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 被引量:50
1
作者 朱楠 鲁东 +1 位作者 肖景坤 吕维富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95-199,共5页
目的评价TACE联合射频消融(RFA)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中晚期肝癌患者,其中35例行TACE联合RFA治疗(联合组),37例行单纯TACE治疗(对照组)。术后随访,比较两组短期疗效、治疗后肝功能、血清甲胎蛋白、并发症以及远期... 目的评价TACE联合射频消融(RFA)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中晚期肝癌患者,其中35例行TACE联合RFA治疗(联合组),37例行单纯TACE治疗(对照组)。术后随访,比较两组短期疗效、治疗后肝功能、血清甲胎蛋白、并发症以及远期生存率。结果联合组术后总有效率(29/35,82.86%)明显高于对照组(20/37,54.05%;P=0.009)。联合组和对照组术后血清甲胎蛋白降至(102.19±32.13)μg/L、(218.46±49.87)μg/L(P<0.001)。联合组1、2、3年生存率分别82.86%、54.29%、34.29%,中位生存期25个月;对照组分别为54.05%、32.43%、13.51%,中位生存期16个月;两组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联合组及对照组治疗后肝功能均有一过性改变,术后2周基本恢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TACE联合RFA治疗中晚期肝癌是有效的综合介入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栓塞 治疗性 射频消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经皮^(125)I粒子植入治疗腹部转移性淋巴结 被引量:8
2
作者 张杰 鲁东 +2 位作者 朱楠 吕维富 余永强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29-133,共5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腹部转移性淋巴结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接受CT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患者资料,共63枚腹部转移性淋巴结,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对55例患者均一次性成功植入^(125)I粒子,术... 目的探讨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腹部转移性淋巴结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接受CT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患者资料,共63枚腹部转移性淋巴结,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对55例患者均一次性成功植入^(125)I粒子,术后验证辐射剂量达到术前计划要求。术后1、3、6、9、12个月客观有效率分别为76.19%(48/63)、80.65%(50/62)、71.43%(30/42)、77.50%(31/40)、78.95%(30/38),临床获益率分别为93.65%(59/63)、88.71%(55/62)、80.95%(34/42)、85.00%(34/40)、84.21%(32/38)。42例术前伴腹痛及腰背部疼痛患者术后1个月疼痛缓解39例(39/42,92.86%)。术中及术后均未发生骨髓抑制、大出血、感染等严重并发症。术后1、3、6、9、12个月患者生存率分别为100%、98.20%、61.80%、58.20%、54.50%。结论 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是治疗腹部转移性淋巴结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结 肿瘤转移 近距离放射疗法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血供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3
作者 鲁东 吕维富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7年第3期227-231,共5页
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肝脏恶性肿瘤,经血管途径行介入治疗可获得可靠疗效。所以准确的描述肿瘤血供对肝癌的介入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研究表明,肝癌血供较为复杂,存在肝动脉、肝外侧支、门静脉供血及肝动脉门静脉双重供血等情况。... 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肝脏恶性肿瘤,经血管途径行介入治疗可获得可靠疗效。所以准确的描述肿瘤血供对肝癌的介入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研究表明,肝癌血供较为复杂,存在肝动脉、肝外侧支、门静脉供血及肝动脉门静脉双重供血等情况。随着介入治疗次数的增加,肝癌血供亦发生变化。肝癌血供研究直接影响对其介入治疗方式的选择和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血供 介入放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性脾栓塞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鲁东 吕维富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3期279-281,共3页
关键词 脾动脉栓塞 EVL 脾外伤 脾脏体积 门脉高压性胃病 门静脉血流量 栓塞面积 动脉主干栓塞 肝硬化患者 部分性脾栓塞术 脾功能亢进 脾亢 脾栓塞 PSE 食管静脉曲张 脾脓肿 过度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联合射频消融治疗肾癌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朱先海 吕维富 +1 位作者 鲁东 王伟昱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541-543,共3页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联合射频消融(RFA)治疗肾癌的疗效。方法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4月9例肾癌患者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联合RFA。患者均在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后3~7 d,在CT引导下行RFA。术后1个月行肾脏病灶穿刺活检和CT增强...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联合射频消融(RFA)治疗肾癌的疗效。方法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4月9例肾癌患者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联合RFA。患者均在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后3~7 d,在CT引导下行RFA。术后1个月行肾脏病灶穿刺活检和CT增强检查评价其疗效。结果 9例患者随访1~6个月,未发现肾脏肿瘤增大,无周围脏器损伤和针道种植。RFA后出现肉眼血尿6例,1周后好转,肾功能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治疗效果显示部分缓解6例,无变化3例。结论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联合RFA治疗肾癌短期内疗效肯定,并发症少,是肾癌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癌 肾动脉栓塞 射频消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