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转录组学分析昆布多糖对C57BL/6小鼠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张蕾 张素梅 +7 位作者 杨振 胡韦康 白红枚 周文静 王子涵 李名聪 张胜权 廖荣丰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2-398,共7页
目的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RNA-seq)探讨昆布多糖(LAM)对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的影响。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模型,观察LAM对糖尿病小鼠的影响。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Control)、模型(Model)、昆布多... 目的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RNA-seq)探讨昆布多糖(LAM)对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的影响。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模型,观察LAM对糖尿病小鼠的影响。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Control)、模型(Model)、昆布多糖治疗(LAM)组,每组8只小鼠。在建模8周后,LAM组接受为期4周的LAM腹腔注射治疗。记录3组小鼠血糖体质量变化,HE染色检查视网膜病变情况,采用RNA-seq挖掘STZ及LAM作用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关键差异基因(DEGs)。结果使用STZ可以成功建立DR模型,而LAM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糖尿病小鼠血糖并改善糖尿病小鼠视网膜结构疏松的病理形态。经过RNA-seq对DEG挖掘发现与Control组相比,Model组小鼠视网膜共有214个DEGs,通过富集分析发现DR可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加重病变程度。Model组与LAM组小鼠视网膜共有DEGs 42个,富集后显示LAM通过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通路改善其病变程度。早期生长反应因子1(Egr1),FBJ骨肉瘤致癌基因(Fos),核受体亚家族4A成员1(Nr4a1),盐诱导激酶1(Sik1)受STZ调节,而LAM能显著回调其表达,可能与LAM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密切相关。结论DEG可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加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程度。LAM可以通过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通路减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Egr1、Fos、Nr4a1、Sik1是LAM治疗STZ诱导DR的关键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测序 昆布多糖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C57BL/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质网应激在高脂诱导的代谢障碍相关脂肪变性肝病中的作用
2
作者 胡韦康 周文静 +6 位作者 张军 杨振 白红枚 王子涵 齐胤良 张胜权 张素梅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86-1090,共5页
目的探究内质网应激在高脂诱导的脂肪肝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果蝇模型及小鼠模型分为普通饲料组(对照组)、高脂饲料组(高脂组);HepG2细胞模型分为DMEM诱导组(对照组)、棕榈酸(PA)诱导组(高脂组)。拍照观察果蝇三龄幼虫脂肪体大小,HE... 目的探究内质网应激在高脂诱导的脂肪肝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果蝇模型及小鼠模型分为普通饲料组(对照组)、高脂饲料组(高脂组);HepG2细胞模型分为DMEM诱导组(对照组)、棕榈酸(PA)诱导组(高脂组)。拍照观察果蝇三龄幼虫脂肪体大小,HE及油红O染色观察小鼠肝脏及HepG2细胞脂肪变性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及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分析转录激活因子6(ATF6)、重链结合蛋白(Bip)和C/EBP同源蛋白(CHOP)在上述对照组与高脂组的果蝇幼虫、小鼠肝脏组织及HepG2细胞中的表达水平。结果果蝇模型中,与对照组相比,高脂组果蝇的脂肪体明显增大,脂肪储存增加;油红染色证实高脂组的小鼠肝脏及PA诱导的HepG2细胞脂滴形成以及空泡化。高脂组的果蝇幼虫、小鼠肝脏及PA诱导的HepG2细胞中均发现ATF6、Bip和CHOP表达水平较各自对照组升高(均P<0.05)。结论高脂饲料可能通过激活内质网应激诱导肝脏脂肪变性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质网应激 高脂 脂肪肝 果蝇 棕榈酸 脂肪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数字化全息影像及术中导航技术在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
3
作者 李存耀 杨晓亮 +3 位作者 魏灿 齐伟 井俊峰 张艳斌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2191-2198,共8页
