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长激素预处理在胚胎植入前染色体非整倍体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1
作者 周海燕 吴彩云 +5 位作者 黄德焕 郝燕 陈大蔚 王孟寒 赵刚 周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88-993,共6页
目的研究生长激素(GH)预处理对整倍体的改善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前瞻性分析行胚胎植入前染色体非整倍体检测(PGT-A)助孕的134例患者,其中30例行自身对照,104例行组间对照。根据是否添加GH分为GH预处理组和GH非预处理组,GH预处理为促... 目的研究生长激素(GH)预处理对整倍体的改善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前瞻性分析行胚胎植入前染色体非整倍体检测(PGT-A)助孕的134例患者,其中30例行自身对照,104例行组间对照。根据是否添加GH分为GH预处理组和GH非预处理组,GH预处理为促性腺激素(Gn)启动前行4~6周的GH 2 U/d皮下注射,Gn启动日剂量加倍直至扳机日,GH非预处理为未用过GH处理。前次PGT-A周期失败后一年内再次行PGT-A时予GH预处理构成自身对照组。组间对照和自身对照分别比较各组间的基本情况、囊胚情况及助孕结局。结果无论组间对照还是自身对照,GH预处理后的HCG日子宫内膜厚度、卵巢敏感指数(OSI)、获卵数、MII卵数、2PN数、2PN受精率、可利用卵母细胞率、活检囊胚数、整倍体囊胚数、整倍体囊胚率、至少一个整倍体率均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H预处理后的Gn总量、Gn天数、嵌合体囊胚数、嵌合体囊胚率无明显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GH预处理后的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均有提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GH预处理可以明显增加行PGT-A患者的整倍体数和整倍体率,并有改善妊娠结局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激素预处理 胚胎植入前染色体非整倍体检测 整倍体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胚胎植入前染色体非整倍体检测在不同适应证中的助孕结局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周海燕 吴彩云 +3 位作者 陈大蔚 郝燕 章志国 周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87-692,共6页
目的 分析胚胎植入前染色体非整倍体检测(PGT-A)在不同适应证中的助孕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PGT-A助孕的549对夫妻,按PGT-A适应证分6组,反复妊娠丢失(304例)、反复种植失败(57例)、高龄(38岁及以上,80例)、不良妊娠史(绒毛染色体三体或... 目的 分析胚胎植入前染色体非整倍体检测(PGT-A)在不同适应证中的助孕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PGT-A助孕的549对夫妻,按PGT-A适应证分6组,反复妊娠丢失(304例)、反复种植失败(57例)、高龄(38岁及以上,80例)、不良妊娠史(绒毛染色体三体或不良妊娠,24例)、男性因素不育(67例)、性染色体数目异常(17例),比较基本情况、获卵及胚胎活检情况、妊娠结局。结果 各组之间平均年龄、促性腺激素(Gn)使用天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各组之间平均获卵数、优质胚胎率、嵌合胚胎率、异常胚胎率、胚胎活检正常率及平均卵巢敏感性指数(OS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P<0.001、P=0.03、P<0.001、P<0.001、P<0.001);高龄组异常胚胎率在6组中最高,平均获卵数、平均OSI及胚胎活检正常率最低。6组每取卵周期临床妊娠率及持续妊娠率、累积妊娠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6组每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及持续妊娠率、除男性因素不育组外其余5组之间累积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GT-A可检出整倍体胚胎移植,提高妊娠效率;高龄人群有正常胚胎移植,也可获得较好的妊娠率,可能缩短其“抱婴回家”时间。同时,PGT-A可大幅提高因男性因素不育人群的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生殖技术 胚胎植入前染色体非整倍体检测 高龄 男性因素不育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激素预处理在卵巢低反应患者体外受精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3
作者 葛小花 王建业 +4 位作者 张雅梦 章志国 郑贤芳 周平 曹云霞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291-1295,共5页
目的 探讨生长激素(GH)预处理对卵巢低反应(POR)患者体外受精(IVF)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36例POR患者,其中107例行组间对照,29例行自身对照;分别组间对照比较和自身对照比较促性腺激素(Gn)的使用总量、天数及临床效果。结果... 目的 探讨生长激素(GH)预处理对卵巢低反应(POR)患者体外受精(IVF)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36例POR患者,其中107例行组间对照,29例行自身对照;分别组间对照比较和自身对照比较促性腺激素(Gn)的使用总量、天数及临床效果。结果 组间对照中预处理组Gn的使用总量和使用天数明显减少,其胚胎数、优质胚胎数、移植率、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获卵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身对照组应用GH预处理后不但Gn的使用时间与总量减少,而且获卵数、胚胎数、优质胚胎数、移植率、生化妊娠数、临床妊娠数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H预处理可明显提高POR患者IVF的临床结局,并明显减少Gn的使用总量和天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低反应 生长激素 预处理 治疗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VF/ICSI-ET后阴道出血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其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6
4
作者 朱大敏 邹慧娟 +7 位作者 汪晶 马聪 彭晓清 李丹阳 周扬帆 杨雨露 曹云霞 许孝凤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171-1176,共6页
