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徽省城镇老年慢病患者药物素养调查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
1
作者 李会婷 史天陆 +4 位作者 吴妍 武明芬 廖芳芳 姜玲 赵志刚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944-1951,共8页
目的了解安徽省城镇老年慢病患者的药物素养现状,揭示影响老年慢病患者药物素养的因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改善措施。方法2022年12月—2023年1月在安徽省城镇地区对381例60岁及以上慢病患者进行调研,药师以面对面访谈方式收集数据,采用单... 目的了解安徽省城镇老年慢病患者的药物素养现状,揭示影响老年慢病患者药物素养的因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改善措施。方法2022年12月—2023年1月在安徽省城镇地区对381例60岁及以上慢病患者进行调研,药师以面对面访谈方式收集数据,采用单因素分析和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药物素养水平的因素。结果共回收294份有效问卷,发现安徽省城镇老年慢病患者药物素养知识及药物素养行为水平均“良好”,不能看懂说明书的患者药物素养行为显著低于能看懂说明书的患者[估算值-1.224,95%CI(-2.130,-0.317),P<0.01]。通过对说明书阅读问题和获取药物信息或用药指导来源调查发现,老年慢病患者阅读药品说明书存在看不清、读不懂等问题,90.48%的患者对药师开展药学服务从没听说过或听说过一点。结论安徽省城镇老年慢病患者药物素养水平整体良好,能否看懂说明书是影响安徽省城镇老年慢病患者药物素养行为的重要因素,通过修改药品说明书以满足老年慢病患者的阅读需要和更积极的开展药学服务等措施以进一步提高老年慢病患者的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素养 老年慢病患者 问卷调查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学分析昆布多糖对C57BL/6小鼠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张蕾 张素梅 +7 位作者 杨振 胡韦康 白红枚 周文静 王子涵 李名聪 张胜权 廖荣丰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2-398,共7页
目的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RNA-seq)探讨昆布多糖(LAM)对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的影响。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模型,观察LAM对糖尿病小鼠的影响。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Control)、模型(Model)、昆布多... 目的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RNA-seq)探讨昆布多糖(LAM)对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的影响。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模型,观察LAM对糖尿病小鼠的影响。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Control)、模型(Model)、昆布多糖治疗(LAM)组,每组8只小鼠。在建模8周后,LAM组接受为期4周的LAM腹腔注射治疗。记录3组小鼠血糖体质量变化,HE染色检查视网膜病变情况,采用RNA-seq挖掘STZ及LAM作用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关键差异基因(DEGs)。结果使用STZ可以成功建立DR模型,而LAM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糖尿病小鼠血糖并改善糖尿病小鼠视网膜结构疏松的病理形态。经过RNA-seq对DEG挖掘发现与Control组相比,Model组小鼠视网膜共有214个DEGs,通过富集分析发现DR可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加重病变程度。Model组与LAM组小鼠视网膜共有DEGs 42个,富集后显示LAM通过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通路改善其病变程度。早期生长反应因子1(Egr1),FBJ骨肉瘤致癌基因(Fos),核受体亚家族4A成员1(Nr4a1),盐诱导激酶1(Sik1)受STZ调节,而LAM能显著回调其表达,可能与LAM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密切相关。结论DEG可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加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程度。LAM可以通过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通路减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Egr1、Fos、Nr4a1、Sik1是LAM治疗STZ诱导DR的关键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测序 昆布多糖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C57BL/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老年人口腔衰弱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验证
3
