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透明质酸修护生物膜与舒敏保湿修复霜辅助治疗敏感性皮肤随机对照观察
被引量:
30
1
作者
李娜
施为
+13 位作者
杨森
赖维
陶娟
陈周
李利
涂颖
肖志平
刘盛秀
谢小元
李延
王曦
张丹
潘然
何黎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735-738,共4页
目的:评价透明质酸修护生物膜辅助治疗敏感性皮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研究,将95例敏感性皮肤受试者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5例),分别在皮损处外用透明质酸修护生物膜(膏剂活性敷料)和薇诺娜舒敏保湿修...
目的:评价透明质酸修护生物膜辅助治疗敏感性皮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研究,将95例敏感性皮肤受试者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5例),分别在皮损处外用透明质酸修护生物膜(膏剂活性敷料)和薇诺娜舒敏保湿修复霜,每天2次,连续28 d,并在治疗第7 d、14 d和28 d进行临床疗效评估、乳酸刺激试验、皮肤生理功能测试及安全性评估。结果:28 d时,观察组完全改善8例(17.02%),对照组完全改善5例(12.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8 d时,乳酸刺激试验评分观察组(1.97±1.54)分较治疗前(5.12±0.89)分低,也明显低于对照组28 d时评分(2.63±1.48)分,乳酸刺激试验刺痛开始时间观察组(6.25±2.05)min比治疗前(3.00±1.39)min晚,也较对照组(4.89±1.95)min晚(P<0.05)。观察28 d,观察组经表皮水分丢失(TWEL)(19.15±0.67)g/(cm^2·h)、表皮含水量(27.20±1.58)%及皮脂含量(93.60±2.14)μg/cm^2与对照组[TWEL(19.17±1.04)g/(cm^2.h),表皮含水量(27.61±2.68)%,皮脂含量[(94.2±1.4)μg/cm^2]结果相似(P>0.05),但比治疗前[TWEL(25.35±1.95)g/(cm^2·h),表皮含水量(22.50±1.50)%,皮脂含量(89.95±2.68)μg/cm^2]隋明显改善(P<0.05)。整个观察过程观察组未出现不良反应,而对照组有2例出现刺激反应,不良反应比率为4.44%。结论:透明质酸修护生物膜能促进皮肤屏障功能的恢复,提高皮肤的耐受性,缓解敏感性皮肤症状,且较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
敏感性
护肤品
医学
透明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四环素类药物抗氧自由基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
9
2
作者
杨森
冯艺戎
+1 位作者
张学军
胡跃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472-473,共2页
目的 比较四环素类抗生素对全血吞噬细胞产生氧自由基(ROS) 和非细胞体系产生O·2 和·OH 的影响。方法 应用化学发光方法测定人全血吞噬细胞在受调理酵母多糖诱导下产生的ROS,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体系产生的O...
目的 比较四环素类抗生素对全血吞噬细胞产生氧自由基(ROS) 和非细胞体系产生O·2 和·OH 的影响。方法 应用化学发光方法测定人全血吞噬细胞在受调理酵母多糖诱导下产生的ROS,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体系产生的O·2 和Vit CCuSO4酵母多糖H2O2 体系产生的·OH。结果 四环素类药物均有清除和抑制中性粒细胞产生氧自由基和O·2 的作用,但美满霉素作用最强,美满霉素还具有清除·OH 的作用,而其它四环素类药物无此作用。结论 四环素类药物可清除或抑制吞噬细胞产生的ROS和清除O·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自由基
化学发光
四环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带状疱疹患者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产生活性氧的水平
被引量:
1
3
作者
杨森
张学军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28-128,共1页
带状疱疹患者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产生活性氧的水平杨森,张学军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是导致带状疱疹发病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应用细胞化学发光技术,检测带状疱疹患者外周血分离的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产生活性氧(ROS)的水平,探讨...