目的分析3D数字化全息影像及术中导航技术在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中应用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方法选取2023年6月至2025年1月就诊于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泌尿外科行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4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3例... 目的分析3D数字化全息影像及术中导航技术在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中应用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方法选取2023年6月至2025年1月就诊于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泌尿外科行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4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3例患者术前采用3D数字化全息影像重建进行术前规划和术中行实时导航。对照组23例患者术前采用最佳参数的二维影像(增强CT与增强MRI)进行术前规划。比较两组患者术前资料(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肿瘤直径、Renal评分)、术中指标(手术总时间、热缺血时间、术中出血量、血红蛋白变化值、术后住院时间、拔除引流管时间),肾功能变化指标(术前与术后1个月血肌酐变化值、术前与术后1个月肾小球滤过率变化值)及术中(肾集合系统损伤)和术后并发症(切缘阳性率、出血、皮下气肿、尿瘘)等发生率。结果成功构建了观察组23例肾肿瘤患者的全息影像,并对各个组织进行不同颜色标记,术前可直观地展示肾脏及肿瘤病灶、集合系统、肾动静脉、肾上腺、下腔静脉等组织并进行术前规划,术中提供实时的空间引导,精准定位肿瘤并辅助切除。对照组23例患者均采集到最佳参数的增强CT与增强MRI图像进行术前规划。本研究46例患者均由同一名具备相应资质的主刀医师实施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均为肾肿瘤,其中透明细胞癌(27例)、嫌色细胞癌(7例)、乳头状细胞癌(5例)、肉瘤样癌(2例)和血管平滑肌脂肪瘤(5例),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热缺血时间、出血量、血红蛋白变化及术后1个月肌酐变化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拔除引流管时间、术前与术后1个月肾小球滤过率变化值小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5、0.331、0.273)。观察组与对照组均未发生术中并发症,未损伤集合系统,对照组术后切缘阳性1例,出血1例,皮下气肿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MRI与CT数据融合的3D数字化全息影像及术中导航技术有助于术前规划和术中精确导航,在确保疗效的同时,可以减少手术时间,保护肾脏功能,降低围术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数字化全息影像 术中导航 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 肾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赋权用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导管溶栓治疗患者早期康复活动的效果 被引量:4
4
作者 张慧敏 殷世武 +3 位作者 陈君 朱莹莹 张娜 范贝贝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54-559,共6页
目的探讨赋权用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导管接触溶栓治疗患者早期康复的效果。方法选择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拟行导管溶栓治疗患者11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5例。对照组常规实施康复活动,干预组用赋权指导早期康复活动。... 目的探讨赋权用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导管接触溶栓治疗患者早期康复的效果。方法选择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拟行导管溶栓治疗患者11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5例。对照组常规实施康复活动,干预组用赋权指导早期康复活动。统计两组康复锻炼依从性、髌骨上/下缘腿围周径差、并发症发生率、置管溶栓时间及住院时间。采用慢性病自我效能感量表、中文版出院准备度量表、静脉功能不全生活质量问卷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价。结果两组置管溶栓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组出院时髌骨上/下缘腿围周径差显著小于对照组,康复锻炼依从性、自我效能、出院准备度及出院后3个月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赋权用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导管溶栓患者早期康复活动,能提高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和疾病自我效能感,改善患肢肿胀,提高出院准备度和出院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导管接触溶栓 赋权 早期活动 自我效能 出院准备度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进展过程中Claudin-1、3、4、7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6
5
作者 李燕 秦蓉 +1 位作者 王弦 陈宗科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9-52,57,共5页
