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眼附属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淋巴瘤伴显著浆细胞分化3例临床病理特征
1
作者 张力行 韦黎黎 莫祥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113,117,共5页
目的 探讨眼附属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extranodal marginal zone lymphoma of the 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MALT)淋巴瘤伴显著浆细胞分化(plasmacytic differentiation, PCD)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收集3例眼附属器... 目的 探讨眼附属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extranodal marginal zone lymphoma of the 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MALT)淋巴瘤伴显著浆细胞分化(plasmacytic differentiation, PCD)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收集3例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伴显著PCD临床病理资料,采用MaxVision两步法进行免疫组化检测、BIOMED-2方法进行基因重排检测,并复习文献。结果 3例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伴显著PCD患者为1例男性,2例女性,中位年龄56岁,组织学表现为肿瘤性小B细胞成分少,主要局限在边缘区,单克隆性PCD细胞数量众多,在扩张的滤泡间区弥漫浸润、融合成片。免疫组化染色显示PCD细胞MUM1、CD38和(或)CD138阳性,Kappa或Lambda轻链限制性表达。基因重排结果显示IGH、IGK基因克隆性重排阳性。结论 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伴显著PCD罕见,与多种浆细胞众多的良恶性病变鉴别时有一定困难,诊断时需要综合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淋巴瘤 浆细胞分化 眼附属器 病理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化系统肿瘤血脂特征对正常相位角的预测价值研究
2
作者 朱晨 余嘉文 +4 位作者 江昊 甘盼盼 夏天 徐海涛 杜瀛瀛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7期3385-3390,共6页
背景血脂在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中起着重要作用,肿瘤患者常存在血脂紊乱,从而影响预后。相位角(PA)是反应人体细胞膜结构完整和功能状况的客观指标,与机体营养状态呈正相关,常用于生存与疗效预测。目前消化系统肿瘤患者血脂特征及其对P... 背景血脂在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中起着重要作用,肿瘤患者常存在血脂紊乱,从而影响预后。相位角(PA)是反应人体细胞膜结构完整和功能状况的客观指标,与机体营养状态呈正相关,常用于生存与疗效预测。目前消化系统肿瘤患者血脂特征及其对PA的影响尚不明确。目的分析消化系统肿瘤患者血脂特征,并分析其对PA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7月—2023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42例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一般资料、体力活动状态(PS)评分和整体营养评估量表(PG-SGA)评分,检测患者血脂指标以及PA,并根据PA分为正常PA组和低PA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特征和血脂水平差异。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PA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血脂指标对PA的预测价值。结果142例患者中,男性104例(73.24%),女性38例(26.76%);平均年龄(65.0±10.8)岁。低PA组64例(45.07%),正常PA组78例(54.93%);两组患者性别、年龄、PS评分和PG-SGA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PA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低于正常PA组(P<0.05);两组高密度脂蛋白(HD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0.251,95%CI=0.086~0.731)、年龄>65岁(OR=0.281,95%CI=0.108~0.727)是PA≥4.4°发生的保护因素,TC(OR=6.142,95%CI=2.795~13.494)是PA≥4.4°发生的危险因素。TC预测PA≥4.4°的AUC为0.803(95%CI=0.733~0.874),灵敏度为75.6%,特异度为71.9%,最佳截断值为4.25 mmol/L;LDL预测PA≥4.4°的AUC为0.790(95%CI=0.717~0.863),灵敏度为76.9%,特异度为67.2%,最佳截断值为2.46 mmol/L;TG预测PA≥4.4°的AUC为0.609(95%CI=0.517~0.702),灵敏度为55.1%,特异度为64.1%,最佳截断值为1.05 mmol/L。结论消化系统肿瘤血脂受多种因素影响,TC和LDL水平对PA≥4.4°有较高预测价值,二者水平控制在合适的范围(TC:4.25~5.55 mmol/L,LDL:2.46~3.91 mmol/L)有利于维持PA正常,并可能潜在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系统肿瘤 血脂 相位角 营养状态 LOGISTIC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屏障失衡在关节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彭睿 查兴胜 +1 位作者 彭亚臣 张还添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42-1448,共7页