带状疱疹患者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产生活性氧的水平杨森,张学军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是导致带状疱疹发病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应用细胞化学发光技术,检测带状疱疹患者外周血分离的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产生活性氧(ROS)的水平,探讨带状疱疹发病机理与细胞氧化代谢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
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美满霉素等9种药物对人全血吞噬细胞和非细胞体系的抗活性氧作用
被引量:
1
4
作者
胡跃
张学军
翁孟武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1期37-39,共3页
观察和比较美满霉素、四环素、灭滴灵、青霉胺、氯喹、布洛芬、头孢拉定、异搏定和三氟拉嗪对中性粒细胞(PMN)产生的ROS和非细胞体系产生的O和·OH的影响。应用化学发光法(CL)测定人全血吞噬细胞在受调理的酵母多糖...
观察和比较美满霉素、四环素、灭滴灵、青霉胺、氯喹、布洛芬、头孢拉定、异搏定和三氟拉嗪对中性粒细胞(PMN)产生的ROS和非细胞体系产生的O和·OH的影响。应用化学发光法(CL)测定人全血吞噬细胞在受调理的酵母多糖诱导下产生的活性氧(ROS)、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体系产生的O和VitC-CuSO4-酵母多糖-H2O2体系产生的·OH。结果:所有9种药物都具有抑制或清除中性粒细胞产生的ROS;美满霉素、四环素、三氟拉嗪具有清除O作用;青霉胺和美满霉素则有清除·OH的作用。结论:美满霉素是9种药物中较为安全、有效的清除皮肤疾患中ROS的首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自由基
美满霉素
吞噬细胞
血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白念珠菌厚膜孢子形态发生过程的扫描电镜观察
5
作者
刘维达
吴绍熙
朱一元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3-35,F003,共4页
目的用扫描电镜观察白念珠菌厚膜孢子在液体培养基中形态发生过程。方法用改良液体培养基培养白念珠菌厚膜孢子,在不同培养时间收获离心,制备扫描电镜样品,然后观察不同培养时相厚膜孢子及假菌丝的形态。结果发现培养3小时芽生孢子发...
目的用扫描电镜观察白念珠菌厚膜孢子在液体培养基中形态发生过程。方法用改良液体培养基培养白念珠菌厚膜孢子,在不同培养时间收获离心,制备扫描电镜样品,然后观察不同培养时相厚膜孢子及假菌丝的形态。结果发现培养3小时芽生孢子发芽;5小时芽体延长;7小时次级芽体伸长,假菌丝形成,顶端孢子开始增大;9小时假菌丝延长,厚膜孢子进一步成熟;16小时厚膜孢子成熟;24小时见多数厚膜孢子和假菌丝。结论用该方法能清晰地观察及了解白念珠菌厚膜胞子形态发生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念珠菌
厚膜孢子
形态发生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无黑素性黑素瘤伴全身转移1例
被引量:
3
6
作者
周文明
张显仁
+1 位作者
张学军
吴强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9-50,共2页
报道无黑素性黑素瘤全身转移1例。患者男 ,52岁 ,农民。左下肢有一米粒大小皮色肿物10年 ,增长缓慢。5个月前在基层医院行手术切除后很快发生局部淋巴结转移和全身转移。组织病理见真皮内瘤细胞呈团块状或巢状 ,小血管内可见肿瘤细胞浸...
