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脓毒症对青年期雄性CD-1小鼠认知行为学的影响
1
作者 李宗寅 杨启纲 +3 位作者 张凯旋 刘高霞 王芳 陈贵海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86-690,共5页
目的探究青年CD-1雄性小鼠经历盲肠结扎穿孔(CLP)术后发生认知障碍及其恢复情况。方法取7~8周龄CD-1雄性小鼠若干分别造模,设立CLP组和假手术(Sham)组。造模成功后,分别将存活的Sham和CLP小鼠喂养至术后第10、10、20、30和60天进行六臂... 目的探究青年CD-1雄性小鼠经历盲肠结扎穿孔(CLP)术后发生认知障碍及其恢复情况。方法取7~8周龄CD-1雄性小鼠若干分别造模,设立CLP组和假手术(Sham)组。造模成功后,分别将存活的Sham和CLP小鼠喂养至术后第10、10、20、30和60天进行六臂放射状水迷宫(RAWM)和物体位置再认测试。结果与Sham组相比,CLP小鼠术后30 d以内在RAWM中的学习期错误次数和潜伏期均高于Sham组(P<0.05),而在术后60 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LP小鼠术后60 d以内的RAWM记忆期错误次数和潜伏期都显著高于Sham组(P<0.05);在物体位置再认实验中,CLP小鼠术后10 d和20 d的10 min延迟、24 h延迟的新位置优先指数均低于Sham组(P<0.05),而术后30 d和60 d的10 min延迟、24 h延迟的新位置优先指数与Sham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年期CD-1雄性小鼠在CLP术后60 d时仍有显著性空间记忆损害,且RAWM是较敏感的评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盲肠结扎穿孔 认知 行为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失眠障碍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与记忆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王芳 瞿萍 +1 位作者 夏兰 陈贵海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530-534,共5页
目的探索慢性失眠障碍(chronic insomnia disorder,CID)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和(sTNF-α和sTNF-β)及其可溶性受体(sTNF-R1和sTNF-R2)水平的变化,分析其与睡眠质量和记忆功能损害间的关系。方法纳入在睡... 目的探索慢性失眠障碍(chronic insomnia disorder,CID)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和(sTNF-α和sTNF-β)及其可溶性受体(sTNF-R1和sTNF-R2)水平的变化,分析其与睡眠质量和记忆功能损害间的关系。方法纳入在睡眠障碍门诊就诊的CID患者44例,以39名健康睡眠者为对照。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估失眠程度、九盒迷宫评估记忆功能。用蛋白芯片检测血清sTNF-α、sTNF-β、sTNF-R1和sTNF-R2含量,分析相关性。结果CID组的空间工作(Z=5.362,P<0.001)和物体再认记忆(Z=3.260,P=0.001)错误数显著高于对照组。CID患者血清sTNF-α和sTNF-β显著高于对照组(Ps<0.001),而sTNF-R1和sTNF-R2显著低于对照组(Ps<0.001)。sTNF-α和sTNF-β与PSQI分呈正相关(Ps<0.001),而sTNF-R1和sTNF-R2与PSQI分呈负相关(Ps<0.001)。CID患者sTNF-α与空间工作记忆(γ=0.380,P=0.017)和物体再认记忆(γ=0.349,P=0.030)错误数呈正相关,而sTNF-β含量只与空间工作记忆错误数呈正相关(γ=0.414,P=0.009)。sTNF-R1和sTNF-R2水平与记忆成绩无显著相关性(Ps>0.05)。结论 CID患者血清sTNF-α和sTNF-β水平较正常人升高而sTNF-R1和sTNF-R2下降;升高的sTNF-α和sTNF-β可能与患者记忆障碍有关,而sTNF-R1和sTNF-R2与记忆受损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肿瘤坏死因子 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睡眠时长与脑卒中及其危险因素间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3
作者 王卫华 崔时贝 +1 位作者 纪晓雯 张永葆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1期3897-3901,共5页
脑卒中是世界范围内主要的致死和致残原因。虽然多种传统的脑卒中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心房颤动、肥胖等)已经被确定,然而不适当的睡眠时长却是近年来才被认识的脑卒中危险因素。越来越多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睡眠时长... 脑卒中是世界范围内主要的致死和致残原因。虽然多种传统的脑卒中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心房颤动、肥胖等)已经被确定,然而不适当的睡眠时长却是近年来才被认识的脑卒中危险因素。越来越多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睡眠时长和脑卒中存在关联。本文旨在对睡眠时长与脑卒中及其危险因素之间关系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提高医生对睡眠时长的认识,为脑卒中高危人群的脑卒中预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睡眠 危险因素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微出血及其分布与肾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永琴 陈飞 +1 位作者 张微微 黄勇华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926-929,共4页