作者 吴倩 程芳 +2 位作者 蔡文君 姜燕 石强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3041-3047,共7页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人发生口腔衰弱的风险因素,构建口腔衰弱的预测模型并验证。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在安徽省合肥市3个社区居住的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将2个社区的411名老年人作为建模集,1个社区的175名老年人作为验证集。采用...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人发生口腔衰弱的风险因素,构建口腔衰弱的预测模型并验证。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在安徽省合肥市3个社区居住的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将2个社区的411名老年人作为建模集,1个社区的175名老年人作为验证集。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口腔衰弱评分表(OFI-8)、衰弱表型(FP)、口腔健康评估量表(OHAT)、微型营养评价简表(MNA-SF)进行调查,采用LASSO回归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社区老年人口腔衰弱影响因素,采用R软件中的rms软件包建立预测模型,采用Hosmer-Lemeshow检验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模型的拟合优度和预测效果。采用决策曲线(DCA)验证模型的临床适用性。结果:建模集纳入的411名老年人中,230人(56.0%)诊断为口腔衰弱;验证集纳入的175名老年人中,88人(50.3%)诊断为口腔衰弱。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被动吸烟情况、居住状况、慢性病种类、身体衰弱情况、义齿和营养状况进入预测模型(P<0.05)。建模集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52[95%CI(0.934,0.970)],约登指数为0.785,灵敏度为89.6%,特异度为89.0%,最佳临界值为0.505。验证集AUC为0.936[95%CI(0.902,0.970)],约登指数为0.691,灵敏度为86.4%,特异度为82.8%,最佳临界值为0.505。建模集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显示χ^(2)=13.375(P=0.100);验证集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显示χ^(2)=19.497(P=0.112);建模集和验证集校准曲线均显示,模型预测结果和观察结果一致性较好。内部验证AUC为0.878。DCA分析结果表明,建模集和验证集分别在5%~96%和5%~92%风险范围内显示出正向收益率。结论:构建的社区老年人口腔衰弱风险预测模型具有临床可操作性,可为社区工作者提供早期识别、预防和充分管理口腔衰弱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 老年人 口腔衰弱 影响因素 预测模型 列线图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羽扇豆醇调节RhoA/ROCK信号通路对牙周炎大鼠牙周组织损伤的影响
4
作者 王道荣 倪成励 丁鳌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1-327,共7页
目的:探讨羽扇豆醇(Lupeol)调节Ras同源基因家族成员A(RhoA)/Rho相关卷曲螺旋形成蛋白激酶(ROCK)信号通路对牙周炎大鼠牙周组织损伤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C组)、Model组、Lupeol低(Lupeol-L,16.67μg/kg)、中(Lupeol-M,... 目的:探讨羽扇豆醇(Lupeol)调节Ras同源基因家族成员A(RhoA)/Rho相关卷曲螺旋形成蛋白激酶(ROCK)信号通路对牙周炎大鼠牙周组织损伤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C组)、Model组、Lupeol低(Lupeol-L,16.67μg/kg)、中(Lupeol-M,33.34μg/kg)、高剂量组(Lupeol-H,66.68μg/kg)、维生素C(VC)组(100 mg/kg)、Rhosin(RhoA抑制剂)组(40 mg/kg)、Lupeol-H+Rhosin组(66.68μg/kg+40 mg/kg)(n=18)。除NC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构建牙周炎模型。建模成功后给药处理,1次/d,持续21 d。ELISA检测血清IL-1β、TNF-α水平;亚甲蓝染色检测大鼠牙槽骨吸收;HE染色检测大鼠牙周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检测大鼠牙周组织中OPG蛋白表达;TRAP染色检测大鼠牙周组织中破骨细胞数;Western blot检测大鼠牙周组织中OPG、RANKL、RhoA、ROCK1、ROCK2蛋白表达。结果:与NC组比较,Model组大鼠牙周组织病理损伤严重,TNF-α、IL-1β水平、牙槽嵴顶到釉牙骨质界(CEJ)距离、破骨细胞数、RANKL蛋白表达升高,成骨细胞数、OPG、RhoA、ROCK1、ROCK2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Model组比较,Lupeol-L组、Lupeol-M组、Lupeol-H组、VC组大鼠牙周组织病理损伤减轻,TNF-α、IL-1β水平、牙槽嵴顶到CEJ距离、破骨细胞数、RANKL蛋白表达降低,成骨细胞数、OPG、RhoA、ROCK1、ROCK2蛋白表达升高,Rhosin组对应指标变化趋势与上述相反(P<0.05);Rhosin减弱了高剂量Lupeol对牙周炎大鼠牙周组织损伤的改善作用。结论:Lupeol改善牙周炎大鼠牙周组织损伤的机制可能与激活RhoA/ROCK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羽扇豆醇 牙周炎 破骨细胞 牙周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质网应激在高脂诱导的代谢障碍相关脂肪变性肝病中的作用
5
作者 胡韦康 周文静 +6 位作者 张军 杨振 白红枚 王子涵 齐胤良 张胜权 张素梅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86-1090,共5页
目的探究内质网应激在高脂诱导的脂肪肝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果蝇模型及小鼠模型分为普通饲料组(对照组)、高脂饲料组(高脂组);HepG2细胞模型分为DMEM诱导组(对照组)、棕榈酸(PA)诱导组(高脂组)。拍照观察果蝇三龄幼虫脂肪体大小,HE... 目的探究内质网应激在高脂诱导的脂肪肝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果蝇模型及小鼠模型分为普通饲料组(对照组)、高脂饲料组(高脂组);HepG2细胞模型分为DMEM诱导组(对照组)、棕榈酸(PA)诱导组(高脂组)。拍照观察果蝇三龄幼虫脂肪体大小,HE及油红O染色观察小鼠肝脏及HepG2细胞脂肪变性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及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分析转录激活因子6(ATF6)、重链结合蛋白(Bip)和C/EBP同源蛋白(CHOP)在上述对照组与高脂组的果蝇幼虫、小鼠肝脏组织及HepG2细胞中的表达水平。结果果蝇模型中,与对照组相比,高脂组果蝇的脂肪体明显增大,脂肪储存增加;油红染色证实高脂组的小鼠肝脏及PA诱导的HepG2细胞脂滴形成以及空泡化。高脂组的果蝇幼虫、小鼠肝脏及PA诱导的HepG2细胞中均发现ATF6、Bip和CHOP表达水平较各自对照组升高(均P<0.05)。结论高脂饲料可能通过激活内质网应激诱导肝脏脂肪变性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质网应激 高脂 脂肪肝 果蝇 棕榈酸 脂肪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SS功能缺失对NAFLD模型小鼠肠道功能的影响