传统上,关节疾病常被归因于软骨退变和炎症,却忽视了关节屏障的关键作用。本综述引入了“关节屏障”这一创新概念,将其作为关节稳态中至关重要的解剖与功能单元。本文从分子代谢和表观遗传机制出发,系统讨论了关节屏障失衡的发病机制及... 传统上,关节疾病常被归因于软骨退变和炎症,却忽视了关节屏障的关键作用。本综述引入了“关节屏障”这一创新概念,将其作为关节稳态中至关重要的解剖与功能单元。本文从分子代谢和表观遗传机制出发,系统讨论了关节屏障失衡的发病机制及最新研究进展。同时,我们基于代谢、免疫、生物制剂及细胞疗法等层面,总结并展望了现有的临床治疗策略。通过整合最新研究成果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本综述为全面理解关节屏障功能障碍及其在关节疾病中的意义提供了框架,为关节疾病的潜在治疗方向和思路开辟了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屏障 骨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 痛风性关节炎 免疫稳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放疗/放化疗后营养状态恶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4
作者 操礼群 甘盼盼 +4 位作者 朱和玲 陈晗 孙娜林 陈立豪 余嘉文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74-680,共7页
目的 分析食管癌患者接受放疗/放化疗后营养状态恶化的影响因素,为抗肿瘤治疗期间的营养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至2023年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放疗或放化疗的食管癌患者106例,收集患者性别、年龄、手... 目的 分析食管癌患者接受放疗/放化疗后营养状态恶化的影响因素,为抗肿瘤治疗期间的营养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至2023年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放疗或放化疗的食管癌患者106例,收集患者性别、年龄、手术史、放疗干预时机、是否同步放化疗、放疗剂量、临床分期、初始营养状态、行为状况评分等资料,监测抗肿瘤治疗前后患者主观整体营养评估量表评分变化。根据入组开始和放疗结束时营养状态将患者分为营养状态恶化组与非恶化(稳定或改善)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的差异,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营养状态恶化的影响因素,通过Spearman相关分析探讨营养状态恶化与不良反应(放射性食管炎、肺部感染、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转氨酶升高)的相关性。结果 食管癌放疗/放化疗后营养状态恶化组与非恶化组患者性别、放疗剂量、初始营养状态、行为状况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营养状态恶化组既往食管癌手术史、同步放化疗、低于90%目标能量需求量时启动放疗、临床分期为Ⅳ期的患者比例均高于非恶化组(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临床分期为Ⅳ期(OR=4.684,95% CI 1.252~17.519,P=0.022)、既往食管癌手术史(OR=7.338,95% CI 1.878~28.666,P=0.004)是食管癌患者放疗/放化疗后营养状态恶化的独立不良风险因素;放疗干预时机也是食管癌患者放疗/放化疗后营养状态恶化的独立影响因素,以耐受70%~90%目标能量需求量为参照水平,在耐受90%~100%目标能量需求量时启动放疗具有最优的营养状态保护作用(OR=0.166,95% CI 0.050~0.551,P=0.003)。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营养状态恶化与放疗后转氨酶升高呈正相关(r_s=0.283,P=0.003),与其他不良反应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 标准营养干预模式下,既往手术和复发转移食管癌患者接受放疗/放化疗仍存在营养状态恶化风险,耐受90%~100%目标能量需求量可能是放疗干预较为合适的时机,治疗期间营养状态恶化时需警惕转氨酶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放射治疗 放射化学治疗 营养状态 恶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中益气颗粒配以益生菌治疗肺炎继发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疗效观察 被引量:4
5
作者 刘晓玲 阮仁伟 +1 位作者 裴婷 郑婷婷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09-212,共4页
