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经皮介入碎栓及溶栓治疗大面积肺栓塞
被引量:
15
1
作者
张学彬
吕维富
+4 位作者
孙一兵
汪世存
张正峰
英伟萍
厉月琴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1期39-42,共4页
目的 总结经皮介入碎栓联合局部灌注尿激酶加全身溶栓治疗大面积肺栓塞疗效及安全性。探讨其适应证。方法 经DSA确诊并行介入治疗肺栓塞患者 5例。采用普通造影导管及导丝行介入碎栓。 4例联合局部灌注加全身应用尿激酶 ,总量 2 0万~...
目的 总结经皮介入碎栓联合局部灌注尿激酶加全身溶栓治疗大面积肺栓塞疗效及安全性。探讨其适应证。方法 经DSA确诊并行介入治疗肺栓塞患者 5例。采用普通造影导管及导丝行介入碎栓。 4例联合局部灌注加全身应用尿激酶 ,总量 2 0万~ 14 0万U ,低分子肝素应用 10~ 15d ,口服华法林 3~ 6个月。 1例因有咯血未用溶栓剂及抗凝。疗效评价包括临床症状、肺动脉压测定、Miller指数、血氧分压、D 二聚体等。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显著临床症状改善。技术成功率 10 0 %。肺动脉平均压从(2 9± 3)mmHg下降至 (16± 8)mmHg ,治疗后平均Miller指数为 0 .33。动脉血氧分压从 (34.6 0± 8.76 )mmHg升至 (6 4 .6 0± 2 .97)mmHg。所有病例未见肺栓塞复发。结论 经皮机械性碎栓及溶栓治疗肺栓塞是安全有效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经皮
溶栓治疗
介入
局部灌注
患者
全身
尿激酶
联合
大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术后预防性肝动脉化疗栓塞对肝癌患者生存的影响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
31
2
作者
丁以锟
吕维富
+2 位作者
周春泽
鲁东
唐文静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99-302,共4页
目的探讨术后行预防性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对肝细胞癌(HCC)患者生存的影响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1月确诊肝癌行根治性肝切除且术后行TACE治疗的92例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将术后2个月内影像学检...
目的探讨术后行预防性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对肝细胞癌(HCC)患者生存的影响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1月确诊肝癌行根治性肝切除且术后行TACE治疗的92例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将术后2个月内影像学检查未发现病灶行预防性TACE者为预防组;按期随访直至复发再行TACE者为对照组,用Kaplan-Meier法比较两组生存差异,并采用COX回归分析影响肝癌术后患者生存及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92例患者中预防组为38例,对照组54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预防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5.1%、56.8%、56.8%,中位生存时间为39个月;对照组分别为65.2%、43.4%、30.4%,中位生存时间为21个月。预防组和对照组累计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在单因素分析中门脉癌栓、肿瘤直径、腹水、凝血酶原时间及是否行预防性TACE是可能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多因素分析中,是否行预防性TACE及肿瘤直径是显著影响预后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肝癌患者术后行预防性TACE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另外肿瘤直径也是显著影响预后的独立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术后
生存
预防
肝动脉化疗栓塞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CT引导下肺小结节胸腔镜术前微弹簧圈定位
被引量:
10
3
作者
鲁东
吕维富
+2 位作者
徐世斌
柯立
徐美青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07-411,共5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微弹簧圈定位在肺小结节胸腔镜切除术前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4例共63个肺内小结节VATS术前行CT引导下微弹簧圈定位。分析该定位方法的操作时间、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病理结果。结果:CT引导下微弹簧圈定位成...
