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儿童血清人尾肢同源蛋白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1
作者 李毓雯 朱传龙 +2 位作者 储安贞 胡毓华 李军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8-51,共4页
目的目前仍不了解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儿人尾肢同源蛋白(Pygo2)血清水平在疾病进展过程中作用,以及可否评估肝纤维化程度。文中旨在检测肥胖儿童外周血中的Pygo2水平,并分析其与传统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之间的关系,从而评估NAFL... 目的目前仍不了解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儿人尾肢同源蛋白(Pygo2)血清水平在疾病进展过程中作用,以及可否评估肝纤维化程度。文中旨在检测肥胖儿童外周血中的Pygo2水平,并分析其与传统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之间的关系,从而评估NAFLD患儿Pygo2检测的实际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6年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和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住院和门诊肥胖患儿120例。参考NAFLD诊疗指南将120例肥胖患儿分为单纯性肥胖组(n=44例,肝B超无弥漫性脂肪肝的肥胖儿童)、单纯性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组(n=35例,肝B超提示有弥漫性脂肪肝但肝功能正常)、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组(n=41例,肝B超提示有弥漫性脂肪肝且肝功能异常)。另选取18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对照组及所有患者均收集外周血清,并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测定血清Pygo2水平,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和层粘连蛋白(LN)和全自动酶法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γ-谷氨酰转肽酶(γ-GT)表达量。结果 NAFL组、NASH组Pygo2表达量[52.1(12.3)、78.3(50.0)μg/L]较单纯性肥胖组[43.2(18.7)μg/L]明显升高(P<0.05);NASH组Pygo2表达量较对照组[41.7(16.8)μg/L]、NAFL组明显升高(P<0.001)。NAFH组HA、CⅣ、LN、ALT、γ-GT表达量较对照组、单纯性肥胖组、NAFL组明显升高(P<0.001)。血清Pygo2与HA、PCⅢ、CⅣ、ALT、γ-GT、LN呈显著正相关(r=0.708、0.356、0.589、0.454、0.674,0.169,P<0.05)。结论随着Pygo2表达量水平升高,肝纤维化程度加重。Pygo2与HA、CⅣ、γ-GT等指标显著相关,表明Pygo2亦可作为检测NAFLD患儿肝纤维化的临床评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人尾肢同源蛋白 肝纤维化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支气管镜在婴幼儿肺不张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5
2
作者 周浩泉 何金根 +1 位作者 吕勇 潘家华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66-868,共3页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在婴幼儿肺不张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其安全性。方法经X线胸片或CT证实为肺不张的86例住院婴儿,分为纤支镜组(59例)及对照组(27例)。对纤支镜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纤支镜组...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在婴幼儿肺不张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其安全性。方法经X线胸片或CT证实为肺不张的86例住院婴儿,分为纤支镜组(59例)及对照组(27例)。对纤支镜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纤支镜组患儿共进行74例次纤支镜术,纤支镜下发现支气管黏膜炎性改变56例,其中黏液性痰栓31例,伴气管软化11例,支气管狭窄5例,外源性异物5例。16例患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细菌培养阳性,涂片发现结核杆菌1例,白色念珠菌1例;2例检出肺含铁血黄素细胞。出院时,纤支镜组患儿完全复张48例(81.36%),平均住院天数(12.52±0.23)d;对照组完全复张13例(48.15%),平均住院天数(17.30±0.31)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纤支镜操作过程中17例次(22.97%)出现一过性氧饱和度降低,22例次(29.73%)出现一过性心率加快,未出现感染、心跳骤停或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纤支镜术有利于明确婴幼儿肺不张的病因,促进肺不张恢复,缩短平均住院天数,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支气管镜 肺不张 婴幼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肝豆状核变性12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储安贞 侯凌 +2 位作者 梁雁 徐三清 罗小平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946-949,共4页