目的探索脑微出血(CMB)及其分布与肾功能异常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6月~2017年3月陆军总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583例,依据影像学资料分为CMB组154例及非CMB组429例,又依据CMB发生部位分为脑叶CMB... 目的探索脑微出血(CMB)及其分布与肾功能异常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6月~2017年3月陆军总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583例,依据影像学资料分为CMB组154例及非CMB组429例,又依据CMB发生部位分为脑叶CMB 42例、深部CMB 73例及混合CMB 39例,对各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CMB组年龄、肌酐、尿素水平较非CMB组更高;肾小球滤过率、HDL水平较非CMB组低(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男性、肾小球滤过率降低为CMB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P<0.01);年龄是脑叶CMB发生的危险因素(B=0.152,P=0.019);男性是混合CMB发生的危险因素(B=1.216,P=0.017);高血压是深部CMB发生的危险因素(B=1.128,P=0.037);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是深部CMB及混合CMB发生的危险因素(B=4.123,P=0.001;B=3.361,P=0.001),是脑叶CMB发生的保护性因素(B=-0.647,P=0.001)。结论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是CMB发生的危险因素,尤其是深部CMB及混合CMB,监测肾功能相关指标,有助于CMB的监测和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肾小球滤过率 高血压 年龄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小血管病亚型中脑白质病变和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生态学执行功能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6
5
作者 张业敏 孙中武 周农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800-1805,共6页
目的探讨脑小血管病亚型中脑白质病变和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生态学执行功能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颅脑磁共振成像(MRI)表现符合脑小血管病亚型中脑白质病变和腔隙性脑梗死患者98例(脑小血管病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颅脑MRI正常者95例... 目的探讨脑小血管病亚型中脑白质病变和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生态学执行功能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颅脑磁共振成像(MRI)表现符合脑小血管病亚型中脑白质病变和腔隙性脑梗死患者98例(脑小血管病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颅脑MRI正常者95例(对照组),均采用执行功能行为评定量表-成人版(BRIEF-A)进行评定;脑白质病变按病变程度分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组,腔隙性脑梗死按病灶数分少病灶组及多病灶组;比较各组生态学执行功能的差异,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对比;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脑小血管病患者基础因素与BRIEF-A量表评分间的相关性。结果①脑小血管病组及其亚型BRIEF-A量表总分(GEC)、行为管理指数(BRI)及其抑制、转换、情感控制、自我监控因子、元认知指数(MI)及其任务启动、工作记忆、计划、组织、任务监控因子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②脑白质病变重度组患者GEC、BRI、MI及其任务启动、工作记忆因子评分高于中度组和轻度组,抑制、转换、感情控制、自我监控、任务监控、组织因子评分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组患者GEC、BRI、抑制因子、组织因子评分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腔隙性脑梗死多病灶组GEC、BRI及其转换、情感控制、自我监控因子及MI及其任务启动、工作记忆、计划、组织、任务监控因子评分高于少病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脑白质病变严重程度、腔隙性脑梗死病灶数、年龄、高血压病史、血清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与BRIEF-A评分呈正相关(P<0.05),受教育程度与BRIEF-A评分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脑小血管病及其亚型脑白质病变和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均存在生态学执行功能障碍,其生态学执行功能损害与患者脑白质病变严重程度、腔隙性脑梗死病灶数、受教育程度、年龄、高血压病、血清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小血管病 生态学执行功能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胚胎期炎症影响衰老海马SNAP-25含量及认知功能 被引量:4
