和意义。方法选取204例上皮性卵巢肿瘤标本,其中,卵巢浆液性囊腺瘤46例,交界性浆液性肿瘤28例,浆液性囊腺癌40例,黏液性囊腺瘤32例,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30例,黏液性囊腺癌28例,另选取正常卵巢上皮组织28例作为对照。使用SP法检测正常卵巢上皮组织、上皮性卵巢肿瘤组织中LC3-Ⅱ的表达,并结合浆液性癌、黏液性癌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正常卵巢上皮中LC3-Ⅱ无表达,卵巢良性浆液性囊腺瘤、交界性浆液性肿瘤及浆液性癌中LC3-Ⅱ的阳性率分别为4.5%、71.0%、95.0%,交界性浆液性肿瘤和浆液性癌中LC3-Ⅱ的表达明显高于良性浆液性囊腺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卵巢良性黏液性囊腺瘤、交界性黏液性肿瘤及黏液性癌中LC3-Ⅱ的阳性率分别为6.7%、66.7%、92.9%,交界性浆液性肿瘤和浆液性癌中LC3-Ⅱ的表达明显高于良性浆液性囊腺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在40例卵巢浆液性癌、28例卵巢黏液性癌中,LC3-Ⅱ表达与患者年龄、FIGO分期及病理学分级等临床病理特征均无关。结论 LC3-Ⅱ在卵巢上皮性交界性肿瘤、癌中表达增高,自噬活性增强,可能与卵巢上皮性恶性肿瘤的进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自噬 LC3-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默 Piwil2表达对子宫颈癌细胞增殖和衰老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红丽 冯定庆 +4 位作者 凌斌 尤青叶 李兵 伍娇娇 赵婷婷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89-593,共5页
目的采用shRNA沉默Piwil2基因的表达,探讨其对宫颈癌细胞株增殖和衰老特性的影响。方法通过脂质体Lipofectamine2000转染技术和嘌呤霉素筛选,建立稳转Sh-piwil2宫颈癌细胞株,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和Western blo... 目的采用shRNA沉默Piwil2基因的表达,探讨其对宫颈癌细胞株增殖和衰老特性的影响。方法通过脂质体Lipofectamine2000转染技术和嘌呤霉素筛选,建立稳转Sh-piwil2宫颈癌细胞株,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和Western blot法验证沉默效果。采用细胞增殖实验、集落形成实验、细胞周期和细胞衰老等实验观察沉默Piwil2表达对宫颈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结果建立稳定转染Sh-piwil2宫颈癌细胞株,与对照组相比,沉默Piwil2表达后细胞的增殖和集落形成能力均显著降低(P<0.05);细胞G0/G1期比例增加、S期比例明显下降(P<0.05),同时沉默Piwil2后细胞衰老数量明显增多(P<0.05)。结论沉默Piwil2基因可发挥抗宫颈癌作用,推测Piwil2基因可作为宫颈癌临床治疗的一个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SHRNA Piwil2 细胞增殖 细胞衰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脱氧葡萄糖PET/CT联合CA125在诊断卵巢癌复发转移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4
12
作者 李敏 李绪清 +2 位作者 颜士杰 仲飞 吴大保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635-1638,共4页
目的:研究^(18)F-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PET/CT联合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在诊断卵巢上皮癌复发转移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1例卵巢上皮癌患者首次减瘤术后PET/CT和血清CA125的... 目的:研究^(18)F-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PET/CT联合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在诊断卵巢上皮癌复发转移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1例卵巢上皮癌患者首次减瘤术后PET/CT和血清CA125的检测结果,根据患者的随访资料及二次手术病理结果,分析其联合检查在卵巢癌复发转移中的诊断价值。结果:卵巢上皮癌复发转移时,^(18)F-FDG PET/CT扫描呈现局部高代谢表现。独立^(18)F-FDG PET/CT显像诊断卵巢癌复发转移的灵敏度、准确率、特异度、阴性预测值及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6.08%、90.16%、60.00%、54.55%、98.00%。单独血清CA125诊断卵巢癌首次减瘤术后复发转移的灵敏度、准确率、特异度、阴性预测值及阳性预测值分别为76.47%、75.41%、70.00%、63.64%、78.00%。血清CA125组诊断卵巢癌术后复发转移的灵敏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方面均相应地低于PET/CT组,两者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其相应的P值分别为0.004、0.031、0.002。^(18)F-FDG PET/CT联合血清CA125水平诊断卵巢上皮癌复发转移的灵敏度、准确率、特异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8.04%、91.80%、60%、54.55%、100.00%。