6
作者 白红枚 杨振 +9 位作者 胡韦康 王子涵 周文静 何清雅 钟健 李名聪 刘莉 张朝阳 张素梅 张胜权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653-1660,共8页
目的探究羊毛固醇合成酶(LSS)基因功能缺失后对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模型小鼠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CRISPR/Cas9系统建立LSS全身杂合敲除C57小鼠(LSS+/-)模型,用60%脂肪比的高脂饲料喂养6个月后,通过HE和油红O染... 目的探究羊毛固醇合成酶(LSS)基因功能缺失后对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模型小鼠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CRISPR/Cas9系统建立LSS全身杂合敲除C57小鼠(LSS+/-)模型,用60%脂肪比的高脂饲料喂养6个月后,通过HE和油红O染色检测肝脏组织内脂肪沉积情况;HE染色观察小肠组织的形态变化;试剂盒检测肠道组织中总胆固醇含量的变化;苯酚红糊体检测小鼠的胃肠动力功能;Evans blue染色检测肠道通透性;Western blot检测LSS、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Claudin-5、白细胞分化抗原36(CD36)、尼曼-匹克C1型类似蛋白1(NPC1L1)蛋白在小肠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肝脏HE和油红O染色结果显示在高脂饮食组中LSS基因敲低小鼠的肝脏脂肪沉积低于野生型小鼠,LSS基因杂合敲除小鼠肠道组织中的总胆固醇含量降低(P<0.01),但肠组织HE染色未观察到两组小鼠之间存在形态差异,LSS基因杂合敲除小鼠的胃肠动力功能也未出现显著变化,Evans blue检测肠道通透性结果显示LSS基因杂合敲除在高脂饮食小鼠的肠道通透性降低(P<0.05),Claudin-5蛋白在LSS基因杂合敲除高脂饮食小鼠的肠道组织中表达量升高(P<0.05),而LSS蛋白在LSS杂合敲除小鼠肠道组织中表达量降低(P<0.05)。结论在高脂饮食诱导的NAFLD模型中,LSS基因杂合敲除后通过调节肠道组织内胆固醇的代谢和上调Claudin-5的表达,减轻了高脂饮食诱导的肝脏脂肪沉积并改善了肠道的屏障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毛固醇合成酶 胆固醇代谢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肠道通透性 紧密连接蛋白 肠道屏障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龄段C57BL/6J雌性小鼠的行为及空间记忆变化
7
作者 杨振 白红枚 +8 位作者 胡韦康 李名聪 江小丽 张朝阳 王子涵 周文静 何清雅 钟健 张胜权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10-1417,共8页
目的探究不同年龄段(青年、中年、老年)C57BL/6J雌性小鼠行为和空间记忆的变化。方法C57BL/6J雌性小鼠根据年龄进行分组,分为雌性青年(YG)组、雌性中年(MG)组、雌性老年(OG)组。Morris水迷宫实验测定空间记忆能力,旷场和高架十字迷宫实... 目的探究不同年龄段(青年、中年、老年)C57BL/6J雌性小鼠行为和空间记忆的变化。方法C57BL/6J雌性小鼠根据年龄进行分组,分为雌性青年(YG)组、雌性中年(MG)组、雌性老年(OG)组。Morris水迷宫实验测定空间记忆能力,旷场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观察活动水平和焦虑程度。Western blot测定各组雌鼠脑组织海马区CREB、CaMKⅡ(pan)和CaMKⅡ(p)蛋白表达。结果相较于YG组小鼠,MG组和OG组小鼠体质量均增加(P<0.01,P<0.001)。相较于OG组小鼠,YG组和MG组小鼠第3象限逃避潜伏期、穿越次数均缩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OG组小鼠相比,YG组小鼠旷场内的运动速度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G组小鼠旷场内的运动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G组小鼠进入中央区次数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YG组小鼠进入中央区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OG组小鼠相比,YG组小鼠高架十字迷宫内运动速度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G组小鼠高架十字迷宫内运动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YG组、MG组小鼠闭臂进入次数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1)。与YG组小鼠相比,OG组小鼠CaMKⅡ(pan)相对表达水平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G组小鼠CaMKⅡ(pan)相对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随着年龄增加,C57BL/6J雌鼠体质量逐渐增加,活动水平和探索欲望逐渐降低,空间记忆能力也在不断衰退,同时焦虑水平和焦虑样行为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57BL/6J小鼠 雌鼠 空间记忆 焦虑 CaMKII(p) 行为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4/5巨大椎间盘脱出双通道椎间孔镜治疗经验报告1例
8
作者 宋均飞 项廷森 殷世武 《介入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940-942,共3页