目的探讨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3、4、7在子宫颈正常组织、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包括CIN1、2、3)及浸润性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9例正常子宫颈组织、12例... 目的探讨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3、4、7在子宫颈正常组织、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包括CIN1、2、3)及浸润性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9例正常子宫颈组织、12例CIN1、15例CIN2、28例CIN3和22例浸润性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laudin-1、3、4、7的表达。结果从正常子宫颈组织→CIN1/2→CIN3→浸润性鳞状细胞癌,Claudin-1、3、4、7的表达逐渐增加。CIN3及浸润性鳞状细胞癌组织与正常组织及CIN1/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3与浸润性鳞状细胞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laudin-1与Claudin-7、Claudin-3与Claudin-4的表达强度随疾病的进展呈明显正相关。结论 Claudin-1、3、4、7可能与子宫颈鳞状上皮的恶性转化相关,联合检测Claudin-1、3、4、7的表达可作为CIN和子宫颈鳞状细胞癌早期诊断的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 原位癌 子宫颈浸润性鳞状细胞癌 CLAUDIN-1 3 4 7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糖漂移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的相关性 被引量:6
6
作者 戴武 曹永红 +3 位作者 叶军 章容 刘燕 汪运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839-841,共3页
目的探讨血糖漂移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生的关系。方法对138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眼底摄片结果分为无视网膜病变组(NDR)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DR)。比较两组年龄、糖尿病病程、血压、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白蛋白... 目的探讨血糖漂移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生的关系。方法对138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眼底摄片结果分为无视网膜病变组(NDR)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DR)。比较两组年龄、糖尿病病程、血压、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白蛋白/肌酐、甘油三酯、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C肽的水平。同时对两组患者进行连续72 h的动态血糖监测,观察两组间血糖波动指标的差异。最后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DR与各因素的相关性。结果两组间患者的年龄、病程、平均血糖水平、日内平均血糖漂移幅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分析结果显糖尿病病程、日内平均血糖漂移幅度是DR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但平均血糖水平是否为其独立危险因素尚不能确定(P=0.05)。结论糖尿病病程、日内平均血糖漂移幅度是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DR的独立危险因素,血糖波动可加剧DR病变进展,应及早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平均血糖漂移幅度 糖尿病病程 独立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前后海马区NAA/Cr、Cho/Cr的变化 被引量:4
7
作者 章容 戴武 +9 位作者 张继 王松 廖芳芳 叶军 曹永红 刘燕 汪运生 张苏皖 匡蕾 邹玲玲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15-518,共4页
目的研究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前后海马区N-乙酰天门冬氨酸复合物( NAA)/肌酸( Cr)、胆碱复合物( Cho)/Cr的变化。方法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 H-MRS)检测3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双侧海马区NAA/Cr、Cho/Cr,同时检测空腹... 目的研究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前后海马区N-乙酰天门冬氨酸复合物( NAA)/肌酸( Cr)、胆碱复合物( Cho)/Cr的变化。方法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 H-MRS)检测3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双侧海马区NAA/Cr、Cho/Cr,同时检测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 HbAlc)、三酰甘油( TG)、胆固醇( CHO)、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HOMA-β细胞功能指数( HOMA-β)和HOMA-胰岛素抵抗指数( HOMA-IR)。胰岛素泵强化降糖10~14 d,血糖达标后复查上述指标予以对比。结果胰岛素强化治疗后,患者 FPG、2 hPG、TG、CHO、LDL、HOMA-IR水平降低(P〈0.05,P〈0.01),HOMA-β水平升高( P 〈0.05);左右侧海马区 NAA/Cr 升高( P 〈0.05),右侧海马区 Cho/Cr 降低( P 〈0.05),左侧海马区Cho/Cr呈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AA/Cr、Cho/Cr与血糖、HOMA-β、HOMA-IR有一定相关性。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可改善患者血糖、血脂,同时可升高双侧海马区NAA/Cr、降低右侧海马区Cho/Cr,其机制可能与血糖降低、胰岛素分泌增加、胰岛素抵抗改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波谱 2型糖尿病 胰岛素强化 海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泳运动和二甲双胍对肥胖大鼠chemerin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刘燕 戴武 +3 位作者 王长江 胡红琳 代芳 夏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527-1530,共4页