目的旨在探讨影响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后阴道出血患者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构建。方法回顾性分析IVF/ICSI-ET术后先兆流产患者272例,依据妊娠最终结局将上述患者分为活产组和流产组。... 目的旨在探讨影响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后阴道出血患者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构建。方法回顾性分析IVF/ICSI-ET术后先兆流产患者272例,依据妊娠最终结局将上述患者分为活产组和流产组。使用χ^(2)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或Wilcoxon秩和检验评价患者特征。使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系数创建了预测接受IVF/ICSI后先兆流产孕妇妊娠结局的列线图。结果活产组和流产组在基础资料、冷冻胚胎占比、治疗方案、移植胚胎数、优质胚胎率和胚胎种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体质指数、胚胎移植后开始出现阴道出血时间、第14天血清hCG水平、第14天血清孕酮水平和孕囊数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胚胎移植后开始出现阴道出血时间、移植后第14天血清hCG水平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上述指标建立列线图,列线图的曲线下面积为0.710。列线图的ROC曲线下面积优于单一预测因素的ROC曲线下面积(胚胎移植后阴道开始出血时间的AUC为0.644,血清hCG14的AUC为0.625)。结论基于胚胎移植后开始出现阴道出血时间和胚胎移植后第14天血清hCG值建立的列线图模型能较好地预测IVF/ICSI-ET术后先兆流产患者的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线图模型 胚胎移植 先兆流产 阴道开始出血时间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PRRX1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郑炎 曹立宇 +2 位作者 肖大树 王相岩 李文清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99-302,共4页
目的探讨配对相关同源框1(paired related homoeobox 1,PRRX1)蛋白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及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267例子宫内膜组织标本,其中正常子宫内膜86例,子宫内膜上皮... 目的探讨配对相关同源框1(paired related homoeobox 1,PRRX1)蛋白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及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267例子宫内膜组织标本,其中正常子宫内膜86例,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90例,子宫内膜样腺癌91例,均行免疫组化EliVision法检测,观察不同子宫内膜组织中PRRX1表达及子宫内膜样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与PRRX1的关系。结果PRRX1蛋白表达主要定位于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的细胞核中,91例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PRRX1阳性率为79.1%,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0)、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组织(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按FIGO分级分类,FIGO1级的PRRX1阳性率低于FIGO 2、3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患者年龄、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分组,PRRX1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的PRRX1表达量高,且与FIGO分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瘤 内膜样腺癌 配对相关同源框1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托西班对瘢痕子宫不孕症患者解冻胚胎移植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汪晶 邹慧娟 +4 位作者 朱大敏 马聪 李丹阳 曹云霞 许孝凤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661-1664,共4页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不孕症患者在行解冻胚胎移植前使用阿托西班对其移植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剖宫产瘢痕子宫的继发性不孕症患者278例,根据解冻移植前30 min内是否静脉注射小剂量阿托西班(6.75 mg/0.9 ml)分为观察组(128例)和对照组...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不孕症患者在行解冻胚胎移植前使用阿托西班对其移植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剖宫产瘢痕子宫的继发性不孕症患者278例,根据解冻移植前30 min内是否静脉注射小剂量阿托西班(6.75 mg/0.9 ml)分为观察组(128例)和对照组(150例),分别从整体和不同移植次数(1次、2次、≥3次)分层来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的胚胎种植率、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的差异。结果整体观察组的胚胎种植率、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均有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第2次移植的患者的移植结局改善较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冻胚胎移植前注射阿托西班不能显著改善瘢痕子宫不孕症患者的移植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西班 解冻胚胎移植 瘢痕子宫 移植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