腰4/5(L4/5)椎间盘巨大脱出至腰5/骶1(L5/S1)水平在临床中少见,微创治疗应用有限,近期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采用双通道椎间孔镜治疗L4/5椎间盘巨大脱出1例,术中顺利取出巨大髓核,术后患者相关症状完全缓解,获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 腰4/5(L4/5)椎间盘巨大脱出至腰5/骶1(L5/S1)水平在临床中少见,微创治疗应用有限,近期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采用双通道椎间孔镜治疗L4/5椎间盘巨大脱出1例,术中顺利取出巨大髓核,术后患者相关症状完全缓解,获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59岁,因“反复腰痛伴左下肢疼痛、麻木15年,再发2个月”入住介入血管疼痛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椎间孔镜下微创技术 双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数字化全息影像及术中导航技术在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
9
作者 李存耀 杨晓亮 +3 位作者 魏灿 齐伟 井俊峰 张艳斌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2191-2198,共8页
目的分析3D数字化全息影像及术中导航技术在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中应用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方法选取2023年6月至2025年1月就诊于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泌尿外科行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4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3例... 目的分析3D数字化全息影像及术中导航技术在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中应用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方法选取2023年6月至2025年1月就诊于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泌尿外科行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4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3例患者术前采用3D数字化全息影像重建进行术前规划和术中行实时导航。对照组23例患者术前采用最佳参数的二维影像(增强CT与增强MRI)进行术前规划。比较两组患者术前资料(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肿瘤直径、Renal评分)、术中指标(手术总时间、热缺血时间、术中出血量、血红蛋白变化值、术后住院时间、拔除引流管时间),肾功能变化指标(术前与术后1个月血肌酐变化值、术前与术后1个月肾小球滤过率变化值)及术中(肾集合系统损伤)和术后并发症(切缘阳性率、出血、皮下气肿、尿瘘)等发生率。结果成功构建了观察组23例肾肿瘤患者的全息影像,并对各个组织进行不同颜色标记,术前可直观地展示肾脏及肿瘤病灶、集合系统、肾动静脉、肾上腺、下腔静脉等组织并进行术前规划,术中提供实时的空间引导,精准定位肿瘤并辅助切除。对照组23例患者均采集到最佳参数的增强CT与增强MRI图像进行术前规划。本研究46例患者均由同一名具备相应资质的主刀医师实施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均为肾肿瘤,其中透明细胞癌(27例)、嫌色细胞癌(7例)、乳头状细胞癌(5例)、肉瘤样癌(2例)和血管平滑肌脂肪瘤(5例),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热缺血时间、出血量、血红蛋白变化及术后1个月肌酐变化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拔除引流管时间、术前与术后1个月肾小球滤过率变化值小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5、0.331、0.273)。观察组与对照组均未发生术中并发症,未损伤集合系统,对照组术后切缘阳性1例,出血1例,皮下气肿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MRI与CT数据融合的3D数字化全息影像及术中导航技术有助于术前规划和术中精确导航,在确保疗效的同时,可以减少手术时间,保护肾脏功能,降低围术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数字化全息影像 术中导航 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 肾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酸盐在慢性肾病并发肾间质纤维化中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4
10
作者 杨萍 徐德苹 +3 位作者 童子文 陈琼 徐如月 周海胜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06-1212,共7页
目的探讨尿酸盐在慢性肾病并发肾间质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利用0.2%腺嘌呤的饲料喂养小鼠9周,构建慢性肾病小鼠模型。造模结束后,小鼠眼眶后静脉丛采血,检测肾功能和血尿酸含量;HE染色和PAS染色分析肾脏组织病理变化;Masson... 目的探讨尿酸盐在慢性肾病并发肾间质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利用0.2%腺嘌呤的饲料喂养小鼠9周,构建慢性肾病小鼠模型。造模结束后,小鼠眼眶后静脉丛采血,检测肾功能和血尿酸含量;HE染色和PAS染色分析肾脏组织病理变化;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纤维化程度;尿酸盐染色观察肾组织中尿酸盐沉积;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检测目标分子的表达变化。利用不同浓度尿酸刺激原代培养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mRTECs)及人肾小管上皮细胞系(HKC);划痕实验观察尿酸对细胞迁移的影响。结果动物水平上,生化分析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血清尿素氮(P=0.0064)、肌酐(P=0.0080)、血尿酸(P=0.0007)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加;HE和PAS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出现严重肾小管损伤及炎症细胞浸润;Masson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胶原沉积明显增加;尿酸盐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肾组织出现大量尿酸盐结晶;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波形蛋白、平滑肌肌动蛋白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较对照组升高,E钙黏蛋白水平较对照组降低。