目的研究游泳运动、二甲双胍及两者联合干预对肥胖大鼠附睾脂肪、皮下脂肪、肌肉组织chemerin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与机体的内在联系。方法将7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普通饲料喂养组(NC组,n=10)和高脂饲料喂养组(HD组,n=60)。16周后高... 目的研究游泳运动、二甲双胍及两者联合干预对肥胖大鼠附睾脂肪、皮下脂肪、肌肉组织chemerin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与机体的内在联系。方法将7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普通饲料喂养组(NC组,n=10)和高脂饲料喂养组(HD组,n=60)。16周后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大鼠建模成功(n=40),随机分为4组:高脂饲养对照组(HF组,n=10)、游泳运动干预组(SWI组,n=10)、二甲双胍干预组(MET组,n=10)、游泳运动+二甲双胍联合干预组(SAM组,n=10)。利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附睾脂肪、皮下脂肪和肌肉组织各组别chemerin蛋白表达水平。结果①高脂饲养22周后,HF组附睾脂肪、皮下脂肪及肌肉组织的chemerin蛋白表达较NC组增加(P<0.05);与皮下脂肪及肌肉组织相比,附睾脂肪的chemerin蛋白表达增加更为显著(P<0.05);②经过干预后,SWI组、MET组、SAM组附睾脂肪和皮下脂肪chemerin蛋白表达较HF组降低(P<0.05);与SWI组和MET组相比,SAM组的chemerin蛋白表达降低更为显著(P<0.05);在肌肉组织中,无论干预前后,SWI组、MET组、SAM组与HF组chemerin蛋白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正常SD大鼠高脂饲养后可引起肥胖及脂肪和肌肉组织中chemerin蛋白表达增加;②游泳运动和二甲双胍及两者联合干预均可显著降低脂肪组织,尤其是内脏脂肪组织中chemerin蛋白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泳运动 二甲双胍 CHEMERIN 肥胖 代谢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氯吡格雷联合丹皮酚抗血小板聚集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孙爱华 周碧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77-779,784,共4页
目的考察小剂量氯吡格雷联合丹皮酚给药抗血小板聚集活性。方法利用二磷酸腺苷体外诱导血小板聚集,大鼠动-静脉旁路血栓重量和小鼠出血时间等指标评价联合给药抗血小板聚集活性。结果联合给药能显著抑制大鼠血小板最大聚集率、降低大鼠... 目的考察小剂量氯吡格雷联合丹皮酚给药抗血小板聚集活性。方法利用二磷酸腺苷体外诱导血小板聚集,大鼠动-静脉旁路血栓重量和小鼠出血时间等指标评价联合给药抗血小板聚集活性。结果联合给药能显著抑制大鼠血小板最大聚集率、降低大鼠动-静脉旁路血栓重量并延长小鼠出血时间;且其抑制血小板聚集活性明显强于氯吡格雷和丹皮酚。结论小剂量氯吡格雷联合丹皮酚给药的抗血小板聚集活性明显强于氯吡格雷组,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吡格雷 丹皮酚 血小板 血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过滤器对Supreme喉罩通气患者支气管黏液纤毛运输功能的影响
10
作者 史天伍 何文胜 +2 位作者 张野 张军 米晓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824-826,共3页
4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Ⅱ级择期全身麻醉下Supreme喉罩通气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一组未连接呼吸过滤器(A组),另一组连接呼吸过滤器(B组),两组患者分别在机械通气5 min和60 min后测量支气管黏液运输速度(BTV)。在纤维支气管镜引... 4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Ⅱ级择期全身麻醉下Supreme喉罩通气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一组未连接呼吸过滤器(A组),另一组连接呼吸过滤器(B组),两组患者分别在机械通气5 min和60 min后测量支气管黏液运输速度(BTV)。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在右主支气管背部黏膜上方通过硬膜外导管注射亚甲蓝,标记染料在0、2、4、6min的移动距离计算BTV值。两组组内比较:A组机械通气60 min后较通气5 min后BTV明显降低(P<0.05)。B组在机械通气5 min和60 min后BT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在机械通气5 min后两组BT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机械通气60 min后B组BTV明显高于A组(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过滤器 SUPREME喉罩 支气管 黏液纤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应变技术评价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短轴收缩的不同步性
11
作者 许继梅 郑慧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329-1332,共4页