PET/CT联合CA125组在诊断卵巢癌术后复发转移的灵敏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方面均高于CA125组,两者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其相应的P值分别为0.001、0.015、0.001。血清CA125水平与PET/CT中卵巢癌复发转移病灶的最大标准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max)呈正相关(r=0.672,P=0.029)。结论:^(18)F-FDG PET/CT检查联合CA125检测在诊断卵巢上皮癌的复发转移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率,可早期诊断确定卵巢癌术后复发,为进一步治疗决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 卵巢癌 复发和转移 糖类抗原1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膳食营养因素对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艳超 张勤 +4 位作者 陶兴永 李迎春 胡成文 宋瑰琦 胡传来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01-204,共4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膳食营养因素对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方法选取参加某孕期保健中心产前检查的孕妇434例为目标人群建立孕期队列,在妊娠中期和晚期分别进行膳食调查,并随访至妊娠分娩,收集妊娠结局资料。分组方式:①根据胎儿生长发育情... 目的探讨妊娠期膳食营养因素对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方法选取参加某孕期保健中心产前检查的孕妇434例为目标人群建立孕期队列,在妊娠中期和晚期分别进行膳食调查,并随访至妊娠分娩,收集妊娠结局资料。分组方式:①根据胎儿生长发育情况将孕妇分为小于胎龄儿组、适于胎龄儿组和大于胎龄儿组;②按照对新生儿出生体重有影响的能量和营养素摄入情况对孕妇进行分组:位于P25以下的为低摄入组,P25~P75为中等摄入组,P75以上为高摄入组。最终分析孕妇妊娠期的膳食状况对其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结果 3组孕妇妊娠中期能量、碳水化合物、VitC、VitE、铁和硒的摄入量高于妊娠晚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妊娠晚期平均每日摄入的能量和营养素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小于胎龄儿组孕妇妊娠中期平均每日摄入的能量、蛋白质和VitE均较低,分别为(8 752.4±1 302.4)kJ、(102.1±22.2)g和(11.5±4.1)mgα-TE,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定性比较显示,妊娠中期能量、蛋白质和VitE高摄入组的孕妇,其小于胎龄儿的检出率较低,分别为2.9%、2.9%和4.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的膳食营养状况会对新生儿的出生体重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应有针对性的开展营养教育,促进母婴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膳食 营养调查 出生体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缘阳性的CINⅢ级患者后继治疗的选择 被引量:5
14
作者 程敏 赵卫东 +3 位作者 李青 王晓丽 金夏 夏咏梅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215-1218,共4页
目的探讨切缘阳性的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CINⅢ)患者后继治疗方式的选择,以及分析切缘阳性的影响因素对患者的重要作用。方法比较78例非保守组与150例保守组宫颈内、外切缘阳性患者的组织病理学结果,同时,将保守组中切缘阳性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切缘阳性的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CINⅢ)患者后继治疗方式的选择,以及分析切缘阳性的影响因素对患者的重要作用。方法比较78例非保守组与150例保守组宫颈内、外切缘阳性患者的组织病理学结果,同时,将保守组中切缘阳性患者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①非保守组中,宫颈内外切缘阳性的患者发生残余病灶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保守组中,宫颈外切缘阳性和宫颈内切缘阳性的患者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非保守组与保守组,宫颈外切缘阳性与宫颈内切缘阳性患者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②保守组中,单因素分析:是否绝经、宫颈外观、不同手术方式的切缘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密切随访的宫颈外切缘阳性的CINⅢ患者可仅行宫颈锥切术;绝经后、宫颈病变严重程度、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是宫颈切缘阳性的高危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 宫颈锥切术 切缘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P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h1及Th2细胞变化 被引量:4