目的分析肝豆状核变性患儿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3年间确诊的124例肝豆状核变性患儿的临床特征、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等结果。结果 124例肝豆状核变性患儿平均起病年龄(9.6±2.7)岁,平均就诊年龄(10.1±2.7)岁。临床分型中... 目的分析肝豆状核变性患儿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3年间确诊的124例肝豆状核变性患儿的临床特征、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等结果。结果 124例肝豆状核变性患儿平均起病年龄(9.6±2.7)岁,平均就诊年龄(10.1±2.7)岁。临床分型中,肝型75例(60.5%),脑型19例(15.3%),混合型20例(16.1%),其他型10例(8.1%)。肝型较其他各型起病年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中K-F环阳性率为82.1%(92/112),铜蓝蛋白异常率为98.4%(122/124),115例行24 h尿铜检查异常率为96.5%(112/115),有阳性家族史者占39.5%(49/124)。结论儿童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表现多样,首发症状各异,并且随年龄改变呈现不同临床特点,遇到可疑患儿应及时筛查,以达到早期诊治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 临床特点 诊断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过敏性紫癜肾脏损害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7
4
作者 饶晓红 李晓红 潘家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55-457,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肾脏损害的危险因素。方法将160例过敏性紫癜住院患儿分成有肾损害组(n=69)和无肾损害组(n=91),采用χ2检验及秩和检验,有肾损害组和无肾损害组为应变量,差异有显著性的临床指标和年龄为自变量,进行逐步logistic...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肾脏损害的危险因素。方法将160例过敏性紫癜住院患儿分成有肾损害组(n=69)和无肾损害组(n=91),采用χ2检验及秩和检验,有肾损害组和无肾损害组为应变量,差异有显著性的临床指标和年龄为自变量,进行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肾脏受损的危险因素。结果43.1%患儿发生肾损害,单因素分析提示反复性皮疹、消化道出血及腹痛在有肾损害组和无肾损害组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经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反复性皮疹和腹痛是过敏性紫癜肾脏损害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反复性皮疹、腹痛是过敏性紫癜肾损害的危险因素,因此对于有上述表现的过敏性紫癜患儿更应加强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癜 过敏性 肾脏疾病/病理学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潮气呼吸法支气管舒张试验在5岁以下儿童哮喘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7
5
作者 刘辉 潘家华 +3 位作者 何金根 计明红 陶松雪 吕勇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27-429,441,共4页
目的利用潮气呼吸法对小年龄哮喘患儿进行支气管舒张试验,探讨支气管舒张试验在5岁以下患儿哮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2006年1月-2007年5月就诊的哮喘患儿246例,根据不同年龄段分为4组,Ⅰ组0~1岁,Ⅱ组~3岁,Ⅲ组~5岁,Ⅳ组~6岁。以0.5... 目的利用潮气呼吸法对小年龄哮喘患儿进行支气管舒张试验,探讨支气管舒张试验在5岁以下患儿哮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2006年1月-2007年5月就诊的哮喘患儿246例,根据不同年龄段分为4组,Ⅰ组0~1岁,Ⅱ组~3岁,Ⅲ组~5岁,Ⅳ组~6岁。以0.5%沙丁胺醇作为支气管舒张药物,用潮气呼吸肺功能分析各组吸药前后肺功能指标变化。结果Ⅰ、Ⅱ、Ⅲ组吸药前后达峰时间比(tPTEF/tE)、达峰容积比(VPEF/VE)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065~0.179,P>0.05);Ⅳ组吸药前后tPTEF/tE和VPEF/VE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295、5.029,P<0.05)。tPTEF/tE和VPEF/VE吸药前后差值与年龄呈正相关(P<0.05)。随年龄增大,差值逐渐增高。tPTEF/tE改善率和VPEF/VE改善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潮气呼吸法支气管舒张试验在5岁以下哮喘患儿诊断中无明确临床价值,对于>5岁哮喘患儿诊断与成人哮喘相同具有诊断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舒张试验 潮气呼吸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感染对儿童支气管哮喘吸入糖皮质激素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罗厚江 潘家华 +4 位作者 倪陈 计明红 陈云龙 王珅 陈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90-392,共3页