细胞水平上,划痕结果显示,尿酸刺激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迁移;Western blot检测结果与免疫组化一致。结论尿酸可通过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分泌TGF-β1,进而促进上皮-间质细胞转分化,加速肾间质纤维化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酸盐 高尿酸血症 慢性肾病 肾间质纤维化 上皮-间质细胞转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程度DR对三维脉络膜血管指数变化的影响及其意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纪风涛 王慧 +4 位作者 李永蓉 戴维 魏科 王志敏 廖荣丰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36-743,共8页
目的采用扫频源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SS-OCTA)测量糖尿病患者三维脉络膜血管指数(3D CVI)并评估其与不同程度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纳入2022年3—12月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139名受试者139眼,... 目的采用扫频源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SS-OCTA)测量糖尿病患者三维脉络膜血管指数(3D CVI)并评估其与不同程度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纳入2022年3—12月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139名受试者139眼,包括糖尿病患眼115眼和无糖尿病对照眼24眼。根据早期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研究标准七视野彩色眼底图像对DR进行分级,将糖尿病患眼分为无DR组34眼、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组42眼、NPDR合并糖尿病黄斑水肿(DME)组21眼和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组18眼。采用SS-OCTA扫描以黄斑中心凹为中心3 mm×3 mm区域,利用仪器内置软件分别测量黄斑中心凹1 mm(C1)及旁中心凹3 mm(C3)3D-CVI、脉络膜血管体积(CVV)、脉络膜间质体积和脉络膜厚度;旁中心凹进一步分为上方、下方、颞侧、鼻侧区域,测量其3D CVI。3D CVI定义为CVV与脉络膜总体积的比值。比较各组间不同区域脉络膜参数差异;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评估3D CVI的影响因素。结果各组受检眼3D CVI-C1和3D CVI-C3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103、3.036,均P<0.05),其中PDR组3D CVI-C1小于无DR组,3D CVI-C3小于对照组和无D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受检眼旁中心凹下方和鼻侧3D CVI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714、4.020,均P<0.05),其中PDR组下方3D CVI小于无DR组,PDR组鼻侧3D CVI均小于对照组、无DR组、NPDR组和NPDR合并DM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控制年龄、病程和糖化血红蛋白后,DR病变程度是中心凹及旁中心凹3D CVI的影响因素,PDR眼对中心凹及旁中心凹3D CVI影响最大,与无DR眼相比,PDR眼中心凹3D CVI降低0.019(95%CI:-0.031~-0.007,P=0.003),旁中心凹3D CVI降低0.019(95%CI:-0.030~-0.008,P=0.001);与无DR眼相比,NPDR合并DME眼中心凹3D CVI降低0.014(95%CI:-0.027~0.000,P=0.044)。结论黄斑中心凹3D CVI与DR严重程度有关,黄斑区脉络膜中大血管3D CVI的降低可能是DR加重的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脉络膜 扫频源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三维脉络膜血管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赋权用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导管溶栓治疗患者早期康复活动的效果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慧敏 殷世武 +3 位作者 陈君 朱莹莹 张娜 范贝贝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54-559,共6页
目的探讨赋权用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导管接触溶栓治疗患者早期康复的效果。方法选择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拟行导管溶栓治疗患者11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5例。对照组常规实施康复活动,干预组用赋权指导早期康复活动。... 目的探讨赋权用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导管接触溶栓治疗患者早期康复的效果。方法选择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拟行导管溶栓治疗患者11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5例。对照组常规实施康复活动,干预组用赋权指导早期康复活动。统计两组康复锻炼依从性、髌骨上/下缘腿围周径差、并发症发生率、置管溶栓时间及住院时间。采用慢性病自我效能感量表、中文版出院准备度量表、静脉功能不全生活质量问卷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价。