目的应用二维应变(2DS)技术观察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左心室短轴各节段心肌径向应变及圆周应变峰值时间的变化,对比两种应变指标在评价CHF患者左室收缩的不同步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分别收集40例CHF患者(CHF组)与40例正常人(对照组)的... 目的应用二维应变(2DS)技术观察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左心室短轴各节段心肌径向应变及圆周应变峰值时间的变化,对比两种应变指标在评价CHF患者左室收缩的不同步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分别收集40例CHF患者(CHF组)与40例正常人(对照组)的左室短轴的二尖瓣口水平、乳头肌水平及心尖水平切面的连续3个心动周期的二维灰阶动态图像。应用GE Echo PAC PC SW-Only软件分析图像,测量短轴各水平6个心肌节段的峰值收缩径向应变达峰时间(Trs)和圆周应变达峰时间(Tcs),得出各切面、各节段时间—应变曲线图。并计算左室径向应变及圆周应变的18节段最大达峰时间差(Trs-diff、Tcs-diff)和标准差(Trs-SD、Tcs-SD),它们作为评价左室收缩不同步的指标。同时应用实时三平面左室容积法测得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CHF组左室短轴各节段的Trs、Tcs与对照组比较,表现为侧壁及后壁心肌节段收缩明显延迟,其余部分节段提前收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F组Trs-diff、Tcs-diff、Trs-SD、Tcs-SD与LVEF间呈负性相关趋势(r=-0.82、-0.77、-0.68、-0.60,P<0.05)。结论 2DS技术可用于定量测量左室短轴的应变,分析CHF患者左室收缩的不同步情况,其中径向应变的不同步指标更具有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力衰竭 左心室功能 二维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度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心理理论障碍的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董琳 桂淑玉 +4 位作者 张欣欣 杨万春 汪凯 汪渊 王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384-1387,共4页
目的研究重度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心理理论(To M)障碍。方法选择40例重度稳定期COPD患者(COPD组)以及29例同期年龄、文化水平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简明精神状态量表、汉密顿焦虑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失言... 目的研究重度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心理理论(To M)障碍。方法选择40例重度稳定期COPD患者(COPD组)以及29例同期年龄、文化水平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简明精神状态量表、汉密顿焦虑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失言察觉和眼区基本情绪识别测试,COPD组同时予以动脉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查,收集两组间一般资料、测试结果并对比分析。结果 COPD组与对照组在失言识别和心理状态判断正确性评分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组与对照组在厌、恐、悲、惊、怒的眼区情绪测试正确性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喜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动脉血Pa CO2和Pa O2、氧合指数(Pa O2/Fi O2)、气流受限严重程度分级与眼区基本情绪识别及失言察觉任务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重度稳定期COPD患者存在To M障碍,主要表现在失言识别、心理状态判断以及眼区基本情绪(厌、恐、悲、惊、怒)正确性识别的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心理学理论 认知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F-1α、Survivin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 被引量:7
13
作者 聂弘 高从荣 +3 位作者 赵敏 王瑾 邹强 万军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674-1676,共3页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凋亡相关蛋白Survivin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两种蛋白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2例NSCLC组织及20例癌旁组织中HIF-1α和Survivin的表达。结果 NSCL...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凋亡相关蛋白Survivin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两种蛋白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2例NSCLC组织及20例癌旁组织中HIF-1α和Survivin的表达。结果 NSCLC组织中Survivin、HIF-1α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36/52)和59%(31/52)均高于癌旁组织。HIF-1α、Survivin的表达与肿瘤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病理分级相关(P<0.05)。HIF-1α的表达与Survivin表达(r=0.406,P<0.05)呈正相关。结论在非小细胞肺癌癌组织中HIF-1α、生存素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HIF-1α和Survivin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存在相互作用并与非小细胞肺癌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诱导因子-1Α 生存素 非小细胞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MEM88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其功能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倪升丽 胡富勇 +3 位作者 李增 孟晓明 王学富 徐涛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39-842,共4页