目的观察结核感染对儿童支气管哮喘吸入糖皮质激素(ICS)疗效的影响,为人工结核感染辅助治疗儿童哮喘提供依据。方法 62例有结核感染的哮喘患儿作为观察组,58例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TB-PPD)皮试阴性哮喘患儿为对照组,两组均使用储雾罐... 目的观察结核感染对儿童支气管哮喘吸入糖皮质激素(ICS)疗效的影响,为人工结核感染辅助治疗儿童哮喘提供依据。方法 62例有结核感染的哮喘患儿作为观察组,58例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TB-PPD)皮试阴性哮喘患儿为对照组,两组均使用储雾罐吸入丙酸氟替卡松,有哮喘急性发作时,加用沙丁胺醇气雾剂,病情较重时加用强的松口服。观察组另外加用抗结核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3、6个月后沙丁胺醇、强的松平均个人使用剂量观察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道感染次数、急诊次数、3个月后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次数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潮气量(VT/KG)、达峰时间比(TPTEF/TE)、达峰容积比(VPTEF/VE)3个月后均有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上意义(P>0.05),6个月后观察组增加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上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合并结核感染患儿吸入ICS治疗,临床疗效优于无结核感染的哮喘患儿,为人工结核感染辅助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哮喘/治疗 糖皮质激素类/投药和剂量 投药 吸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状病毒血症血清中干扰素-γ、肿瘤坏死因子-α与心肌损害的关系 被引量:18
7
作者 周玲 潘家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70-472,共3页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RV)血症血清中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心肌损害的关系。方法收集131例RV感染且其血清RV抗原阳性的患儿血清,其中心肌损害者89例,设为观察组;无心肌损害者42例,设为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RV)血症血清中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心肌损害的关系。方法收集131例RV感染且其血清RV抗原阳性的患儿血清,其中心肌损害者89例,设为观察组;无心肌损害者42例,设为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两组血清中IFN-γ、TNF-α浓度,比较两者差异。结果观察组血清中IFN-γ、TNF-α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IFN-γ、TNF-α在RV感染心肌损害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其确切机制尚需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感染 干扰素Ⅱ型 肿瘤坏死因子Α 心肌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异性标记胚胎干细胞分化的成血管细胞 被引量:5
8
作者 李春 周诗君 +1 位作者 翟志敏 周海胜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45-549,共5页
克隆小鼠flk1基因启动子和增强子,构建成血管细胞特异性表达GFP载体,并转染小鼠胚胎干细胞(ES)。将ES分化形成胚胎体(EB),观察EB中GFP表达,收集第4天的EB细胞进行流式细胞分析和分选,以获得GFP+细胞进行血细胞集落形成实验,以确定GFP标... 克隆小鼠flk1基因启动子和增强子,构建成血管细胞特异性表达GFP载体,并转染小鼠胚胎干细胞(ES)。将ES分化形成胚胎体(EB),观察EB中GFP表达,收集第4天的EB细胞进行流式细胞分析和分选,以获得GFP+细胞进行血细胞集落形成实验,以确定GFP标记细胞造血分化潜能。结果显示,成功构建成血管细胞特异性表达GFP载体;转染的ES形成的EB中可见绿色荧光细胞。流式细胞分析结果发现,转基因组EB中的GFP+细胞(27.5%)与对照组EB中FLK1+细胞(28.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FP+和FLK1+细胞形成集落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对ES分化产生的成血管细胞实现了特异性标记,为后续研究ES体外造血分化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干细胞 成血管细胞 造血细胞 细胞分化 胞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巨结肠手术切缘Cajal间质细胞分布与术后便秘的关系 被引量:4
9
作者 王亮 王忠荣 +2 位作者 徐兵 苏义林 朱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57-158,共2页
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 disease,HD)是小儿常见消化道畸形,目前对该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手术。术中需切除病变的狭窄段、移行段及部分扩张结肠,手术切缘的判定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一直以来,外科医生依赖术中冰冻病理检查,以... 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 disease,HD)是小儿常见消化道畸形,目前对该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手术。术中需切除病变的狭窄段、移行段及部分扩张结肠,手术切缘的判定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一直以来,外科医生依赖术中冰冻病理检查,以见到正常神经节细胞作为手术切除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巨结肠 手术切缘 CAJAL 术后便秘 细胞分布 术中冰冻病理检查 间质 消化道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孟鲁司特对6岁以上儿童哮喘小气道功能的作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云龙 潘家华 +3 位作者 倪陈 廖承琳 张旭中 刘利梅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59-660,共2页