目的研究补中益气颗粒配以益生菌治疗肺炎继发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ntibiotic associated diarrhea,AAD)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盲法将医院2019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124例AAD患儿均分为补中益气颗粒组(补中益气颗粒+益生菌,62例)与常规组... 目的研究补中益气颗粒配以益生菌治疗肺炎继发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ntibiotic associated diarrhea,AAD)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盲法将医院2019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124例AAD患儿均分为补中益气颗粒组(补中益气颗粒+益生菌,62例)与常规组(益生菌,62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大便次数、大便形状、腹胀腹痛、呕吐、面色、肛周、口渴、精神以及总症状体征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补中益气颗粒组患者症状体征以及总积分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补中益气颗粒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前,两组Hart量表及Bristol粪便形状量表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天及第3天,两组Hart量表以及Bristol粪便形状量表得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补中益气颗粒组患者治疗第1天及第3天两量表得分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WBC)、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以及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补中益气颗粒组经治疗后血清WBC、TNF-α以及hs-CRP水平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补中益气颗粒组患儿持续腹泻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服用益生菌的基础上加用补中益气颗粒可有效改善脾胃虚弱证AAD患儿临床症状及体征,缩短持续腹泻时间与住院时间,减轻患儿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继发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补中益气颗粒 益生菌 脾胃虚弱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手术在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倪永丰 林斌斌 +2 位作者 王益朋 刘志 吴问亮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28-634,共7页
目的 探讨显微外科手术结合术中DSA的复合手术治疗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4月至2021年2月采用复合手术治疗的11例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检查、... 目的 探讨显微外科手术结合术中DSA的复合手术治疗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4月至2021年2月采用复合手术治疗的11例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检查、治疗和预后,其中脑动静脉畸形3例(颞顶叶2例、右侧外侧裂1例);颅前窝底硬脑膜动静脉瘘2例,瘘口均位于筛板;颅内动脉瘤6例(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动脉瘤3例、胼周动脉瘤1例、颈内动脉交通段动脉瘤2例)。结果 1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成功率为100%。3例脑动静脉畸形均行脑动静脉畸形切除术+血肿清除术,1例首次切除后术中DSA提示畸形团少量残留,予补充切除后复查DSA提示全切除;2例颅前窝底硬脑膜动静脉瘘均行硬脑膜动静脉瘘切除术+血肿清除术,封闭瘘口后复查DSA可见动静脉瘘完全消失;6例颅内动脉瘤夹闭后DSA见4例完全夹闭,2例瘤颈残留予以调整或补充动脉瘤夹后夹闭完全,伴有颅内血肿的患者术中DynaCT均提示血肿完全清除。无一例发生手术相关再出血、脑梗死等严重并发症。平均随访8.45个月,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为4分者1例、2分者1例,其余9例mRS评分均为零;所有患者接受至少1次CTA或DSA复查,均未发现血管病变残留及复发表现。结论 复合手术作为一种新型治疗模式治疗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安全、有效,有待进一步积累病例、总结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静脉畸形 动静脉瘘 颅内动脉瘤 硬膜 外科手术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老年高血压患者斑块易损性与脑白质病变分级的相关性 被引量:13
7
作者 黄菊霞 彭杰成 +5 位作者 夏群 吴方玲 吴婷 琚琴琴 谢娟 余奕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837-840,共4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老年高血压患者斑块易损性与脑白质病变(WML)分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1年9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96例,根据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分为斑块稳定组99例... 目的探讨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老年高血压患者斑块易损性与脑白质病变(WML)分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1年9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96例,根据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分为斑块稳定组99例,斑块易损组97例。根据Fazekas量表评分分为重度组81例,非重度组115例。分析斑块稳定组与斑块易损组WML分级评分的差异性。比较重度组与非重度组基线资料、易损性总分、Crouse积分、Fazekas量表评分。