报道无黑素性黑素瘤全身转移1例。患者男 ,52岁 ,农民。左下肢有一米粒大小皮色肿物10年 ,增长缓慢。5个月前在基层医院行手术切除后很快发生局部淋巴结转移和全身转移。组织病理见真皮内瘤细胞呈团块状或巢状 ,小血管内可见肿瘤细胞浸润 ,HE染色未见黑色素。免疫病理S100( +) ,HMB4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
黑素瘤
肿瘤转移
全身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透明质酸修护生物膜与舒敏保湿修复霜辅助治疗敏感性皮肤随机对照观察
被引量:
30
1
作者
李娜
施为
杨森
赖维
陶娟
陈周
李利
涂颖
肖志平
刘盛秀
谢小元
李延
王曦
张丹
潘然
何黎
机构
昆明
医科大
学第一
附属
医院
皮肤科
云南省
皮肤
病性病研究所
中南
大学
湘雅
医院
皮肤科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
中山
大学
附属
第三
医院
皮肤科
华中科技
大学
协和
医院
北京
大学
人民
医院
皮肤科
四川
大学
附属
华西
医院
皮肤科
出处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735-738,共4页
基金
云南省省院省校合作基金(2009AD013)资助项目
文摘
目的:评价透明质酸修护生物膜辅助治疗敏感性皮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研究,将95例敏感性皮肤受试者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5例),分别在皮损处外用透明质酸修护生物膜(膏剂活性敷料)和薇诺娜舒敏保湿修复霜,每天2次,连续28 d,并在治疗第7 d、14 d和28 d进行临床疗效评估、乳酸刺激试验、皮肤生理功能测试及安全性评估。结果:28 d时,观察组完全改善8例(17.02%),对照组完全改善5例(12.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8 d时,乳酸刺激试验评分观察组(1.97±1.54)分较治疗前(5.12±0.89)分低,也明显低于对照组28 d时评分(2.63±1.48)分,乳酸刺激试验刺痛开始时间观察组(6.25±2.05)min比治疗前(3.00±1.39)min晚,也较对照组(4.89±1.95)min晚(P<0.05)。观察28 d,观察组经表皮水分丢失(TWEL)(19.15±0.67)g/(cm^2·h)、表皮含水量(27.20±1.58)%及皮脂含量(93.60±2.14)μg/cm^2与对照组[TWEL(19.17±1.04)g/(cm^2.h),表皮含水量(27.61±2.68)%,皮脂含量[(94.2±1.4)μg/cm^2]结果相似(P>0.05),但比治疗前[TWEL(25.35±1.95)g/(cm^2·h),表皮含水量(22.50±1.50)%,皮脂含量(89.95±2.68)μg/cm^2]隋明显改善(P<0.05)。整个观察过程观察组未出现不良反应,而对照组有2例出现刺激反应,不良反应比率为4.44%。结论:透明质酸修护生物膜能促进皮肤屏障功能的恢复,提高皮肤的耐受性,缓解敏感性皮肤症状,且较为安全。
关键词
皮肤
敏感性
护肤品
医学
透明质酸
Keywords
skin
sensitive
skin care
products
medical
hyaluronic acid
分类号
R33 [医药卫生—人体生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四环素类药物抗氧自由基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
9
2
作者
杨森
冯艺戎
张学军
胡跃
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
安徽
中医学院
附属
医院
药剂科
上海
医科大
学
皮肤
病研究所
出处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472-473,共2页
基金
安徽医科大学科研基金
文摘
目的 比较四环素类抗生素对全血吞噬细胞产生氧自由基(ROS) 和非细胞体系产生O·2 和·OH 的影响。方法 应用化学发光方法测定人全血吞噬细胞在受调理酵母多糖诱导下产生的ROS,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体系产生的O·2 和Vit CCuSO4酵母多糖H2O2 体系产生的·OH。结果 四环素类药物均有清除和抑制中性粒细胞产生氧自由基和O·2 的作用,但美满霉素作用最强,美满霉素还具有清除·OH 的作用,而其它四环素类药物无此作用。结论 四环素类药物可清除或抑制吞噬细胞产生的ROS和清除O·2 。
关键词
氧自由基
化学发光
四环素
Keywords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chemiluminescence
leukocytes
tetracyclines
分类号
R978.14 [医药卫生—药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带状疱疹患者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产生活性氧的水平
被引量:
1
3
作者
杨森
张学军
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
出处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28-128,共1页
文摘
带状疱疹患者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产生活性氧的水平杨森,张学军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是导致带状疱疹发病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应用细胞化学发光技术,检测带状疱疹患者外周血分离的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产生活性氧(ROS)的水平,探讨带状疱疹发病机理与细胞氧化代谢活性...