目的构建TMEM88的真核表达质粒,并研究其对肝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提取人肝星状细胞的总RNA,逆转录成cDNA作为模板,利用PCR法扩增出TMEM88的CDS序列,双酶切后连接到pEGFP-C2载体上,然后进行转化、质粒抽提、酶切鉴定,最后挑取... 目的构建TMEM88的真核表达质粒,并研究其对肝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提取人肝星状细胞的总RNA,逆转录成cDNA作为模板,利用PCR法扩增出TMEM88的CDS序列,双酶切后连接到pEGFP-C2载体上,然后进行转化、质粒抽提、酶切鉴定,最后挑取阳性克隆送生物公司测序。将pEGFP-C2-TMEM88真核表达质粒分别转染至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中,通过MTT实验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对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结果测序结果显示pEGFP-C2-TMEM88真核表达质粒构建成功;MTT实验结果显示,过表达组细胞的增殖率为(0.625±0.07),显著低于正常组的(0.880±0.09)(P<0.05);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过表达组细胞的凋亡率为22.1%,显著高于正常组的9.1%。结论 TMEM88能够显著抑制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为进一步了解TMEM88的功能、寻求肝癌治疗的新方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MEM88 转染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肩峰-肱骨头间距与肩胛骨长度比评估脑卒中偏瘫患者肩关节半脱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葛苹苹 袁海 +1 位作者 陶磊 高晓平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518-1522,共5页
目的:探讨肩峰-肱骨头间距与肩胛骨上下角长度比临床应用的效度及信度,评价该比值评定脑卒中偏瘫患者肩关节半脱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纳入30例健康成年人,计算受试者离平板探测器不同距离下(0cm、50cm)肩关节摄片的肩峰-肱骨头间距... 目的:探讨肩峰-肱骨头间距与肩胛骨上下角长度比临床应用的效度及信度,评价该比值评定脑卒中偏瘫患者肩关节半脱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纳入30例健康成年人,计算受试者离平板探测器不同距离下(0cm、50cm)肩关节摄片的肩峰-肱骨头间距与肩胛骨上下角间距比;使用组内系数评估该方法的信度;利用该比值与肩峰-肱骨头间距进行相关分析,探讨该法的效度。计算54例脑卒中偏瘫肩关节半脱位患者患侧肩峰-肱骨头间距与肩胛骨长度比,利用该比值与肩峰-肱骨头间距进行相关分析,探讨该法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不同距离下测量的健康成年人肩峰-肱骨头间距与肩胛骨长度比组内相关系数左侧为0.808、右侧为0.820;受试者距离平板探测器0cm下,左、右侧肩峰-肱骨头间距和各自肩峰-肱骨头间距与肩胛骨长度比具有相关性,结果具有显著性意义(左侧:r=0.955,P<0.05,右侧:r=0.944,P<0.05);受试者距离平板探测器50cm下,左、右侧肩峰-肱骨头间距和各自肩峰-肱骨头间距与肩胛骨长度比具有相关性,结果具有显著性意义(左侧:r=0.828,P<0.05,右侧:r=0.804,P<0.05)。脑卒中偏瘫肩关节半脱位患者半脱位程度和肩峰-肱骨头间距与肩胛骨长度比具有相关性,结果具有显著性意义(r=0.886,P<0.05)。结论:肩峰-肱骨头间距与肩胛骨上下角长度比具有较好的信度及效度,可用于临床评估脑卒中偏瘫患者肩关节半脱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肩关节半脱位 偏瘫 肩峰-肱骨头间距与肩胛骨长度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长脂联素在高糖环境下对结肠癌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叶帅 季华 +2 位作者 赵晓彤 许慕蓉 陈明卫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879-1883,共5页
目的探讨全长脂联素(f-APN)在高糖环境下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株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在葡萄糖含量为4. 5 g/L的DEME培养基(高糖培养基)中,应用不同浓度的f-APN分别干预人结肠癌细胞株SW480 24 h、48 h,同时应用葡萄糖... 目的探讨全长脂联素(f-APN)在高糖环境下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株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在葡萄糖含量为4. 5 g/L的DEME培养基(高糖培养基)中,应用不同浓度的f-APN分别干预人结肠癌细胞株SW480 24 h、48 h,同时应用葡萄糖含量为1. 0 g/L的DEME培养基(低糖培养基)作为低糖对照组。实验分为6组:高糖对照组(0μg/ml f-APN+高糖,即用葡萄糖含量为4. 5 g/L的DEME培养基)、APN1组(10μg/ml f-APN+高糖)、APN2组(20μg/ml f-APN+高糖)、APN3组(30μg/ml fAPN+高糖)、APN+SB组(30μg/ml f-APN+高糖+10μmol/L p38MAPK阻滞剂SB203580)、低糖对照组(低糖,葡萄糖含量为1. 0 g/L的DEME培养基)。