6
作者 韦琪瑶 吴永芳 +4 位作者 张雨欣 王亚涛 曾立平 陈贵海 曹磊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04-609,共6页
目的探讨胚胎期炎症暴露对中老年期海马突触体相关蛋白25(SNAP-25)水平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在CD-1母鼠孕第15~17天每天腹腔注射脂多糖(LPS,50μg/kg),或等容积生理盐水,对应子鼠分别为LPS组和CON组。分别于青年(3月龄)和中老年(15月... 目的探讨胚胎期炎症暴露对中老年期海马突触体相关蛋白25(SNAP-25)水平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在CD-1母鼠孕第15~17天每天腹腔注射脂多糖(LPS,50μg/kg),或等容积生理盐水,对应子鼠分别为LPS组和CON组。分别于青年(3月龄)和中老年(15月龄)用Morris水迷宫评估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海马SNAP-25蛋白含量。结果与3月龄CON组相比,15月龄CON组学习期游泳路程增加(P<0.01),记忆期靶象限游泳路程百分比降低(P<0.01),海马各亚区SNAP-25蛋白水平均升高(P<0.01)。15月龄LPS组较同龄CON组学习期游泳路程增加(P<0.05),记忆期游泳路程百分比下降(P<0.05),海马CA1区及DG区SNAP-25水平增加(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海马CA1区、DG区SNAP-25蛋白水平与学习期游泳路程呈正相关,而与记忆期靶象限游泳路程百分比呈负相关。结论胚胎期炎症暴露可加速中老年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损害和海马CA1区、DG区SNAP-25蛋白的升高,且两者可能存在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老 炎症 学习记忆 SNAP-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晚期炎症暴露对中老年子鼠海马谷氨酸受体1含量及与认知损害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孙似玉 葛荷花 +2 位作者 庄战强 李学伟 陈贵海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92-496,共5页
目的探讨孕晚期炎症暴露对中老年子鼠海马谷氨酸受体1(GluR1)含量改变及其与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改变的相关性。方法母鼠孕第15~17天每天经腹腔注射脂多糖(LPS,50μg/kg),生理盐水组注射等容积生理盐水。子鼠分别视为LPS组和生理盐水组,均... 目的探讨孕晚期炎症暴露对中老年子鼠海马谷氨酸受体1(GluR1)含量改变及其与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改变的相关性。方法母鼠孕第15~17天每天经腹腔注射脂多糖(LPS,50μg/kg),生理盐水组注射等容积生理盐水。子鼠分别视为LPS组和生理盐水组,均于3月龄和15月龄时完成Morris水迷宫任务。蛋白质印迹实验检测海马GluR1含量。结果 15月龄生理盐水组比3月龄生理盐水组和15月龄LPS组比同龄生理盐水组在Morris水迷宫中学习期游泳路程延长,记忆期靶象限的游泳路程百分比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海马GluR1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相关分析表明仅15月龄小鼠的海马GluR1水平与小鼠游泳路程呈负相关,与靶象限的游泳路程百分比呈正相关。结论中老年CD-1小鼠海马GluR1含量下降,且与空间学习记忆损害相关,及其母亲孕晚期炎症暴露会加速这种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老 脂多糖 学习记忆 谷氨酸受体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子分离对青年CD-1雄鼠认知功能及海马BDNF介导的LTP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王亚涛 张月明 +2 位作者 韦琪瑶 吴永芳 陈贵海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20-724,共5页