结果两组置管溶栓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组出院时髌骨上/下缘腿围周径差显著小于对照组,康复锻炼依从性、自我效能、出院准备度及出院后3个月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赋权用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导管溶栓患者早期康复活动,能提高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和疾病自我效能感,改善患肢肿胀,提高出院准备度和出院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导管接触溶栓 赋权 早期活动 自我效能 出院准备度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阿司匹林抵抗与脑梗死复发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4
13
作者 张文婷 张敏 +2 位作者 徐文安 徐格林 刘新峰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011-1014,共4页
目的观察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LAA)患者阿司匹林疗效及预后,探讨阿司匹林抵抗(AR)与LAA复发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选择南京卒中注册系统中首发LAA患者206例,分为AR组31例和阿司匹林敏感(As)组175例。并且... 目的观察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LAA)患者阿司匹林疗效及预后,探讨阿司匹林抵抗(AR)与LAA复发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选择南京卒中注册系统中首发LAA患者206例,分为AR组31例和阿司匹林敏感(As)组175例。并且根据随访结果,又分为LAA无复发患者177例和LAA复发患者29例。所有患者均服用阿司匹林100mg/d〉7d,使用血栓弹力图检测AR情况,并对患者随访6-12个月。分析LAA患者AR的相关危险因素,并观察LAA复发及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随访中,共失访11例(5.3%);死亡9例(4.4%)。AR组LAA复发率明显高于AS组(54.8% vs 6.9%,P〈0.01)。与LAA无复发患者比较,LAA复发患者年龄较大,糖尿病、AR、抗血小板药物依从性差比例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R与LAA复发显著相关(OR=4.716,95%CI:1.499-14.835,P=0.008)。结论AR能显著增加LAA患者复发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动脉粥样硬化 阿司匹林 复发 血栓弹力描记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动态增强MR血管造影在糖尿病足下肢动脉病变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张继 赵小二 +2 位作者 吴慧 夏金翔 连虎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4年第2期126-131,共6页
目的探讨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 CE-MRA)在糖尿病足(DF)下肢动脉病变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对15例怀疑有下肢血管病变的DF患者行3D FLASH CE-MRA检查,扫描范围自腹主动脉下段至足背动脉,通过后处理技术获得满意的下肢三维血管... 目的探讨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 CE-MRA)在糖尿病足(DF)下肢动脉病变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对15例怀疑有下肢血管病变的DF患者行3D FLASH CE-MRA检查,扫描范围自腹主动脉下段至足背动脉,通过后处理技术获得满意的下肢三维血管树像;1周内同时均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每段血管的狭窄程度被分为:A级(正常/狭窄程度<50%)、B级(狭窄程度≥50%)、C级(闭塞)3个级别。以DSA为"金标准",综合评估CE-MRA的准确性。结果 (1)15例3D CE-MRA检查,显示满意的血管率达100%。(2)CE-MRA与DSA对DF下肢动脉病变检出一致性较好(一致性检验,Kappa值=0.944>0.75,P<0.05);两种检查技术对血管狭窄程度A与C级判断一致性较好(Kappa值分别为0.94、0.84,均>0.75,P均<0.05);两种检查技术对B级评估一致性一般(Kappa值为0.608,<0.75>0.4,P<0.05)。(3)3D CE-MRA对DF下肢动脉病变阳性诊断率96.0%,假阳性、假阴性分别为3.3%、2.0%,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8.0%、96.7%。(4)3D CE-MRA对血管狭窄程度A、B、C级敏感性分别为96.7%、80%、84.6%;特异性分别为98.0%、92.9%、97.1%。结论对DF下肢动脉病变检出、血管狭窄程度的评估尤其是A、C级判断,3D CE-MRA与DSA有很好的一致性,虽无法避免假阳性和假阴性,但CE-MRA敏感性、特异性很高且有无创伤性、无辐射、无肾毒性、快速、对比剂较少等优势,有望取代DSA和CTA,作为DF下肢动脉病变的常规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糖尿病足 动脉闭塞性疾病 下肢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微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5
15
作者 王小强 吴君仓 +6 位作者 张继 群森 岳宏 赵昊 张持 吴倩 刘祖欣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86-389,共4页