关键词
带状疱疹
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分类号
R752.120.3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美满霉素等9种药物对人全血吞噬细胞和非细胞体系的抗活性氧作用
被引量:
1
4
作者
胡跃
张学军
翁孟武
机构
上海
医科大
学
皮肤
病学研究所
出处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1期37-39,共3页
文摘
观察和比较美满霉素、四环素、灭滴灵、青霉胺、氯喹、布洛芬、头孢拉定、异搏定和三氟拉嗪对中性粒细胞(PMN)产生的ROS和非细胞体系产生的O和·OH的影响。应用化学发光法(CL)测定人全血吞噬细胞在受调理的酵母多糖诱导下产生的活性氧(ROS)、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体系产生的O和VitC-CuSO4-酵母多糖-H2O2体系产生的·OH。结果:所有9种药物都具有抑制或清除中性粒细胞产生的ROS;美满霉素、四环素、三氟拉嗪具有清除O作用;青霉胺和美满霉素则有清除·OH的作用。结论:美满霉素是9种药物中较为安全、有效的清除皮肤疾患中ROS的首选药物。
关键词
氧自由基
美满霉素
吞噬细胞
血液
Keywords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chemiluminescence
PMNs
minocycline
分类号
R978.19 [医药卫生—药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白念珠菌厚膜孢子形态发生过程的扫描电镜观察
5
作者
刘维达
吴绍熙
朱一元
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
医科大
学
皮肤
病研究所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
出处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3-35,F003,共4页
文摘
目的用扫描电镜观察白念珠菌厚膜孢子在液体培养基中形态发生过程。方法用改良液体培养基培养白念珠菌厚膜孢子,在不同培养时间收获离心,制备扫描电镜样品,然后观察不同培养时相厚膜孢子及假菌丝的形态。结果发现培养3小时芽生孢子发芽;5小时芽体延长;7小时次级芽体伸长,假菌丝形成,顶端孢子开始增大;9小时假菌丝延长,厚膜孢子进一步成熟;16小时厚膜孢子成熟;24小时见多数厚膜孢子和假菌丝。结论用该方法能清晰地观察及了解白念珠菌厚膜胞子形态发生过程。
关键词
白念珠菌
厚膜孢子
形态发生
扫描电镜
Keywords
Candida albicans
Chlamydospores
Morphogenesis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分类号
R519.3 [医药卫生—内科学]
R379.4 [医药卫生—病原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无黑素性黑素瘤伴全身转移1例
被引量:
3
6
作者
周文明
张显仁
张学军
吴强
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病理科
出处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9-50,共2页
文摘
报道无黑素性黑素瘤全身转移1例。患者男 ,52岁 ,农民。左下肢有一米粒大小皮色肿物10年 ,增长缓慢。5个月前在基层医院行手术切除后很快发生局部淋巴结转移和全身转移。组织病理见真皮内瘤细胞呈团块状或巢状 ,小血管内可见肿瘤细胞浸润 ,HE染色未见黑色素。免疫病理S100( +) ,HMB45( +)。
关键词
恶性
黑素瘤
肿瘤转移
全身转移
Keywords
Malignant melanoma
分类号
R739.5 [医药卫生—肿瘤]
R73-37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透明质酸修护生物膜与舒敏保湿修复霜辅助治疗敏感性皮肤随机对照观察
李娜
施为
杨森
赖维
陶娟
陈周
李利
涂颖
肖志平
刘盛秀
谢小元
李延
王曦
张丹
潘然
何黎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3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四环素类药物抗氧自由基作用的研究
杨森
冯艺戎
张学军
胡跃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带状疱疹患者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产生活性氧的水平
杨森
张学军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美满霉素等9种药物对人全血吞噬细胞和非细胞体系的抗活性氧作用
胡跃
张学军
翁孟武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白念珠菌厚膜孢子形态发生过程的扫描电镜观察
刘维达
吴绍熙
朱一元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无黑素性黑素瘤伴全身转移1例
周文明
张显仁
张学军
吴强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