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 Western blot法检测磷酸化p38丝裂酶原活化蛋白激酶(p-p38MAPK)、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与低糖对照组比较,24h、48 h后高糖对照组吸光度(OD)值均显著升高(P <0. 05),凋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24 h后,与高糖对照组比较,APN3组OD值显著降低(P <0. 05),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 <0. 05);干预48 h后,与高糖对照组比较,APN1组、APN2、APN3组OD值均显著降低(P <0. 05),细胞凋亡率均显著增加(P <0. 05)。与APN1组比较,APN2、APN3组OD值更低(P <0. 05),细胞凋亡率更高(P <0. 05);与高糖对照组比较,APN2组、APN3组的p-p38MAPK蛋白表达量、Caspase-3蛋白表达量均明显增高(P <0. 05),APN3组的pp38MAPK蛋白表达量、Caspase-3蛋白表达量较APN2组均更高(P <0. 05),APN+SB组2种蛋白表达量相比APN3组明显减少(P <0. 05)。结论在全长脂联素在高糖环境下可诱导结肠癌细胞株SW480细胞的凋亡、抑制其增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p38MAPK通路的激活和Caspase-3的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联素 结肠癌 脂肪因子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半胱氨酸蛋白酶-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癌患者TIM-3^(+)TIGIT^(+)CD4^(+)T细胞和TIM-3^(+)TIGIT^(+)CD8^(+)T细胞免疫耗竭及其与疾病进展的关系 被引量:2
17
作者 袁润林 郑美娟 +1 位作者 陈正徐 徐元宏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980-1986,共7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患者外周血中CD4^(+)T细胞、CD8^(+)T细胞免疫耗竭及其与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收集30例HCC患者,同时收集健康体检者(HC)20例,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4^(+)T细胞和CD8^(+)T细胞表面抑制性受体PD-1、TIGIT、TIM-...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患者外周血中CD4^(+)T细胞、CD8^(+)T细胞免疫耗竭及其与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收集30例HCC患者,同时收集健康体检者(HC)20例,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4^(+)T细胞和CD8^(+)T细胞表面抑制性受体PD-1、TIGIT、TIM-3以及胞内IL-10表达比例,细胞微球阵列(CBA)检测血清细胞因子(IL-10)的含量。结果HCC患者组外周血TIM-3^(+)CD4^(+)T细胞、TIGIT^(+)CD4^(+)T细胞、PD-1^(+)CD4^(+)T细胞、TIM-3^(+)TIGIT^(+)CD8^(+)T细胞、IL-10^(+)CD4^(+)T细胞、TIM-3^(+)TIGIT^(+)CD4^(+)T细胞比例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1),TIM-3^(+)CD8^(+)T细胞、TIGIT^(+)CD8^(+)T细胞、PD-1^(+)CD8^(+)T细胞比例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此外,HCC患者组PD-1^(+)TIM-3^(+)TIGIT^(+)CD4^(+)T细胞、PD-1^(+)TIM-3^(+)TIGIT^(+)CD8^(+)T细胞比例分别高于PD-1^(+)TIM-3-TIGIT-CD4^(+)T细胞、PD-1^(+)TIM-3-TIGIT-CD8^(+)T细胞比例(P<0.001),且HCC患者组血清IL-10含量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TIM-3^(+)TIGIT^(+)CD8^(+)T细胞、TIM-3^(+)TIGIT^(+)CD4^(+)T细胞比例在HCC的诊断效能均大于单分子阳性细胞比例。高TIM-3^(+)TIGIT^(+)CD8^(+)T细胞、高TIM-3^(+)TIGIT^(+)CD4^(+)T细胞比例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结果分别高于低TIM-3^(+)TIGIT^(+)CD8^(+)T细胞、低TIM-3^(+)TIGIT^(+)CD4^(+)T细胞比例组(P<0.05)。结论HCC患者外周血TIM-3^(+)TIGIT^(+)CD4^(+)T细胞及TIM-3^(+)TIGIT^(+)CD8^(+)T细胞比例均高于对照者,上述细胞均高表达PD-1,并与IL-10的含量密切相关;且高TIM-3^(+)TIGIT^(+)CD4^(+)T细胞比例及TIM-3^(+)TIGIT^(+)CD8^(+)T细胞比例与HCC疾病进展加快和不良预后有关,提示HCC患者CD4^(+)T细胞和CD8^(+)T细胞存在免疫耗竭,且有意义的双分子靶向治疗可能会为HCC提供了更新颖、更有效的治疗靶点,促进了HCC患者免疫检查点靶向治疗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CD4^(+)T细胞 CD8^(+)T细胞 免疫耗竭 抑制性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合并亚甲减对微血管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11
18
作者 许宣波 曹永红 +3 位作者 戴武 朱德发 叶军 章容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845-1848,共4页
