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与CT特征初步观察
被引量:
9
1
作者
李小虎
邱晓辉
+10 位作者
张金平
曾小松
徐启中
黄国权
贺克武
马宜传
吴宗山
史恒峰
袁玉山
刘斌
余永强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57-260,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临床和胸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确诊COVID-19患者的临床和胸部CT影像学资料。结果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26例(100%),咳嗽21例(80.8%),可...
目的初步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临床和胸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确诊COVID-19患者的临床和胸部CT影像学资料。结果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26例(100%),咳嗽21例(80.8%),可伴随肌肉酸痛、胸闷、腹泻或呕吐症状。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正常15例(57.7%),高于正常4例(15.4%),低于正常7例(26.9%)。淋巴细胞计数减少10例(38.5%)。15例(57.7%)患者C反应蛋白升高。26例COVID-19患者CT表现均有异常,6例(23.1%)表现为单侧肺叶病变,以胸膜下分布为主;20例(76.9%)双侧肺叶受累。6例(23.1%)患者双肺所有肺叶、肺段均受累;局灶性病例中以右肺下叶受累最多见10例(38.5%)。26例COVID-19患者可见下述一种或多种征象:磨玻璃影像(ground glass opacity,GGO)16例(61.5%),以胸膜下分布为主;6例(23.1%)表现为GGO合并局灶实变影;10例(38.5%)为小斑片状边缘模糊密度增高影;7例(26.9%)为大片状实变影;8例(30.8%)可见网格状或纤维条索影;5例(19.2%)患者可见血管束增粗和血管穿行;4例(15.4%)患者可见空气支气管征象;1例(3.8%)患者可见少量胸腔积液,未见纵隔及肺门淋巴结肿大。结论COVID-19的胸部CT表现为多部位、外周、胸膜下、下叶分布的磨玻璃影,可伴有实变,胸腔积液及肿大淋巴结少见,CT检查为该病的早期防控、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与CT特征初步观察
被引量:
9
1
作者
李小虎
邱晓辉
张金平
曾小松
徐启中
黄国权
贺克武
马宜传
吴宗山
史恒峰
袁玉山
刘斌
余永强
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
第一
附属
医院
放射科
亳州市第一人民
医院
放射科
铜陵市人民
医院
放射科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宿州医院放射科
安徽医科大学
附属
巢湖
医院
放射科
芜湖市第二人民
医院
放射科
合肥市第一人民
医院
放射科
蚌埠医学院第一
附属
医院
放射科
安徽医科大学
附属
六安
医院
安徽医科大学
附属
安庆
医院
放射科
阜阳市人民
医院
放射科
出处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57-260,共4页
基金
安徽省应急科研攻关项目(20200410702003)
安徽省科技攻关项目(201904a07020060)
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KJ2018A0197)。
文摘
目的初步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临床和胸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确诊COVID-19患者的临床和胸部CT影像学资料。结果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26例(100%),咳嗽21例(80.8%),可伴随肌肉酸痛、胸闷、腹泻或呕吐症状。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正常15例(57.7%),高于正常4例(15.4%),低于正常7例(26.9%)。淋巴细胞计数减少10例(38.5%)。15例(57.7%)患者C反应蛋白升高。26例COVID-19患者CT表现均有异常,6例(23.1%)表现为单侧肺叶病变,以胸膜下分布为主;20例(76.9%)双侧肺叶受累。6例(23.1%)患者双肺所有肺叶、肺段均受累;局灶性病例中以右肺下叶受累最多见10例(38.5%)。26例COVID-19患者可见下述一种或多种征象:磨玻璃影像(ground glass opacity,GGO)16例(61.5%),以胸膜下分布为主;6例(23.1%)表现为GGO合并局灶实变影;10例(38.5%)为小斑片状边缘模糊密度增高影;7例(26.9%)为大片状实变影;8例(30.8%)可见网格状或纤维条索影;5例(19.2%)患者可见血管束增粗和血管穿行;4例(15.4%)患者可见空气支气管征象;1例(3.8%)患者可见少量胸腔积液,未见纵隔及肺门淋巴结肿大。结论COVID-19的胸部CT表现为多部位、外周、胸膜下、下叶分布的磨玻璃影,可伴有实变,胸腔积液及肿大淋巴结少见,CT检查为该病的早期防控、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关键词
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Keywords
coronavirus
COVID-19
computed tomography(CT)
分类号
R563.1 [医药卫生—呼吸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与CT特征初步观察
李小虎
邱晓辉
张金平
曾小松
徐启中
黄国权
贺克武
马宜传
吴宗山
史恒峰
袁玉山
刘斌
余永强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