关键词 哮喘/药物疗法 白三烯拮抗剂/治疗应用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龄前儿童反复喘息相关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被引量:12
11
作者 赵冰 潘家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154-1156,共3页
目的:研究安徽地区学龄前儿童反复喘息相关危险因素。方法用调查表搜集816例儿童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 回归分析研究学龄前儿童反复喘息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早产、剖宫产、0~3个月体重增长速度快、食物过敏、过敏性鼻炎、湿疹、父... 目的:研究安徽地区学龄前儿童反复喘息相关危险因素。方法用调查表搜集816例儿童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 回归分析研究学龄前儿童反复喘息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早产、剖宫产、0~3个月体重增长速度快、食物过敏、过敏性鼻炎、湿疹、父母过敏性鼻炎或哮喘、被动吸烟、病毒感染及支原体感染这10个因素与学龄前儿童反复喘息有关(P <0.05)。通过 Logistic 回归分析得出早产、0~3个月体重增长速度快、湿疹、父母过敏性鼻炎或哮喘、被动吸烟、病毒感染及支原体感染是学龄前儿童反复喘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早产、0~3个月体重增长速度快、湿疹、父母过敏性鼻炎或哮喘、被动吸烟、病毒感染及支原体感染是学龄前儿童反复喘息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复喘息 危险因素 学龄前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介苗/结核菌纯蛋白衍化物对儿童哮喘临床控制及血清IL-4、IFN-γ、IL-10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利梅 楼皖玲 +3 位作者 潘家华 倪陈 陈云龙 张旭中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063-1065,共3页
目的以卡介苗/结核菌纯蛋白衍化物(BCG/PPD)作为干预因素,观察干预因素对哮喘儿童的临床疗效及对白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白介素-10(IL-10)水平的影响,为BCG/PPD在支气管哮喘中的防治提供根据。方法使用PPD试验筛选出68例5... 目的以卡介苗/结核菌纯蛋白衍化物(BCG/PPD)作为干预因素,观察干预因素对哮喘儿童的临床疗效及对白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白介素-10(IL-10)水平的影响,为BCG/PPD在支气管哮喘中的防治提供根据。方法使用PPD试验筛选出68例5~14周岁PPD试验阴性的哮喘患儿,并随机分为BCG/PPD干预组(38例)和非干预组(30例),健康儿童为正常对照组(10例)。治疗前(0月)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种BCG,4周后用PPD皮试判定接种成功后,每月皮内注射PPD 5单位,共6个月;治疗开始前(0月)和疗程结束后(6月),评估哮喘临床控制情况并采血检测IL-4、IFN-γ、IL-10水平;未干预组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指标同干预组。结果①治疗6个月后干预组与未干预组比较:平均呼吸道感染、需要缓解药物次数,需看急诊及PEF<80%预计值次数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②治疗前干预组、未干预组在血清IFN-γ、IL-4、IL-10和IFN-γ/IL-4比值差异无显著性;干预组、未干预组IL-4、IFN-γ、IL-10和IFN-γ/IL-4比值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干预组、未干预组血清IFN-γ、IL-10和IFN-γ/IL-4较治疗前上升、IL-4水平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干预组与未干预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BCG接种PPD刺激可以提高儿童哮喘临床疗效,并可改善哮喘儿童的细胞免疫功能紊乱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介苗/治疗应用 哮喘/治疗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量表达LMO2对成血管细胞增殖和造血分化的作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周海胜 李春 +2 位作者 查晓军 陈兵 刘德培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7-184,共8页
