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活跃期后继续与停止应用缩宫素对初产妇引产的影响比较 被引量:7
1
作者 汪银 郭宇雯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2976-2979,共4页
目的比较初产妇引产确定活跃期后继续与停止应用缩宫素的分娩过程和母婴结局。方法选择通过静脉滴注缩宫素引产的初产妇673例,缩宫素连续应用组350例,缩宫素停止应用组323例。比较两组的分娩过程及母婴结局。结果两组在活跃期持续时间... 目的比较初产妇引产确定活跃期后继续与停止应用缩宫素的分娩过程和母婴结局。方法选择通过静脉滴注缩宫素引产的初产妇673例,缩宫素连续应用组350例,缩宫素停止应用组323例。比较两组的分娩过程及母婴结局。结果两组在活跃期持续时间、第二产程时间及绒毛膜羊膜炎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缩宫素停止应用组的缩宫素总使用量、总使用时间、剖宫产率、子宫过度刺激发生率、胎儿心率异常发生率、产后出血发生率均低于缩宫素连续应用组(P<0.05)。结论活跃期后停止继续应用缩宫素,可以减少缩宫素总量,缩短缩宫素时间,降低剖宫产、子宫过度刺激、胎心异常和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且不会延长产程,不会增加绒毛膜羊膜炎的发生率,是引产方案的一种可行性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产 分娩活跃期 剖宫产 胎儿心率异常 子宫过度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妊娠及其结局的因素 被引量:20
2
作者 蒋晓敏 纪瑞云 周宇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3385-3389,共5页
目的探讨手术切除子宫肌瘤后妊娠的影响因素,分析切除肌瘤临床特征与术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以2009年10月至2017年12月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妇幼保健院行子宫肌瘤剔除术,且术后停止避孕的28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一般信息、手术... 目的探讨手术切除子宫肌瘤后妊娠的影响因素,分析切除肌瘤临床特征与术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以2009年10月至2017年12月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妇幼保健院行子宫肌瘤剔除术,且术后停止避孕的28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一般信息、手术资料,随访术后妊娠情况及分娩结局,分析影响术后妊娠的因素,探讨肌瘤临床特征与术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35岁、术前不孕不育就诊史为肌瘤剔除术后影响妊娠的独立危险因素。切除肌瘤的数目、穿透宫腔与否、大小不同,术后妊娠剖宫产率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切除肌瘤的类型、术式不同,术后妊娠剖宫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有生育要求的女性安全有效,但需结合自身不孕症因素及年龄综合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剔除术 妊娠 影响因素 不良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血、血小板及生化指标对重度子痫前期的辅助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27
3
作者 方章华 秦田瑞 +2 位作者 邓晨晨 陶峰 陈红波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936-940,共5页
目的:探讨凝血、血小板、生化参数在辅助诊断子痫前期严重程度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妇幼保健院分娩的283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其中子痫前期组142例、重度子痫前期组141例。收集两组孕妇年龄、分娩孕... 目的:探讨凝血、血小板、生化参数在辅助诊断子痫前期严重程度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妇幼保健院分娩的283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其中子痫前期组142例、重度子痫前期组141例。收集两组孕妇年龄、分娩孕周、体质量指数、血压等资料,检测两组孕妇血常规、凝血指标、生化指标,比较两组孕妇上述指标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重度子痫前期的独立影响指标,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分析血小板计数(PLT)、钙(Ca)、尿酸(UA)、胆固醇(Chol)对子痫前期严重程度的辅助诊断价值。结果:两组孕妇D-二聚体(D-D)、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子痫前期组PLT低于子痫前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子痫前期组中Ca、白蛋白(Alb)低于子痫前期组,肌酐(Cr)、尿素氮(BUN)、UA、乳酸脱氢酶(LDH)、Chol高于子痫前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球蛋白(Glb)、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甘油三酯(T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低PLT、低Ca、高UA、高Chol是重度子痫前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UA、Chol、PLT、Ca辅助诊断重度子痫前期的AUC分别为0.627、0.641、0.411、0.377,UA、Chol、PLT、Ca 4个指标联合诊断时AUC最高为0.734。结论:UA、Chol、PLT、Ca是子痫前期病情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辅助诊断子痫前期严重程度的指标,联合4个指标的诊断价值较大,但其特异性和敏感性仍不理想,需要进一步研究寻找有效的辅助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血小板 胆固醇 尿酸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立性轻、中度侧脑室增宽胎儿的宫内转归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江梅花 陈先侠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1962-1967,共6页
目的探讨孤立性轻-中度侧脑室增宽(ventriculomegaly,VM)胎儿的宫内转归及影响胎儿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9例经产前诊断为孤立性轻-中度VM胎儿的宫内转归及妊娠结局,依据中孕期胎儿侧脑室宽度进行分组:10 mm≤A组≤12 mm,12 mm&l... 目的探讨孤立性轻-中度侧脑室增宽(ventriculomegaly,VM)胎儿的宫内转归及影响胎儿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9例经产前诊断为孤立性轻-中度VM胎儿的宫内转归及妊娠结局,依据中孕期胎儿侧脑室宽度进行分组:10 mm≤A组≤12 mm,12 mm<B组≤15 mm。组间率的比较用χ2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胎儿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1)孤立性轻-中度VM发生率为6.29‰,A组为5.24‰,B组为1.05‰;(2)A组自发消退44.6%(50/112),B组自发消退18.8%(3/16),A组宫内转归优于B组(P<0.05)。单侧增宽宫内转归优于双侧(P<0.05)。单侧自发消退47.3%(44/93),双侧自发消退25.7%(9/35),其中双侧对称性VM宫内转归优于双侧非对称性VM(P<0.05);(3)婴幼儿生长发育异常12例(9.4%,12/128),其中A组8例(7.1%,8/112),B组4例(25.0%,4/16)(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侧脑室宽度最大值(OR=6.623,P=0.032)及进展性增宽(OR=11.287,P=0.006)均是孤立性轻.中度VM胎儿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孤立性轻-中度VM胎儿的宫内转归受侧脑室宽度、单双侧分布(双侧是否对称性分布)影响,当发现侧脑室持续性增宽或者最大值超过12 mm时,婴幼儿预后不良的风险较高,建议存在高危因素的孕妇进行产前咨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脑室增宽 宫内转归 生长发育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