目的了解脑微出血(CMB)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发生率,并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2月~2011年6月连续收治的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MRI磁敏感加权成像上有无CMB分为2组,CMB组40例和无CMB组42例。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临床... 目的了解脑微出血(CMB)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发生率,并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2月~2011年6月连续收治的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MRI磁敏感加权成像上有无CMB分为2组,CMB组40例和无CMB组42例。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生化指标,并进一步回归分析CMB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与无CMB组比较,CMB组患者TC、TG、LDL-C明显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CMB组脑卒中比例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CMB较常见,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是CMB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脑出血 磁共振成像 高半胱氨酸 高血压 纤维蛋白 年龄因素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溃疡型胃癌和癌前病变中PTEN、Survivin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16
作者 王志红 鲍德明 +5 位作者 石振旺 赵敏 陈正徐 方东 王华 张芬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153-1156,共4页
目的:探讨PTEN、Survivin、抗Survivin抗体在溃疡型胃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 SP法检测91例良性胃溃疡、97例伴有癌前病变的胃溃疡以及106例溃疡型胃癌中PTEN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同时检测上述患者外周血清抗Survivin... 目的:探讨PTEN、Survivin、抗Survivin抗体在溃疡型胃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 SP法检测91例良性胃溃疡、97例伴有癌前病变的胃溃疡以及106例溃疡型胃癌中PTEN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同时检测上述患者外周血清抗Survivin抗体、CEA、CA199的水平。对非癌性溃疡患者随访1~5年,随访期间复查胃镜,动态监测胃黏膜病理演变。结果良性胃溃疡、伴有癌前病变的胃溃疡以及溃疡型胃癌组织中PTEN蛋白的阳性率逐步下降,Survivin蛋白阳性率逐步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溃疡型胃癌组血清抗Survivin抗体水平明显高于良性胃溃疡组和伴有癌前病变的胃溃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TEN表达与癌分化程度显著相关(P〈0.01),Sur-vivin表达与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 P〈0.05);联合检测Survivin蛋白及血清抗Survivin抗体筛查溃疡型胃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与PTEN、Survivin、抗Survivin抗体联合运用时的诊断价值,差异无显著性( P〉0.05)。随访188例非癌性溃疡患者,其中3例发生癌变,均为伴有癌前病变的胃溃疡患者,PTEN阴性,Survivin阳性,血清抗Survivin抗体水平与良性胃溃疡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PTEN联合Survivin检测对提示胃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临床价值;运用Survivin联合抗Survivin抗体筛查溃疡型胃癌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溃疡型胃癌 不典型增生 上皮内瘤变 PTEN SURVIV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微出血的危险因素及其对认知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3
17
作者 汪国宏 吴竹青 +4 位作者 王小强 张持 岳宏 群森 吴君仓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36-739,共4页
目的 探讨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脑微出血(CMB)的危险因素及其对认知功能影响.方法 选择腔隙性脑梗死患者113例,根据头颅MRI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检查结果分为CMB组33例和无CMB组80例.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生化指标,并进一步回归分... 目的 探讨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脑微出血(CMB)的危险因素及其对认知功能影响.方法 选择腔隙性脑梗死患者113例,根据头颅MRI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检查结果分为CMB组33例和无CMB组80例.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生化指标,并进一步回归分析CMB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于入院后第2天应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对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评估.结果 CMB组收缩压和同型半胱氨酸(Hcy)高于无CMB组[(158.3±13.7) mm Hg vs (138.2±15.2)mm Hg(1 mm Hg=0.133 kPa)和(13.7±4.5)μmol/L vs (9.4±2.4)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CMB组总胆固醇低于无CMB组[(4.2±0.9) mmol/L vs (4.9±0.8)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与无CMB组比较,CMB组的MoCA总分、视空间与执行功能和注意得分明显降低[(22.98±2.30)分 vs(27.49±1.15)分、(2.73±0.94)分 vs(3.78士0.66)分及(3.70±1.35)分vs(4.23±1.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3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cy是CMB的独立危险因素(OR=0.735,95%CI:0.532~0.921,P=0.001).结论 Hcy是CMB的独立危险因素;CMB会引起认知功能障碍,表现为视空间与执行功能和注意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脑出血 认知障碍 高半胱氨酸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菌群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8