目的利用小鼠胚胎干细胞进行体外造血细胞分化,研究LMO2蛋白在成血管细胞分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构建小鼠成血管细胞特异性表达lmo2或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载体,分别转染小鼠胚胎干细胞。经过筛选获得细胞克隆进行自发分化以形成胚胎体。... 目的利用小鼠胚胎干细胞进行体外造血细胞分化,研究LMO2蛋白在成血管细胞分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构建小鼠成血管细胞特异性表达lmo2或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载体,分别转染小鼠胚胎干细胞。经过筛选获得细胞克隆进行自发分化以形成胚胎体。收集分化0~12 d的胚胎体细胞,检测造血细胞相关基因的表达;利用EB细胞进行细胞集落形成实验及血细胞集落形成单位实验,并统计集落形成数。结果成功构建了成血管细胞特异性表达目的基因的表达载体,转染目的基因的小鼠胚胎干细胞在其分化中产生的成血管细胞可特异表达目的基因。过量表达lmo2能够促进造血相关基因的表达,所产生细胞集落数是对照组的2倍,晚期造血分化的血细胞集落形成单位总数是对照组的2.5倍,其中红系集落单位数是对照组的3倍。结论在成血管细胞中过量表达LMO2,促进其细胞增殖及其造血细胞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MO2 胚胎干细胞 成血管细胞 增殖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哮喘儿童外周血T细胞亚群水平表达 被引量:2
14
作者 孙小梅 倪陈 +2 位作者 翟志敏 李庆 叶卫东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83-585,共3页
目的探讨哮喘儿童外周血T细胞亚群表达极其在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1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15例确诊支气管哮喘的儿童为实验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3+、CD4+、CD8+T细胞百分数。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经检验各组(P>0.05),差异无... 目的探讨哮喘儿童外周血T细胞亚群表达极其在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1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15例确诊支气管哮喘的儿童为实验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3+、CD4+、CD8+T细胞百分数。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经检验各组(P>0.05),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哮喘发作1~3d内的患儿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水平表达与正常儿童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儿童 T淋巴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岁以下儿童哮喘吸入沙丁胺醇前后肺功能的变化 被引量:5
15
作者 陶松雪 潘家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50-350,F0003,共2页
目的探讨6岁以下患儿吸入沙丁胺醇前后肺功能的变化。方法采用潮气呼吸法测定103例6岁以下哮喘患儿的流速-容量环。主要参数为潮气量、吸气时间、呼气时间、呼吸频率、达峰时间比(TPTEF/TE)、达峰容积比(VPTEF/VE)。结果哮喘婴幼儿在吸... 目的探讨6岁以下患儿吸入沙丁胺醇前后肺功能的变化。方法采用潮气呼吸法测定103例6岁以下哮喘患儿的流速-容量环。主要参数为潮气量、吸气时间、呼气时间、呼吸频率、达峰时间比(TPTEF/TE)、达峰容积比(VPTEF/VE)。结果哮喘婴幼儿在吸入沙丁胺醇前后潮气肺功能的各项指标差异无显著性,而3~6岁哮喘儿童吸入沙丁胺醇后潮气肺功能有明显改善。结论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期采用雾化吸入短效β2受体激动剂(沙丁胺醇)对肺功能的改善作用,较大儿童明显优于婴幼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药物疗法 呼吸功能试验 沙丁胺醇/治疗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周岁以下儿童轻度持续性哮喘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旭中 倪陈 +3 位作者 潘家华 陈云龙 廖承琳 刘利梅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49-752,共4页
目的比较轻度持续性哮喘儿童的治疗中各方案间的疗效差异。方法将105名5周岁以下轻度持续性哮喘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抗白三烯(LTRA)、吸入激素(ICS)治疗并监测呼气峰流速(PEF)。经过1个月的治疗后比较各治疗方案控制等级、PEF及... 目的比较轻度持续性哮喘儿童的治疗中各方案间的疗效差异。方法将105名5周岁以下轻度持续性哮喘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抗白三烯(LTRA)、吸入激素(ICS)治疗并监测呼气峰流速(PEF)。经过1个月的治疗后比较各治疗方案控制等级、PEF及肺功能(达峰时间比、达峰容积比)改善情况;1个月后,将LTRA组未达到控制的患儿升级至ICS继续治疗1个月,将ICS组未达到控制的患儿升级至ICS+LTRA继续治疗1个月。经过第2个月的治疗后各治疗组自身前后比较控制等级情况并将未控制患儿再次升级治疗(按照上述方法)1个月并再次比较各组控制水平。结果经过第1个月的治疗,ICS组控制等级和PEF改善情况优于LTR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达峰时间比、达峰容积比较治疗前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第2、3个月的治疗,升级治疗后的患儿得到控制。结论对于5周岁以下轻度持续性哮喘患儿:ICS疗效优于单一LTRA;单一LTRA治疗具有一定局限性;ICS疗效欠佳时可加用LTR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介苗配用腺苷对小鼠的免疫接种效果
17
作者 周玲 潘家华 楼皖玲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3-45,共3页
