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IP3-蛋白激酶C通路探讨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高糖性损伤的作用机制
1
作者 刘强 俞华 +1 位作者 董立红 廖荣丰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112-2116,共5页
目的探讨IP3蛋白激酶C通路在高糖条件对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作用。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分为实验组(10 mmol/L、20 mmol/L葡萄糖)和对照组(5 mmol/L葡萄糖),在不同浓度葡萄糖培养基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流... 目的探讨IP3蛋白激酶C通路在高糖条件对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作用。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分为实验组(10 mmol/L、20 mmol/L葡萄糖)和对照组(5 mmol/L葡萄糖),在不同浓度葡萄糖培养基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情况,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IP3-蛋白激酶C(PKC)通路中PKC的RNA表达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中PKC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高糖条件下,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体积增大,伸展度减小,凋亡率增加,与对照组比较,20 mmol/L葡萄糖组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率增加(P<0.05);20 mmol/L葡萄糖组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IP3水平(587.9±15.2)ng/ml相较对照组IP3水平(738.9±1.0)ng/ml降低(P<0.05),高糖处理下,PKC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增加(P<0.05)。结论IP3-PKC通路可能参与高糖条件下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过程,因此可能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起到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 IP3-蛋白激酶C通路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高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时机视网膜激光光凝辅助康柏西普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董立红 张大传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546-550,共5页
目的分析不同时机的视网膜激光光凝辅助康柏西普治疗对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继发黄斑水肿(ME)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眼科收治的101例(101眼)CRVO继发ME患者,按治疗情况分药物组(... 目的分析不同时机的视网膜激光光凝辅助康柏西普治疗对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继发黄斑水肿(ME)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眼科收治的101例(101眼)CRVO继发ME患者,按治疗情况分药物组(康柏西普治疗)、联合组A(康柏西普联合激光光凝治疗,病程<3个月)、联合组B(康柏西普联合激光光凝治疗,病程≥3个月),3组患者均按每月1次的频率接受3次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治疗,3次后接受按需治疗;联合组A、联合组B则在每次药物注射3 d后接受激光光凝治疗;比较3组患者康柏西普注射次数、视力、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视网膜出血吸收情况、无灌注区消退及新生血管情况。结果联合组A、联合组B患者康柏西普平均注射次数均显著低于药物组,但联合组A与联合组B患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A、联合组B患者视力变化均优于药物组(均为P<0.001),且联合组A患者视力提高比例优于联合组B(P=0.027);联合组A、联合组B患者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的CMT均显著高于药物组(均为P<0.05),但联合组A与联合组B患者间各时间点CMT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联合组A、联合组B患者出血吸收情况及基于无灌区和新生血管情况的疗效等级均优于药物组(均为P<0.001),且联合组A患者的出血吸收情况及疗效等级均优于联合组B(均为P<0.05)。结论CRVO继发ME患者早期开展激光光凝治疗可获得更好的视力改善,出血吸收、无灌注区消退效果更佳,在抑制新生血管形成上优势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黄斑水肿 激光光凝 康柏西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