15
作者 肖敏 凌斌 +6 位作者 姚风球 周颖 赵卫东 陈铮铮 程志祥 沈国栋 高宗侠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56-559,共4页
目的研究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Th1和Th2型细胞免疫反应的变化,从免疫学角度探讨ICP发病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了20例重度ICP患者与20例正常晚期妊娠妇女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T细胞中Th1和Th2细胞所占的比例。结果... 目的研究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Th1和Th2型细胞免疫反应的变化,从免疫学角度探讨ICP发病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了20例重度ICP患者与20例正常晚期妊娠妇女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T细胞中Th1和Th2细胞所占的比例。结果重度ICP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IFN-γ+细胞比例为17.82%±3.43%,明显高于正常晚期妊娠组12.66%±2.34%(P<0.01),而IL-4所占的比例为1.17%±0.26%,低于正常晚期妊娠组1.37%±0.30%,差异有显著性(P<0.05);重度ICP组PB-MC中细胞因子Th1/Th2比率为16.00±4.66,显著高于正常晚期妊娠组9.89±2.82(P<0.01);重度ICP组外周血中T细胞分泌的Th1细胞比例为14.37%±1.38%,明显高于正常晚期妊娠组10.66%±1.18%(P<0.01),而Th2细胞比例1.05%±0.19%,低于正常晚期妊娠组1.24%±0.29%,差异有显著性(P<0.01);重度ICP组T细胞Th1/Th2比率为13.99±2.46,显著高于正常晚期妊娠组8.94±1.84(P<0.01)。结论重度ICP患者与正常晚期妊娠妇女比较,其体内表现为Th1型免疫反应增强,而Th2型免疫反应减弱。体内Th1/Th2细胞平衡紊乱可能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发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术 胆汁淤积 肝内/并发症 妊娠并发症 TH1细胞 TH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Fu缓释剂局部埋植治疗卵巢癌腹膜后转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峥峥 凌斌 +6 位作者 赵卫东 王世亮 王群华 周颖 陈纲 许恬怡 姚凤球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38-540,共3页
目的探讨植入用5Fu缓释剂局部埋植化疗用于治疗卵巢癌腹膜后转移的可行性。方法建立卵巢癌腹膜后转移动物模型,随机分成三组,腹膜后局部埋植组(A组)埋植5Fu缓释剂2mg,腹腔给药组(B组)注射同等剂量的氟尿嘧啶针剂,空白对照组(C组)腹腔注... 目的探讨植入用5Fu缓释剂局部埋植化疗用于治疗卵巢癌腹膜后转移的可行性。方法建立卵巢癌腹膜后转移动物模型,随机分成三组,腹膜后局部埋植组(A组)埋植5Fu缓释剂2mg,腹腔给药组(B组)注射同等剂量的氟尿嘧啶针剂,空白对照组(C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观察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和治疗效果。结果A组较B、C组瘤体积明显减小,重量减轻,荷瘤鼠生存状态提高。结论腹膜后局部埋植5Fu缓释剂对卵巢癌腹膜后转移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卵巢癌腹膜后转移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尿嘧啶/治疗应用 卵巢肿瘤/迟效制剂 药物疗 腹膜后肿瘤/继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蛋白乙酰化修饰调控RAR-β2表达与宫颈病变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7
作者 伍娇娇 冯定庆 +3 位作者 田园 徐汉杰 李兵 凌斌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00-304,共5页
目的:探讨组蛋白乙酰化修饰与RAR-β2表达及宫颈病变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收集正常宫颈、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Ⅱ-Ⅲ和宫颈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组织,分别采用免疫组... 目的:探讨组蛋白乙酰化修饰与RAR-β2表达及宫颈病变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收集正常宫颈、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Ⅱ-Ⅲ和宫颈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组织,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AcH3、RAR—B:和Involucrin的表达;分析组蛋白乙酰化水平与RAR-β2表达及宫颈病变程度的关系。结果:随着宫颈病变的进展,AcH3、RAR-β2和Involucrin的表达逐渐降低,甚至缺失,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蛋白乙酰化水平与RAR-β2表达呈正相关(r=0.797,P〈0.05),AcH3和RAR-β2的表达均与宫颈病变程度呈负相关[r=-0.5479(Ach3),r=-0.585(RAR-β2),P〈0.05]。结论:组蛋白乙酰化修饰与RAR-β2表达调控有关,并可能参与宫颈癌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乙酰化修饰 RAR-β2 宫颈上皮内瘤变 宫颈鳞状细胞癌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myc基因扩增与HPV感染在宫颈病变中的关系 被引量:3
