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神分裂症患者不同时期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及肠道菌群宏基因组学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郜见亮 张爱国 +4 位作者 姚理慧 陈苑苑 程鹏 苏虹 张许来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142-1146,共5页
目的比较精神分裂症患者不同时期肠道菌群与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分析其与疾病症状之间的相关性,探索精神分裂症患者肠道菌群的变化对分裂症患者症状的影响。方法纳入住院分裂症患者不同时期各40例,收集病程资料、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 目的比较精神分裂症患者不同时期肠道菌群与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分析其与疾病症状之间的相关性,探索精神分裂症患者肠道菌群的变化对分裂症患者症状的影响。方法纳入住院分裂症患者不同时期各40例,收集病程资料、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等资料,收集血清,用超敏电化学发光分析技术检测患者细胞因子的水平,使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分裂症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采用MetaGeneMark进行患者肠道菌群的宏基因测序。结果患者急性期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23(IL-23)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高于缓解期,两者结果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阳性因子分与TNF-α和IL-17呈负相关(r=-0.323,P<0.05;r=-0.356,P<0.05);IL-23与量表阴性因子得分显示正相关(r=-0.349,P<0.05);IL-6与量表认知因子得分显示正相关(r=-0.388,P<0.05);IL-23与量表总分呈正相关(r=-0.368,P<0.05)。急性期分裂症患者粪便样本内检测出的微生物多样性低于缓解期分裂症微生物的多样性,急性期与缓解期患者肠道菌群物种组成存在一定差异。结论精神分裂症急性期血清细胞因子水平高于缓解期,部分细胞因子水平与临床症状存在相关性,患者的不同时期肠道微生物物种组成及多样性均发生了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细胞因子 肠道菌群 宏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菌群代谢与血脂水平改变对不同时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姚理慧 孟小靖 +6 位作者 王中娴 陈苑苑 程鹏 石丽 李经纬 苏虹 张许来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6期3295-3301,共7页
背景肠道菌群在调节宿主新陈代谢和饮食来源的脂质代谢中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与脂质代谢紊乱及肠道菌群异常均有一定关联,但目前国内针对不同时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肠道菌群代谢与血清脂质代谢特征的研究仍较少。目... 背景肠道菌群在调节宿主新陈代谢和饮食来源的脂质代谢中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与脂质代谢紊乱及肠道菌群异常均有一定关联,但目前国内针对不同时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肠道菌群代谢与血清脂质代谢特征的研究仍较少。目的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脂及相应肠道菌群代谢改变,并探讨两者对疾病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11月-2019年7月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患者42例(急性期组),缓解期患者41例(缓解期组),志愿招募匹配的健康人40例(健康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收集其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体质指数(BMI)、患者病程等一般资料,并采用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评估患者临床症状,并收集血液和粪便标本,检测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三酰甘油(TG)、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1(APOB1)。采用液相色谱-质谱分析法分析菌群代谢特征并比较3组间的差异性,探讨肠道菌群代谢及血脂水平改变对精神分裂症的影响。结果急性期组的认知因子、兴奋因子、抑郁因子、阳性因子、阴性因子评分及PANSS总分高于缓解期组(P<0.05)。缓解期组、急性期组的HDL、APOA1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缓解期组TG水平高于急性期组、健康对照组(P<0.05)。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TC水平与抑郁因子评分呈负相关(P<0.05)。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HDL水平与阴性因子评分呈负相关(P<0.05);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APOA1水平与阳性因子评分呈正相关(P<0.05),与阴性因子评分呈负相关(P<0.05)。与对照组相比,精神分裂症患者整体肠道菌群代谢组成发生改变,在相关脂质代谢通路如类固醇激素的合成、鞘脂代谢、皮质醇的合成与分泌、卵巢类固醇生成及调节脂肪细胞中的脂肪代谢等通路存在差异(P<0.05);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患者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亚油酸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存在异常。结论不同时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均存在部分血脂和肠道菌群代谢的改变,其中血脂异常与疾病症状具有相关性,肠道菌群的脂质代谢异常则可能进一步影响宿主脂质代谢过程,两者均是精神分裂症的高危险因素,应在今后的研究和诊疗中加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胃肠道微生物组 脂质代谢 液相色谱-质谱分析 代谢组学 急性期 缓解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抑郁障碍患者血清炎性标志物水平与冲动特质的相关性 被引量:6
3
作者 张爱国 胡晓娟 张许来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769-1772,共4页
目的探讨伴非自杀性自伤(NSSI)行为的抑郁障碍患者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并分析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与患者冲动特质的相关性。方法选择40例伴NSSI行为的抑郁障碍患者(NSSI组)、45例不伴NSSI行为的抑郁障碍患者(非NSSI组)、40例正常对照者(... 目的探讨伴非自杀性自伤(NSSI)行为的抑郁障碍患者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并分析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与患者冲动特质的相关性。方法选择40例伴NSSI行为的抑郁障碍患者(NSSI组)、45例不伴NSSI行为的抑郁障碍患者(非NSSI组)、40例正常对照者(正常对照组)入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ASA)检测被试血清白细胞介素(IL)-2、IL-6、IL-10、IL-15、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病情评估;采用Barratt冲动量表(BIS-11)对患者的冲动性进行评价。结果NSSI组血清IL-2、IL-6、IL-10、IL-15、TNF-α水平较非NSSI组和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SSI组BIS-11运动因子得分、缺少计划因子得分和总分高于非NSS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SSI组血清IL-2、IL-6、IL-10、IL-15、TNF-α水平与BIS-11运动因子得分、缺少计划因子得分和总分呈正相关(P<0.01)。结论伴NSSI行为的抑郁障碍患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明显升高,患者具有更明显的冲动性人格特征,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与患者冲动性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障碍 非自杀性自伤行为 冲动性 炎性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