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GF与TrkA受体在儿童膀胱过度活动症中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何萍 潮敏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1-336,共6页
神经生长因子(NGF)因其在神经细胞的存活、生长以及分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而得到广泛研究。它分布于机体的各处,根据所结合受体发挥不同的病理生理作用。原肌球蛋白相关激酶A(TrkA)是其高亲和力受体,诸多研究表明NGF在与其结合后,根据... 神经生长因子(NGF)因其在神经细胞的存活、生长以及分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而得到广泛研究。它分布于机体的各处,根据所结合受体发挥不同的病理生理作用。原肌球蛋白相关激酶A(TrkA)是其高亲和力受体,诸多研究表明NGF在与其结合后,根据其下游不同的信号转导通路而发挥不同作用。NGF与其结合后还对体内发生的其他信号转导通路有交叉影响作用。本文从不同的疾病症状对NGF与TrkA结合后的信号转导通路进行综述,从而探讨NGF/TrkA信号通路在儿童膀胱过度活动症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儿童膀胱过度活动症 原肌球蛋白相关激酶A受体 低亲和力神经营养因子p75受体 信号转导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索利那新治疗儿童特发性膀胱过度活动症的疗效分析
2
作者 何萍 张晔 +3 位作者 张殷 孙起航 尤龙 潮敏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7-343,共7页
【目的】探讨索利那新改善儿童特发性膀胱过度活动症症状的疗效分析。【方法】收集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于我院泌尿外科门诊就诊的67例特发性膀胱过度活动症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经过至少2周行为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其中52例予索... 【目的】探讨索利那新改善儿童特发性膀胱过度活动症症状的疗效分析。【方法】收集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于我院泌尿外科门诊就诊的67例特发性膀胱过度活动症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经过至少2周行为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其中52例予索利那新(每天5 mg)口服(服药组),并根据患儿是否伴有尿失禁症状分为干性组(27例)与湿性组(25例),剩余15例拒绝服药的患儿继续维持行为治疗(观察组)。自服药开始随访3个月,分别收集每名患儿服药前、服药2周、服药4周、服药8周、服药12周连续3 d排尿日记及膀胱过度活动症症状评分表(OABSS),并记录病程中患儿不良反应情况。【结果】67例患儿均完成随访,其中44例患儿治愈(观察组3人治愈,12人未治愈;服药组41人治愈,11人未治愈),4例出现不良反应。(1)服药组较观察组随访末期OABSS评分显著降低(Z=4.524,P<0.001);观察组与服药组的治愈率分别20%、78.8%,存在显著差异(χ^(2)=15.367,P<0.001);(2)随随访时间延长,服药组患儿平均每次排尿量增加(F=9.707,P<0.001)、日平均排尿次数降低(F=3.837,P=0.009)、尿急评分(χ^(2)=482.835,P<0.001)下降;(3)干性组与湿性组随访3个月治愈率分别为81.5%、7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34,P=0.629)。【结论】特发性膀胱过度活动症患儿口服索利那新(每日5 mg)可显著减少日平均排尿次数,增加平均每次排尿量,缓解尿急症状,不良反应较少。但是对于治愈湿性患儿尿失禁症状疗效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过度活动症 尿失禁 尿急 儿童 索利那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道海绵体联合周围筋膜组织整体覆盖技术在尿道板纵切卷管手术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3
作者 潮敏 张殷 +5 位作者 梁朝朝 范登信 蒋加斌 李道龙 唐鹏 方向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24-730,共7页