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重度WML的影响因素。结果斑块稳定组WML分级评分明显低于斑块易损组[(1.86±0.58)分vs(3.84±0.17)分,P<0.05]。重度组易损性总分、Crouse积分、Fazekas量表评分明显高于非重度组,吸烟比例明显低于非重度组(P<0.05,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WML分级评分与易损性总分、Crouse积分呈正相关(r=0.211,P=0.001;r=0.258,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易损性总分是影响重度WML的危险因素(OR=6.772,95%CI:2.345~19.553,P=0.001)。结论斑块易损性评分与WML分级存在相关性,且易损性评分是重度WML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高血压 斑块 动脉粥样硬化 脑白质疏松症 大脑小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S-Detect技术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7
8
作者 程扬眉 夏群 +5 位作者 王俊 解红娟 余奕 刘海华 姚志正 胡金花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044-1049,共6页
目的探讨超声S-Detect技术在乳腺肿块病灶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S-Detect技术及常规超声对62例女性患者总计85个乳腺肿块进行诊断,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比分析常规超声与S-Detect技术的诊断效能。结果低年资医师常规超声诊断... 目的探讨超声S-Detect技术在乳腺肿块病灶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S-Detect技术及常规超声对62例女性患者总计85个乳腺肿块进行诊断,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比分析常规超声与S-Detect技术的诊断效能。结果低年资医师常规超声诊断效能低于S-Detect技术(P<0.05),中年资、高年资医师常规超声诊断效能与S-Detect技术无显著差异(P>0.05)。S-Detect技术与高年资医师诊断结果呈正相关(r=0.97)。S-Detect技术长轴切面和长轴垂直切面的诊断效能无显著差异(P>0.05)。中年资医师常规超声诊断直径≤20 mm乳腺肿块的效能优于S-Detect技术(P<0.05),但诊断直径>20 mm乳腺肿块的效能低于S-Detect技术(P<0.05)。结论S-Detect技术可用于乳腺良恶性肿块的鉴别诊断,其诊断效能可达到中、高年资医师BI-RADS分类的诊断水平,但在诊断直径不足20mm乳腺肿块时的效能并不十分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Detect技术 乳腺肿块 常规超声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屏障功能对消化道肿瘤化学治疗后不良反应及营养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余嘉文 姚文娟 +4 位作者 朱和玲 程进 江昊 刘斌 刘道利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05-213,共9页
目的评价肠道屏障功能指标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内毒素对消化道肿瘤化学治疗(以下简称化疗)后常见不良反应发生率和营养状况变化的影响,确定肠道屏障功能指标对于化疗后不良反应和营养状态恶化的最佳预测值。方法收集2019年9月至2... 目的评价肠道屏障功能指标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内毒素对消化道肿瘤化学治疗(以下简称化疗)后常见不良反应发生率和营养状况变化的影响,确定肠道屏障功能指标对于化疗后不良反应和营养状态恶化的最佳预测值。方法收集2019年9月至2022年5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7例消化道肿瘤患者的化疗前血清DAO、D-乳酸和内毒素,以及化疗前、后患者主观整体营养评估量表(PG-SGA)评分等临床资料。通过比较不同临床特征患者的DAO、D-乳酸和内毒素水平探究肠道屏障功能对化疗后不良反应和营养状态的影响。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化疗后不良反应和营养状态恶化的影响因素,使用ROC曲线和约登指数确定DAO、D-乳酸和内毒素对化疗后不良反应和营养状态恶化的最佳预测值。结果骨髓抑制的发生不受DAO、D-乳酸和内毒素水平影响。化疗后呕吐、腹泻和营养状态恶化患者的化疗前DAO和D-乳酸水平较无呕吐、无腹泻和营养状态未恶化的患者更高(P均<0.05)。化疗后腹泻和转氨酶升高患者的化疗前内毒素水平较无腹泻和转氨酶未升高的患者更高(P均<0.001)。回归分析显示化疗前DAO、D-乳酸和3个月内行胃肠手术与化疗后呕吐相关(P均<0.05),D-乳酸是化疗后腹泻的独立影响因素(P=0.001),后程化疗和D-乳酸增高是化疗后营养状态恶化的影响因素(P均<0.05)。内毒素对于化疗后转氨酶升高的最佳预测值为17.36 U/L(AUC=0.850,P<0.001),DAO和D-乳酸对化疗后呕吐的最佳预测值分别为10.47 U/L(AUC=0.727,P=0.001)和18.55 mg/L(AUC=0.708,P=0.003),D-乳酸对化疗后腹泻的最佳预测值为17.63 mg/L(AUC=0.920,P<0.001),D-乳酸对于化疗后营养状态恶化的最佳预测值为12.77 mg/L(AUC=0.684,P=0.006)。结论肠道屏障功能指标DAO、D-乳酸和内毒素对于化疗后呕吐、腹泻、转氨酶升高和营养状态恶化均有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肿瘤 肠道屏障 化学疗法 药物相关性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营养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