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增强CT建立临床-影像模型预测肝癌微血管侵犯及其分级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郑鑫 徐运军 +2 位作者 黄京城 陈迪 葛亚琼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96-602,共7页
目的:探讨基于增强CT对肝细胞肝癌微血管侵犯(MVI)及其分级的术前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肝细胞肝癌(HCC)患者的数据资料,按7︰3将数据分为训练组(118例)和验证组(49例)。验证组MVI阳性68例,其中低危(M1)组41... 目的:探讨基于增强CT对肝细胞肝癌微血管侵犯(MVI)及其分级的术前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肝细胞肝癌(HCC)患者的数据资料,按7︰3将数据分为训练组(118例)和验证组(49例)。验证组MVI阳性68例,其中低危(M1)组41例和高危(M2)组27例;MVI阴性(M0)50例。通过分析得出影响HCC患者MVI的重要危险因素,建立临床-影像模型并验证其诊断效能。结果:MVI临床-影像特征包括天冬氨酸转氨酶、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肿瘤最大径、肿瘤边缘、瘤周强化、瘤内动脉、瘤周低密度。临床-影像特征模型对M0、M1、M2的诊断效能ROC曲线下面积(AUC)值分别为0.87、0.68、0.88,测试组相应的AUC值分别为0.81、0.59、0.79。结论:基于增强CT建立的临床-影像模型在术前无创地评估和预测MVI的发生及分级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体层成像 肝细胞肝癌 微血管侵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介入碎栓及溶栓治疗大面积肺栓塞 被引量:15
2
作者 张学彬 吕维富 +4 位作者 孙一兵 汪世存 张正峰 英伟萍 厉月琴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1期39-42,共4页
目的 总结经皮介入碎栓联合局部灌注尿激酶加全身溶栓治疗大面积肺栓塞疗效及安全性。探讨其适应证。方法 经DSA确诊并行介入治疗肺栓塞患者 5例。采用普通造影导管及导丝行介入碎栓。 4例联合局部灌注加全身应用尿激酶 ,总量 2 0万~... 目的 总结经皮介入碎栓联合局部灌注尿激酶加全身溶栓治疗大面积肺栓塞疗效及安全性。探讨其适应证。方法 经DSA确诊并行介入治疗肺栓塞患者 5例。采用普通造影导管及导丝行介入碎栓。 4例联合局部灌注加全身应用尿激酶 ,总量 2 0万~ 14 0万U ,低分子肝素应用 10~ 15d ,口服华法林 3~ 6个月。 1例因有咯血未用溶栓剂及抗凝。疗效评价包括临床症状、肺动脉压测定、Miller指数、血氧分压、D 二聚体等。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显著临床症状改善。技术成功率 10 0 %。肺动脉平均压从(2 9± 3)mmHg下降至 (16± 8)mmHg ,治疗后平均Miller指数为 0 .33。动脉血氧分压从 (34.6 0± 8.76 )mmHg升至 (6 4 .6 0± 2 .97)mmHg。所有病例未见肺栓塞复发。结论 经皮机械性碎栓及溶栓治疗肺栓塞是安全有效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经皮 溶栓治疗 介入 局部灌注 患者 全身 尿激酶 联合 大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介入栓塞治疗肝癌破裂出血 被引量:29
3
作者 刘昕 吕维富 +4 位作者 鲁东 张正峰 肖景坤 侯昌龙 王伟昱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86-589,共4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经动脉介入栓塞(TAE或TACE)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省立医院2008年8月-2011年11月的11例采用急症介入栓塞治疗的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1例患者均得以成功止血,术后30 d生... 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经动脉介入栓塞(TAE或TACE)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省立医院2008年8月-2011年11月的11例采用急症介入栓塞治疗的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1例患者均得以成功止血,术后30 d生存10例(90.9%),术后3个月生存6例(54.5%),术后1年生存3例(27.2%)。结论 TAE(TACE)是治疗肝癌破裂出血的有效方法,不仅能达到立即止血,提高患者生存率的目的 ,还能为后续进一步治疗创造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自发性破裂 动脉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联合胰腺动脉灌注治疗中晚期胰腺癌 被引量:3
4
作者 杜丹丹 吕维富 +1 位作者 鲁东 周春泽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2年第11期801-805,共5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联合胰腺动脉灌注(PAI)治疗中晚期胰腺癌(APC)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49例APC患者分成125I粒子植入联合PAI组(A组,n=21)和单纯PAI组(B组,n=28)。A组中16例伴肝转移,其中14例同时接受TACE,2例接受经皮穿刺... 目的探讨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联合胰腺动脉灌注(PAI)治疗中晚期胰腺癌(APC)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49例APC患者分成125I粒子植入联合PAI组(A组,n=21)和单纯PAI组(B组,n=28)。A组中16例伴肝转移,其中14例同时接受TACE,2例接受经皮穿刺肝肿瘤无水乙醇注射(PEI);B组中20例伴肝转移,其中17例同时接受TACE,3例接受PEI。对比两组治疗后的整体有效率、临床受益率、疼痛缓解程度、生存期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A组整体有效率、临床受益率分别为61.90%(13/21)和76.19%(16/21),均高于B组的32.14%(9/28)、46.43%(13/2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中疼痛评分降低>50%者达到76.47%(13/17),高于B组的26.09%(6/23,P<0.05);A组中位生存期为286天,明显高于B组的194天(P<0.05)。结论 125I粒子植入联合PAI对APC疗效确切,能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缓解疼痛,提高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125I粒子 输注 动脉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治疗医源性肾损伤出血 被引量:1