目的:探讨CT引导下微弹簧圈定位在肺小结节胸腔镜切除术前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4例共63个肺内小结节VATS术前行CT引导下微弹簧圈定位。分析该定位方法的操作时间、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病理结果。结果:CT引导下微弹簧圈定位成功率100%,VATS术中2例脱落。穿刺定位操作时间为(16.81±2.96)min,并发症发生率25.93%(14/54)。定位后至VATS手术间隔12~60h,指导VATS楔形切除成功率96.3%(52/54)。术后病理显示恶性结节43个,良性结节20个。结论:在肺小结节胸腔镜切除术前给予CT引导下微弹簧圈定位,准确率高,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定位方法,可有效指导VATS手术,进而提高SPNs的临床诊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小结节
微弹簧圈
术前定位
电视胸腔镜手术
介入放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经皮介入碎栓及溶栓治疗大面积肺栓塞
被引量:
15
1
作者
张学彬
吕维富
孙一兵
汪世存
张正峰
英伟萍
厉月琴
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
附属
安徽省立医院
影像
介入
科
出处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1期39-42,共4页
文摘
目的 总结经皮介入碎栓联合局部灌注尿激酶加全身溶栓治疗大面积肺栓塞疗效及安全性。探讨其适应证。方法 经DSA确诊并行介入治疗肺栓塞患者 5例。采用普通造影导管及导丝行介入碎栓。 4例联合局部灌注加全身应用尿激酶 ,总量 2 0万~ 14 0万U ,低分子肝素应用 10~ 15d ,口服华法林 3~ 6个月。 1例因有咯血未用溶栓剂及抗凝。疗效评价包括临床症状、肺动脉压测定、Miller指数、血氧分压、D 二聚体等。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显著临床症状改善。技术成功率 10 0 %。肺动脉平均压从(2 9± 3)mmHg下降至 (16± 8)mmHg ,治疗后平均Miller指数为 0 .33。动脉血氧分压从 (34.6 0± 8.76 )mmHg升至 (6 4 .6 0± 2 .97)mmHg。所有病例未见肺栓塞复发。结论 经皮机械性碎栓及溶栓治疗肺栓塞是安全有效的 。
关键词
肺栓塞
经皮
溶栓治疗
介入
局部灌注
患者
全身
尿激酶
联合
大面积
Keywords
Embolism, pulmonary
Radiology, interventional
Fragmentation, mechanical
Thrombolysis
分类号
R563.5 [医药卫生—呼吸系统]
R74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术后预防性肝动脉化疗栓塞对肝癌患者生存的影响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
31
2
作者
丁以锟
吕维富
周春泽
鲁东
唐文静
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
附属
安徽省立医院
放射
介入
科
出处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99-302,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术后行预防性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对肝细胞癌(HCC)患者生存的影响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1月确诊肝癌行根治性肝切除且术后行TACE治疗的92例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将术后2个月内影像学检查未发现病灶行预防性TACE者为预防组;按期随访直至复发再行TACE者为对照组,用Kaplan-Meier法比较两组生存差异,并采用COX回归分析影响肝癌术后患者生存及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92例患者中预防组为38例,对照组54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预防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5.1%、56.8%、56.8%,中位生存时间为39个月;对照组分别为65.2%、43.4%、30.4%,中位生存时间为21个月。预防组和对照组累计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在单因素分析中门脉癌栓、肿瘤直径、腹水、凝血酶原时间及是否行预防性TACE是可能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多因素分析中,是否行预防性TACE及肿瘤直径是显著影响预后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肝癌患者术后行预防性TACE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另外肿瘤直径也是显著影响预后的独立相关因素。
关键词
肝癌术后
生存
预防
肝动脉化疗栓塞
预后
Keywords
liver cancer after surgery
survival
prophylaxis
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ho-lization
prognosis
分类号
R735.7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CT引导下肺小结节胸腔镜术前微弹簧圈定位
被引量:
10
3
作者
鲁东
吕维富
徐世斌
柯立
徐美青
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徽省立医院介入科
安徽医科大学
附属
安徽省立医院
胸外
科
出处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07-411,共5页
文摘
目的:探讨CT引导下微弹簧圈定位在肺小结节胸腔镜切除术前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4例共63个肺内小结节VATS术前行CT引导下微弹簧圈定位。分析该定位方法的操作时间、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病理结果。结果:CT引导下微弹簧圈定位成功率100%,VATS术中2例脱落。穿刺定位操作时间为(16.81±2.96)min,并发症发生率25.93%(14/54)。定位后至VATS手术间隔12~60h,指导VATS楔形切除成功率96.3%(52/54)。术后病理显示恶性结节43个,良性结节20个。结论:在肺小结节胸腔镜切除术前给予CT引导下微弹簧圈定位,准确率高,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定位方法,可有效指导VATS手术,进而提高SPNs的临床诊疗水平。
关键词
肺小结节
微弹簧圈
术前定位
电视胸腔镜手术
介入放射学
Keywords
Small Pulmonary Nodules
Preoperative Localization
Micro-coil
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分类号
R655.3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经皮介入碎栓及溶栓治疗大面积肺栓塞
张学彬
吕维富
孙一兵
汪世存
张正峰
英伟萍
厉月琴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5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术后预防性肝动脉化疗栓塞对肝癌患者生存的影响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丁以锟
吕维富
周春泽
鲁东
唐文静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
3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CT引导下肺小结节胸腔镜术前微弹簧圈定位
鲁东
吕维富
徐世斌
柯立
徐美青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