作者 胡娟 汪星辉 +1 位作者 高杉 孟祥云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496-1500,共5页
肠道菌群(gut microbiota,GM)是细菌、真菌、古生菌、病毒和原生动物的集合体,数量大、种类多。它们栖息在人体肠道中,影响人类的健康和疾病。GM与宿主之间有着密切的信息交换,如免疫防御、神经系统调节,特别是在新陈代谢方面发挥的重... 肠道菌群(gut microbiota,GM)是细菌、真菌、古生菌、病毒和原生动物的集合体,数量大、种类多。它们栖息在人体肠道中,影响人类的健康和疾病。GM与宿主之间有着密切的信息交换,如免疫防御、神经系统调节,特别是在新陈代谢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维持自身与宿主之间的动态平衡,也与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s,CVDs)有着密切的联系。临床资料和动物实验均揭示了GM失调,可加速CVDs的发展,其产生的生物活性代谢物可以影响宿主的生理作用。该文旨在系统阐述GM及其代谢产物与CVDs之间的联系,并综述可能作用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调控GM有望成为CVDs新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心血管疾病 代谢物 氧化应激 炎症反应 代谢紊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侧支循环与临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21
19
作者 吴竹青 汪国宏 +4 位作者 王小强 群森 岳宏 张持 吴君仓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463-465,共3页
目的探讨单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侧支循环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经CT血管成像(CTA)检查证实有单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0例,分为重度狭窄组21例和闭塞组19例。并分为有侧支循环29... 目的探讨单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侧支循环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经CT血管成像(CTA)检查证实有单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0例,分为重度狭窄组21例和闭塞组19例。并分为有侧支循环29例和无侧支循环11例,记录入院时、入院后2周、随访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分析侧支循环与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重度狭窄组有侧支循环开放12例(57.14%),闭塞组有侧支循环开放17例(89.47%),闭塞组侧支循开放率明显高于重度狭窄组(P=0.02)。29例有侧支循环建立的患者中初级代偿19例(65.52%),次级代偿10例(34.48%,P<0.05)。重度狭窄组初级代偿比例明显高于次级代偿比例(76.92%vs 23.08%,P<0.01)。有侧支循环2周NIHSS评分[(4.1±1.7)分vs(12.0±2.6)分,P=0.037]和随访时NIHSS评分[(1.9±1.2)分vs(10.4±2.4)分,P=0.000]较无侧支循环明显降低。结论侧支循环建立与动脉血管狭窄程度有一定相关性,初级侧支代偿是其主要代偿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侧支循环 卒中 血管造影术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顺行静脉穿刺联合Angiojet血栓抽吸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 被引量:14
20
作者 殷世武 潘升权 +5 位作者 项廷淼 龙海灯 李靖 张惠林 张慧敏 王菊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528-532,共5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顺行静脉穿刺联合Angiojet血栓抽吸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急性期和亚急性期下肢DVT患者,均经下肢深静脉造影诊断后置入下腔静脉滤器,并接受超声引导下Angiojet血栓抽吸及置管溶栓术,观察...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顺行静脉穿刺联合Angiojet血栓抽吸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急性期和亚急性期下肢DVT患者,均经下肢深静脉造影诊断后置入下腔静脉滤器,并接受超声引导下Angiojet血栓抽吸及置管溶栓术,观察疗效及安全性。结果63例中,54例置入可回收滤器,9例置入永久性滤器;可回收滤器回收率为88.89%(48/54),平均回收时间(5.48±2.10)天。超声引导下顺行穿刺静脉成功率100%(66/66),无穿刺并发症;治疗DVT效果优良率为84.13%(53/63)。抽吸血栓后9例出现血红蛋白尿,溶栓过程中7例出现黏膜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25.40%(16/63),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22.74±6.21)个月,7例失访,1例死于恶性肿瘤,6例(6/55,10.91%)发生血栓后综合征。结论超声引导下顺行静脉穿刺联合Angiojet血栓抽吸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下肢 腔静脉滤器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