目的探究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介导的长时程增强(LTP)是否参与母子分离(MS)导致子雄鼠青年期认知功能受损的过程。方法新生CD-1雄鼠随机分为母子分离组(MS组)和对照组(CON组),其中,MS组小鼠从出生后第4~21天每日与母鼠分开3 h,... 目的探究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介导的长时程增强(LTP)是否参与母子分离(MS)导致子雄鼠青年期认知功能受损的过程。方法新生CD-1雄鼠随机分为母子分离组(MS组)和对照组(CON组),其中,MS组小鼠从出生后第4~21天每日与母鼠分开3 h,CON组不进行任何干预。两组小鼠在3月龄时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子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Western blot和RT-PCR检测子鼠海马BDNF表达水平,电生理技术检测海马CA3-CA1通路的LTP。结果与对照组相比,MS组学习期潜伏期及游泳路程均延长(P<0.01),记忆期靶象限时间及路程百分比均减少(P<0.05)。同时MS组海马的BDNF表达水平下降(P<0.05)和CA3-CA1通路的LTP受损(P<0.01)。结论一定强度的母子分离操作可以损害青年CD-1雄鼠的认知功能,且可能与海马区BDNF表达水平下降及LTP受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子分离 学习记忆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长时程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孕晚期暴露脂多糖对老年期海马GSNOR含量及与认知功能损害相关性研究
9
作者 张雨欣 庄战强 +2 位作者 韦琪瑶 陈贵海 曹磊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447-1451,共5页
目的探讨海马S-亚硝基谷胱甘肽还原酶(GSNOR)水平与孕晚期炎症暴露引起的老年母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改变的相关性。方法怀孕15 d的CD-1母鼠随机分为细菌脂多糖暴露组(LPS)和对照组(CON),连续4 d经腹腔注射细菌脂多糖(LPS,50μg/kg;LPS组... 目的探讨海马S-亚硝基谷胱甘肽还原酶(GSNOR)水平与孕晚期炎症暴露引起的老年母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改变的相关性。方法怀孕15 d的CD-1母鼠随机分为细菌脂多糖暴露组(LPS)和对照组(CON),连续4 d经腹腔注射细菌脂多糖(LPS,50μg/kg;LPS组)或等容积生理盐水(CON组)。饲养母鼠至6月龄和18月龄时,Morris水迷宫(MWM)检测空间学习记忆能力、Western blot检测海马GSNOR水平。结果18-CON组比6-CON组,在水迷宫中平均游泳路程延长(P<0.01),靶象限游泳路程百分比和海马GSNOR水平均下降(P<0.01),18-LPS组与18-CON组比较也具有相同结果。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GSNOR水平与平均游泳路程呈负相关,与靶象限游泳路程百分比呈正相关。结论孕晚期炎症暴露加重小鼠海马GSNOR水平的年龄相关性改变,这可能与老年期空间学习记忆损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老 妊娠 脂多糖 认知 线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病与对氧磷酶1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
10
作者 高文平 宋莉莉 +3 位作者 王瑶 倪明珠 王兆平 王文静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137-1142,共6页
目的探讨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病(SIVD)与对氧磷酶1(PON1)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纳入65例SIVD患者和同期35例体检者分别为SIVD组和对照组,依据头颅MRI表现评定Fazekas分级及腔梗(LI)数量,将SIVD组分为WML组和LI组,并根据脑损伤程度分别... 目的探讨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病(SIVD)与对氧磷酶1(PON1)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纳入65例SIVD患者和同期35例体检者分别为SIVD组和对照组,依据头颅MRI表现评定Fazekas分级及腔梗(LI)数量,将SIVD组分为WML组和LI组,并根据脑损伤程度分别分为轻度病变组、中度病变组和重度病变组,采用Sanger测序法测定受试者PON1基因分别在第192和55位点的表达。结果①SIVD组的平均年龄高于对照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SIVD组和对照组的吸烟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SIVD组与对照组Q192R、L55M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③SIVD组与对照组PON1基因Q192R和L55M基因型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780,P<0.05;χ^(2)=4.239,P<0.05),SIVD组R等位基因频率和M等位基因频率均高于对照组(χ^(2)=8.765,P<0.01;χ^(2)=4.926,P<0.05);④在WML组和LI组中,重度病变组R等位基因频率均高于中度病变组和轻度病变组(P<0.0167),中度病变组和重度病变组的M等位基因频率均高于轻度病变组(P<0.0167);⑤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吸烟以及携带PON1基因R、M等位基因,均为SIVD发病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SIVD的发病可能与PON1基因在第192和55位点上表达的差异有关,携带该位点R、M等位基因可能对SIVD的发病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为寻找SIVD防治新的靶点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病 对氧磷酶1基因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