18
作者 丁玉兰 赵卫东 +5 位作者 冯定庆 朱园园 金夏 宣恒华 周虎 桂云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139-1141,共3页
分别以HC-Ⅱ法及荧光原位杂交(FISH)法检测109例不同级别宫颈病变患者宫颈脱落细胞中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及c-myc基因扩增情况,结果显示宫颈脱落细胞中c-myc基因的扩增率、高危型HPV的感染率与宫颈病变程度密切相关,高危型... 分别以HC-Ⅱ法及荧光原位杂交(FISH)法检测109例不同级别宫颈病变患者宫颈脱落细胞中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及c-myc基因扩增情况,结果显示宫颈脱落细胞中c-myc基因的扩增率、高危型HPV的感染率与宫颈病变程度密切相关,高危型HPV感染和c-myc基因扩增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着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型HPV c—myc基因 荧光原位杂交 宫颈癌 宫颈上皮内瘤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RIM-19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GST-GRIM-19的诱导表达与纯化 被引量:4
19
作者 朱靖 周颖 +4 位作者 王青元 冯定庆 朱园园 李彩荣 凌斌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93-496,共4页
目的构建GRIM-19原核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并纯化GST-GRIM-19融合蛋白。方法用RT-PCR法从HeLa细胞中扩增出含BamHⅠ、XhoⅠ酶切位点的GRIM-19基因片段,将其克隆至pGEX-4T-3原核表达载体上,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GST-GRIM-19融... 目的构建GRIM-19原核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并纯化GST-GRIM-19融合蛋白。方法用RT-PCR法从HeLa细胞中扩增出含BamHⅠ、XhoⅠ酶切位点的GRIM-19基因片段,将其克隆至pGEX-4T-3原核表达载体上,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GST-GRIM-19融合蛋白,用Glu-tathione Sepharose 4B纯化,纯化后蛋白经Western blot鉴定。结果构建pGEX-4T-3-GRIM-19原核表达载体成功,表达的GST-GRIM-19融合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45 ku,浓度0.1mmol/L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2 h,并成功纯化到融合蛋白。结论成功构建GRIM-19原核表达载体,诱导表达并纯化GST-GRIM-19融合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载体 原核细胞 重组融合蛋白质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rim-19对宫颈癌HeLa细胞端粒酶活性及衰老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霞 王青元 +4 位作者 朱靖 冯定庆 朱园园 周颖 凌斌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152-1155,共4页
目的重组质粒转染HeLa细胞以探讨Grim-19表达水平的变化对HeLa细胞中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将重组质粒p3×flag-myc-cmv-24-Grim-19(简写Grim-19)通过脂质体转染至HeLa细胞,48 h后通过Western blot检测Grim-19、htert、P16、P21的... 目的重组质粒转染HeLa细胞以探讨Grim-19表达水平的变化对HeLa细胞中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将重组质粒p3×flag-myc-cmv-24-Grim-19(简写Grim-19)通过脂质体转染至HeLa细胞,48 h后通过Western blot检测Grim-19、htert、P16、P21的表达情况,同时检测HeLa细胞衰老和端粒酶活性。结果转染后可见flag的表达及htert的表达降低及P16、P21的表达升高,细胞衰老增加,增殖减弱及端粒酶活性的降低。结论在子宫颈癌细胞株HeLa中Grim-19具有调控端粒酶活性和细胞衰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IM-19 子宫颈腺癌 HELA细胞 端粒酶 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