【目的】观察一种新的尿道海绵体联合周围筋膜组织整体覆盖技术改良的尿道板纵切卷管术(TIP),并与常规TIP术比较其手术效果。【方法】2016年2月-2017年11月对40例初次尿道下裂患儿应用TIP术修复。以门诊单双号分为A、B两组。A组共23例患... 【目的】观察一种新的尿道海绵体联合周围筋膜组织整体覆盖技术改良的尿道板纵切卷管术(TIP),并与常规TIP术比较其手术效果。【方法】2016年2月-2017年11月对40例初次尿道下裂患儿应用TIP术修复。以门诊单双号分为A、B两组。A组共23例患儿,其中冠状沟型9例,阴茎体型11例,阴茎阴囊型3例,采用一种新的改良覆盖技术:将尿道板两侧分叉的尿道海绵体,连同周围筋膜组织及阴茎头两翼在阴茎体表面向外侧游离并在中线处缝合,覆盖新成形尿道。B组17例患儿,冠状沟型6例,阴茎体型11例,采用常规的TIP手术。术后随访6~27个月,记录两组并发症和术后外观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0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A、B两组患儿年龄组成、住院时间、拆除敷料和拔除导尿管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A组有12例伴有阴茎下弯(52%),B组有10例伴有阴茎下弯(58.8%),均采用了海绵体背侧白膜折叠术纠正。A、B两组患儿手术时间分别为(104.8±24.1)min和(94.5±23)min,成形尿道长度分别为(2.1±0.7)cm和(1.9±0.6)c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经过随访,A组出现尿瘘合并尿道口狭窄1例(4.3%)。B组出现尿瘘2例(11.8%),其中1例合并尿道口狭窄1例(5.9%),尿道外口下移1例(5.9%),两组均无尿道裂开及尿道憩室病例。所有病例未观察到残留阴茎下弯。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尿道海绵体联合周围组织整体覆盖技术改良的TIP术治疗儿童尿道下裂操作简单,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海绵体 尿道板纵切卷管术 尿道下裂 尿瘘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胶质细胞系衍生神经营养因子和雄激素受体在手术诱导隐睾小鼠睾丸管周细胞中的表达
4
作者 吴飞 潮敏 +2 位作者 张殷 张晔 蒋加斌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5-92,共8页
【目的】探讨神经胶质细胞系衍生神经营养因子(GDNF)和雄激素受体(AR)在隐睾症小鼠睾丸管周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及对隐睾症导致生精功能障碍的理论意义。【方法】30只5周龄雄性ICR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配至6组中,随机抽取3组15只小... 【目的】探讨神经胶质细胞系衍生神经营养因子(GDNF)和雄激素受体(AR)在隐睾症小鼠睾丸管周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及对隐睾症导致生精功能障碍的理论意义。【方法】30只5周龄雄性ICR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配至6组中,随机抽取3组15只小鼠进行手术诱导隐睾,其余3组为作为对照组进行假手术处理。分别于4 d、7 d、14 d后取各组睾丸组织,然后测量睾丸体积、观察睾丸组织病理,提取各组睾丸管周细胞后利用免疫荧光、Re⁃al-Time PCR和蛋白质印记法检测AR和GDNF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对照组4 d、7 d、14 d小鼠的睾丸体积分别为(125.58±19.22)mm^(3)、(123.45±20.12)mm^(3)、(140.09±13.62)mm^(3);睾丸各级生精细胞排列整齐、层次清楚,可见较多精子细胞,生精小管周围管周细胞形态规则,呈梭形围绕小管周围,细胞厚度均一;ARmRNA的表达量分别为1.00±0.05、1.06±0.07、1.19±0.13GDNFmRNA的表达量分别为1.00±0.04、1.09±0.05、1.10±0.07;AR蛋白的表达量分别为1.01±0.01、0.79±0.02、1.01±0.04;GDNF蛋白的浓度分别为(18.68±0.43)pg/mL、(14.39±0.36)pg/mL、(16.88±0.37)pg/mL。隐睾组4 d、7 d、14 d小鼠的睾丸体积分别为(115.64±3.91)mm^(3)、(69.51±14.97)mm^(3)、(44.86±5.56)mm^(3);睾丸各级生精细胞排列紊乱、层次不清、结构破坏,曲细精管周围管周细胞萎缩、弯曲断裂;ARmRNA的表达量分别为0.76±0.06、0.53±0.04、0.29±0.02;GDNFmRNA的表达量分别为0.72±0.05、0.42±0.02、0.30±0.03;AR蛋白的表达量分别为0.54±0.02、0.98±0.04、0.31±0.01;GDNF蛋白的浓度分别为(8.50±0.34)pg/mL、(17.44±0.32)pg/mL、(6.83±0.34)pg/mL。上述指标与对照组相比,除了4 d的睾丸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中3个时间点的睾丸体积、AR和GDNF的mRNA、蛋白表达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隐睾组3个时间点的睾丸体积、AR和GDNF的mRNA、蛋白表达量呈逐渐下降趋势且各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诱导隐睾小鼠中,睾丸管周细胞的AR和GDNF的表达水平随着诱导时间的延长呈现显著下降。AR和GDNF在隐睾症介导睾丸管周细胞功能的损伤中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为阐明隐睾症导致生精功能障碍的机制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睾症 管周细胞 胶质细胞系衍生神经营养因子 雄激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