目的探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微血管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根据是否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将入组的280例T2DM患者分为单纯T2DM组(228例)和糖尿病合并亚临床甲减(SCH)组(52例),并且根据不同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 目的探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微血管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根据是否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将入组的280例T2DM患者分为单纯T2DM组(228例)和糖尿病合并亚临床甲减(SCH)组(52例),并且根据不同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将SCH组分为两组,即SCH1组(4.2≤TSH≤10μIU/ml,45例)和SCH2组(TSH≥10μIU/ml,7例),分析TSH水平与糖尿病肾病及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结果 SCH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TSH水平高于DM组,SCH组DM肾病和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显著高于DM组(P<0.05),且SCH2组DM肾病和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高于SCH1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为T2DM患者糖尿病肾病及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结论 T2DM合并亚临床甲减患者其糖尿病肾病及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明显增高,且T2DM合并高水平TSH的患者发生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风险更高,提示亚临床甲减是T2DM患者微血管病变独立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法定量肝脏脂肪含量与不同糖耐量人群中胱抑素C的关系 被引量:4
19
作者 汪运生 戴武 +13 位作者 张继 连虎 夏金翔 章秋 叶军 曹永红 章容 刘燕 张苏皖 邹玲玲 匡蕾 叶帅 邢时妹 史尔兰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8-132,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糖耐量人群肝脏脂肪含量(HFC)和血清胱抑素C(CysC)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242例就诊于内分泌科的患者分为三组,141例首次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组(NT2DM组)、48例糖尿病前期患者组(PDM组)和53例糖耐量正常对照组(NC组)。氢质... 目的探讨不同糖耐量人群肝脏脂肪含量(HFC)和血清胱抑素C(CysC)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242例就诊于内分泌科的患者分为三组,141例首次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组(NT2DM组)、48例糖尿病前期患者组(PDM组)和53例糖耐量正常对照组(NC组)。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测定HFC,分析HFC和CysC与胰岛素抵抗关系。结果①HFC、HOMA-IR在NC组、PDM组和NT2DM组间均依次升高(P<0.0125)。与NC组相比,PDM和NT2DM组CysC水平升高(均P<0.001)。②依据HFC四分位数分布进行分组,由低至高分为Q1、Q2、Q3和Q4四组,四组间血清CysC水平和HOMA-I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Q1组相比,Q3和Q4组CysC水平和HOMA-IR升高(均P<0.0083),Q4组的HOMA-IR高于Q2组(P<0.0083)。③多元线性回归分析,Cys C是HFC的影响因素,CysC和HFC是HOMA-IR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当HFC升高11.62%及以上时和糖尿病前期阶段时,CysC水平升高。CysC可作为HFC和HOMA-IR的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胱抑素C 肝脏脂肪含量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MRI信号预测子宫动脉栓塞后子宫肌瘤体积缩小率 被引量:4
20
作者 陈绵朋 王思远 +2 位作者 潘升权 龙海灯 殷世武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400-404,共5页
目的观察以子宫肌瘤MRI信号预测子宫动脉栓塞(UAE)后其体积缩小率(VR)的价值。方法纳入96例接受UAE的子宫肌瘤患者,比较治疗前、后资料,观察T1WI、T2WI信号强度比(SIR-T1、SIR-T2)及表观弥散系数(ADC)与UAE后肌瘤VR的关系及其预测VR的... 目的观察以子宫肌瘤MRI信号预测子宫动脉栓塞(UAE)后其体积缩小率(VR)的价值。方法纳入96例接受UAE的子宫肌瘤患者,比较治疗前、后资料,观察T1WI、T2WI信号强度比(SIR-T1、SIR-T2)及表观弥散系数(ADC)与UAE后肌瘤VR的关系及其预测VR的效能。结果相比治疗前,UAE后6个月子宫体积、肌瘤体积、月经量、视觉模拟评分、经期时长及症状严重程度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0.01),血红蛋白及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提高(P均<0.01)。子宫肌瘤SIR-T1、SIR-T2及ADC均与UAE后VR呈正相关(r=0.25、0.48、0.28,P均<0.05)。分别以0.96、2.30及0.93×10^(-3)mm^(2)/s为截断值,以SIR-T1、SIR-T2及ADC预测UAE后子宫肌瘤VR>50%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56、0.82及0.65。结论子宫肌瘤UAE前SIR-T1、SIR-T2及ADC有助于预测其UAE后V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瘤 平滑肌瘤 子宫动脉栓塞术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