5
作者 丁以锟 吕维富 +1 位作者 鲁东 周春泽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3年第6期333-335,共3页
目的观察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治疗医源性肾损伤出血的疗效及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11例医源性肾损伤出血患者,先行超选择性肾动脉造影,明确出血部位和性质,再行超选择插管,采用弹簧圈、明胶海绵进行栓塞治疗;术后随访612个月。结果... 目的观察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治疗医源性肾损伤出血的疗效及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11例医源性肾损伤出血患者,先行超选择性肾动脉造影,明确出血部位和性质,再行超选择插管,采用弹簧圈、明胶海绵进行栓塞治疗;术后随访612个月。结果对11例患者行肾动脉造影均可明确出血部位。10例一次栓塞止血成功;1例经2次栓塞后仍有持续血尿,行经尿道膀胱积血块清除术后血尿消失。随访期间无血尿发生。结论超选择肾动脉栓塞术是治疗医源性肾损伤出血的安全、有效的方法,能最大程度保护肾功能,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动脉 出血 栓塞 治疗性 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切口早期妊娠的MRI表现 被引量:6
6
作者 魏宁 吕维富 +1 位作者 鲁东 成德雷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683-687,共5页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早期子宫切口瘢痕妊娠(CSP)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早期CSP患者的MRI特征,比较影像特征与病理结果,分析其MRI特点。结果 13例早期CSP于MRI均清楚显示妊娠囊位于子宫下段前壁切口瘢痕处,瘢痕...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早期子宫切口瘢痕妊娠(CSP)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早期CSP患者的MRI特征,比较影像特征与病理结果,分析其MRI特点。结果 13例早期CSP于MRI均清楚显示妊娠囊位于子宫下段前壁切口瘢痕处,瘢痕于MR平扫T1WI和T2WI呈低信号。9例妊娠囊呈类圆形囊性病灶,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4例呈不规则团块状病灶,其中3例T1WI呈混杂高、稍高信号,T2WI呈高信号,1例T1WI呈等信号、T2WI呈混杂低信号。7例DWI中,5例妊娠囊DWI呈均匀或不均匀高信号,ADC呈稍低信号;2例妊娠囊DWI呈不均匀低信号,ADC呈高信号。2例增强扫描均可见妊娠囊囊壁呈环形强化。13例病理检查镜下均可见滋养叶细胞、绒毛及蜕膜组织。结论 CSP的MRI具有一定的特征,对临床明确诊断及治疗方法的选择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切口瘢痕妊娠 妊娠 异位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肾脏病3-5D期患者血镁浓度与腹主动脉钙化的关系 被引量:4
7
作者 倪力军 任伟 +5 位作者 江洁龙 汪鹏 王科 王丽华 李斌 董行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54-257,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血镁浓度与腹主动脉钙化(AAC)之间的关系及干预钙化的措施。方法选取CKD3-5D期患者共67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检出AAC分为钙化组和无钙化组,比较两组间指标差异,分析AAC的高危因素。结果 15例有AAC(2...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血镁浓度与腹主动脉钙化(AAC)之间的关系及干预钙化的措施。方法选取CKD3-5D期患者共67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检出AAC分为钙化组和无钙化组,比较两组间指标差异,分析AAC的高危因素。结果 15例有AAC(22.4%),52例无AAC(77.6%);钙化组年龄、血钙浓度、血磷浓度、钙磷乘积高于无钙化组(P<0.05),钙化组血镁水平低于无钙化组(2.2±0.2 vs 2.4±0.4)mg/dl(P<0.05);性别、体质量、血清白蛋白、碱性磷酸酶、全段甲状旁腺素(i PTH)、25羟维生素D、胆固醇和三酰甘油两组间均未见明显差异;二分类逻辑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血磷浓度、血镁浓度和钙磷乘积均为AAC独立的影响因素,血镁经过年龄、性别、磷、钙磷乘积和i PTH校正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072,95%CI:0.006~0.836 mg/dl,P=0.035)。结论高龄、高磷及高钙磷乘积患者易发生AAC,低镁是除年龄、血磷和钙磷乘积外AAC独立危险因素,提高体内血镁浓度可能有利于延缓AAC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血管钙化 血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窦阻塞综合征CT和MRI表现 被引量:9
8
作者 俞傲 吕维富 +1 位作者 周春泽 成徳雷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20-223,共4页
目的观察肝窦阻塞综合征(HSOS)的CT和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经临床或肝穿刺活检证实的HSOS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41例患者接受CT检查,平扫显示20例肝脏增大,7例肝左叶及尾状叶增大,21例肝实质密度不均匀性减低,36例出现不... 目的观察肝窦阻塞综合征(HSOS)的CT和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经临床或肝穿刺活检证实的HSOS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41例患者接受CT检查,平扫显示20例肝脏增大,7例肝左叶及尾状叶增大,21例肝实质密度不均匀性减低,36例出现不同程度腹腔积液、2例胸腔积液;增强扫描31例肝实质不均匀强化,21例呈“地图状”强化,9例斑片状不均匀强化,1例轻微小片强化;门静脉期均表现为斑片状、“地图状”强化,延迟期强化范围进一步扩大;均未见胆管扩张及肝内外侧支血管形成。12例接受MRI检查,平扫均表现为肝内信号欠均匀,10例肝脏增大,5例下腔静脉肝后段受压变细,胆囊形态均正常;增强后肝实质强化不均,表现为片状强化减低区及异常强化灶,呈“地图状”。结论HSOS的CT和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有助于临床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静脉闭塞性疾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