目的探讨腺苷(ADO)提高卡介苗(BCG)免疫接种的效果。方法实验第2天,取小鼠接种部位皮肤与其脾细胞共育3d,测定其上清液细胞因子浓度和腺苷脱氨酶(ADA)活性。实验第4周,小鼠经气道给予减毒结核分支杆菌(MTB)1×10^6 CFU... 目的探讨腺苷(ADO)提高卡介苗(BCG)免疫接种的效果。方法实验第2天,取小鼠接种部位皮肤与其脾细胞共育3d,测定其上清液细胞因子浓度和腺苷脱氨酶(ADA)活性。实验第4周,小鼠经气道给予减毒结核分支杆菌(MTB)1×10^6 CFU,18—20h后检测其血清ADA活性、肺免疫细胞类型、巨噬细胞(AM)溶酶体活性变化及脾细胞活化数。结果①局部接种部位皮肤与脾细胞共同培养3d,ADO组TNF—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ADO组ADA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两组间IFN-γ、IL-13无明显差异;②MTB感染肺部后,ADO组AM数量及溶酶体活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ADO组血清ADA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脾活化细胞数两组均无明显差异。结论卡介苗配用ADO能促进小鼠免疫接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预防和控制 结核/免疫学 卡介苗/免疫学 腺苷/药理学 腺苷脱氨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皮肤移植模型与移植卵巢的移植物抗宿主反应类同变化
18
作者 楼皖玲 潘家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7-119,共3页
目的探讨体外皮肤移植模型(VSEM)预测移植器官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VHR).方法供、受鼠配对后移植卵巢,同时将受鼠淋巴结与供鼠脾淋巴细胞悬液混合培养6~7 d,再加入受鼠耳皮继续培养,制成VSEM.将第12、30天受鼠的移植卵巢、脾和VSEM按病... 目的探讨体外皮肤移植模型(VSEM)预测移植器官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VHR).方法供、受鼠配对后移植卵巢,同时将受鼠淋巴结与供鼠脾淋巴细胞悬液混合培养6~7 d,再加入受鼠耳皮继续培养,制成VSEM.将第12、30天受鼠的移植卵巢、脾和VSEM按病理变化分级.结果第12天VSEM分别与移植卵巢、脾的GVHR相同等级达77%,而且三者浸润细胞类型、数量与受损形式大致相仿;第30天VSEM预测卵巢、脾的GVHR相同等级与第12天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30天VSEM与卵巢浸润炎性细胞数量、类型差异较大.结论 VSEM预测急性和慢性GVHR准确度相差不大,预测移植器官急性病理变化准确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移植 移植物抗宿主反应 皮肤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联邦学习的网络化ICU呼吸机和镇静剂管理方法 被引量:3
19
作者 曹林霄 刘佳 +4 位作者 朱怡飞 周浩泉 龚伟 于卫华 李朝友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65-175,共11页
医疗物联网设备的激增和丰富的医疗数据为智慧医疗提供了新的可能。重症监护室(ICU)的病人依靠众多医疗边缘设备来持续监测管理患者的健康状况。在ICU常见的治疗干预措施中,有创机械通气和镇静剂的注射多用于维持患者的呼吸功能,提高治... 医疗物联网设备的激增和丰富的医疗数据为智慧医疗提供了新的可能。重症监护室(ICU)的病人依靠众多医疗边缘设备来持续监测管理患者的健康状况。在ICU常见的治疗干预措施中,有创机械通气和镇静剂的注射多用于维持患者的呼吸功能,提高治疗质量,而现有的治疗干预措施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医生的判断。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联邦学习的临床辅助决策方法——MFed,可以基于网络化ICU分布式协作学习最佳干预政策。该方法应用基于差分隐私的联邦学习方法,打破了医疗数据隐私方面的限制以及医疗数据孤岛的窘境;用分布鲁棒优化确保最坏情况下的性能并结合伪孪生网络实现自适应地滤除噪声数据。最后,在现实ICU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与其他最先进的基线相比,所提方法的准确率提高了36.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邦学习 医疗物联网 分布式鲁棒优化 医疗数据噪声 医疗数据隐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干扰RNA靶向5'非编码区抗肠道病毒71型感染的研究
20
作者 邓军霞 刘雪 +4 位作者 张国成 马超峰 雷迎峰 刘瑞清 林海波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163-1168,共6页
目的筛选靶向肠道病毒71型(EV71)基因组保守的5’非编码区(UTR)的有效小干扰RNA(siRNAs),确定有效靶点序列。方法设计合成靶向EV71基因组5’UTR的siRNAs;细胞毒性实验检测siRNAs对RD细胞的生存和生长的影响,显微镜观察siRNAs对EV71致细... 目的筛选靶向肠道病毒71型(EV71)基因组保守的5’非编码区(UTR)的有效小干扰RNA(siRNAs),确定有效靶点序列。方法设计合成靶向EV71基因组5’UTR的siRNAs;细胞毒性实验检测siRNAs对RD细胞的生存和生长的影响,显微镜观察siRNAs对EV71致细胞病变效应的影响,细胞生存实验、TaqMan实时定量RT-PCR实验筛选有效siRNAs。结果 siRNAs未影响RD细胞的生存及生长,对培养细胞无明显毒性。靶向EV71基因组5’UTR的si-1和si-2抗病毒效能最显著,能够延缓及减轻EV71感染致细胞病变效应,明显提高感染细胞的生存率,降低感染细胞中EV71 RNA的转录水平,且这种作用具有序列特异性。结论筛选出的靶向EV71基因组保守5’UTR的2个有效siRNA(ssi-1和si-2),对多株EV71中国流行株可能具有广谱抗病毒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病毒71型 RNA干扰 小干扰RNA 5’非编码区 抗病毒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